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

搜索文档
海关总署: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机电产品5.29万亿元 增长7.7%
快讯· 2025-04-14 02:25
机电产品进出口表现 - 一季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 2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 7% [1] - 出口增速较快的品类包括家用电器 笔记本电脑 电子元件等 [1] - 进口增速较快的品类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 [1] 行业增长亮点 - 家用电器行业出口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1] - 笔记本电脑及电子元件制造业出口表现突出 [1]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进口需求旺盛 特别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 [1]
时报访谈丨张建平:“需求限制+政策协同”应对贸易战
搜狐财经· 2025-04-14 01:18
——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 近期,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博弈再度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加税行为已突破合理范畴,不断以单边主义行径破坏国际贸易秩序。面对美方 的步步紧逼,中国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并明确表示,鉴于当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若美方后续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 会。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丽娟 目前,全球众多国家已表达对美国贸易霸凌行为的不满,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会议上,超45国赞成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 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让全球贸易发展蒙上阴影,也已实质性导致中国外贸 企业难以正常开展交易,在此情况下,中方应通过"提高关税+需求限制+政策协同"的"组合拳"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 对全球贸易规模形成显著下拉效应 中国经济时报: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贸易发展有何影响? 张建平:美国频繁变动的关税措施,令众多外贸企业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企业难以预判未来的关税水平与贸易条件,这大幅抑制了企业间的外贸交易, 对全球贸易规模形成显著下拉效应。 当下,美国挥舞的"关 ...
什么是“对等关税”,影响几何?
海豚投研· 2025-04-03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旨在为新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补充资金,用于重大基建投资带动就业和制造业复苏,但面临美元汇率、就业等问题;美国后续关税政策将对中美贸易产生差异化影响,且会加速全球贸易组织秩序重构 [5][6][7] 特朗普关税政策相关 政策计算方式 - “对等关税”指双方按相同额度征收关税,特朗普团队计算互惠关税采用美国人口普查局2024年进出口数据,设定进口需求价格弹性ε为4,进口价格对关税的弹性系数φ为0.25,引发学界笑话 [2][4] 政策真实目标 - 政策是给除中国外国家“训话”收罚金,为新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补充资金,最终目标是以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带动就业和制造业复苏 [5][6][7] 配套措施 - 为降低36万亿美国国债股息支出,发行世纪债券拉低国债利率,吸引全球大型机构购买美国国债,提升主权财富基金资金流入 [9] 面临问题 - 美元持续被高估会削弱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广义主要贸易伙伴国实际美元指数从2011年至今总体上行,累计升值近45%;美国加息后CPI仍上涨,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多数低于均值,2025年2月就业人数仅为加息前半年月度数据的40% [11][13][14] 后续可能生效的关税政策及影响 政策内容 - 4月2日后可能生效的关税政策包括对华贸易限制升级、对委内瑞拉次级关税落地、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对农产品和半导体及药品加征关税等,欧盟、加拿大等可能实施报复性关税 [16][18] 对中美贸易影响 整体贸易抗压能力 - 美国自华进口商品整体需求弹性为 -1.08,关税成本传导将引发近乎等比例贸易额缩减,如关税使进口商品含税价格提升10%,进口数量将下降10.8% [17] 行业敏感度分层 - 机电、机械设备等低弹性产业占美自华进口总额45%,是贸易基本盘稳定器;塑料橡胶、金属制品等高弹性领域暴露中间品供应链脆弱性;运输设备、皮革制品等民生消费品有韧性,家具与光学设备形成需求刚性组合 [19][20] 成本分摊机制 - 美方全额承担关税成本时,不同行业波动系数差异达9个百分点;中美厂商共同分摊时,高弹性行业贸易量跌幅指数级扩大 [23][24] 汇率作用 - 考虑汇率不同对冲情形,不同场景下我国输美产品贸易量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有不同理论降幅 [27][28] 未来影响 - 特朗普挑起单边贸易和逆全球化,将加速世界各国构建符合自身贸易比较优势的贸易组织秩序,未来三年美国和中国可能各自构建新的贸易组织体系,欧盟和日本会两边讨好 [31][32]
兆丰股份: 关于股份回购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09:36
股份回购方案及实施 - 公司于2024年3月25日通过股份回购方案 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价格上限56.50元/股 回购资金总额5000万至1亿元 实施期限12个月 [1] - 因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回购价格上限于2024年10月11日起调整为55.80元/股 [2] - 截至2025年3月25日回购期限届满 累计回购1,314,200股 占总股本1.85% 最高成交价43.49元/股 最低成交价32.92元/股 成交总金额50,010,475元(不含交易费用) [2][3] 回购实施合规性 - 回购实施结果与方案无差异 除价格上限调整外 资金来源 资金总额 回购方式等均符合相关规定 [3] - 回购操作符合深交所监管要求 未在重大事项披露窗口期及集合竞价时段进行委托 委托价格未触及涨跌幅限制 [5] 股本结构变动影响 - 回购完成后总股本维持70,929,872股不变 限售流通股增加1,314,200股至1.85% 无限售流通股减少至69,615,672股占比98.15% [5] - 回购股份存放于专用账户 暂不享有表决权 利润分配等权利 计划三年内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逾期未使用将依法注销 [6] 公司经营及控制权 - 回购未对公司财务 经营 研发及债务履行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未导致控制权变化及上市地位改变 [4] - 回购期间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均未买卖公司股票 与披露计划一致 [5]
【宏观】美关税政策落地后,我国出口如何演绎?——2025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高瑞东/周可)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9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1 - 2月我国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高点但同比增速不及预期,受海外需求前置、产业链转移等因素影响;分区域和产品来看出口有不同表现;特朗普加征关税后对美出口或有压力,但整体影响可控,海外需求韧性等因素或支撑出口平稳增长 [4] 事件情况 - 2025年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1 - 2月进出口数据,出口(以美元计)同比上升2.3%,预期上升5.1%,前值上升10.7%;进口(以美元计)同比下降8.4%,预期上升1.3%,前值上升1%;贸易顺差1705.2亿美元,前值1048.4亿美元 [3] 出口情况 - 2025年1 - 2月出口(以美元计)5399.4亿美元创历史同期高点,海外需求旺盛且美国进口商提前进口;出口累计同比上升2.3%,较2024年12月单月同比增速回落8.4个百分点,前期基数高拖累同比读数 [5] - 区域上对东盟、美国、欧盟出口同比增长,对日本、俄罗斯、非洲出口同比下降;产品上机电、交通运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为正,劳动密集、金属材料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回落,机电产品是拉动出口主要分项 [5] 进口情况 - 2025年1 - 2月我国进口额3694.3亿美元,累计同比下跌8.4%,国内需求有待改善;1月PMI指数回落,2月重回扩张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企业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预计在4%财政赤字率和积极财政政策预期下,后续进口需求有望回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