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

搜索文档
卓越新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6.01%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5:2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2亿元 同比减少32.1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6.01% [2] - 生物柴油及生物基材料销售量15.07万吨 [2] 产能布局 - 生物柴油产能50万吨/年 生物基材料产能14万吨/年 [2] - 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完成大型设备主体安装 进入管道安装阶段 [3] - 年产5万吨天然脂肪醇生产装置已于4月投入运营 [4] 市场拓展 - 通过海外公司荷兰卓越和新加坡卓越与海外优质客户建立深度合作 [3] - 供货服务范围全面覆盖欧洲和东南亚核心市场 [3] - 积极拓展非欧盟地区和新加坡船燃市场 [3]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 - 采用脂肪酸甲酯加氢工艺技术制备天然脂肪醇 实现国产替代 [4] - 生物基材料可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4] - "生物质能化一体化"产业链产生协同效应 [4] 资本运作 - 定增事项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 拟募集资金3亿元 [4] - 总投资3.8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 [4] - 项目建设期两年 完成后新增10万吨HVO/SAF生产能力 [4] 发展战略 -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精细化管理控制经营风险 [3] - 泰国生物柴油项目完成土地租赁签约 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3] - 新加坡仓储建立提升海外即时响应供货能力 [3]
中办国办发文,全国碳市场建设迎来提速
选股宝· 2025-08-25 14:58
政策目标与时间表 - 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基本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 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 方法统一 参与广泛 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1] 碳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均价从2021年46.60元/吨上涨至2024年91.82元/吨 涨幅近100% [1] - 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9亿吨 总成交额181.14亿元 创年成交额新高 [1] - 预计2025年四季度全国碳市场交易量将大幅提升 [1] 机制建设与市场影响 - 碳市场机制搭建日益完善 碳配额价值提升 [2] -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 规则体系健全 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 行业机会领域 - 碳资产管理 低碳技术 高排放行业转型和金融服务等领域迎来显著机遇 [2] 重点公司业务布局 - 卓越新能作为生物柴油行业龙头企业 在减碳背景下成长可期 [3] - 英科再生拥有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全产业链优势 具备全球市场与产能布局 [3]
从收集“废油”到募资上市,丰倍生物高增长“神话”难延续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06
公司IPO进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在上交所主板提交注册 [1] - IPO进程自2023年6月被受理后历时两年多完成过会 [5] - 公司前身丰倍有限成立于2014年7月 初始注册资本500万元 2022年1月改制为股份制公司 [4]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实际控制人平原持股85.40% 拥有绝对控制权 [5] - 2018年收购维格生物100%股权 交易对价4808万元(韩琳琳3368万元 魏良1440万元) [5] - 同期收购良友油脂100%股权(70万元)和福之源100%股权(509.23万元) [6] - 通过关联交易套现总额达3947.23万元 [7]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和19.48亿元 [10] - 同期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1.33亿元(+30.85%)、1.30亿元(-2.73%)、1.24亿元(-4.54%) [10] - 2022-2023年现金分红合计3114万元(1500万元+1614万元) [8][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至17.91%(2023年22.43% 2022年30.57%) [9] 主营业务构成 - 形成"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产业链 [2] - 生物燃料收入占比从37.33%(2022年)降至19.01%(2024年) [18][20] - 生物基材料收入占比显著提升:42.20%(2022年)→62.68%(2024年) [20] - 生物柴油销售单价持续下降:0.98万元/吨(2022年)→0.73万元/吨(2024年) [20] 欧盟反倾销影响 - 欧盟占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34.65% 为最大消费市场 [13] - 2023年12月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4年8月征收12.8%-36.4%临时反倾销税 [15] - 对欧盟销售额从2023年4.34亿元骤降至2024年上半年5051万元 [15][17] - 出口市场转向瑞士(占比26.79%)、新加坡(占比40.04%)等新兴市场 [17] 研发与行业地位 - 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2024年2.75%(行业均值4.32%) [21][22] - 生物柴油产能10.5万吨 居行业第六位 [22][23] - 2024年产量8.01万吨 对应市场份额4.68% [23] - 产品符合欧盟EN14214标准 但产能规模显著小于卓越新能(50万吨)等同行 [22][23] 资金状况 - 货币资金1.67亿元无法覆盖1.73亿元短期借款 [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2023年1.62亿元→2024年2243万元 [9]
从收集“废油”到募资上市,欧盟反倾销冲击下,丰倍生物高增长“神话”难延续
搜狐财经· 2025-08-21 12:02
