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印度制造手机横扫美国,中国跌至25%,而真正的美国制造几乎为零
搜狐财经· 2025-08-23 07:46
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 -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并取得初步成效 例如加利福尼亚州PURISM公司本土生产Liberty Phone智能手机[3] - 美国曾拥有完善工业体系 军用武器和可口可乐等产品均为本土制造 当前制造业凋零源于主动放弃生产环节[8] - 特朗普政府采取激进措施试图削弱中国制造业地位[10] 全球智能手机制造格局变化 - 中国组装智能手机在美国市场占比下降至25% 印度生产手机占比达44%[12] - 苹果手机供应链高度全球化 依赖187家供应商提供零部件 包括韩国显示屏 印度螺丝和中国铝材加工[12][14] - 苹果计划将新款iPhone 17组装业务转移至印度[18] 制造业成本与劳动力因素 - 在中国组装苹果手机成本约10美元 若在美国本土组装成本将升至3500美元[16] - 印度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 劳动力更廉价且丰富[18] - 美国存在不愿从事高强度流水线工作的社会文化 零元购现象反映就业观念转变[18] 技术依赖与供应链挑战 - 美国在手机制造中主要掌握芯片技术 但无法脱离全球供应链体系[14] - 苹果电池原材料依赖稀土 高性能零部件同样需要稀土资源[16] - 印度制造存在基础设施缺陷 工厂频繁停电 物流效率低下 故障率较高[24] 本土制造实验案例 - PURISM公司本土制造手机售价2000美元 较同品牌中国组装产品溢价1200美元[22] - 该产品仅配置4GB内存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但公司宣称已实现盈利[22] - 小规模成功难以证明制造业回流可行性[22] 市场影响与未来趋势 - 苹果手机在美销量呈下降趋势 印度制造产品维修成本增加影响口碑[24] - 中国制造业已形成内需支撑体系 不再完全依赖外贸订单[20] - 若中国完全停止苹果手机出口 将对其全球供应链造成致命打击[26]
华勤技术: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2 16:24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于2025年8月20日届满 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 涉及29名激励对象 可解除限售股票数量187,881股 占总股本0.0185% [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8.76% 净利润增长率为8.10% 达到预留授予部分业绩考核目标 [5]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 25名激励对象评级为S或A 解除限售比例100% 4名评级为C 解除限售比例50% [5] 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安排 - 回购注销总计22,236股限制性股票 包括2名离职人员已获授未解除限售的8,746股 4名绩效考核未达标人员的6,744股 以及2名降职人员岗位调整调减的6,746股 [6][7] - 回购价格因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调整为28.05元/股 较原授予价格28.95元/股下调0.9元 [7] - 回购资金总额为623,719.8元 公司需办理减少注册资本和股份注销登记手续 [7] 公司治理与授权程序 - 本次解除限售 回购注销及价格调整事项经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3][5][6]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办理股权激励计划相关事宜 包括解除限售资格审查及回购价格调整 [5][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 直接影响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调整 [7]
闲置村小变致富车间,新丰遥田镇两百多村民“家门口”挣钱 | 驻在千镇万村㉑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3:35
项目背景与模式 - 韶关市新丰县遥田镇高墩村闲置小学校舍被改造为手机壳加工车间 采用"上光伏 下厂房"模式 [3][8] - 驻遥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进广州丰源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协调企业与村集体合作 [7][23] - 县政府 镇政府和企业共投入900万元进行改造 工作队协调建设配套设施 [24] 运营与就业情况 - 车间于今年4月6日开始试运营 主要进行手机壳手工加工环节如裁剪 钉纽扣 粘胶水等 [27][28] - 提供两种就业模式:固定上班模式已有近90人稳定在岗 日薪最高达130-140元 外派点模式已设立6个点 带动上百户村民参与加工 [29][30][31] - 村民月收入最高达到4000元 残疾人通过在家加工可实现月入约1000元 [6][32]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车间年产值预计达到3000万元 村集体每年获得4万余元租金收入 [23][24] - 工作队成功为企业争取到230万元银行贷款用于车间改造与设备购置 [25] - 项目改变遥田镇人口外流趋势 户籍人口约3.8万人但常住人口仅1.7万左右 目前每月都有村民返乡上岗 [9][13][37] 发展规划 - 计划达到450人左右的满员状态 设立10个外派点 最终解决全镇800-1000人就业 [38][39] - 下一步将安排镇内循环班车连接高墩 大埔等村 改造宿舍可容纳30-40人住宿 企业出资运营饭堂 [35][36]
维峰电子: 关于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1:14
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 公司以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109,893,594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00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股利总额21,978,718.80元 [3] - 分红金额占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932,205.68元的40% 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30%-60%分红比例区间 [1][2] - 权益分派实施前若发生股本变动 将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 按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原则调整分红总额 [3] 分红规划达成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决议 5月19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规划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9,641,264.04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964,126.40元后 