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与销售
icon
搜索文档
从枝头“鲜”到餐桌 中国水果如何跨越山海“圈粉”全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7 01:08
眼下正是丰收季,果园里、田间地头,正是一派忙碌采摘、瓜果飘香的景象。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 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果产量占到了全球的约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中国水果出口总量215.78 万吨、同比增长5.69%,正以"量价齐升"的态势,改写了全球"吃货"的果盘结构。 跟随记者脚步,一起来看中国水果是如何跨越山海"圈粉"全球的? "平和蜜柚全球地图" 看世界各地品柚口味 近年来,福建漳州平和蜜柚成功进入海外市场,远销多国。 根据平和蜜柚出口数据,绘制了一张"平和蜜柚全球地图"。平和蜜柚远销欧洲、北美、亚洲与大洋洲, 去年出口总量达20万吨,较五年前翻了一番。 欧洲钟爱酸中带苦的传统白柚,去年进口达16万吨,是名副其实的"吃柚大户"; 美国和加拿大则更看重外观与甜度,红柚与"三红柚"尤其受欢迎; 东南亚钟爱直接食用,去年进口平和蜜柚300吨。 平和蜜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近日,一批平和蜜柚跨越重洋,首次出口新西兰市场。 远销多国市场 "六月白"皮薄,汁水比较多,口感酸中带甜,"六月白"比普通白肉蜜柚提早30至40天成熟。也正因水分 充沛,后期容易出现裂果。果农们通过将复合肥更换为有机肥,有效缓解了这一问题,使 ...
圈粉中外价值跃升:“东方爱情果”广东荔枝IP炼成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12:46
渐成品牌矩阵 亮相仅一个月,"东方爱情果"便形成了多层次、自发式的传播矩阵。为什么一个区域性的荔枝品牌,能在这么短的时 间内迅速发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东方爱情果"选择在文博会这一国际文化盛事中高调亮相,便是在荔枝季伊始抢占市场认知 先机,这一点在品牌塑造中尤为关键。 发布现场,印度、西班牙等多国客商兴趣浓厚,品鉴区引众人围观。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线下热度还成功转化 为线上流量:视频号 #东方爱情果 #话题迅速升温 ,发布当日多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0w+。次日,品牌发布消息获北美 中餐行业权威媒体《中餐通讯》全文转载,其影响力已跨越国界。 历经近4个月"高甜"时光,广东荔枝顺利画上收官句点。近日,南方财经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5年1至7 月,广东全省出口荔枝1.3万吨,同比增长97.2%。 通过"媒体+"的深度融入以及"12221"市场体系建设,广东荔枝"朋友圈"越来越大。据悉,2021年广东荔枝鲜果出口量 首次突破2万吨,分别达到2020年的4倍、2019年的6倍。 不同的是,今年广东各主产地的近百种荔枝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东方爱情果"。这是从第二十一届中国(深 圳)国际文化产业 ...
