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润州“社超”燃情开赛 36支代表队583名球员逐梦绿茵场
镇江日报· 2025-08-23 23:55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5年度社区五人制足球比赛规模创新高 共有36支社区代表队和583名球员参与 在两个月内进行122场角逐 [1] - 参赛运动员年龄跨度从18岁至59岁 体现全民参与特点 比赛分为35岁以上组(24支球队)和35岁以下组(12支球队) [2] - 采用小组单循环加交叉淘汰赛制 36支球队分为6个小组 小组积分前4名进入淘汰赛 最终决出两个组别的前8名 [2] 赛事组织与支持单位 - 赛事由市体育局指导 润州区委区政府打造 润州区文体旅局 江苏和润控股 润州区足球运动协会主办 [1] - 获得各街道社区及中国农业银行镇江分行 镇江北汽鹏龙汽车园区 中国邮政集团镇江分公司等单位支持 [1] - 赛事作为2025年第五届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在镇江的具体体现 也是润州明月夜嗨GO嘉年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赛事时间安排与特色 - 比赛计划持续至10月16日 每周六周日晚6时至9时在市体育会展中心外场举行 共计14个比赛日 [2] - 赛事与文旅促消费活动深度融合 通过开设专属新媒体账号和发起为社区打call互动等形式实现观赛打卡与消费优惠即时联动 [2] - 体育竞技与文旅消费形成有机闭环 为市民带来持续足球欢乐的同时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2]
赛事烟火气点燃消费活力 更多“苏超”要来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5:50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并拓展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3] - 体育产业被定位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凸显其特殊经济地位[5] - 政策要求增加体育产品供给并丰富赛事活动 同步推动需求侧与供给侧发力[6] 行业发展规模与增速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4] - 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年均增速11.6% 占GDP比重1.15%[4] - 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达45.2万个 规模企业持续崛起[7]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5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5]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5] - 体育消费券投放1元可带动3至5元新增消费 乘数效应显著[7] 区域经济贡献案例 - "苏超"助力江苏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949亿元 同比增长5% 占全国总量9.8%[5] - "村超""浙BA"等草根赛事火爆出圈 体现体育产业融合效应[5] - 多地通过消费券和公益性活动降低参与门槛 激活基层消费市场[7] 产业发展方向 - 政策强调调动市场力量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 支持社会资本投资[7] -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推动成功经验制度化与常态化[7] - 体育产业作为绿色健康产业 具有低资源消耗和高附加值特点[5]
“小”比赛拉动“大”市场:赛事经济火爆出圈 显著拉动城市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8-23 08:19
赛事经济拉动效应 - 全国青少年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四川眉山举办 吸引200多名运动员参赛 为期6天的赛程显著拉动西南小城消费活力[1] - 赛事期间当地餐饮住宿消费超550万元 带动酒店入住率上涨58.37%[4][6] - 当地同步推出消费券政策 覆盖住宿餐饮购物交通等领域 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6] 冰球运动参与热度 - 西南地区最大冰球场面积达1800平方米 举办15场比赛且门票免费 线上预约通道开启后场场爆满[3] - 大量外地观众专程观赛并在当地游玩数日 形成观赛旅游复合消费模式[3] 冰球装备市场增长 - 冰球装备专卖店出现消费升级趋势 高价专业球杆销售表现优于低价产品 单根球杆价差达2000元[8][10] - 全套专业装备采购成本超万元 门店今年以来销量与销售额实现明显增长[10] - 电商平台冰球装备销售快速增长 冰球头盔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0% 冰球鞋增长达195%[10]
“小”比赛拉动“大”市场!这个冰球赛拉动当地消费超55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3 06:48
赛事经济拉动效应 - 全国青少年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四川眉山举办 吸引200多名运动员参赛 为期6天赛程显著提升当地消费活力 [1] - 赛事场地为西南地区最大冰球比赛场地 面积达1800平方米 免费预约观赛场场爆满 包含外地专程观赛游客 [3][5] 消费增长数据表现 - 赛事直接拉动当地餐饮住宿消费超550万元 带动酒店入住率上涨58.37% [7] - 周边酒店出现满房状态 日均用餐量超100人次 [9] - 同步发放1700余张消费券 额外拉动消费400余万元 其中景区娱乐消费达100余万元 [13] 政策协同效应 - 当地通过"住宿+餐饮+购物+交通"多维消费券组合 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11] - 成功实现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 形成以"小"比赛撬动"大"市场的示范效应 [13]
国常会明确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苏超带动江苏消费380亿元的场景该如何复制?
