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轨道交通行业举办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16 05:13
行业合作与发展 - 天津轨道交通行业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为"共融轨道交通赋能民营经济",旨在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1]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向民营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共享技术标准,近三年民营企业占集团招采项目承接市场主体的70%以上[1] - 8家民营企业代表参会并分享合作成果,包括华为、天津朗进、鑫恩华等[1] 企业案例与技术创新 - 天津朗进快速融入本地产业链,承接天津地铁车辆中央空调改造、空气源热泵改造及滨海新能源氢醇公交项目[1] - 凯发电气作为天津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供电系统智能运维、直流故障测距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加速新技术落地应用[2] 投资与采购计划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未来3年计划重点投资轨道交通新建项目、既有线大修更新改造及城市更新等项目,投资总额超300亿元[2] 政府与行业展望 -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坡强调深化与民营经济合作,期待民营企业从配套跟随转向联合创新,从单一产品转向系统服务,从深耕本地转向协同出海[3]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表示将推动与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强强联合,输出合作新智慧新方案,助力产业焕新升级[2]
人工智能、激光、机器人……行业需求旺 轨道交通向智能化延伸
四川日报· 2025-05-16 02:24
行业发展趋势 - AI创新应用正不断解锁轨道交通行业新需求,包括列车自动驾驶、智能运维管理、客流预测调度和安全风险预警等领域 [1] - 成都轨道交通产业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激光等新兴技术跨界融合,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1] - 成都初步形成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2] 技术应用与突破 - 3个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机器人已上岗月余,效率较传统人工检修提升约100% [1] - 地铁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故障检出率达98%,已上岗近两年 [2] - 激光清洗技术可替代传统工艺用于轨道设施维护,具有环保高效优势,并可与爬壁机器人结合 [2] - 智能运维技术已在成都地铁17、18、19号线及资阳S3线应用,配置车门在线监测系统等设备 [4] 市场需求与挑战 - 公司需求明确:提高机器人作业覆盖率,确保智能设备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0% [4] - 列车日常维保检修仍以人工目视检查为主,难以管控检修风险 [4] - 公司计划引进巡检机器狗和先进技术,突破传统巡检机器人仅适用于车下或车侧检修的局限性 [4] 产业规模与产能 - 截至2024年底,成都地铁、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等整车产能突破1492辆 [2] - 成都轨道交通全产业链营收超4400亿元 [2] 技术需求发布 -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发布10余项技术场景需求,包括智能焊接技术、涂装自动化技术、轨道巡检机器人、AI智能助手等 [5] - 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发布3项数字铁路通用技术需求和11项工程急需技术需求 [5]
湖南重点产业链合作交流会在深发布202个投融资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4:57
湖南省重点产业链发展现状 - 湖南省拥有6个万亿产业、16个千亿产业、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北斗规模应用、信创等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2024年营收6930亿元、同比增长10.3%,长沙是全国唯一实现核心芯片全类型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 [1] - 工程机械产业链营收2300亿元、居全国首位,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营收2597亿元,硬质合金产量全国第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1700亿元、居全国第一 [1] 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活动 - 交流会发布202个省内投融资需求项目,开展6个重点项目路演和精准对接洽谈 [2] - 华为在湖南建成国产工业软件产业平台、株洲工业软件云创新中心,湘江鲲鹏项目累计产值达5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年产能1700万台、满负荷年产值超100亿元 [2] - 比亚迪在湖南7大产业基地累计解决7万多人就业,产值连续3年突破千亿 [2] 湖南重点产业合作与投资 - 湖南省推介"金芙蓉"基金,重点围绕投融资、优势产业链、湘商回归、校友回湘、科技创新等方向开展20余场次活动 [2] - 湖南省商务厅已培育13条重点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程机械等产业链表现突出 [1] - 湖南省邀请世界各地客商参与共建重点产业项目,展示湖南投资环境和优势平台 [1]
中国中车首季赚30亿增两倍 6个月揽单547亿占上年营收22%
长江商报· 2025-05-14 23:48
核心观点 - 中国中车过去六个月签订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7 4亿元 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 2% [1][4][5]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486 71亿元(同比+51 23%) 归母净利润30 53亿元(同比+202 79%) 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10] - 铁路装备业务收入257 86亿元(同比+93 63%)是增长主要动力 新能源领域合同金额53 6亿元显示布局成效 [5][6][10] - 2024年新签订单3222亿元 年底在手订单3181亿元 合同负债从281 84亿元增至306 03亿元 [9][10] - 2020年以来年度分红率稳定在50%左右 2024年派现60 27亿元(分红率48 65%) [3][12] 合同情况 - 近6个月签订合同547 4亿元 其中城市轨道车辆及维保合同182 2亿元(占比33 3%) 动车组销售及高级修合同256 7亿元(占比46 9%) [5] - 新能源领域合同53 6亿元(风电设备及储能) 机车销售32 3亿元 货车修理22 6亿元 [6][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财务费用-0 04亿元 货币资金579 57亿元覆盖有息负债188 24亿元 资产负债率59 66% [3][1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116 53亿/117 12亿/123 88亿) 2024年扣非净利润首破百亿 [11] - 研发投入连续三年增长(2022年132 92亿→2024年166 86亿) [11] 业务结构 - 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占比53%(257 86亿元) 城轨业务71 83亿元(同比+29 86%) 新产业149 05亿元(同比+22 34%) [10][11] - 现代服务业务收入7 97亿元(同比-30 76%)是唯一下滑板块 [11]
