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

搜索文档
打破虚拟和现实的次元壁,泛能网做出了能碳领域的“物理AI”
36氪· 2025-08-07 07:23
物理AI技术趋势 - 物理AI成为新一代技术主角,标志着AI从技术炫技转向应用务实,需理解物理世界运行规律并做出规划[1] - 大语言模型存在"幻觉"和"遗忘"核心局限,难以支撑物理AI需求[1][2] - 世界模型(如杨立昆倡导的方案)是破局关键,需具备感知、理解和推理能力[2] 能源AI的垂直落地 - 能源AI是物理AI在垂直领域的专业化实现,需理解行业复杂性和运作规律并执行决策[3] - 能源AI通过"仿真+机理"组合模式构建世界模型,仿真模拟真实环境,机理调优算法理解系统内部要素[3][4] - 行业数据和knowhow是最大壁垒,需大量真实数据支撑训练并结合行业机理微调[4] 泛能网的能源AI实践 - 泛能网依托30年能源行业积累,开发"泛能仿真"工具,融合RAG等技术构建能源AI[5] - 提出"能源自动驾驶"概念,体系架构分为能碳大模型(大脑中枢)、专业Agents(智能座舱)和能碳智控(执行单元)[6][7][8] - 能源自动驾驶分级从L1(少量自动化)到L5(全局自主协同),目前正突破L3(局域自治)[9] 能碳智控一体机的应用 - 新一代能碳智控一体机集成传感装置,通过端边云架构提供即用型能源管理程序[10] - 应用于印染行业,覆盖染缸到定型机多工序,年减少布匹损耗可制作超500万件T恤[10] - 能源AI以具身智能形态走进产业场景,重构能源基础设施的AI化转型[11]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5 01:35
国家发改委修订相关办法,把好节能降碳"源头关"——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是从源头提高新上项目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一项重要 制度,是中国节能降碳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此举旨在贯彻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降碳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有关制度规定、着力提升管理效能,推动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促进用能主体节能增效 节能审查制度有什么作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节能审查制度建立实施以来,在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从源头减少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二 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促进用能主体节能增效。 "节能审查依据节能政策制度和法规标准等要求,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前优化项目能源管理机 制,完善工艺技术路线设计和节能高效设备选型等方案,可有效减少不合理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该负责人说,"十四五"以来,全国每年通过节能审查有效减少项目不合理设计能耗约1400万吨标 准煤,相当于减少 ...
2025 WAIC丨加速规模化应用,与施耐德电气共赢“AI+产业”时代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8-01 11:56
公司战略与AI布局 - 公司以"智联协同 共炫影响力"为主题参与WAIC 2025 [1] - 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中国各行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2] - 中国是公司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和本土生态协作 [4] - 公司深耕机器学习 AI算法领域20余年 专注于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场景的AI应用 [4] AI技术应用成果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AI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7] - 无锡工厂通过AI驱动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90% 获"可持续灯塔工厂"认证 [7] - 发布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 实现工业场景下的智能实时决策链 [8] - 展示智能翻牌机 通过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 提升工业产线效率和质量 [11] - 发布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 赋能暖通运维及建筑节能减排 [13] - 推出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 覆盖中低压配电等场景 [16] - 展示SmartCool 2.0末端空调节能解决方案 实现数据中心制冷能效智能化突破 [19] 行业研究与洞察 - 发布《算电协同》报告 指出数据中心面临供电稳定性 成本控制与碳排放管理三重压力 [22] - 与CNBC联合推出《AI:驱动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力量》研究报告 展示AI在关键领域的变革作用 [25] 生态合作与创新 - 联合六家合作伙伴展示AI生态创新成果 包括盟拓 数钉科技 奇安信等 [28][31][34] - 发起"创赢计划"聚焦"AI+产业"赛道 邀请UnitX 强思数科 上海孪数科技展示成果 [37][40][43] - 与工信部专家展开对谈 探讨AI产业化落地应用问题 [46]
加速规模化应用,与施耐德电气共赢“AI+产业”时代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8-01 11:52