公司上市进展 - 丰倍生物于2024年8月15日在上交所主板提交注册 [2] - 公司IPO于2023年6月被受理 经过两年多等待后成功过会 [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将废弃油脂提炼成生物柴油和生物基材料 [2] - 形成"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完整产业链 [2]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基材料(农药化学助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和油脂化学品(DD油、脂肪酸等) [2] - 产品应用于农药、化肥、选矿、油墨树脂、纺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2]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创始人平原持有公司85.40%股份 拥有绝对控制权 [4] - 公司前身丰倍有限成立于2014年7月 注册资本500万元 由平原100%持股 [4] 关联交易与套现行为 - 2018年为解决同业竞争收购维格生物、良友油脂和福之源股权 [4] - 收购维格生物支付韩琳琳3368万元和魏良1440万元 [5] - 收购良友油脂支付100万元(其中70万元为李寅代平原持有) [6] - 收购福之源支付509.23万元 [6] - 通过收购关联公司 平原和韩琳琳套现3947.23万元 [6]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1500万元和1614万元 累计3114万元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和19.48亿元 [9]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30亿元和1.24亿元 连续两年下滑 [9]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4% 2023年同比下降2.73% [9][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30.57%下降至2024年17.91% [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大幅下降至2243.03万元 [8] 业务结构变化 - 生物燃料业务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6.36亿元、6.39亿元和3.70亿元 [18] - 生物燃料收入占比从37.33%下降至19.01% 2024年几乎腰斩 [18] - 生物基材料收入占比从42.20%上升至62.68% [19] - 生物燃料销售单价从0.98万元/吨下降至0.73万元/吨 [19] 欧盟市场影响 - 欧盟占全球生物柴油消费34.65% 为最大消费地区 [12] - 2023年12月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发起反倾销调查 [14] - 2024年8月初裁征收12.8%至36.4%临时反倾销税 [14] - 终裁税率10.0%至35.6% [14] - 公司对欧盟销售额从2023年4.34亿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5051.21万元 [16] - 欧盟销售占比从2021年75.72%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29.68% [17] 市场转向与客户结构 - 生物柴油出口转向非欧盟新兴市场 如瑞士、新加坡 [15] - 主要客户包括BIOSYNTEC HANDELS GMBH、SHELL壳牌、PETROINEOS TRADING LIMITED等 [15] - 新加坡市场占比从2022年4.74%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40.04% [17] - 瑞士市场占比从2022年3.70%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26.79% [17] 研发投入状况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134.58万元、5856.77万元和5356.61万元 [20] -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0%、3.39%和2.75% [8][20] - 同行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57%、3.72%和4.32% [20] - 2024年研发费用率逆势下跌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 行业地位与产能 - 公司生物柴油产能10.5万吨 居行业第六位 [21] - 2024年生物柴油产量8.01万吨 市场占有率约4.68% [22] - 产能规模远小于卓越新能(50万吨)、嘉澳环保(30万吨)等同行 [22] - 所有产品符合欧盟EN14214标准 [21] 资金状况 -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1.67亿元 [23] - 短期借款1.73亿元 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借款 [23] - 短期借款从2022年1.59亿元增加至2024年1.73亿元 [25] 市场前景 - 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2023年约4242万吨 预计2028年增长至5993万吨 [11] - 年复合增长率约7.16% [11] - 欧盟反倾销政策促使行业转向生物航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20]
船燃加注:生物柴油突围新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1:37
"然而,最近几年全球第一大生物柴油消费市场欧盟对华出台多项措施,对产业形成了多重夹击。"冀星表示,具体措施包括吊销 部分中国企业的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证书,开展反规避、反倾销调查,以及征收反倾销税等。特别是今年2月,欧盟 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0.0%~35.6%的反倾销税,直接对出口市场造成冲 击。 今年以来,我国生物船用燃料加注领域热点频出。 3月,上海港首次尝试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B24生物燃料油;6月,我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在青岛港 落地;7月,在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供油船完成对"凯斯廷马士基"轮的5699.2吨保税生物燃料油加注,一举刷新国内 单次最大加注量纪录。 作为生物船用燃料的"源头活水",生物柴油产业能否借此东风驶入发展快车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客 座研究员冀星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正面临欧盟政策频出等多重困境,开拓生物船用燃 料加注这一蓝海市场,无疑是该产业实现突围的可行路径。" 生物柴油出口遭遇掣肘 上半年出口量大跌四成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生 ...
