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oT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Q2净利润同比增75.4%,大家电收入增66.2%创历史新高,手机业务下降2.1%
美股IPO· 2025-08-19 10:12
财务表现 - 公司Q2总收入达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 [1][3][4]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同样创历史新高 [1][3][5] - 营业利润134.4亿元人民币,远超预估的104.3亿元人民币 [6] - 毛利率提升至22.5%,但环比略降0.3个百分点 [7] - 研发支出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超出预估的71.8亿元人民币 [8]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该分部收入达213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业务贡献206亿元人民币 [1][3] - 交付新车81302辆,同比增长197.7% [10][12] - 毛利率从15.4%大幅提升至26.4% [13] -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人民币 [10][13] - YU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13] 智能手机业务 - 收入4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 [1][3][14] - 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同比微增0.6% [10] - 毛利率从12.1%降至11.5% [10][14] - 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比达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14] - 4000-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24.7%,排名第一 [14] A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收入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 [11][15]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3][15] -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 [15] -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长超25% [15] -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15] 用户生态与技术研发 - 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31亿,同比增长8.2% [15] - 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9.89亿,同比增长20.3% [15] - 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的用户数达2050万,同比增长26.8% [15] - 研发人员数达22641人,创历史新高 [17] - 发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和语言模型 [17]
瑞银:降小米集团-W(01810)目标价至60港元 续予“中性”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1 07:05
业务表现 - AIoT业务第二季度销售额3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 [1] - AIoT业务全年销售额预测14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 - 智能手机第二季度销量4100万部 同比增长0.5% 环比增长1.5% [1] -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 受益于补贴和618购物节 [1] - 全年智能手机总销量预测达1.75亿部 [1] 财务指标 - 第二季度智能手机毛利率预计为11.6% 环比基本持平 [1] - 第二季度盈利预测下调10.4% [1] - 全年盈利预测下调5.5% [1] 市场策略 - 新兴市场和中国中高端市场份额提升推动销量增长 [1] - 中国618促销活动导致平均售价下降 [1] - 新兴市场占比扩大抵消了高端化的贡献 [1] 投资评级 - 目标价从62港元下调至60港元 [1] - 维持"中性"评级 [1]
瑞银:降小米集团-W目标价至60港元 续予“中性”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1 07:04
AIoT业务 - 预期小米集团次季AIoT销售额为3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1] - 预测全年AIoT销售额为1,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 [1] 智能手机业务 - 次季智能手机销量为4,100万部,同比增0.5%,按季升1.5% [1]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受补贴及618购物节带动 [1] - 预期全年总销量达1.75亿部,受益于新兴市场及中国中高阶市场占有率提升 [1] - 次季智能手机毛利率预计按季持平于11.6%,因中国618促销活动令均价下跌及新兴市场贡献占比扩张 [1] 财务预测 - 将次季盈利预测下调10.4% [1] - 将全年盈利预测下调5.5% [1] - 目标价由62港元降至60港元 [1]
大行评级|瑞银:下调小米目标价至60港元 下调次季及全年盈测
格隆汇· 2025-08-11 03:51
