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市域列车
icon
搜索文档
吉林省上半年规上工业稳增长 三大产业数据亮眼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02:16
吉林省工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吉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八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装备、医药和电子制造业分别增长19.5%、16.8%和21.5% [1] - 政策推动包括落实"两重""两新"产业支持政策、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措施 [1]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进展 - 中车长客CR450动车组完成样车下线及型式试验,进入考核试验阶段 [3] -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有轨列车下线,氢能市域列车、跨座式单轨列车及高速列车系列发布 [3] -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全尺寸试验线将于年内投用 [3] 卫星与无人机技术突破 - 长光卫星完成四次整星设计制造技术迭代 [3] - 长春长光博翔两款中大型无人机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并获特殊适航证,其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为全球首创 [3] 医药工业创新成果 - 金赛药业1类生物创新药"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为首款国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单抗药物 [3] - 楚天华通、吉林敖东等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竞争力 [3] 电子制造业发展动态 - 吉林省推动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生产线投产及OLED新型显示材料项目开工 [4] - 富赛电子、华微电子等企业产能释放形成新经济增量 [4]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五周年 成都都市圈: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四川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川日报· 2025-07-23 06:45
成都都市圈发展概况 - 成都都市圈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国家级都市圈,2023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1亿元,同比增长6.2%,占四川省48.5% [2] - 成都都市圈九大重点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2万亿元,近7000家企业跨区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四川省自2020年1月起将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同年7月成立省同城化办推动实体化运作 [2] 交通互联建设 - 轨道交通资阳线日均客流量达3.04万人次,成德S11线、成眉S5线预计2027年全部开通,将形成全国首个中心城市至全部副中心城市通市域铁路的都市圈 [5] - 成都都市圈构建"两环三射"轨道交通骨架,打造"1小时通勤圈",目前跨市公交达17条,日均跨市流动人口68万人次 [5][6] - 天府大道仁寿段通车实现成都至眉山"一路敞跑",成乐高速扩容、天眉乐高速等项目加速推进 [6] 产业协同发展 - 2024年1-5月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德眉资三市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7]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聚集企业近3000家、产值3000亿元,新型显示、锂电、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年度投资额分别达103.9亿元、100.21亿元、76.54亿元 [8] - "总部+基地"模式推动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氢能市域列车等创新成果落地,成德眉资联合发布首个都市圈投资指南 [8][9] 科技创新布局 - 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成德眉资协同创新中心已落地,成立成德眉资科创母基金及成眉科创基金 [11][12] - 东方水利等企业通过都市圈平台实现产品跨区域应用,累计举办160场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11][12] - 规划到2025年建成功能互补、产业协作的现代化都市圈,目前正在编制"十五五"同城化发展规划 [12]
商务部召开中国与东北亚经贸合作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专题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7-22 06:01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概况 -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于2025年8月27日至31日在长春举办,主题为"携手东北亚 开放赢未来",由商务部、贸促会、吉林省共同主办 [3] - 本届博览会突出国际性、前沿性、时效性、体验性和多元性,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质生产力发展、贸易投资扩大、消费升级和人文交流五大功能 [3] - 博览会首次选址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该场馆拥有智能导览系统、5G全覆盖和便捷交通接驳网络 [7] 中国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现状 - 2024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达90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近15%,中国保持东北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3] - 2024年中国与东北亚双向投资超70亿美元,合作领域拓展至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先进制造等新兴领域 [4] -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推进,RCEP深入实施,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加速 [4][12] 博览会创新设计 - 展览采用"4+2"框架:现代化产业馆、开放合作馆、新消费新服务馆、国际及港澳台商品馆4大主题展馆,人参·梅花鹿专区和吉菜文化体验区2大特色展区 [8] - 活动设计"1+14"矩阵:1场主体活动(开幕式等)和14项主题活动包括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中日氢能产业对接会等 [8] - 现代化产业馆首次设立,集中展示吉林传统产业转型(如一汽车载定位系统国产化)、新能源(氢能列车)和未来产业(钙钛矿电池)成果 [17][18] 招商引资与产业合作 - 吉林省构建"6+5+N"招商产业目录,绘制12条产业链图谱,实施"链长制"招商 [23] - 博览会期间将举办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探讨共建合作园区或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协同 [27] - 贸促会组织"千团出海"行动,上半年支持4000多家企业赴东北亚国家参展,展出面积32.29万平方米 [20] 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 贸促会连续三年举办链博会,东北亚企业如瑞穗银行、日通物流持续参展,促进产业链稳定 [12] - 中俄合作创新模式:5月莫斯科"红场直播电商节"销售超1亿元人民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12] - 贸促会将组织"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团赴吉林参会,推动签署合作协议扩大经贸朋友圈 [13]
四川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力争2027年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第一财经· 2025-04-23 09:03
产业规模与布局 - 四川已聚集氢能全产业链约160户企业 形成"制—储—运—加—用"完整生态体系 [1][4] - 成渝氢走廊累计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300辆 建成加氢站27座 示范规模居西部第一 [3] - 拥有氢能全产业链央企 培育众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吸引国内知名企业落户 [4] 技术研发突破 - 填补海水制氢空白 解决膜电极 加氢枪 高压储氢罐等卡脖子技术问题 [4] - 研制全球首列氢能市域列车 建成国家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4] - 东方电气在车用燃料电池 大功率电解水制氢等关键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 [5] 政策支持体系 - 2024年实施《行动方案》突破绿氢制备不进化工园区 明确氢能管理归口部门 氢高速免费等政策 [4] - 2017年起出台多项政策对全产业链发展给予系统支持 [3] - 正在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 避免内卷式发展 [6] 应用场景拓展 - 分批打造川藏线 成德眉资都市圈等六大绿色氢路 规模化应用氢能重卡 矿卡 冷链物流车 [5] - 推动氢能机车 无人机 氢氧冷热电多能联供等多元应用 [5] - 在三州一市开展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 氢储能 氢工业发展 [5] 发展目标规划 - 2027年目标: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完备 绿氢成为主要氢源 应用成本大幅降低 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6] - 四川成为全国极少数兼具丰富绿氢资源与全产业链布局的省份 [3] - 原始创新能力 技术水平及产业规模将大幅提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