撬动全网热度暴涨百倍,一颗“黄金果”的逆袭路 | 疆品入湾记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02:31
核心观点 - 疏附木亚格杏通过广东援疆推动的"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实现产业升级和市场扩张 全网话题量增长超百倍 电商销量大幅提升 农户收入显著增加[22][23][24][41][43][59]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人工授粉技术使木亚格杏坐果率从1%提升至35%[31][32][33] - 引入病虫害防控和标准化管理 商品果比例最高达65%-70%[34][35][36] - 鲜杏售价提升至接近70元/公斤 部分收购价从6-8元/公斤涨至15-25元/公斤[36][37][42][43] 产量与销售表现 - 2025年疏附县木亚格杏挂果面积6万亩 产量突破6万吨[39][40] - 电商销售量同比增长672% 全网话题量从2.4万增长至超200万[22][23] - 鲜杏和杏干销售比例从传统9:1优化至近1:3 鲜杏销量提高184%[48][57][58][59] 农户收入与区域经济 - 收购款发放约159万元 覆盖杏农400多户 部分农户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16][17][19][43] - 铁日木乡鲜杏销售460吨收入690万元 杏干产量1385吨预计收入5540万元 总产量提高37%[58][59] - 每亩增收800元 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 有农户计划从5亩扩种至20亩[17][59] 物流与渠道拓展 - 通过冷链物流和"大湾区—中吉乌"国际班列降低运输折损率 实现隔日达[69][70][71] - 举办推广活动吸引80名采购商 单平台签订5万笔采购协议[75][76] - 累计直播超20场 推动销售鲜杏616吨 销售额2608万元[78][79] 市场扩张与品牌建设 - 从新疆本地市场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4][47][48] - 在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设立专柜 实现跨季节销售[60][61][62] - 通过溯源活动和线上直播强化品牌认知 推动优质特色产品行销全国[76][77][80]
广东高州:一场执行,结出“双赢果”
人民网· 2025-09-03 00:30
荔枝产业运营 - 高州荔枝进入丰收季 鲜果通过冷链物流运往全国 果农获得显著收益 [1] - 荔枝分拣场地每日处理近6000斤新鲜荔枝 并发往全国各地 [2] - 农业公司采购1000斤本地荔枝用于员工分发 供应商为当地种植户 [3][5] 纠纷解决与商业合作 - 法院通过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允许延期30天返还场地 每日支付100元占用费 [5] - 农业公司从被执行人处采购荔枝 解决供应商需求 同时帮助对方拓宽销售渠道 [3][5] - 执行调解后 双方从诉讼对手转变为商业伙伴 并计划明年继续合作 [5] 行业支持机制 - 高州法院成立行业纠纷调解中心 自2023年7月以来化解325件荔枝龙眼产业纠纷 调解成功率90% [8] - 通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进行调解 避免强制腾退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障产业运营连续性 [3][6] - 当地村民认可法院不仅解决纠纷 还促进商业合作 支持乡村振兴 [7]
精品水果要降本“增甜”
经济日报· 2025-08-30 01:22
行业地位与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和消费国 水果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 水果总供应量稳步扩大 品种结构更加丰富 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1] - 行业面临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课题 [1] - 水果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较低 过去主要大宗水果品类多采取薄利多销模式 [1] 行业挑战 - 水果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延长保鲜期 [1] - 国产水果品牌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叫得响的明星产品不够多 [1] - 精品化发展面临经营成本压力 任何环节波动都可能打破企业盈亏平衡 [2] - 存在性价比低、品质不稳定、果品定级标准模糊等问题 影响高端市场拓展 [2] 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 - 