智能手机业务 - 小米第二季度智能手机销量达4100万部,同比增长0.5%,环比增长1.5% [1]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主要受益于补贴及618购物节带动 [1] - 新兴市场及中国中高阶市场占有率提升,预计全年总销量达1.75亿部 [1] - 第二季度智能手机毛利率预计环比持平于11.6%,因618促销活动导致均价下跌及新兴市场占比扩大 [1] AIoT业务 - 预计第二季度AIoT销售额达366亿元,同比增长37% [1] - 预计全年AIoT销售额达1406亿元,同比增长35% [1] 财务预测与评级 - 将第二季度盈利预测下调10.4%,全年盈利预测下调5.5% [1] - 目标价由62港元下调至60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1]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06
东海证券· 2025-08-06 04:33
美容护理行业(胶原蛋白) - 胶原蛋白作为人体的"生命之架",广泛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等组织中,具有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6]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全球领先,具备无病毒隐患、质量可控等优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286.3亿元,略低于动物源胶原蛋白的297.9亿元[7] - 重组胶原蛋白在2023-2027年CAGR预计达41.4%,远高于动物源胶原蛋白27.7%的增速[7] - 医美领域:重组胶原蛋白规模有望从2023年43亿元增至2027年143亿元,CAGR 35.4%[8] - 护肤领域:功效性护肤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15亿元增至2027年665亿元,CAGR 54.9%[8] - 医用敷料市场2027年规模有望达346亿元,2023-2027年CAGR 25.5%[8] 长安汽车 - 2025年7月批发销量21.06万辆,同比+23.43%,环比-10.42%;M1-7累计销量156.59万辆,同比+4.07%[12] - 新能源车7月销量8万辆,同比+74.05%,环比-20.64%[12] - 深蓝品牌7月交付2.72万台,同比+62.48%,计划2个月内每半月推出一款新品[13]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未来五年将推出50余款全球化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年销30万台级大单品[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48/109.22/135.31亿元,对应PE 15X/12X/9X[15] 萤石网络 - 2025H1营收28.27亿元(同比+9.45%),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7.38%)[16] - 家居摄像机2025H1营收15.48亿元(同比+7.22%),智能锁业务营收4.36亿元(同比+32.99%)[16] - 云平台服务收入5.55亿元(同比+12.20%),毛利率72.09%[17] - 海外收入占比37.64%,同比+25.42%至10.64亿元[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80/6.91/8.51亿元,对应PE 48X/40X/32X[19] 基础化工行业 - 政治局会议和国家发改委强调"反内卷",将修订价格法整治低价无序竞争[21] - 全球硅晶圆Q2出货量33.27亿平方英寸,同比+9.6%,AI数据中心芯片需求强劲[22]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CAGR近15%[22] - 上周(7/28-8/1)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46%,跑赢大盘0.29pct,合成树脂板块涨幅3.77%居首[23] - 轻质纯碱(华东)价格周涨8.25%,PTFE价格周跌26.19%[24] 电子行业 - 北美四大云厂商Q2资本开支显著增长:微软Q2支出242亿美元(同比+27%),亚马逊计划2025年投入超1000亿美元[28] - 微软Azure收入同比增长39%,2026财年资本支出或突破1200亿美元[28] - Meta Q2资本开支170亿美元(同比+100%),上调全年下限至660亿美元[28] - 上周电子指数上涨0.28%跑赢大盘2.03pct,电子元器件子板块涨7.77%[29] - AI服务器产业链建议关注寒武纪、中际旭创等;设备材料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30] 财经要闻 - 七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目标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支持体系[31] - 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PMI 50.1,低于预期的51.5[33] - 美国6月贸易逆差602亿美元,少于预期的613亿美元[33] - 欧元区6月PPI同比升0.6%,环比升0.8%[35]
特斯联冲刺港股IPO:3年亏损超50亿元,创始人股份曾被全部冻结
搜狐财经· 2025-07-21 05: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38亿元、10.06亿元、18.43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83.2% [3][4]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3.87亿元、8.03亿元、2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 [3][4][7] - 毛利率波动显著:2022年10.1%、2023年31%、2024年15.3%,2024年下降主因业务结构调整(AI城市智能化收入从2.24亿降至1.45亿) [8] - 研发开支持续增加:2022年3.29亿元(占收入44.6%)→2024年3.77亿元(占20.4%) [8][9] - 现金等价物快速消耗:2022年6.59亿→2023年1.84亿→2024年1.58亿 [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但导致短期盈利受压 [8] - 业务重心转向AI产业数智化,原AI城市智能化业务收入下滑35% [8] - 非现金开支影响显著:2024年股份支付开支达5.75亿元(占收入31.2%) [7][9] 法律与合规风险 - 2023年因非法结汇被罚1081.34万元 [11] - 2024年涉及19起诉讼案件,包括股东资格确认、合同纠纷等 [11] - 创始股东东海福股份曾于2023年被全部冻结并拟拍卖,后撤回 [12] - 最大股东集团旗下通远医疗合伙权益因纠纷被冻结 [12] 客户与市场风险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70.6%,最大客户占比29.7% [15] - 业务高度依赖少数大客户,客户集中度加剧经营风险 [15] - 已完成多轮融资(如D++轮6.5亿元),但持续亏损加大融资压力 [15][1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需平衡技术研发投入(如绿色智算体)与盈利目标 [8][16] - 港股IPO将面临更严格的市场监督和投资者审视 [16]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
