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

搜索文档
华大智造、泰坦科技、天准科技、海康威视等企业获得2025科创金牛奖!
仪器信息网· 2025-06-18 07:01
2025科创金牛奖概况 - 本届奖项聚焦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 [4] - 共评选出96家上市公司获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79家未上市企业获金牛科创企业奖 [4] - 金融机构支持奖项包括:9家银行、4家保险机构、5家证券公司、8家PE/VC机构、5家科技园区分获各领域支持科创奖 [4] 获奖上市公司名单(按行业分类) 新一代信息技术 - 睿创微纳、晶晨股份、道通科技、晶合集成、华大九天、澜起科技等15家企业 [6] 人工智能 - 海光信息、寒武纪、海康威视、中科创达、中科曙光等7家企业 [6] 航空航天 - 中科星图、中航光电、中无人机、航天电器、高德红外等12家企业 [7] 新能源 - 宁德时代、晶科能源、奥特维、天合光能、派能科技等16家企业 [7][8] 新材料 - 西部超导、沪硅产业、聚和材料、天岳先进、光启技术等12家企业 [8][9] 高端装备 - 中微公司、华海清科、博众精工、铁建重工、北方华创等14家企业 [9][10] 生物医药 - 百利天恒、华大智造、荣昌生物、万泰生物、神州细胞等12家企业 [10] 量子科技 - 国盾量子 [10] 获奖未上市企业名单(按行业分类) 新一代信息技术 - 紫光展锐、深圳大普微电子、西安奕斯伟材料、中星微技术等16家企业 [11] 人工智能 - 中吴心央科技、九章云极、上海智元新创、Momenta等10家企业 [11][12] 航空航天 - 成都国星宇航、东方空间技术、中电科蓝天科技等8家企业 [12] 新能源 - 国家电投氢能科技、湖州卫蓝科技、麦田能源、天津力神电池等8家企业 [13] 新材料 - 重庆鑫景特种玻璃、常州锂源新能源、苏州诺菲纳米等10家企业 [13][14] 生物医药 - 百力司康生物医药、珠海爱姆斯坦生物、深圳核心医疗等8家企业 [14][15] 量子科技 - 本源量子、中电信量子、图灵智算量子等5家企业 [15] 金融机构支持奖项 银行 -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9家机构 [15][16] 保险 - 中国人寿资管、人保财险、太平人寿、大家投资控股4家机构 [16] 证券 - 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国联民生、招商证券5家机构 [16][17] PE/VC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君联资本、启明创投、深创投等8家机构 [17] 科技园区 - 南京江宁经开区、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等5家园区 [17]
2025年江苏盐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全力打造“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8 01:07
相关企业: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财互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永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 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农华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 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盐城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可理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中天伯 乐达变压器有限公司、江苏拓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森德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黑山玻璃集团 江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市恒光玻璃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家安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优创光电科 技(盐城)有限公司 关键词:盐城市新质生产力、盐城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盐城市23条重点产业链、盐城市宏观经济 一、盐城市宏观经济分析 盐城市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盐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是 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盐城市经济运行呈现"生产平稳、内需改善、质效提升"的 平稳发展态势。2024年盐城市实现生产总值777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845.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012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 3921.4亿元,增长5.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链长制强基、新质能跃迁,菏泽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进入“加速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7 01:20
山东省菏泽市"231"特色产业体系 - 构建以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为核心,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驱动,农副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梯次发展体系 [1] - 通过"链长制"推动10条重点产业链集群发展,生物医药形成"一港四园"布局,高端化工构建"3+N"全产业链体系 [1] - 新能源装机规模达638.3万千瓦,居全省前列,新材料产业完成投资54.5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增至21家 [6] 经济运行与产业结构 - 2024年GDP达4802.58亿元,增速6.1%,第二产业增加值2085.17亿元(+7.0%),第三产业增加值2277.98亿元(+5.9%)[4]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化工行业增长2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2.01% [6]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7.6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39.6%,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6家 [8]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出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 [11] - 实施"四大工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目标2025年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0%)[1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端化工产业向4000亿级规模迈进,建设340万千瓦风电项目,70%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 [12] 产业空间布局与代表企业 - 生物医药领域:步长制药(心脑血管中成药)、赛托生物(甾体激素原料药)、睿鹰制药(抗生素原料药)[20] - 高端化工领域:东明石化(炼化一体化)、尚舜化工(橡胶助剂)、洪业化工(环己酮)[20] -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玉皇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巨丰新能源(风电叶片)、天厚新材料(电磁屏蔽材料)[20] 未来发展趋势 - 目标2025年培育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形成2个千亿级创新产业集群 [22][23] - 布局合成生物、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目标2027年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4] - 推动34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建设,2027年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 [25]
