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

搜索文档
工信部:到2030年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8:19
政策目标 - 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目标到2030年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 - 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显著提升基础设施 产业供给 技术标准 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 [1] - 发展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 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融入新发展格局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工信部: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8:16
政策指导 - 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合作[1] - 政策旨在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并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应用[1] - 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天地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发展[1] 业务发展 - 指导意见明确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和短消息业务服务[1] - 支持在现有话音短消息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速数据服务实现业务多元化[1] - 通过终端直连卫星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卫星通信服务[1]
吉利公布接入卫星相关专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5:00
公司技术布局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请"接入卫星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专利 [1] - 专利涉及终端设备根据与地面站距离确定候选地面站 候选地面站覆盖范围需包含终端设备覆盖范围 [1] - 方法包括从候选地面站选择目标地面站 并将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地面站连接的卫星 [1] 技术方案细节 - 专利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 通过距离计算实现卫星网络接入优化 [1] - 技术核心为通过地面站覆盖范围与终端设备位置的匹配关系实现卫星接入路径选择 [1] - 方案涉及终端设备 地面站和卫星三者之间的协同连接机制 [1]
中国卫通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21:35
核心观点 - 控股股东航天科技集团因可交换债券换股导致持股比例被动减少 触及1%权益变动披露要求 但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2][3] 股东权益变动基本情况 - 航天科技集团直接持股数量从3,097,755,762股减少至3,047,184,725股 持股比例从73.33%降至72.13% [2] - 一致行动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持股数量与比例未发生变化 [2] - 航天科技集团合计持股数量从3,501,018,286股减少至3,450,447,249股 合计持股比例从82.88%下降至81.68% 降幅达1.20个百分点 [2] 变动原因说明 - 权益变动源于2024年8月29日发行的科技创新可交换债券进入换股期后债券持有人实施换股 [1][2] - 本次变动属于被动减持 不涉及要约收购行为 [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2] 后续不确定性说明 - 可交换债券持有人是否选择换股及具体换股数量、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3] - 公司将持续跟踪可交换债券换股情况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聊聊卫星互联网牌照那些事
搜狐财经· 2025-08-26 15:50
卫星互联网牌照背景 - 工信部即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该牌照是政府颁发的法定经营许可凭证 用于规范通信与互联网领域市场准入 [2][3] - 牌照发放需依据《电信条例》《网络安全法》《无线电管理条例》等全国性法律 以及《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等行业规章 [3] - 卫星业务运营需同时满足业务牌照许可 卫星频率协调和网络安全监管三大要求 缺一不可 [4] 卫星通信牌照分类 - A13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为基础电信业务 分为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A13-2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3][4] - 目前仅中国联通(A13-2) 中国移动(A13-2) 中国电信(A13-1/2) 中国卫通(A13-1/2)和中交信通(A13-1/2)五家公司持有A13牌照 [4] - A23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分为转发器出租出售(A23-1)和VSAT通信业务(A23-2) 中国卫通 亚洲卫星和亚太卫星持有卫星资源 数十家企业已获得A23-2牌照 [4] 本次牌照发放影响 -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将补齐A13-1牌照缺口 解决其开展天通等卫星移动业务的合法性问题 [6] - 星网公司可能获得A13-1/2牌照 随着其第10组低轨星座卫星发射 一代星座组网正在加速部署 [6][7] - 垣信公司若获得国内运营牌照将成重大利好 但其G60星座部署速度近期明显放缓 组网存在变数 [6] 行业整体发展 - 卫星互联网牌照落地将显著促进中国卫星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 [7] -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将获得卫星业务全牌照 成为行业发展核心力量 [8] - 中国版星链星座正在加速部署 星网公司低轨道星座组网进度有望按计划完成 [7]
中国“国网”提速:点燃全球太空星座竞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6 14:4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Howmet Aerospace、BAE Systems及Safran三家欧美航空航天与防务公司 [5][14] 核心观点 - 中国"国网星座"项目显著提速 2025年8月26日成功发射第10组低轨卫星 计划2029年前部署约1300颗卫星 远期目标构建约1.3万颗卫星的全球卫星互联网系统 [1][9] - 该事件标志着中国国家级卫星互联网战略加速落地 旨在确保技术主权和全球竞争力 核心驱动力源于全球技术竞争和独立可靠通信基础设施需求 [2][10] - 中国入场将根本改变由SpaceX的Starlink等美国公司主导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格局 可能引发欧美"斯普特尼克时刻"反应 促使政府和私营部门加大投资自有星座 [3][11] - 全球卫星星座竞赛将转化为整个供应链的长期确定性需求 包括卫星平台制造、通信载荷、抗辐射芯片、相控阵天线和地面站设备等领域 [4][12] - 西方政府可能增加对本土产业链扶持以确保供应链安全和技术领先 投资者应聚焦在卫星通信核心技术拥有护城河的公司 [4][13] 事件概述 - 发射任务由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执行 是中国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战略的直接体现 [1][9] 竞争格局影响 - 新竞争格局将影响西方现有项目如Starlink、Project Kuiper、欧洲IRIS²的部署速度、技术升级和供应链需求 [3][12] - 更拥挤的太空环境将推升对高性能、高韧性卫星、地面设备和发射服务的强劲需求 [3][12] 投资焦点领域 - 重点关注卫星平台制造、通信载荷、关键零部件(抗辐射芯片、相控阵天线)和地面站设备等产业链环节 [4][13]
停牌前突然大涨!603359 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4:18