船燃加注: 生物柴油突围新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0:43
今年以来,我国生物船用燃料加注领域热点频出。 "然而,最近几年全球第一大生物柴油消费市场欧盟对华出台多项措施,对产业形成了多重夹击。"冀星 表示,具体措施包括吊销部分中国企业的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证书,开展反规避、反倾 销调查,以及征收反倾销税等。特别是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肯定 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0.0%~35.6%的反倾销税,直接对出口市场造成冲击。 当出口之路受阻,大力拓展国内应用场景成为应对法则。冀星认为,开展生物船用燃料加注,将成为生 物柴油行业的重要"脱困"之策。 "欧盟的政策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制裁中国生物柴油、保护本土产业,鼓励中国出口原料。但去年生物 柴油主要原料(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取消后,生物柴油产业面临关税 制裁与原料高价出口的双重压力。这导致该行业投机现象频发、产品价格混乱,出口欧盟举步维 艰。"冀星说。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酯基生物柴油总出口量为38.01万吨,同比大跌42.55%,市场份额收 缩明显。 船燃加注成"脱困"之策可带动年用量超360万吨 3月,上海港首次尝试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 ...
船燃加注:生物柴油突围新路 ——访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冀星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03:37
生物船用燃料加注领域发展 - 今年以来我国生物船用燃料加注领域热点频出,上海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相继完成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其中宁波舟山港单次加注量达5699.2吨,刷新国内纪录 [1] - 生物柴油产业面临欧盟政策困境,开拓生物船用燃料加注市场被视为突围可行路径 [1] -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坚持"不与人争粮"的发展基调 [1] 生物柴油出口现状 - 我国是全球重要生物柴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超200万吨,其中90%用于出口 [2] - 2024年头部企业卓越新能、海新能科生物柴油出口占比分别达89.7%、50% [2] - 202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生物柴油约180万吨,占当年出口总量90% [2]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酯基生物柴油总出口量为38.01万吨,同比大跌42.55% [3] 欧盟政策影响 - 欧盟对华采取吊销ISCC证书、反规避反倾销调查、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2024年2月决定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10.0%~35.6%反倾销税 [2] - 欧盟政策意图在于制裁中国生物柴油、保护本土产业,鼓励中国出口原料 [2] - 生物柴油主要原料出口退税取消后,行业面临关税制裁与原料高价出口双重压力 [2] 生物船用燃料市场潜力 - 2021至2024年,新加坡港与鹿特丹港生物混合燃料总销量从30万吨飙升至160万吨以上 [4] - 生物混合燃料价格较低硫燃料油溢价30%~60%,但可降低约20%碳排放 [4] - 到"十五五"末期,全国B24生物船用燃料用量有望达1500万~2000万吨/年,带动生物柴油用量360万~480万吨/年 [6] 生物船用燃料加注优势 - 符合欧盟《欧盟海运燃料条例》要求,避免船舶因排放不达标面临高额罚款 [5] - 可避开欧盟反倾销关税制裁,改变原有出口路线 [5] - 有利于发展我国自主碳核算及认证体系,建立GIS—LCA—ISCC认证体系 [5][6] 行业发展建议 - 目前生物船用燃料加注仍需在保税项下进行,耗时耗力增加成本,建议尽快形成本地调和、本地加注局面 [7] - 可借鉴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模式 [7] - 行业需从"出口依赖型"转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多元化策略和政策支持赢得竞争优势 [7]
印尼明年拟推行B50生物柴油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03:21
政策计划 - 印尼计划从2025年起将生物柴油棕榈油强制掺混比例从40%提升至50%(B50计划)[1] - 政府将对新掺混比例进行长达八个月的测试周期[1] 战略目标 - 通过提高棕榈油掺混比例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1] 市场影响 - 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出口国 印尼扩大棕榈油能源应用可能导致出口量减少[1] - 该举措可能影响全球植物油价格走势[1] 消费数据 - 2024年B40计划分配棕榈油燃料达1560万千升 较上年实际消耗量1320万千升增长18%[1] - B50计划实施后年需棕榈油燃料或将达到1900万千升 较当前1560万千升增长22%[1]