精品化、优质化、特色化经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 需要加强生产、运营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寻找成本与品质之间的平衡点 [2] - 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 通过科学选种与育苗降低种植风险 [2] - 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监测、智能灌溉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精准生产 [2] - 做好果品分级利用 扩大果品精深加工 将损耗合理转化为增长点 [2] - 建立智能物流管理和产地直供模式 有助于在维持品质前提下控制成本 [2] 品牌建设与附加值提升 - 企业需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打造独特品牌形象并注重品牌内涵挖掘 [3] - 通过讲述水果的产地背景、种植过程和品种优势来提升产品附加值 [3] - 水果背后蕴含丰富的文化符号 承载着历史和情感价值 [3] - 让水果有好品质的同时也有好故事 能增强消费者情感认同 [3]
伽师新梅品牌价值突破38亿元,“疆品南下”注入势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29 14:34
品牌价值与排名 - 伽师新梅品牌价值达38.06亿元 位列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40位 [3][4] - 品牌价值同比增加8.61亿元 排名上升12位 品牌发展力居全国第二 [4] -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28] 产业规模与地位 - 伽师县种植新梅57万亩 其中挂果45万亩 年产量41万吨 [27] - 种植面积占全国50% 产量占全国70% [27] - 建成50万吨库容的三级冷链仓储体系 实现错峰销售 [23] 市场推广与销售表现 - 通过"疆品南下"工程连续四年在广州塔等湾区地标宣传 [8] - 8月上旬累计发运新梅超13万件(260吨) 其中广东省占顺丰疆外业务量25% [12][13] - 展销会促成订单10.7万吨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新梅分会落地伽师 [19] 产业链建设与升级 - 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引进25家企业 [22] - 开发果干、果酒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 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 [23][24] - 开通新梅专机与冷链专列 实现24小时直达一线城市 [24]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带动人均收入超过1.7万元 [28] - 广东援疆支持"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 [7][14] - 线下体验馆覆盖湾区 成为消费热点 [18]
苹果市场周报:新果质量忧虑,苹果偏强波动-20250829
瑞达期货· 2025-08-29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苹果期货2510价格周度上涨3.63% 新季苹果预计全国产量3736.64万吨 较2024 - 2025产季增2.35% 截至8月27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33.97万吨 环比减5.48万吨 上周早熟果供应增加冲击库存货源去库速度 走货同环比放缓 西部产区纸袋嘎啦交易收尾 早熟果质量不佳 市场担心晚熟富士有同样问题 因优果率问题对晚熟富士开秤价预期较高 陈果现货库存偏低 加上对晚熟富士开秤价预期高和中秋节需求预期 提振价格走高 操作上建议逢低短多交易 关注早熟富士上市情况 [6][9] 各目录总结 周度要点小结 - 行情回顾:本周苹果期货2510价格周度上涨3.63% [6][9] - 行情展望:新季苹果预计全国产量3736.64万吨 较2024 - 2025产季增2.35% 截至8月27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33.97万吨 环比减5.48万吨 上周早熟果供应增加冲击库存货源去库速度 走货同环比放缓 西部产区纸袋嘎啦交易收尾 早熟果质量不佳 市场担心晚熟富士有同样问题 因优果率问题对晚熟富士开秤价预期较高 陈果现货库存偏低 加上对晚熟富士开秤价预期高和中秋节需求预期 提振价格走高 操作上建议逢低短多交易 关注早熟富士上市情况 [6] - 未来交易提示:去库率、消费、新作产量 [7] 期现市场 期货市场情况 - 本周苹果期货2510价格周度上涨3.63% [9] - 截止本周 苹果期货前二十名净多持仓为6863手 仓单数量为0张 [16] 现货市场情况 - 截止2025年8月29日 