黑龙江:锻造新质生产力 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6 22:24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 - 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振兴,多项技术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月壤采样、火星探测等国家战略任务[1] - 古龙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助力大庆油田实现日产油气当量超千吨[1] - 中国一重(601106)加氢反应器技术刷新世界纪录[1] 科技政策与组织架构 - 黑龙江省组建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主任的省委科技委员会[1] - 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创新龙江建设意见、创新发展6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1] 科研项目与资金投入 - "十四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01项,直接经费2.6亿元[2] - 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67项,省级财政拨付省自然科学基金3.1亿元[2] - 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55项,突破黑土地保护、水下远程自主导航等核心科学问题[2] 科技成果转化 - 2021-2024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动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94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619.11万元[2] - 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793项,项目经费17亿元[2] - 在研重点研发项目形成新技术、新产品1600余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900余项[2] 产业化成效 - "十四五"累计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兑现省级政策资金5.06亿元[3] - 结题项目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94.29亿元,新增利税16.98亿元[3] - 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与新增销售收入比达到1:64,获得融资4.99亿元[3] 创新平台建设 - 建设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AI对接平台,实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434项,新增经济收益242.66亿元[3] - 首批建设环哈工大、哈工程等7个创新创业生态圈,汇聚科技型企业1021家[3] - 高校院所通过作价入股等形式累计新成立企业155家[3] 示范平台与成果 - 省市校联合打造哈工大先研院,推动霍尔电推进、灵巧手等数十项高技术成果转化[3] - 推动眼部手术机器人、智能变色舷窗、碳纤维滑雪装备等成果落地龙江[3]
侃股:样本股上新硬科技,指数更有成长性
北京商报· 2025-06-16 11:41
当然,被调出指数的企业个股并不意味着丧失了投资价值,经营稳健、规范治理的企业仍可能通过技术 升级和行业整合保持竞争力。 指数样本股的调整,本质上并不会改变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但是却能够引发投资者或主动或被动 地调整持仓,对于调入的公司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调出的公司,也不必过于忧虑。 现如今样本股的选择标准更加倾向于投资者的交易热情,并不是因为硬科技公司调入了指数样本股而受 到投资者的追捧,而是因为投资者的追捧让硬科技公司具备了调入指数样本股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促进。 此次指数样本股调整,是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必然选择。硬科技企业的调入,不仅提升了指 数的成长性和估值溢价率,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了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硬科技赛道既是机遇也 是挑战,理性布局、长期跟踪将是关键。未来,随着更多硬科技企业成为指数样本股,资本市场将进一 步发挥晴雨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沪深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纷纷发布重要指数样本股调整公告,包括深证成指、创业板指、 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样本股都将进行调整,6月16日起正式实施。调入的新 ...
行进中国|从“新”看湖南
人民网· 2025-06-16 09:07
湖南产业集群发展 - 湖南长沙打造6大千亿级制造业集群包括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 累计培育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 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有5家企业在长沙 2024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长沙位列第六 [3] 企业智能制造能力 -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 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 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 智造速度领跑全国 [3] - 拓维信息从十几人软件工作室发展为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AI+鸿蒙"战略升级 构建国产软硬一体产业闭环 [3] - 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投产后正极活性材料年产能达约十万吨 满足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和储能领域快速增长需求 [3] 产业升级政策导向 - 湖南省"十四五"规划要求工程机械行业加快智能化发展 强化关键零部件配套 提升大型超大型产品竞争力 发展特种工程机械 推动主导产品迈入世界一流行列 [8] - 人民网调研行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主题 深入湘江新区、望城区、长沙经开区等地解码湖南产业集群崛起密匙 [1][3]