公司战略与AI布局 - 公司以"智联协同,共炫影响力"为主题参与WAIC 2025,展示其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中国各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2] - 中国是公司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将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和本土生态协作 [2] - 公司在20余年间深耕机器学习、AI算法等领域,推出针对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的AI应用 [3] - 公司致力于构建"AI+产业"生态,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产业合作伙伴及科研院所广泛合作 [19] AI应用成果展示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规模化部署AI技术解决方案,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4] - 无锡工厂以AI驱动生态设计,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90%,荣获"可持续灯塔工厂"认证 [4] - 公司发布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实现工业场景下的智能实时决策链 [7] - 展示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与AI算法深度融合的智能翻牌机,通过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 [8] - 发布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赋能高效暖通运维及建筑节能减排 [9] - 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新一代电力综合运营系统 [10] - 展示SmartCool 2.0末端空调节能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中心制冷能效的精细化+智能化突破 [11] 行业洞察与研究 - 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可推动新能源接入,提升工业制造、楼宇建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效率和能效 [12] - 发布《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报告,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应对数据中心能源挑战 [14] - 与CNBC联合推出《AI:驱动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力量》研究报告,展示AI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变革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协同驱动力量 [17] 生态合作与创新 - 联合六家合作伙伴展示AI生态创新成果,包括盟拓、数钉科技、奇安信等 [19] - 发起"创赢计划"聚焦"AI+产业"赛道,邀请三家伙伴展示工业表面缺陷检测、AI智能重建与数字孪生等解决方案 [20] - 公司强调技术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创新优势,将持续构建AI生态为中国"AI+产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20]
施耐德电气首席人工智能官:AI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变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1:14
AI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将全面推进全球能源、工业等关键领域的结构性变革,从而重塑全球产业格 局。 2025年,在大模型争相迭代、算力竞争加剧的喧嚣背后,如何切实推动AI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成 为全球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关调研表明,2024年78%的全球企业已开始使用AI技术驱动运营升级与商业创新。随着技术的快速迭 代、场景的深度适配和产业生态的繁荣,AI向着千行百业的细分场景加速落地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 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行业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层出不穷,充分体现出AI正 从前沿技术突破,逐步进入"大规模应用部署"的实用阶段。 作为全球产业技术领先者,施耐德电气在今年WAIC上聚焦AI技术在包装消费品、油气化工、数据中 心、智慧楼宇、未来电网等关键行业的落地应用与生产力转化。 "AI并不只是一项前沿技术。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落地千行百业的真实应用场景,激发效率潜能和绿色发 展动能,推动各界共同创造一个更绿色、更高效、更富有能源韧性的未来。"近日,施耐德电气全球高 级副总裁、首席人工智能官菲利普 兰巴赫(Philippe Rambach)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 示。 从工 ...
AI进入产业应用新阶段,施耐德电气以组织变革驾驭技术浪潮
第一财经· 2025-07-30 08:13
战略锚点 - 公司强调AI应用必须从业务需求出发而非追求技术本身,任何AI规模化推广需验证是否解决真实业务问题和用户需求[2][5] - 公司将行业专长与AI深度融合,上海普陀灯塔工厂通过AI技术实现能耗降低16%、产品发布速度加快63%,无锡工厂利用AI推动绿色转型和提高运营效率[5] - 对外赋能方面,公司在制造业、楼宇建筑等领域利用AI优化设备参数、实现预测性维护,例如电网中AI技术可避免建造多余电厂[6] - 2024年公司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达57%,所有AI应用紧扣"降本、增效、减碳"三大业务主线[9][16] 组织重构 - 公司打破传统"烟囱式"架构,打造跨职能混编团队促进工程师与AI专家协作[10][12] - AI技能成为全员基础能力,通过"全面AI"等培训项目,预计2025年底90%员工掌握数字化技能[12] - 公司认为AI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战略、人才与组织结构的协同,而非单纯技术[10] 生态系统 - 公司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与开发者、技术伙伴等合作推动AI应用落地,认为"没有企业能独立成功"[13] - "创赢计划"已进行到第六季,聚焦"AI+产业"赛道,2025年联合展示工业缺陷检测、数字孪生等解决方案[13][14] - 通过生态合作加速技术产业化,例如与UnitX、强思数科等伙伴共同展示AI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14]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78%企业已开始使用AI技术驱动运营升级,中国因政策支持、产业基础等成为AI应用最积极市场[4] - AI进入大规模应用部署阶段,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动力,企业需加快技术应用步伐[5] - AI规模化应用将推动能源、工业等领域结构性变革,中国是AI产业发展高地和战略布局关键[16]