山东烟台栖霞纸袋红富士80以上一二级果农货主流价格3.7元/斤 山东沂源纸袋75以上富士苹果价格2.3元/斤 [19] 产业情况及期权 产业链情况 - 供应端:截至8月27日 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33.97万吨 环比减5.48万吨 山东产区库容比6.38% 较上周减0.73% 陕西产区库容比1.41% 较上周减0.43% 甘肃产区库容比0.30% 较上周减0.32% [24] - 需求端: - 截止8月21日 广东主要苹果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增加 80一二级苹果储存商利润0.3元/斤 [28] - 截至2025 - 08 - 22 富士苹果平均批发价9.5元/公斤 环比涨0.21% 水果批发价苹果9.74元/公斤 环比涨0.83% [33] - 截止2025年8月22日 5种水果周度批发均价6.87元/公斤 环比跌1.01% [37] - 2023年7月我国鲜苹果合计出口5万吨 出口量环比涨25% [40] 期权市场 涉及本周苹果平值期权隐含波率相关图表 [41] 期股关联 涉及宏辉果蔬市盈率相关图表 [43]
“疆品南下”再添新助力,钱大妈鑫荣懋新梅示范基地正式揭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3:32
核心事件 - 钱大妈与鑫荣懋合作的新梅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在新疆喀什伽师县正式揭牌 [1][2][9] - 基地建立是"疆品南下"战略落地的新助力 [2][3] - 合作推动新疆优质西梅走向全国市场 [3] 合作背景 - 新疆拥有高原气候与纯净自然环境 是优质西梅的理想产地 [11][12] - 新疆西梅具备浓郁果香 饱满多汁口感和丰富膳食纤维等营养优势 [12][13] - 合作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 [16] 合作基础 - 双方此前已在蓝莓 提子 车厘子 榴莲等多个高端果品品类建立良好合作 [20] - 已建立覆盖种植 采收 分选 保鲜 配送全链条的可追溯品质供应体系 [21][22][23] - 体系确保西梅保持新鲜如初和卓越品质 [24][25] 战略意义 - 满足消费者对美味时令鲜果和健康生活的追求 [27] - 是钱大妈深化供应链源头布局的重要成果 [27] - 标志公司在推动新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28] 发展前景 - 在广东援疆助力下 未来将通过产销对接和基地共建模式推动更多"疆品"高效南下 [31][32] - 合作将促进新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2] - 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32]
银河期货苹果日报-20250825
银河期货· 2025-08-25 14: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现货端市场库存量偏低、需求处于淡季、走货一般,新季苹果产量预计与本季变化不大,早熟苹果价格走弱给盘面压力,但嘎啦苹果好货价格表现较好,预计短期盘面宽幅震荡为主 [8] - 单边预计短期盘面宽幅震荡为主,套利和期权建议观望 [9][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 市场信息 - 富士苹果价格指数 109.50,较上一工作日涨 0.07;6 种水果平均批发价 6.86,较上一工作日涨 0.04 [3] - 期货 AP01 收 8054,较昨收涨 36;AP05 收 8029,较昨收涨 24;AP10 收 8141,较昨收涨 47 [3] - 栖霞一、二级 80 - AP01 基差为 - 424,较上一交易日跌 36;栖霞一、二级 80 - AP10 基差为 - 541.0,较上一交易日跌 47 [3] 第二部分 市场消息及观点 苹果市场消息 - 截至 2025 年 8 月 13 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 46.01 万吨,环比上周减少 7.58 万吨,走货速度环比略有减缓 [4] - 2025 年 7 月鲜苹果出口量约 5.36 万吨,环比增加 44.95%;进口量 1.77 万吨,环比减少 5.73%,同比增加 8.47%;1 - 7 月累计进口量 8.66 万吨,同比增加 29.76% [6] - 上周五产地苹果行情平稳,山东产区冷库出货慢、成交不旺,西北产区早熟苹果行情总体良好但低质量货源价格有下滑趋势,市场总体到货量尚可,纸袋嘎啦利润空间一般、主流价格稳定 [6] - 2024 - 2025 产季栖霞 80一二级存储商利润 0.4 元/斤,较上周下跌 0.1 元/斤 [7] - 山东烟台栖霞苹果主流价格稳定,80以上一二级货源果农货片红 2.8 - 3.5 元/斤,条纹 2.8 - 4.0 元/斤,客商货片红 3.5 - 4.0 元/斤,条纹 3.5 - 4.5 元/斤,三级果主流 2.5 - 2.6 元/斤,统货报价 2.8 - 3.0 元/斤,客商采购积极性一般、成交量偏少 [7] 交易逻辑 - 现货端市场现状及新季苹果产量预期,早熟苹果价格情况对盘面影响,预计短期盘面宽幅震荡 [8] 交易策略 - 单边预计短期盘面宽幅震荡,套利和期权建议观望 [9][10][11] 第三部分 相关附图 - 包含栖霞一、二级纸袋 80价格、洛川半商品纸袋 70价格、AP 合约主力基差、AP10 - AP01、AP05 - AP10、AP10 - AP05、槎龙等合计苹果到货量、6 种水果价格、全国冷库苹果库存量、全国冷库苹果出库量等附图 [14][17][21]
