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lm
icon
搜索文档
北美票房:《新·驯龙高手》稳居榜首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02:19
北美周末票房表现 - 《新·驯龙高手》上映十天全球票房突破3.5亿美元,北美票房达1.6亿美元,第二个周末票房环比下跌56.3%但仍以3700万美元蝉联冠军 [1] - 北美周末票房(6月20日至22日)22部影片总报收1.25亿美元,较前一周末减少18%,连续6周保持在1亿美元以上 [1] - 《惊变28年》首映周末票房3000万美元位列亚军,成为本期平均票房最高影片,IMDb评分7.2,烂番茄新鲜度89% [2] - 《地球特派员》首映周末票房2100万美元获季军,IMDb评分7.1,烂番茄新鲜度84%,CinemaScore评分A [2] 电影市场动态 - 《星际宝贝史迪奇》周末票房970万美元从亚军降至第4位,北美累计3.87亿美元,全球票房突破9亿美元 [3] - 《碟中谍8:最终清算》周末票房655万美元从第4降至第5位,北美累计1.78亿美元,全球票房5.41亿美元 [3] - 6月27日将上映布拉德·皮特主演的《F1:狂飙飞车》和科幻恐怖片《梅根2.0》 [3] 影片制作信息 - 《惊变28年》由奥斯卡导演丹尼·博伊尔继续执导,是2002年《惊变28天》的续作 [2] - 《地球特派员》由华裔导演石之予联合执导,其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2]
电影如果继续这么干,很可能真的没戏了
虎嗅APP· 2025-06-22 23:38
暑期档市场现状 - 2025年暑期档发布会敲响"战鼓",但当前片单缺乏大片支撑,市场前景堪忧[1] - 5月票房仅17亿,同比下跌40%,较疫情前40亿+水平大幅缩水[1] - 多个中小档期表现低迷:清明档3.78亿(仅为2024年一半)、五一档7.47亿(2023/2024年一半水平)、端午档4.6亿(回落至2015年前水平)[10] - 工作日单日票房跌至冰点,6月5日全天仅2410万,仅5部影片单日破百万[10] 行业结构性问题 - 全球电影产业转向流媒体,但中国仍过度依赖院线票房模式[2] - 制作成本与收益严重失衡:1亿票房仅能回收3300万,难以覆盖多数影片投资[11] - 市场体量持续萎缩:破亿国产片仅5部(春节档外),破千万国产片31部(2019年为114部)[11] - 进口片表现疲软:17部全球TOP20影片在内地仅收12亿,最高《碟中谍8》不足3亿[12] 营销策略困境 - "大字报"式物料泛滥,内容标签化、渠道单一化问题突出[4][5] - 过度依赖短视频营销,抖+预算攀升但转化效果有限[6] - 对比《死神来了6》创新硬广营销,其社交媒体话题量增长200%[7] - 传统票补手段失效,平均票价下降但未能挽回观众[15] 观众流失分析 - 年轻观众锐减:25岁以下占比连续三年下降,20岁以下首次不足10%[16] - 高频用户流失:年观影6次以上用户从2018年16%锐减至6%[16] - 学生群体反馈显示电影失去性价比优势,且短视频营销难以触达[16] - 2024年暑期档同比2023年下降44%,近五年最低水平[17] 产业转型建议 - 需建立"赚钱-投钱-赚钱"正向循环,打破成本压缩恶性循环[9] - 批片市场需根据1000万目标倒推宣传和采购成本[12] - 国产片需明确市场定位,避免盲目挤占大档期[12] - 营销需转向线下体验活动,突破短视频依赖[17]
万达电影能讲好新故事吗?