直击WAIC | 施耐德电气发布“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
新浪科技· 2025-07-27 02:2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产业高速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算电协同成为重塑能源范式的关键,为AI浪潮提供基础底座 [1] -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面临三重挑战:93%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企业存在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60%),77%企业面临碳排放管理挑战 [1] - 供电稳定性挑战主要源于智算中心负载波动、可再生能源接入不稳定、柴发备电环评限制等叠加因素 [1] 算电协同解决方案架构 - 公司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底层电力供给基础设施(电能质量治理与多能源接入)、中层算力负荷(IT负载灵活性调节)、上层协同机制(算电双向调节决策框架) [2] - 底层架构聚焦智算负载突增突减的电能质量治理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管理 [2] - 中层架构通过IT负载变化匹配用电信号,挖掘IT负载调节空间 [2] - 上层架构整合数据/算法/激励机制,构建电力与算力联合优化模型 [2] 战略实施与行业影响 - 算电协同机制需横跨能源与算力领域,公司计划发挥能源管理与数据中心技术专长推动实践规模化落地 [2] - 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构建高效可持续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同步支持AI产业发展与能源转型 [2]
能源+AI的解题答案,能源领域的“世界模型”
36氪· 2025-07-08 08:17
AI与能源行业融合 - 2025年AI Agent和世界模型技术同步崛起,成为实现人类级智能的基石,科技巨头和大模型公司积极寻找产品与市场契合点 [1] - 能源行业正经历AI驱动的产业变革,能源系统复杂性增加,全社会用电量预计2025年达1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 [2] -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张,2025年太阳能发电新投产3.8亿千瓦(增长35.5%),风电新投产1.4亿千瓦(增长77.1%) [2] - 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2030年全球装机容量预计达1.4亿千瓦(较2020年增长300%),2024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2亿千瓦(占新增光伏43%) [3] 能源行业变革驱动因素 - 新能源市场化改革加速,"136号文"明确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 [4] - 能源系统面临供需总量增长、供给方式转变和结构变化等多重挑战,传统管理模式亟需转型 [4] - 分布式能源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3] - 能源行业数字化程度不均衡,数据孤岛问题严重,AI落地面临"无米之炊"困境 [7] 能源+AI解决方案 - 新奥泛能网提出能源自动驾驶概念,打造核心技术架构实现动态精准控制和全局寻优 [5] - 能源管理系统需从"工具人"进化为"智能体",需兼具AI技术能力和深刻行业认知 [5][7] - 虚拟电厂需协调时间、空间、产品和交易四维度动态调度,要求AI既懂技术又懂电力 [8] - 能碳智控一体机成为AI落地能源领域的代表性应用,2025年将发布升级版新品 [9][10] 行业壁垒与竞争优势 - 能源AI落地核心壁垒在于行业knowhow积累和私域数据获取能力 [9] - 新奥泛能网凭借30年能源行业积累,拥有实时物联交互系统和场景认知优势 [9] - 泛能仿真技术作为智能引擎,无限逼近真实能源世界,为解决方案提供支撑 [9] - 产业基因和数据积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 [9]
美的楼宇科技发布五大新品,加速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更新迭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5 11:30
行业盛会概况 - 美的集团举办第四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聚焦行业科技前沿,吸引全球超2000位嘉宾参与,包括科研机构、设计院及产业链头部企业 [2] - 大会举办30余场活动,探讨从单体设备效率提升到全生命周期价值重构的行业变革 [2] 智慧建筑技术发展 - 大会以"数智"和"低碳"为核心,推动技术迭代与价值赋能,行业协作平台连接技术创新与落地应用 [3] - 智能建筑被视为产业生态繁荣的关键引擎,绿色智慧楼宇与金融结合将激发市场潜能 [3] - 数字化治理体系与基础材料研究是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节能低碳技术材料的研究应用被强调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3] 新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大会展示绿色低碳、智慧工业等4大垂直行业和10大创新产品展区,发布五大新品解决方案覆盖暖通空调、数智电梯等核心业务 [4] - MDV9无界多联机在性能上实现换热面积提升32%,电控体积减小至30%,热流密度增加3.5倍,具备行业最高等级电控防护IP68+He [4] - "磁悬浮+X"产品战略中,全时自然冷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可实现全年节电47万kWh,占地面积缩减70%,磁悬浮空压机能耗降低20%,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节省90% [5] 全球业务布局 - 美的楼宇科技欧洲业务单元MBT Climate首次亮相,加速全球市场拓展 [4] - 公司服务全球超200个国家、超10万个大型工程项目,包括巴西和卡塔尔世界杯场馆、新加坡樟宜机场等 [5] - 未来将进一步加速构建"数智碳索一体化"全球业务版图 [5] 品牌合作与战略 - 德国高端品牌Kermi发布智能住宅暖通+能源解决方案,菱王电梯推出新一代住宅电梯驱动技术及载货梯全场景解决方案 [5] - 东芝电梯发布别墅电梯新品,为美的楼宇科技收购后的首次重大产品亮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