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278,710,554.14元 减去上半年已派现金红利32,968,078.20元 最终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272,419,613.58元 [2] - 公司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412,443,129.35元 根据合并与母公司报表孰低原则 确定实际可供分配利润为272,419,613.58元 [2] 财务表现与分红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932,205.68元 母公司净利润29,641,264.04元 [2] - 公司现金流满足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要求 半年度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 中期现金分红条件已达成 [1][3] - 本次分红方案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及《公司章程》规定 不会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短缺 [4] 治理程序执行 - 2025年8月21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8月22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审议通过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1][5] - 董事会认为方案符合利润分配政策 兼顾投资者回报与公司长远发展 [5] - 监事会认可方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未损害股东利益 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 [5]
兆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6.61亿元 同比下降27.37%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0:3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83亿元 同比下降10.89% [1] - 归母净利润6.61亿元 同比下降27.37%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 [1] 业务结构 - 智能终端业务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 [1] - 智能终端业务出货量受国际贸易关税政策变化影响而受到抑制 [1]
澳弘电子: 澳弘电子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0: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5,731,000股,发行价格为18.2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51,376,130元 [1] - 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43,471,698.11元和其他发行费用16,121,721.55元后,实际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到位金额为591,782,710.34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536,813,872.32元,其中本报告期投入14,987,426.46元 [1] - 累计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减手续费)为34,476,873.13元,结项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0,890,381.73元 [1] - 募集资金余额为8,555,329.42元,其中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8,555,329.42元,无现金管理余额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存放、使用及监督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1] - 公司与保荐机构国金证券及开户行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协议内容符合监管要求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主要存放于招商银行常州新北支行(8,470,449.91元)和中国建设银行常州新北支行(84,879.51元),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账户已注销 [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报告期内无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情况 [2] - 报告期内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2] - 报告期内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或投资相关产品 [2] - 报告期内未发生以募集资金置换承兑汇票保证金或信用证及自有外汇的情况 [2] 变更募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经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将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 [2] - 节余募集资金80,890,381.73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包括"年产高精密度多层板、高密度互连积层板120万平方米建设项目"节余505,236,338.72元和"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节余79,867,217.89元,以及专户注销前利息收入与手续费差额 [2] 募投项目具体进展 - "年产高精密度多层板、高密度互连积层板120万平方米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505,236,338.72元,累计投入498,672,078.81元,进度98.70%,尚未达产 [2][3] - "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38,018,773.96元,累计投入38,141,793.51元,进度100.32%,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2][3] - 两个项目均已建设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达到100%投入进度系部分合同尾款及银行承兑汇票敞口未达付款时点 [3]