走进中铁工业 感受以新质生产力锻造大国重器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0:31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公司布局钢桥梁制造"五线一系统"智能产线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覆盖板材智能下料切割至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全过程 [2] - 智能焊接机器人配备AI深度学习算法 通过机器视觉系统精准识别焊接位置和焊缝缺陷 实现实时报警和定位 [5] - 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 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 [2]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项目研发复杂圆弧曲面结构成型路径和分体式钢箱梁全场景自动化焊接技术 实现高精度制造 [4] - "启杭号"盾构机开挖直径14.3米 整机长140米 应用于杭州萧山机场隧道工程 截至2025年4月17日累计掘进292米 [6][8] - 盾构机配备自主掘进系统 自动纠偏等智能化系统 以每分钟30毫米速度掘进 适应复杂施工环境 [6][8][9] 市场地位与业务优势 - 公司隧道掘进机产销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市场占有率超60% 抽水蓄能电站领域占有率约85% [10] - 钢结构业务在大型桥梁市场占有率超60% 煤矿市场占有率40% 非煤矿山市场占有率85% [10] - 公司为A股主板唯一主营轨道交通及地下掘进高端装备企业 四项主营产品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10] 技术研发创新 - 通过协作式焊接机器人实现全过程无码制造技术 有效控制钢梁几何尺寸与变形 提升产品耐久性 [4] - 盾构机采用大直径 大推力 大扭矩设计 具备智能化数据分析功能 为复杂施工提供决策支持 [8][9] - 公司聚焦"大 难 特 新"领域 持续提升高品质低成本核心竞争力 [10]
中国中车拿下百亿元级大单 “铁路+新能源”双轮驱动首季营收超486亿
长江商报· 2025-05-13 08:41
重大合同签订 - 公司及下属企业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签订多项重大合同,总金额达547.4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22.2% [2] - 合同涵盖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销售与维修、风电设备、储能设备、机车销售及货车修理等业务领域 [2] - 其中金额超过100亿元的重大合同有3项,均与铁路装备业务有关 [2] - 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杭州地铁运营等签订总计182.2亿元的城市轨道车辆及维保合同 [2] 铁路装备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铁路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7.86亿元,同比增长93.63% [3] - 动车组业务收入177.57亿元,货车业务收入52.04亿元,机车业务收入23.06亿元,客车业务收入5.19亿元 [3] - 铁路装备已成为公司重要的营收增长点 [3] 新能源业务进展 - 签订总计53.6亿元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3] - 2024年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863.75亿元,占总营收35% [4] - 风电为主的新能源装备成为核心增量 [4] - 公司具有完整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和"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5] 研发投入情况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3.50亿元、130.85亿元、131.30亿元、143.64亿元、159.37亿元 [5] - 五年研发费用累计达到698.66亿元 [5] - 研发投入金额及占比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5]
53.6亿元风电+储能大单!中国中车签订多项重大合同
中国中车近期重大合同公告 - 公司及下属企业近期签订六项重大合同,总金额约547.4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 [4][5]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合同金额182.2亿元人民币,涉及深圳地铁、杭州地铁、港铁中铁电化等企业 [4] - 动车组销售合同金额151.2亿元人民币,客户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和广湛铁路公司 [4] - 动车组高级修合同金额105.5亿元人民币,服务对象为国铁集团下属各路局公司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风电设备及储能设备销售合同金额53.6亿元人民币,合作方包括内蒙古三峡蒙能、金风科技、中国能建东北电力等 [1][7] - 机车销售合同金额32.3亿元人民币,客户包括国铁集团和大秦铁路 [7] - 货车修理合同金额22.6亿元人民币,服务对象为国铁集团下属各路局公司 [7] 储能业务拓展 - 中车株洲所在ESIE 2025展会上全球首发6X储能电池舱,并与鹏辉、楚能、瑞浦兰钧、国轩等电池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8] - 中车株洲所在湖南株洲建成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的零碳产业园 [8] - 南方电网储能公司与中车株洲所成立合资公司 [8]