搜狐财经· 2025-08-23 06:10
体育消费潜力释放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培育产业增长点[2]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6]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4] - 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加速城市发展进程 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 带动消费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5] - 十四五期间举办五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十五五期间继续承办田径游泳体操等世界锦标赛[5] 体育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10]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全国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10] 基础设施与场景建设 -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推动运动场景丰富 创造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机会[8] - 体育赛事需要运动员观众流动 形成多场景消费链条[8] - 需通过文旅推广和服务创新将赛事游客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留量[10]
潮玩首次与国际网球赛深度融合 Letsvan奇梦岛与中网发布联名产品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9:41
合作签约与产品发布 - 中国网球公开赛与Letsvan奇梦岛签署潮玩类官方商品合作协议并发布10款吉祥物阿中与WAKUKU联名产品 [1][3] - 联名系列包括胖哒哒限定款毛绒公仔800%、酷满贯限定款毛绒吊卡等全球限定款式 计划于9月14日开售 [3] - 销售渠道覆盖线上官方旗舰店 中网线下网点及奇梦岛快闪店等多平台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头部体育赛事与新锐潮玩跨界合作 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并发展赛事经济 [3] - 体育加文创创新实践扩大赛事在年轻群体影响力 为文商旅体融合探索新路径 [3][4] - 合作标志赛事拥抱Z世代的关键步骤 是赛事商业化路径的全新探索 [4] 产品开发与商业化升级 - 2025年赛事官方商品覆盖7大品类 单品数量突破240款 较2024年增长近100款 [4] - 联名产品设计融合网球竞技张力与艺术语言 兼顾实用性收藏价值并推出全球限量款 [7] - 赛事期间WAKUKU将作为赛场氛围官通过快闪活动和人偶互动提升观众体验 [4] 赛事规模与商业布局 - 202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于9月14日至10月5日举行 是亚洲级别最高且总奖金额最高的综合性国际网球赛事 [7] - 赛事包含WTA1000女子赛 ATP500男子赛及ITF J300青少年赛 [7] - 官方商店将在线下赛事场馆和线上旗舰店同步运营 联名商品为重点推广产品 [7]
成都世运会:一座城市重塑世界想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7:56
赛事规模与竞技成就 - 成都世运会为史上规模最大世运会 涵盖34个非奥项目 吸引116个国家和地区6679名运动员及官员参赛[3] - 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 81个国家和地区登上领奖台 创历届获奖地区数量之最[5] - 中国代表团获36金17银11铜共64枚奖牌 金牌及奖牌总数均居榜首[5]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赛事首次启用流媒体直播平台 采用室外安保机器人和智能化导览机器人[6] - 2024年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24.12亿元 同比增长12.4% 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8] - 成都位列《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榜第23位 连续6年排名跃升[8] 体育基础设施与人口参与 - 年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超5000场次 新兴运动项目参与占比提升至18%[10] - 体育人口突破980万人 建成体育公园87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15%)[10] - 统筹打造130个"世运空间" 形成2100万人的"天然体育场"格局[10] 生态建设与低碳产业 - 构建1500多个公园及9600余公里天府绿道网络 实现碳积分兑换环保实践[12] - 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 公园城市建设经验入选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12] - 获英国游客赞誉超大城市生态自然度 绿色低碳融入日常居民生活[12] 国际开放与文旅消费 - 航空口岸入境游客达88.4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56.3%[18] - 实现公共交通全兼容外卡支付 支持全球41种货币景区实时结算[19] - "体育+"经济模式激活消费 通过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转化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18] 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 - 外国选手深度体验都江堰古堰/人民公园茶文化等多元文化 全球社交平台获上亿次流量曝光[15] - 印度武术选手公开表达对青城山武术文化的向往 体现文化吸引力[18] - 国际媒体评价赛事标准"堪比奥运会" 为下届主办国德国树立标杆[8]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全民健身“升温” 背后 体育强国建设“多点开花”
央广网· 2025-08-22 05:54
全民健身发展态势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2] - 全民健身日及大众冰雪季等活动实现"天天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全年覆盖模式 [2] - 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覆盖2.6万个行政村 培养5.6万名指导员 [3] - 四川农民工运动会累计带动务工人员参与健身超200万人次 [3] 体育产业经济贡献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形成万亿元级产业规模 [3] - 单项赛事如"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全域多场景消费达380亿元 [4] - 体育赛事成为跨地域消费纽带 促进马拉松及冲浪等项目的旅游关联消费 [4] 健身模式创新 - 宅家"云健身"模式兴起 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健身热潮 [2] - 群众健身需求聚焦"家门口能练""有人带着练"等便利化服务 [3] - 健身活动从城市延伸至乡村 形成全民参与的多元化运动生态 [2][3]
科技与运动的奇妙碰撞
新浪财经· 2025-08-22 02:21
无人机足球运动定义与特点 - 无人机足球是结合传统足球规则与无人机操控技术的新型科技体育项目 使用特制护网包裹的球形竞技无人机作为比赛用球[5] - 比赛在特定立体场地内进行 选手通过无线电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完成进攻和防守等动作 由于在三维空间进行 比赛更具挑战性和观赏性[5][6] - 每队由3名或5名飞手组成 分别操控进攻球和防守球 进攻球需突破防线冲入环状球门得分 防守球则负责阻拦对方进攻[6] 技术能力与教育价值 - 比赛考验竞赛队员手眼脑协调能力 对青少年空间思维 专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显著提升作用[6] - 项目能让青少年学习空气动力学 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编程等多方面知识 为未来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6] -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和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已入选教育部白名单赛事 具备权威认证和专业平台优势[6] 市场活动与参与反馈 - 邯郸市青少年科技赛事中心组织30余名小记者参与无人机足球体验活动 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环节[5] - 参与者初次操作时既紧张又兴奋 通过教练指导逐渐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成功完成进球时表现出高度兴奋和自豪感[6] - 小记者们认为操控无人机足球具有挑战性 体验后对科技体育产生全新认识 并表示将向朋友同学分享见闻和收获[6][7]
近1500名中外青少年齐聚 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月球营救”
央视新闻· 2025-08-22 01:43
作为本次大会的联合主办方,国家速滑馆充分发挥场地及先进设施优势,构建"体育+科技+自然+生活"的多元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场馆已成功举办首届世 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2024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等多场科技及体育活动。 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亚洲区组委会主席 毛勇:这个任务是以月球为场景,场地里面有两名受困的宇航员,机器人要把基地里面的补给物资,包括氧 气、食品装备,送给受困的宇航员。还要成功把宇航员带回基地救助。 昨天,2025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拉开帷幕。大会持续两天,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泰国、奥地利、越南等10 余个国家及地区的近1500名青少年科创爱好者现场参赛。 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起源于1997年,是一项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教育机器人活动。在大会现场,近1500名青少年需要各自组成团队,并分五 个组别共同完成大会当天公布的机器人挑战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