Workflow
机器人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从一台机器人看制造业向新而行(年中经济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18
行业概况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 2024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 6% [1] -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 2024年上半年出口增长61 5% [3] 公司产能与销量 - 埃夫特当前月产能约2000台 5年前年销量仅为2000台 [1] - 2023年机器人销量1 6万台 2024年上半年销量已达1万台 全年预计突破2万台 [1] - 公司4年内销量翻三番 2024年有望保持超25%增速 [1] 市场拓展与产品策略 - 产品线从光伏领域扩展至汽车 家电等行业 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的需求增长 [1] - 国产机器人价格比进口产品低40%以上 稳定性与可靠性相当 实现国产替代 [2] - 喷涂机器人技术源自收购的意大利CMA公司 已应用于国内外汽车企业包括玛莎拉蒂等 [4]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合作 - 与上游企业联合攻克机器人关节设计技术瓶颈 耗时14个月解决齿轮轮系传动结构难题 [2] - 新技术机器人已批量应用于比亚迪 赛力斯等新能源车企产线 [2] 产能扩张与智能制造 - 正在建设年产能10万台的机器人超级工厂 距离现有工厂30公里 [4] - 新工厂将采用"机器人造机器人"的智能装配模式 [4] 客户案例 - 钱潮智造芜湖工厂使用58台埃夫特搬运机器人 集团其他城市工厂也已采用国产机器人 [2] - 6月份单月交付100多台喷涂机器人 [4]
埃夫特竞得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一期所需建设用地
智通财经· 2025-08-07 13:33
土地竞得 - 公司以3414万元竞得芜湖市鸠2506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1] - 土地出让面积为10 16万平方米 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 [1] - 出让年限为50年 土地坐落于芜湖市二坝镇 [1] - 已与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 项目规划 - 竞得土地将用于埃夫特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一期建设 [1]
凯尔达: 股东询价转让定价情况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10:14
询价转让定价 - 初步确定转让价格为29.00元/股 [1] - 参与报价机构投资者家数为11家 涵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投资者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 [1] - 拟转让股份总数5,492,943股获全额认购 [1] 交易结构安排 - 受让方通过询价转让受让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1] - 最终结果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为准 [2] - 交易不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 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2]
重磅!“中国诺奖”2025未来科学大奖,公布
机器人圈· 2025-08-07 10:09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 -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季强、徐星、周忠和,表彰他们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4][5][6][9] -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方忠、戴希、丁洪,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及实验实现方面的贡献[13][15]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卢志远,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技术领域的发明和贡献[23][25][26] 获奖者背景信息 - 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1951年生于江苏,南京大学毕业[8] - 徐星:中科院古脊椎所,1969年生于新疆,2002年获博士学位[11] - 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所,1965年生于江苏,199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12] - 方忠:中科院物理所,1970年生于湖北,1996年华中理工大学博士[17][18] - 戴希:香港科技大学,1971年生于浙江,1999年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博士[20] - 丁洪: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1968年生于湖南,1995年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22] - 卢志远:旺宏电子,1950年生于广州,1977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27][29] 未来科学大奖概况 - 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4] - 奖励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4] - 单项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4] - 2016-2024年共评选出39位获奖者[28] 历届获奖者代表 - 生命科学奖:施一公(2017)、袁隆平(2018)、邵峰(2019)等[30] - 物质科学奖:潘建伟(2017)、王贻芳(2019)、赵忠贤(2023)等[30][31] - 数学与计算机奖:许晨阳(2017)、王小云(2019)、何恺明(2023)等[31]
新益昌:正在积极研发和优化负责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的机器人“小脑”
新浪财经· 2025-08-07 10:03
公司业务布局 - 新成立机器人子公司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及各类机器人制造和销售 [1] - 公司具备自研自产核心零部件能力 包括驱动器、高精度DDR电机、直线电机、运动控制卡及高性能一体式控制器 [1] - 拥有软件控制算法深厚积累 为自研机器人奠定技术基础并具备跨越技术壁垒能力 [1] 技术研发进展 - 正在积极研发和优化机器人"小脑" 该模块负责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 [1] - 通过自研核心零部件与算法控制相结合 构建完整机器人技术体系 [1]
凯尔达二股东拟询价转让 H1扣非转亏2021年IPO超募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03:28
股东减持计划 -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凯尔达5,492,943股股份 占总股本比例5.00% 占其持股比例36.36% [1] - 本次转让通过大和证券(中国)组织 受让方限定为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1] - 受让方需遵守6个月锁定期限制 且不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 [1] 股权结构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6日 安川电机持有凯尔达15,108,244股 持股比例13.75% 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 - 出让方为非控股股东、非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非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6亿元 同比下降1.81% [2] - 归母净利润236.50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9.94%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273.42万元 较上年同期1872.59万元由盈转亏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04.28万元 同比下降34.41% [2]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0月25日登陆科创板 发行1960.37万股 发行价47.11元/股 [2]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9.24亿元 净额8.35亿元 超募5.18亿元 [3] - 原计划募资3.17亿元 用于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建设等项目 [3] - 发行费用总额8850.64万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6098.77万元 [3]
“三新”“智造”“绿电”齐飙升,看电表转出南粤经济活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02:41
"信心有数"栏目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信心有数"栏目,用数据记录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用数据描绘 万马奔腾共创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数据书写每一个你我昂扬向上的信心之路。 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数,广东可期。 这个夏天,广东用电负荷三度刷新纪录,峰值飙至1.65亿千瓦——相当于7个三峡电站同时发电。广东 由此成为全国首个用电负荷突破1.6亿千瓦的省份。截至2025年,广东用电负荷与电量规模连续十年蝉 联全国省级电网榜首,这块"电力第一省"的金字招牌,不仅靠的是实打实的"电力满格"支撑,还是当下 广东经济澎湃动能的生动写照。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本期"信心有数"带大家从电力看广东经济活力图鉴。 向"新"而动 "三新"用电增速11倍碾轧大盘! 翻开广东2025年第一季度用电"成绩单",全社会用电量达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代表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的"三新"行业发展强劲——其用电量同比飙升32.9%,是全省平均增速的11 倍!这一"三新"用电数据的跃升,正是广东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鲜明注脚。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发展尤为亮眼。2025年7月1 ...