唐源电气拟不超8.64亿定增 近1年1期经营现金净额连负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03:05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6,413.58万元,用于四个项目: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39,386.51万元)、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31,054.05万元)、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7,973.02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8,000.00万元) [1][3]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80%,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 [3]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发行完成后控股股东周艳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55.38%降至42.60%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微增0.0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87.59万元,同比下降32.45% [5][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17.2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4亿元大幅下降119.33% [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024.87万元,同比下降12.2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8.33万元,同比增长4.59% [6][7] 历史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19年8月2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4.0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3.50亿元 [5] - 上次IPO募集资金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与高端技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 [5] 项目规划 -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运维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包括机器人项目和AI大模型项目,合计占比达81.5% [1][3] - 公司认为这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助于巩固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市场优势 [4]
5月13日早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5-13 00:13
中美经贸关系 - 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 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 双方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 90天内税率降至10% [1] - 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协商经贸关系 [1] 金融与产业政策 - 央行等五部门支持广州南沙发展海洋产业 商业航天 全域无人产业 建设区块链 人工智能数据算力中心 [2] - 商务部将全力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 帮助开拓市场 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3] 战略矿产管控 - 中国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中重稀土包含在管制范围内 [4] - 部署会要求强化战略矿产流向跟踪 严防非法外流 [6] 汽车产业 - 1-4月中国汽车产销1017.5万辆/1006万辆 同比增长12.9%/10.8% 新能源汽车产销442.9万辆/430万辆 同比增长48.3%/46.2% [7]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8] - 隆盛科技与赛力斯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供货 [11] 医疗与科技 - 四川计划实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支持纳入医疗体系 2027年建成产业集聚区 [9] - 酷特智能与华为合作升级AI Agent2.0 预计2025年完成 [13] 企业动态 - 中国中车签订547.4亿元重大合同 [10] - 北京利尔拟2亿元投资上海阵量AI芯片公司 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 云南铜业筹划收购凉山矿业40%股份 [12] - 沃尔核材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 [14] - 博云新材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 兆威机电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5% [15] 国际市场 - 美股大幅上涨 纳指涨4.35% 标普500涨3.26% 道指涨2.81%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5.40% [16] - 花旗将美联储降息预测从6月推迟至7月 高盛推迟至12月 [18] - 花旗下调黄金0-3个月目标价至3150美元/盎司 预计未来盘整区间3000-3300美元 [22]
中国中车频签百亿元级大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18:49
重大合同签订 - 公司及下属企业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为547.4亿元,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 [2] - 签订的6项重大合同中,金额超过100亿元的有3项,均与铁路装备业务有关 [2] - 下属企业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港铁中铁电化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等签订总计约为182.2亿元的城市轨道车辆、设备销售及维保合同 [2] 铁路装备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主要受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增长驱动 [2] - 铁路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7.86亿元,同比增长93.63% [2] - 动车组业务收入177.57亿元,货车业务收入52.04亿元,机车业务收入23.06亿元,客车业务收入5.19亿元 [2]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 - 下属企业与内蒙古三峡蒙能能源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等签订总计约为53.6亿元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3] - 2024年以来再次签订总金额超50亿元的风电与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3] - 2024年全年风电与储能设备销售合同金额呈现增长态势 [4] 公司战略发展 -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拓展,积极探索"源网荷储"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4] - 持续推动风光储氢项目落地,市场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不断拓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