钛媒体APP· 2025-06-20 07:48
战略转型 - 公司宣布深化超级娱乐空间战略为1+2+5版图,包括一个超级娱乐空间、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五大核心业务(院线、影视剧集、战略投资、潮玩、游戏),五大业务将独立运作并相互造血[1] - 核心动作是整合资源多元变现,旨在摆脱对传统电影收入的路径依赖,通过IP孵化驱动非票收入,借助潮玩、餐饮等新业态拉拢年轻用户重返影院[2] - 转型方向是从"单一放映平台"向"多元内容场域"转变,目标实现"大堂经济"与"票房经济"各占50%的收入结构[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3.62亿元同比下降15.44%,归母净利润从盈利9.12亿元转为亏损9.4亿元,同比暴跌203.05%[4][5] - 观影收入同比减少20.82%至66.87亿元,商品餐饮销售收入下滑20.53%至15.45亿元[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3.82%至16亿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从2.73亿元增至6.67亿元[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7.09亿元,归母净利润8.3亿元,净利润率从8.53%提升至超17%,主要受益于春节档爆款《哪吒2》拉动[6] 业务现状 - 观影业务毛利率由正转负,每张电影票产生毛利亏损约4.2元[6] - 潮玩业务推出三条品牌线及虚拟IP"MOMO&FRIENDS"和虚拟男团Vexel,覆盖多个细分领域[11] - 收购的潮玩品牌52TOYS去年GMV约9.3亿元,仅为泡泡玛特的九分之一,缺乏现象级IP且依赖授权IP[11][12] - 同步公布三十余部电影与三十余部剧集项目,体现"双轨并行"战略[14] 行业背景 - 电影行业结构性困境突出,公司既无法放弃主业也难靠单一票房支撑未来[7] - 行业普遍意识到电影业务需向更广阔娱乐生态融合以对抗周期波动与消费低迷[10] - 同行如光线传媒在《哪吒2》爆红后专注IP运营,大麦娱乐通过业务调整实现盈利[13]
上影节推介“香港电影新力量”,《怒火冲锋》等五个项目亮相
新京报· 2025-06-20 02:39
香港电影新力量项目推介活动 -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香港电影新力量项目推介"活动 五个电影项目团队亮相 包括《红棉路》《怒火冲锋》《屎捞人-在路途上》《捉伊人》《狱儿日记》等 涵盖现实题材剧情片和恐怖悬疑惊悚片等多种类型 [2] - 活动邀请三位嘉宾导师参与 包括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亚宁 香港电影《破 地狱》导演陈茂贤 为项目提供创作指导和落地方案 [2] - 推介会展示香港新生代电影人的创作活力 年轻导演聚焦城市人文议题与创作生存困境 体现对社会人文的深度思考 [3] 内地与香港电影产业合作 - 与会嘉宾认为内地与香港电影产业在资金 市场 技术和人才方面各具优势 合作空间广阔 期待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合作推动华语电影产业繁荣发展 [3] - "开拓内地电影市场资助计划"成为两地合作新里程碑 通过灵活多元的资金配置和扶持政策 支持香港电影公司和内地文化企业投资香港导演制作 增加港片进入内地市场机会 [3] - 业界人士对跨区域协作充满信心 认为可实现资源互补 推动华语电影市场扩展 在资金投入 市场需求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紧密联系将催生更多优秀作品 [4] 香港电影展映活动 - 2025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置"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展映单元 精选七部港片 包括《香港四径大步走》《虎毒不》《得宠先生》等新生代佳作 以及《机动部队》《上海之夜》《父子情》《行规》等4K修复经典作品 [4] - 展映单元全面展现香港电影跨越时代的独特魅力 新生代作品以贴近生活视角捕捉当代香港脉搏 经典修复作品重现港片黄金时代叙事张力 [4]
A Date with Light and Shadow Across Thousands of Miles: 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hines in Sydney
Globenewswire· 2025-06-20 02:08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国际电影节今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特别推广活动,促进中澳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展现电影节国际影响力并邀请澳方参与 [1][4] 活动概况 -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澳大利亚首秀,6月13日于第72届悉尼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特别推广活动 [1] -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悉尼中国文化中心等相关人员,以及悉尼国际电影节嘉宾、澳方电影组织代表和媒体人员参加活动 [3] 活动发言 -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悉尼办事处主任刘东表示活动是中澳文化交流缩影,是推动电影合作深入发展新起点 [4] -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边建介绍第15届电影节亮点,称其国际影响力扩大,“天坛奖”吸引1794部影片参赛,涵盖超200项活动,微博话题超35亿次浏览,抖音视频超32亿次浏览,邀请澳方参与 [5][6] 创作者分享 - 《G for Gap》核心创作者龙飞和岳红分享与电影节的深厚情谊,岳红称电影节是中外文化交流重要平台,龙飞表示“天坛奖全景单元”让更多人通过影片感受中国生活哲学和情感共鸣 [7] 活动项目 - “天坛奖全景单元”是“永不落幕的北京电影节”活动一部分,6月14 - 19日将在悉尼展映6部中文影片 [8] 行业合作 - 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大卫·怀特认为中澳电影行业合作潜力大,强调全球电影市场面临挑战时双方应加强合作,好内容是关键 [9]