信濠光电跌3.79% 2021年上市募19.8亿渤海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9:3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公司股价收报25.42元,跌幅3.79%,总市值51.61亿元,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达181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发行股份数量2000万股,发行价格98.8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9.76亿元 [1][2]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8.95亿元,较原计划多9527.02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18.00亿元,用于黄石信博科技有限公司电子产品玻璃防护屏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发行费用总计8072.98万元,其中承销和保荐费用6524.53万元 [3] 历年权益分派方案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8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5股,股权登记日2023年6月15日 [3] - 2023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现2元并转增4股,股权登记日2024年5月23日 [3] - 2025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现0.5元并转增2股,除权除息日2025年6月17日 [3]
东莞铭普光磁及子公司获“全自动电感绕线设备”发明专利
新浪财经· 2025-08-22 07:55
技术创新与专利成果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东莞铭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证书号第8184862号)[1] - 发明名称为"一种全自动电感绕线设备" 专利号为ZL202210333271.3[1] - 专利申请日为2022年3月31日 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8月22日[1] 生产制造能力提升 - 该设备通过各机构协调运作可实现高度自动化电感绕线生产[1] - 技术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1] - 自动化生产流程可显著节约制造成本[1]
连亏股凯旺科技财报不准被警示 2021上市中原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6:05
监管处罚与整改 - 公司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和深交所监管函 因2024年多期财报存在会计差错 [1][2][3] - 会计差错涉及将"购买原材料+成品组装"业务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 导致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2][3][4] - 公司董事长陈海刚和财务总监邵振康被认定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均被采取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2][3] - 公司表示将积极落实整改 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1] 会计差错更正详情 - 差错更正源于子公司深圳凯旺及孙公司越南凯旺自2023年9月起开展的原材料采购及组装业务 [4] - 公司重新评估业务实质后 认定未完全承担商品存货风险且缺乏自主定价权 因此将收入确认方法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 [4][5] - 采用追溯重述法对2024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和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进行更正 [3][5]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96亿元 同比增长9.12% [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45.29万元 同比亏损扩大64.47% [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509.87万元 同比恶化400.57% [5][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84% 同比下降4.81个百分点 [6]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在创业板上市 发行2396万股 发行价27.12元/股 [6]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6.50亿元 净额5.80亿元 超原计划募资2.81亿元 [7] - 发行费用总额6946.38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5583.21万元 [7]
果链巨头被指拖欠订单,东莞一公司起诉立讯精密!索赔超千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03:56
核心观点 - 立讯精密及其控股公司被供应商指控以高额订单承诺诱导其进行巨额专属产线投资 但最终未兑现订单 导致供应商陷入经营困境并提起法律诉讼 [1][7] - 供应商丸红电子声称因立讯相关方反复变更产品规格、推迟生产计划及订单量远低于承诺 造成实际损失达3343万元 [1][4][6][7] - 行业律师指出邮件订单若包含合同基本要素可能具备法律效力 但强势"链主"企业常使中小供应商在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 [15][16][17] 合作承诺与实际履行 - 2020年9月立讯控股公司立德精密通过邮件承诺游戏机连接器项目年需求量超250万套 对应年产值约2700万元 项目总价值超5000万元 [3][4] - 丸红电子基于承诺投入研发、开模及专用设备 但立讯相关方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多次单方面修改产品规格 导致成本持续追加 [4] - 项目于2021年5月通过终端客户审核 但量产计划推迟近一年 至2022年3月突然要求年产值3691万元订单 远高于最初计划 丸红被迫追加160万元投资新产线 [5][6] 订单落差与经济损失 - 立讯相关方2022年实际订单仅800-900万元 不足承诺值3691万元的25% 导致丸红电子产能闲置、技术工人流失及资金周转困难 [7] - 丸红电子为项目累计投入实际成本约2000万元 包括研发、模具及自动化设备 预期利润损失1343万元 总索赔金额3343万元 [7] - 合作期间因一次交货延误被罚款3000元 立讯相关方还以"越南工厂无法使用"为由退回价值30余万元成品 要求报废半成品 [6][11] 供应链关系与行业现象 - 多名供应商反映立讯相关方存在订单承诺未兑现、罚款过重及货款打折要求 部分供应商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 [8][9][11] - 立讯相关方被指控在纠纷中接触丸红电子的日本客户 暗示终止合作 直接影响其正常业务 [12] - 律师指出强势"链主"企业可能通过单方面变更合同条款转嫁损失 中小供应商因地位弱势难以拒绝变更 [16][17] 法律界定与风险防范 - 邮件订单若明确采购商品细节、价格及交货时间等合同要素 可能被认定为具法律效力的要约 未履约需承担违约责任 [15] - 律师建议供应商通过签署技术确认函、保存邮件记录及详细约定合同条款防范风险 同时评估"链主"企业信用状况 [17] - 行业需平衡"链主"企业与供应商关系 过度强势行为可能削弱行业创新活力 导致市场信用基础动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