东海证券· 2025-07-11 05:2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氟化工、人民币汇率、乐鑫科技、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展开分析,指出氟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人民币汇率具备支撑因素,乐鑫科技业绩增长且技术竞争力提升,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风储领域存在破局机遇,同时对财经新闻、A股市场和市场数据进行了阐述[7][12][17][24]。 各部分总结 氟化工行业 - 2025年6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含氟聚合物价格小幅回落,7 - 9月空调排产同比下滑 [7][8] - 巨化股份、永和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8]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供需关系趋紧,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9] 人民币汇率 - 人民币汇率经历市场化改革,定价逻辑从“顺差结汇”转向“利差持汇” [12] - 2025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创新高,为人民币提供底部支撑 [12] - 金融账户逆差压力或迎来拐点,后续有望修复提振人民币汇率 [13] - 外贸企业结汇意愿回暖,预计美联储降息步伐缓、幅度小、时间长,国内政策将托举人民币 [14][15] 乐鑫科技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公司在AIOT长尾市场高增长,规模效应显著 [17][18] - 首款支持Wi - Fi 6E的无线通信芯片计划下半年量产,团队已启动下一代Wi - Fi 7芯片研发工作 [19] - 发布与火山引擎扣子联名AI智能体开发板,丰富下游AI端侧产品线,维持“买入”评级 [20][2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 消纳、盈利及用电可靠性是储能装机核心驱动因素,供端新技术迭代带来长期价值增量 [24] - 全球风电行业持续发展,海上风电增长空间大,国内外需求共振,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5] 财经新闻 - 国家发改委表示要加大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投入 [27] - 北京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力争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提出优化住房消费供给、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等措施 [27][28] A股市场评述 - 上交易日上证指数拉升收红,日线均线趋势向上,周线呈红阳线,深成指、创业板双双收涨 [29][30] - 同花顺行业板块中收红板块和个股占比较高,市场情绪修复,房地产板块涨幅居首,大单资金净流入明显 [31] - 不少指数面临压力位突破,在日线均线趋势向上情况下,突破压力或为大概率事件 [32] 市场数据 - 展示了行业涨跌幅情况,包括涨幅前五和跌幅前五的行业 [34] - 呈现了融资余额、利率、股市指数、外汇汇率、商品价格等市场数据 [36]
新股速递|AIoT赛道黑马:特斯联(83%增长 vs 21亿亏损)的突围与隐忧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07 03:58
公司简介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核心业务为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聚焦楼、社、园、城、双碳五大场景 [1] - 主要产品包括AI CITY、TacOS平台、AIoT平台、智能终端等,应用于智能商业、智能医院、智能校园、智能建筑等领域 [1] - 客户覆盖全球160多个城市,涵盖企业和公共管理者等公域参与者 [1] - 本次上市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海通国际 [1]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38亿、10.06亿、18.43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36.3%、83.2% [2][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3.87亿、8.03亿、20.9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0.1%、31.0%、15.3% [2][5] - 2023年毛利率提升至31.0%,主要因高毛利软件及服务占比提升至39.8% [6] - 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15.3%,因市场竞争激烈、芯片采购成本上升及软件占比降至8.3% [7] 收入结构 - AI产业数智化业务为收入主力,2024年占比达89%,收入16.41亿元 [3][4] - 其他业务包括AI城市智能化(7.8%)、AI智慧生活(1.7%)、AI智慧能源(1.5%) [4] -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政府及企业订单恢复(2023年新客户增长10.9%)、海外市场扩张(覆盖160城、800+客户) [3] 运营效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改善,从2022年238天降至2024年104天,优于行业平均160-180天 [13][14]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255天降至2024年98天,但存货金额增长55%至9.79亿元 [8] 公司优势 - 全栈AIoT技术能力,覆盖模型+基础设施+智能体,支持国产芯片(华为昇腾、寒武纪) [9][10] - 收入增速行业领先,2024年增长83.2%,3年复合增长率58%,远超商汤(10.8%)、海康威视(3.53%) [11][12] - 国际化布局突出,标杆项目包括迪拜世博会、阿布扎比F1赛车场,覆盖160+城市 [15][16] 财务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贡献70.6%收入,且客户粘性差(2021-2024年客户不重复) [17] - 流动性压力大,2024年现金1.58亿元仅够支撑3-6个月,流动比率0.67远低于同行(海康威视1.8) [8][18] - 3年累计亏损52.9亿元,2024年总资产(4.15亿)低于流动负债(4.20亿) [18] 行业前景 - 中国AIoT市场预计2025年达1.2万亿元,公域AIoT领域增速更高(12.8% CAGR) [19][20] - 全球AIoT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8% [20]
特斯联IPO再加速:复合增长58%冲击港交所
和讯· 2025-06-27 09:57
港股上市进展 - 特斯联更新招股书 港股上市进程更进一步 [1] - 港股市场估值优势明显 恒生指数预测市盈率企稳于9倍以上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抬升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8.43亿元 同比增长83.2%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58.0% [2] - 2024年销售支出占收入比例由13.2%降至8.5% 三费总费用率由76.9%下降至45.0% [2] - 2024年12月31日后收到D++轮投资结余款项6.5亿元 新股东包含青岛汇铸等多家机构 [2] 业务发展 - 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从2023年6.24亿元增至2024年16.4亿元 同比增长162.9% [3]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 客户数量提升至342个 [3] - 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 与阿联酋Ethara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为阿布扎比国家体育运动中心提供AIoT解决方案 [3] 技术布局 - 形成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三大核心板块 [4] - AIoT基础设施全线产品已完成对DeepSeek系列模型及其他开源模型的优化 [5] - 绿色智算体已完成国产芯片适配 支持华为昇腾等信创芯片 适配DeepSeek-R1/V3等前沿大模型 [5] - AIoT智能体以机器人与智能穿戴设备为核心载体 实现类人思考等多功能 [5] 研发实力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46.9% [6] - 特斯联智联网实验室发布LoCKey新型方案 提高通信领域秘钥生成效率与安全性 研究成果被IEEE ICC 2024收录 [6] - IPO募资将主要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投资TacOS、绿色智算体及领域大模型研发 [6]
特斯联成为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强劲业绩吸引资本加持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34
香港资本市场科技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1月至4月已有19家企业登陆港股 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 募集资金总额达213亿港元 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1] - 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突破600亿港元 [1] - 目前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数量攀升至约150家 特斯联是2025年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 [1] 港股政策环境优化 - 港交所通过《上市规则》增设18A(生物科技)和18C(特专科技)章节 为未盈利创新企业开辟专属通道 [3] - 2025年5月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 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 提升上市流程确定性 [3] - 赴港上市为AI 5G 智能汽车等领域企业提供国际资本池 助力海外拓展与品牌影响力提升 [3] 特斯联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8 43亿元 较2023年大幅增长83 2% [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58 0% 位居行业增速前列 [3] - 2024年销售 管理及研发三项费用率总和由2023年的76 9%显著下降至45 0% [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38天缩短至2024年的104天 资金运转效率大幅提升 [4] 特斯联业务与融资进展 - 2025年初完成D++轮融资 引入青岛汇铸 青岛得厚等国有资本及诺哲瑞英 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 [4] - 围绕"空间智能"核心确立AIoT领域模型 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三大战略方向 [4]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 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同比飙升162 9%至16 4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8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