Train a virtual dragon? Film studios turn to Roblox and other games to reach young fans
TechXplore· 2025-06-19 14:30
电影营销策略 - 电影公司通过Roblox等游戏平台创建沉浸式体验吸引年轻观众 例如《驯龙高手》游戏场景还原电影经典片段 玩家可喂养和骑乘虚拟龙[1][2][4] - 游戏内整合电影票销售和独家周边商品捆绑 如《甲壳虫汁》Roblox游戏设置虚拟Fandango售票处提升影院观影意愿[12][16] - 电影公司利用TikTok直播首映活动并销售票务套餐 《芭蕾女杀手》结合海报和纪念币促销 TikTok用户观影意愿比非用户高44%[16][17] 游戏平台数据 - Roblox日活用户达9780万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25小时 《驯龙高手》游戏访问量超2800万次[5][10] - Minecraft推出《驯龙高手》虚拟体验 PG级家庭电影《我的世界电影》全球票房达951亿美元[14][15] 票房表现 - 《驯龙高手》北美首周末票房8370万美元 全球累计1978亿美元 超市场预期[5] - 家庭观众占比51% 13岁以下观影人群达27%[9] 用户行为趋势 - Z世代成为影院关键客群 37%在过去一年观看超6部电影 较2023年29%显著上升[8] - 年轻观众倾向通过游戏和社交平台参与电影互动 如Twilight系列在Roblox销售虚拟电影周边和数字版下载码[18][19] 行业挑战 - 流媒体平台竞争加剧 用户注意力被TikTok YouTube和游戏分散 传统电影营销面临更大压力[7]
问世50年,《大白鲨》重塑好莱坞电影
环球时报· 2025-06-18 22:58
电影行业影响 - 《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大片的商业模式,以900万美元成本创下全球4.7亿美元票房,成为北美第一部票房过亿美元的影片[1][3] - 该片采用大规模同步发行策略(全美409家影院),打破传统逐步扩映模式,奠定现代商业片发行标准[2] - 催生《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后续暑期大片,推动高概念强视觉类型片发展[2] 制作与技术创新 - 预算超支两倍多,机械鲨鱼故障频发迫使导演采用侧面描写手法(如血迹、表情)营造恐惧感,成为惊悚片经典表现方式[3] - 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通过简单重复音节渲染紧张氛围,影响后续惊悚片配乐风格[4] - 片中人与自然对抗的隐喻和环保主题拓展了类型片内涵[4] 营销与IP开发 - 首次尝试电影上映与周边衍生品(海报、玩具、游戏等)同步推广,开创IP系列开发雏形[4] - 5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NBC特别放映、美职棒联名活动、流媒体专题播放及国家地理纪录片,斯皮尔伯格亲自参与监制[1] 行业遗产 - 重新定义70年代好莱坞电影,影响《异形》《哈利·波特》等作品,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亦有致敬桥段[4] - 索德伯格评价其"概念性与大胆制作结合实现超越",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4]
Cineverse and Iconic Events Releasing to Make Noise at Theaters with Wide Distribution of 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 and Return to Silent Hill
Prnewswire· 2025-06-18 13:30
电影发行计划 - Cineverse与Bloody Disgusting宣布将与Iconic Events Releasing合作发行两部恐怖电影《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和《Return to Silent Hill》[1] - 《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将于2025年12月12日上映,由Mike P Nelson执导,Rohan Campbell和Ruby Modine主演[2] - 《Return to Silent Hill》将于2026年1月23日上映,基于KONAMI热门游戏系列,由Jeremy Irvine和Hannah Emily Anderson主演,Christophe Gans回归执导[3] 公司战略 - Cineverse将已验证的知识产权作为其影院战略的核心部分,这两部电影将满足粉丝对新内容的需求并吸引新观众[4] - 公司决定将《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作为无评级电影广泛发行,反映了与类型片粉丝产生共鸣并取得成果的已验证策略[4] - 《Return to Silent Hill》的上映时机恰逢《寂静岭2》游戏重制版成功发布以及该恐怖电影系列20周年纪念[4] 