千年邯郸向“绿”生
金融时报· 2025-08-19 02:39
邯郸市绿色金融政策与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 推动全市绿色贷款快速增长 [1] - 邯郸市首创"绿色账户"服务模式 2024年完成钢铁、焦化、炭素三个行业57家企业绿色资产盘点 评估资产总额111.8亿元 [2] - 2025年初出台《邯郸市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投融资实施方案》等绿色金融政策包 持续加大金融对企业碳减排支持力度 [2]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案例 - 中驰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农行邯郸分行1000万元信用贷款 采用"排污权+固定资产"复合质押模式 年利率3.25%较现有利率下浮371个基点 [3] - 鸡泽县宏泽风力发电项目获得中行磁县支行2.41亿元信用贷款 采用15年期限+1年宽限期的还款安排 [5] - 河北隆海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邯郸银行2000万元新三板股权质押担保贷款 后续又获得2000万元信用贷款并办理无还本续贷 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 [6][7] 绿色项目成效与影响 - 中驰新材料年产65万吨煅后焦项目为周边15家企业和16万平方米居民提供清洁能源 [3] - 宏泽风力发电项目一期装机容量50MW 年均发电量约11310万度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855.1吨 [5] - 隆海生物能源年处理6万余吨废弃油脂 相当于处理800余万人产生的地沟油 [6] 金融机构服务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分行组织5家金融机构开展政策宣讲 为200余家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4] - 金融机构主动对接绿色项目 组建专项审批小组 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 [3][5][6] - 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 实现社会效益与银行发展的双向共赢 [4][5]
生物柴油板块8月18日涨2.74%,山高环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855.5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16
板块整体表现 - 生物柴油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74% [1] - 上证指数报收3728.03点,上涨0.85%,深证成指报收11835.57点,上涨1.73%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855.5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743.4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12.12万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山高环能领涨板块,收盘价7.49元,涨幅6.70%,成交量27.83万手,成交额2.05亿元 [1] - 嘉澳环保收盘价62.25元,涨幅4.15%,成交量2.76万手,成交额1.69亿元 [1] - 中粮科技收盘价6.38元,涨幅3.07%,成交量45.81万手,成交额2.89亿元 [1] - 海新能科收盘价3.57元,涨幅2.00%,成交量42.41万手,成交额1.51亿元 [1] - 鹏鹞环保收盘价5.61元,涨幅1.63%,成交量13.17万手,成交额7371.87万元 [1] - 卓越新能收盘价45.66元,涨幅1.42%,成交量7380.45手,成交额3358.16万元 [1] - 国际实业收盘价5.84元,涨幅0.86%,成交量20.22万手,成交额1.18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中粮科技主力净流入2461.45万元,占比8.52%,游资净流出994.14万元,散户净流出1467.30万元 [2] - 鹏鹞环保主力净流入915.09万元,占比12.41%,游资净流出419.95万元,散户净流出495.14万元 [2] - 国际实业主力净流入121.89万元,占比1.03%,游资净流出140.92万元,散户净流入19.04万元 [2] - 卓越新能主力净流入85.67万元,占比2.55%,游资净流出17.85万元,散户净流出67.82万元 [2] - 嘉澳环保主力净流出167.07万元,游资净流出380.14万元,散户净流入547.21万元 [2] - 海新能科主力净流出192.87万元,游资净流出848.36万元,散户净流入1041.22万元 [2] - 山高环能主力净流出368.62万元,游资净流入1057.95万元,散户净流出689.33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