交易概述 - 东珠生态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控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 初步交易对方为史焱(持股16.4058%)和李江华(持股16.4508%)等凯睿星通股东 [5] - 公司计划自8月27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标的公司情况 - 凯睿星通专注于卫星通信技术与系统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军事、应急、公安等行业 [13] - 公司被南京市认定为2023年度培育独角兽企业 [8][11] - 凯睿星通已完成5轮融资 投资方包含地方国资及海尔资本旗下平台 [5][6] 市场反应与估值 - 公告前一日(8月26日)公司股价盘中两次触及涨停 收盘涨幅达7.85% 总市值37.38亿元 [1] - 凯睿星通估值尚未最终确定 [8] 收购方经营状况 - 东珠生态为生态修复与治理服务商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恶化:3472.44万元、-3.15亿元、-6.30亿元 [14][1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4.64%至3.76亿元 主因新签合同减少及项目回款滞后 [15]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9.49万元 同比下降112.69% [16][17] - 2025年1月以来新中标项目金额3512.07万元 新签项目金额3539.35万元 [19] 战略转型意义 - 若交易完成 生态修复企业将跨界进入卫星通信领域 [1][13] - 标的公司在卫星通信体制、IP加速、低功耗终端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13]
拟购凯睿星通控股权,东珠生态8月27日起停牌
北京商报· 2025-08-26 13:35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东珠生态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导致公司股票自8月27日起停牌且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凯睿星通估值尚未最终确定 但经初步测算该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且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东珠生态8月26日股价收涨7.85%至8.38元/股 对应总市值37.38亿元 [3] 标的公司业务属性 - 凯睿星通为卫星通信技术与系统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 主营业务聚焦卫星通信领域 [2]
盟升电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0:15
行业背景与市场地位 - 卫星导航产业2024年总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加速与6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催生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新业态 [4] - 卫星通信行业受益于低轨卫星组网进展,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多组低轨卫星,提供更稳定、高速的互联网连接,成为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 [4][5][6] - 电子对抗行业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国内外加强装备部署,行业进入新一轮"创造性需求"阶段 [6][7] 主营业务与产品体系 - 公司主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数据链及电子对抗四大产品线,产品涵盖军品和民品市场,为国防、航天、航空、海洋渔业等多行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 [7][8] - 卫星导航产品包括导航接收机、组件及专用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高动态载体平台,具备抗干扰、高精度特性 [8][15] - 卫星通信产品覆盖机载、船载、车载平台,支持L/S/Ku/Ka等多频段,包括动中通天线、相控阵天线及组件 [8][17][18] - 电子对抗产品分为末端防御类、电子进攻类及训练试验类,应用于自卫防护、诱骗干扰及仿真测试场景 [9][23] 财务表现与经营成果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1975亿元,同比增长49.74%,主要因暂停/暂缓项目订单恢复执行及下游需求增加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3.29万元,同比亏损减少13.72%,扣非净利润为-4,441.61万元,同比亏损减少18.00% [3][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16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主要因银行账户限制解除及销售回款增加 [3] 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掌握卫星导航领域抗干扰天线、SIP设计、高动态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具备全国产化设计能力 [24][28] - 卫星通信领域突破动中通伺服跟踪算法、惯导零偏估计、多频段天线设计等关键技术 [29][30] - 电子对抗领域聚焦末端防御产品迭代,在毫米波防护方向形成标准化模块设计,软硬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8.19%,同比下降20.19个百分点,因收入规模扩大导致占比下降 [3] 市场拓展与项目进展 - 卫星通信产品在民航市场取得STC适航认证,覆盖A321/A320/B777/B737等机型,并启动相控阵新产品研制 [18][22] - 卫星导航产品拓展至商业航天、航空及无人机领域,多型产品完成技术状态定型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2] - 电子对抗产品完成某型地面末端防御产品鉴定验收,并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制新型诱饵产品 [23] 生产与质量管理 - 建立ISO9001/GJB9001C质量体系,覆盖研发、采购、生产、售后全流程,通过MES/WMS系统提升工艺管控能力 [25][26] - 采购模式分为标准化物料采购及定制化外协采购,实行合格供方名录管理,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10][11] - 生产模式区分军品定制化与民品标准化,军品按订单生产并通过用户验收,民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计划性生产 [12][13]
中小企业,如何把生意做大?
创业家· 2025-08-26 10:04
中小企业与行业巨头合作策略 - 中小企业与行业巨头合作时应保持上市选择独立性 这是融资最重要的条件 [1] - 可以约定财务回报 但不能约定控制权和未来路径选择方向 [1] 梅花创投投资活动与规模 -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将带队100家企业家于2025年9月21-23日赴四川泸州开展线下游学活动 [3][9] - 活动聚焦空天科技产业升级 国民消费科技 产业生态协同和万亿赛道蓝海探索 [9] - 覆盖领域包括机器人 智能制造 低空经济 卫星通信 科技消费和AI+产业 [9][21][22][23][24][25] - 吴世春预计下半年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 [6] - 梅花创投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投资企业达600多家 其中13家企业已上市 [13] 星移联信公司发展情况 - 星移联信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早期开拓者 聚焦卫星互联网领域 [16] - 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东证创新 元航资本和梅花创投 [16] - 融资资金重点投向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制造和低轨卫星组网等核心业务 [16] - 2024年成功发射首颗试验星"中国移动01星" 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 [16] 泸州游学活动具体安排 - 活动包含产业深度链接 沉浸式学习 创业方法论和百位创业者同行等环节 [11] - 具体行程包括破冰晚宴 泸州老窖洞藏文化探索 赤水河晚宴和太平古镇夜游 [18] - 导师授课内容涵盖科技创新与产业破局 卫星制造模式变革与商业化之路 [19] - 活动原价15800元/人 早鸟价12800元/人 含2晚住宿和4餐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