制作团队与融资 - 《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由1984年原版电影的制片人Scott Schneid和Dennis Whitehead参与制作[4] - 该片由Bondit Media Capital和加拿大皇家银行提供融资,北美以外地区发行由StudioCanal旗下新类型片品牌Sixth Dimension负责[4] - 《Return to Silent Hill》由Davis Films和Ashland Hill Media Finance提供融资,国际发行权由The Veterans负责[6] 电影背景 - 1984年原版《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曾因争议被撤档,但因此成为邪典经典[5] - 《Return to Silent Hill》是该游戏改编电影系列的第三部,2006年首部《寂静岭》电影曾登顶首周末票房冠军[5] - 导演Christophe Gans致力于保持电影对游戏的忠实度,希望粉丝能享受新电影带来的体验[5] 公司业务 - Cineverse Motion Pictures Group通过影院、数字和实体渠道分发内容,近期作品包括《Terrifier 3》等[7] - Bloody Disgusting是Cineverse的恐怖片部门,运营领先的恐怖娱乐网站、播客网络和流媒体服务SCREAMBOX[8] - Cineverse拥有超过71,000部优质电影、剧集和播客,利用专有流媒体工具和AI技术推动收入增长[9]
“哪吒”之后,电影如何再度吸引观众
齐鲁晚报· 2025-06-17 21:39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 - 2025年春节档以95亿元总票房刷新影史纪录,《哪吒2》表现突出 [2] - 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同比跌幅明显,端午档虽有回暖但仍不乐观 [2] - 中国电影票房从百亿级稳定至500亿,2019年达600亿 [3] - 放映场次从2014年4000万场增至2025年1.4亿场 [3] 观众需求与行业挑战 - 中国电影观众潜在规模达3亿至4亿人,但影院观影率未达预期 [3] - 灯塔研究院调研显示《哪吒2》等作品拉高了观众对优质电影的评价标准 [3] - 头部10%的影片贡献70%票房,行业需淘汰低效产能,聚焦类型创新与工业化制作 [3] - 观众审美水平和文化诉求显著提升,电影需提供"不可替代"的观影体验 [4] - 《流浪地球》系列成功印证"硬核科技+情感共鸣"的创作逻辑 [4] 电影制作成本与盈利压力 - 电影制作成本大幅攀升,2015年《煎饼侠》成本1200万元,2025年1.2亿元难以完成拍摄 [5] - 《封神第二部》票房12.25亿元,不到前作一半,三部曲总成本高达30亿元 [5] - 《蛟龙行动》成本较《红海行动》翻倍至近10亿元,《唐探1900》制作宣发成本超5亿元 [5] -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投资3.5亿元,票房仅1亿元,制片方亏损超3亿元 [6] - 电影成本上升过快,市场无法消化,行业需改革生产机制,压缩年产量至500-600部 [6] 行业转型与未来发展 - 行业过度依赖票房收入,95%收入来自票房,远高于美国电影的30% [8] - 《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预计超千亿,显示IP开发潜力 [8] - 需提高衍生品收入比例,通过周边产品覆盖40%成本以抵御市场波动 [8] - 银幕数量增加但平均上座率下降,行业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迈进 [8] -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新生代导演补给不足,培养体系亟须革新 [8]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9亿元,多部国产片和进口片待映 [8]
Short dramas, wide reach: Hengdian World Studios co-hosts cross-cultural film exchange
Globenewswire· 2025-06-17 10:39
文章核心观点 - 横店集团子公司横店影视城与达林工作室联合举办国际短剧与跨文化电影合作交流活动,旨在探索中国电影市场和短剧行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短剧产业全球化 [1][6][7] 活动概况 - 上月在横店举办国际短剧与跨文化电影合作交流活动,汇聚全球电影人、制片人等行业专业人士 [1] - 活动地点为全球最大电影制片厂和服务提供商之一的横店影视城,近期其片场短剧制作量大幅增长 [2] 合作情况 - 达林工作室与横店影视城签署协议,可使用其片场和资源,达林工作室将帮助向讲西班牙语的观众分发内容 [4] - 提议在今年10月的横店电影节举办“拉丁电影之夜” [4] 横店影视城发展现状与目标 - 预计今年单独制作超3000部短剧,正从传统拍摄基地转变为全球短剧制作中心 [3] - 加强电影制作产业链,从人才招聘到内容分发各领域提升专业能力,进一步全球化短剧产业 [7] - 去年11月成立横店国际短剧联盟,扩大面向国际观众的短剧制作规模 [7] - 大力增加真实国际片场建设,希望吸引更多外国演员,成为全球高质量内容制作的有吸引力目的地 [8] 行业专业人士观点 - 达林工作室联合创始人玛丽·林恩认为未来属于短视频,微剧市场机会巨大,活动旨在介绍横店和中国,挖掘合作机会 [4][6] - 委内瑞拉3D导演卡洛斯·廷托认为横店成熟的生态系统和有利的成本适合大规模国际制作 [7] - 美国女演员萨丽·J·博特认为电影是跨文化对话的有力媒介,踏上横店舞台意味着融入中国电影生态系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