专精特新指数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经济日报· 2025-06-15 22:07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发布 - 北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将于2025年6月30日联合发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 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整体表现 [1] - 截至5月30日北交所聚集1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总市值4236.93亿元 占北交所总市值53.25% 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领域 [1] - 首发样本研发投入17.9亿元 占营收比例5.6% 近3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10.4% 两项指标均高于北交所平均水平 [1] 指数定位与市场意义 - 该指数是继北证50后又一重要市场表征指数 体现北交所对专精特新属性的高度重视 流动性筛选标准更严格 [2]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北交所上市公司54.89% 仅次于科创板63.71%的占比 [2] - 同时入选北证50和专精特新指数的"双指数"公司将获得更多资金配置机会 [2] 投资机会与产品发展 - 建议结合北证50指数交叉分析 关注可能进入"双指数"标的 需综合半年报业绩、成交金额等指标评估 [3] - 北交所ETF产品研究稳步推进 2022年推出北证50指数为被动投资奠定基础 [3] 市场扩容与企业质量 - 2024年前5月新三板新增挂牌145家 同比增长49.48% 其中68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7%) [4] - 新挂牌公司营收均值超10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6597万元 23家公司年度营收规模超10亿元 [4]
强化“硬科技”定位 科创板拥抱优质未盈利企业
证券日报· 2025-06-15 16:08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情况 - 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 2023年营业收入13.27亿元 归母净利润-12.99亿元 [1] - 近一年科创板共受理12家企业IPO申请 其中3家为未盈利企业 [1] - 科创板现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 支持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 [1] 科创板市场表现与市值数据 - 54家未盈利企业A股总市值合计1.4万亿元 [1] - 58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达6.78万亿元 [1] - 未盈利企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行业 [4] 未盈利企业经营与研发进展 - 54家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459.44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26.33% [4] - 2024年合计营业收入1744.79亿元 同比增长24% 亏损缩减 [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460.34亿元 同比增长16.82% [4] "摘U"企业进展 - 54家未盈利企业中22家成功"摘U"(取消特别标识U) 占比41% [5] - 百利天恒2023年上市 2024年4月实现盈利并"摘U" [4] 科创板制度创新与改革 - 证监会2023年6月发布"科创板八条" 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 [1] - 2023年4月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 提高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标准 [2] - 2024年3月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完善未盈利企业配售机制 [3] 第五套上市标准动态 - 自2023年4月以来未受理第五套标准IPO申请 [7] - 证监会表示将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7] - 当前科创板在审拟IPO企业22家 其中10家未盈利企业中有5家拟适用第五套标准 [2] 市场影响与专家观点 - 科创板为未盈利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3] - 制度包容性增强吸引优质科创企业 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3] - 第五套标准重启有望加速科创企业研发成果转化 [7]
206家公司和机构捧得科创金牛奖
中证网· 2025-06-15 08:32
实验室中的每一项前沿科技项目,都蕴含着开辟商业蓝海的巨大潜力。推动这些技术走出实验室的关 键,在于资本能否"慧眼识珠"。这当中,耐心资本的力量至关重要。我们看到,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 支持日益深化——覆盖其整个发展周期的金融服务更强了,投向研发与成果转化的资金更多了,保险保 障水平更高了,科技金融的风险分担机制也更完善了。当金融资源能够这样长期、精准地灌溉创新沃 土,科技自立自强的种子必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本届科创金牛奖设立金牛银行支持科创奖、金牛保险支持科创奖、金牛证券支持科创奖、金牛PE/VC支 持科创奖、金牛园区支持科创奖,客观、公正评估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成效,促进形成"科技—产 业—金融"良性循环。上述奖项花落9家银行、4家保险机构、5家证券公司、8家PE/VC投资机构和5家科 技园区。 展望未来,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在政策红利与人工智能(AI)浪潮的共同驱动 下,中国证券报"金牛生态圈"将与资本市场一起,充分发挥耐心培育新质生产力、精准灌溉引导资源配 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助力我国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迈出关键步 伐。 本届科创金牛奖围绕科技创 ...
科创“长跑”遇“长钱”! AIC、险资、国资多元助力科技创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18:27
科技金融多元赋能科技创新 - 当前我国统筹推进银行信贷、债券发行、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多元金融工具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3]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要求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支持科技创新 [3] - 各类资本正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赋能科技创新,例如量子科技企业获得超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学家创业企业拿到数千万元融资,大模型企业获得3000万元A轮融资 [3] AIC股权投资试点进展 - AIC探索股权投资始于2021年,具有金额大、周期长、风险容忍度高等特征,是科技企业急需的长期资本 [5] - 金融监管总局对AIC股权投资试点进行了两次扩容,目前全国各地至少已设立74只AIC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5] - 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时银行出资比例上限为30%,较先前在上海试点时提升了10%,剩下的70%需要通过社会募集完成 [5] - 地方国资参与有利于推动AIC股权投资基金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的闭环生态 [6] 保险资金参与科技创新投资 - 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已有15个年头,例如北京面壁智能科技获得北京科创基金子基金3000万元A轮投资,背后有保险资金的身影 [7] - 国寿资产以投资S基金份额的方式对北京科创基金投资50亿元,通过市场化分散投资策略缓解风险管理困难 [7] - 保险资金因其负债刚性特征总体风险偏好较低,需要进一步引导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投资的风险管理理念 [7] 国资创投支持科技创新 - 创投基金是股权投资市场的"主力军",《举措》有18处提及"创业投资",要求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8] - 国资创投机构往往在科技研发中、应用落地前、产业链未起势时进场,对我国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填空白、补短板、锻长板 [9] - 国有创投机构探索建立接续投资机制及生态,例如创合松山湖创投基金对科研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支持,并引入其他基金拓展资金来源 [9] - 科技企业融资主要难在"耐心",资本需要以时间换收益,与企业共同成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