高价进口水果“跌落凡尘”:国产平替崛起与市场格局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8-24 02:22
核心观点 - 进口水果价格大幅回落 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与国产水果同台竞争 主要由于供给端海外扩产和国产种植崛起 需求端消费理性化 以及技术赋能 规模化种植和渠道创新共同推动 [1][3] 供给端变化 - 智利车厘子对华出口量2025年同比增长超30% 运输周期缩短至26小时 市场供应激增 [3] - 秘鲁和智利等国通过冷冻果肉技术突破季节限制 实现蓝莓全年供货 [3] - 中国云南蓝莓种植面积达24.9万亩 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2024年总产量同比激增30% 直接冲击进口市场份额 [3] 需求端变化 - 低糖健康需求崛起 2024年蓝莓线上销量增长23% 荔枝和芒果等高糖水果增速放缓 [3] - 过度包装遭遇反噬 某品牌阳光玫瑰葡萄礼盒成本占比高达40% 最终滞销降价50% [3] - 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 消费者更倾向性价比而非单纯追求进口标签 [3] 技术赋能 - 云南蓝莓产业通过基质栽培技术实现营养液精准调配 产出的蓝莓果径更大甜度更高 口感媲美进口品种 [4] - 山东某农业公司利用AI技术种植草莓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糖酸度 将售价提升50% 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4] - 新疆伽师县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构建全产业链条 实现48小时内直达全国零售终端 价格仅为进口西梅的一半 [4] 规模化种植 -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从2016年10万亩飙升至2023年120万亩 实现全年供应 价格从百元档跌至十元档 [5] - 云南蓝莓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外资企业如美国卓莓和澳大利亚科思达与国内红河佳裕和光筑农业共同推动标准化种植 [5] - 单果园承包规模达数百亩 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8个月 形成种植-采摘-分选-冷链一体化模式 [5] 渠道创新 - 生鲜电商与社区团购兴起压缩进口水果溢价空间 拼多多9.9元3斤苹果订单量暴涨 [6] - 盒马日日鲜系列通过当天采摘次日下架吸引中产用户 百果园等连锁品牌国产水果占比超60% [6] - 2025年海南榴莲批量上市后 某企业依托马来西亚种植基地直供电商平台 压缩中间环节推动价格亲民化 [6] 进口水果高端化转型 - 泰国榴莲商主推树熟金枕品种 强调自然成熟与独特风味 [7] - 日本晴王葡萄礼盒定价888元仍售罄 瞄准礼品市场 [7] - 秘鲁冷冻牛油果肉和南非反季核果等品类凭借全年供应与反季节优势填补市场空白 [7] 国产水果品牌化挑战 - 部分跟风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品质参差不齐 价格暴跌至10元三斤 果农被迫砍树改种 [8] - 佳沃蓝莓和烟台苹果等品牌通过地理标志认证 全产业链品控与精准营销树立高端形象 溢价能力显著提升 [8] 供应链效率提升 - 柬埔寨榴莲通过空运直航实现48小时直达 [9] - 云南蓝莓依托京东物流覆盖全国 [9] - 海南榴莲借助澜湄快线冷链班列压缩运输时间 [9] 产能与品质风险 - 云南蓝莓种植户坦言每亩投入数万元 若供应过剩价格可能跌破成本线 [10] - 2024年广东荔枝因寒潮减产30% 暴露出单一产区脆弱性 [10] 深加工发展 - 果干 果酒 果酱等深加工品类需求持续增长 某企业通过布局榴莲深加工年利润提升40% [11] - 第十八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设立深加工联盟大会 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11] 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 - 南非核果和哥伦比亚青柠等新品类加速入华 [12] - 国产水果通过一带一路出口东南亚 [12] - 企业需兼顾本土化需求与全球化资源整合 如在云南种植适应中国口味的蓝莓品种 同时将海南榴莲推向国际市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