佳腾联合威格斯实现PEEK扁线量产 突破800V电机绝缘瓶颈
凤凰网· 2025-08-06 11:28
凤凰网科技讯 8月6日,中国电磁扁线制造商佳腾电业与英国特种聚合物供应商威格斯通过战略合作, 成功实现PEEK绝缘扁线量产,突破800V电机核心材料技术壁垒。 此前,为解决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问题,宝马发布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将800V平台作为核心支柱,使 充电速度提升30%,仅需10分钟即可增加300公里续航,而800V系统对电机的绝缘材料、电磁设计和散 热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绝缘材料的选择成为决定电机可靠性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PEEK扁线凭借其材料特性,应用层面已延伸至三大新兴领域。在机器人关节电机领域,协作机 器人关节空间较传统工业机器人压缩50%,要求电机功率密度提升40%以上。其中,日本发那科七轴机 器人采用PEEK扁线后,电机槽满率提升至75%(传统电机≤55%),扭矩输出增加30%;亿航智能 EH216-S飞行器主驱电机采用PEEK扁线后,成功通过5000米海拔绝缘测试;西门子焊接机器人伺服电 机应用PEEK扁线后,在150℃条件下平均无故障时间延长至26个月。 PEEK(聚醚醚酮)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凭借其2300V以上耐压能力、阻燃自熄及耐高温化学腐蚀 特性,成为解决800V电 ...
日均炒菜1300多份,厨师背后有“秘密武器”→
第一财经· 2025-08-06 10:04
餐饮业智能化趋势 - 炒菜机器人正成为中餐厅"没有厨师"模式的核心设备 宁波万达广场的每天稻中餐厅使用5台炒菜机器人 在145平方米门店中仅需25平方米厨房 实现日均炒菜1300多份 翻台率高达10轮 [2] - 行业面临厨师团队不可控因素 包括水准稳定性与个人状态等问题 炒菜机器人可保证菜品口味稳定性 成为解决方案 [5] - 使用炒菜机器人后 每天稻中餐厅后厨仅需4人 每人负责10道菜 主要进行切配工作 炒制环节完全由机器人完成 菜品切换时间仅需十秒 [5] 炒菜机器人市场现状 - 目前国内主要商用炒菜机器人厂商约10家 包括添可 京东参投的橡鹿科技 珠海优特智厨等 产品形态分为侧搅拌与上搅拌两种类型 [12] - 添可商用炒菜机器人2023年刚推出时销量为400-500台 2024年上半年已达1000台 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去年5倍 合作商家从60-70个增至200多个 [10] - 行业测算显示 若国内900万家餐厅中30%使用炒菜机器人 每家配备4台 市场容量将达1200万台 对应市场规模约1200亿元 加上国际市场潜力可达几千亿元 [11] 商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每天稻中餐厅使用炒菜机器人后 净利润率从传统模式的5%提升至25% 人均消费40-50元低于同业50-70元水平 提高了复购率 [7] - 结合炒菜机器人的中餐厅毛利率达68% 100万元投资可在8-9个月回本 传统模式难以实现该回报周期 [8] - 厨房面积从传统70-80平方米缩减至25平方米 同时菜品数量增加至八大菜系40道菜 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7] 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 - 炒菜机器人实现自动投调料 自动翻炒 自动倾倒食材等功能 1人可操作5-6台设备 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 [4] - 不同类型炒菜机器人价格差异明显 滚筒型3万元起步 最高达20多万元 添可产品定价15800元 橡鹿产品价格区间18300-80800元 [12] - 研发团队将烹饪技艺数字化是关键挑战 需将大火小火等经验转化为精确到克的指标 目前添可已积累3000多道智能菜谱 [8] 行业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两年中餐厅炒菜机器人市场将迎来爆发 添可计划2024年9月推出商用新品 橡鹿科技也将发布新一代AI产品 [13] - 头部企业加速布局 京东投资橡鹿科技建设AI炒菜机器人工厂 添可计划在苏州开设第三家示范餐厅 [13] - 行业面临厨师缺口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预计缺少400万厨师 推动技术替代需求 [13]
南京熊猫(600775.SH):公司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智能制造系统装备的集成服务中
格隆汇· 2025-08-06 07:49
公司研发布局 - 公司曾在日本建立机器人研究院,后对研发机构和力量进行重新整合 [1] - 目前机器人研发中心位于南京市的熊猫电子装备产业园 [1] 业务应用领域 - 公司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智能制造系统装备的集成服务 [1] - 机器人产品可用于焊接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