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

搜索文档
均保持增长 一组数据看我国前8个月交通运输主要指标
央视新闻· 2025-09-28 03:24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 1—8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5.2%和 2.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同比增长6.3%,其中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2%和 8.4%。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增加 1—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同比增长3.6%。分方式看,铁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 增长6.7%和5.3%,公路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3.4%。 每经AI快讯,记者从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经 济运行总体平稳,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等主要指标均保持增长,港口外贸集装 箱吞吐量增长较快,交通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 营业性货运量平稳增长 1—8月,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80.6亿吨,同比增长3.8%,分方式看,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同 比分别增长2.6%、3.9%、3.8%和14.5%。完成快递业务量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1—8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6万亿元,分方式看,铁路完成投资5041亿元;公路完成投资15412 亿元 ...
中秋、国庆“双节”合并放假,民航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9-28 02:42
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熊杰表示,今年中秋、国 庆"双节"合并放假,假期时间长、文旅市场热、体育赛事多,给民航市场也带来了一些新变化。据预 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运输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节日出行需求稳步增长。假期期间旅游流、探亲流等多种客流相互叠加,预计民航将迎来暑运后 的又一客流高峰。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可能达到1920万人次,比去年假期同期增 长3.6%左右,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再就是,国内传统热门航线仍保持较高热度,一批旅游目的地的中小机场旅客量增长迅速。京津冀、长 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间的骨干航线热度最高,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 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十个国际航空枢纽城市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1700万人次。航文旅融合吸 引更多旅客出游,武夷山、湘西、吐鲁番、大理、嘉峪关等旅游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预计增长超过 30%。 最后,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7月1日至8月31日暑运期间,全国民航保障中外航空公 司国际客运航班12.3万班,日均近2000班。8月上旬达到高峰,每日执行国际客运航班量 ...
涉及民航铁路客运发票、金融服务 10月起一批新规将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23:25
反不正当竞争法更新 - 新版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施行 涵盖整治"内卷式"竞争行为和"傍名牌"现象等内容 [1] 民航铁路电子发票实施 - 民航境内航线10月1日起全面停止纸质行程单 改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 旅客可通过官网或购票平台一键提交申请 [1] - 铁路客运10月1日起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旅客可通过12306或车站窗口在行程结束180日内申请 并增设线下渠道服务特殊群体 [2]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 -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10月1日施行 明确系统重要性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涵盖运营风险及退出监管等6章37条规定 [2] - 金融基础设施定义包括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支付系统及征信系统 [4]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10月1日施行 首次明确县级部门需划定储备区作为建设项目占用补划来源 [4][6] 互联网平台税务合规 - 互联网平台企业10月1日起需首次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身份及收入信息 以实现税负公平和遏制违规招商 [6]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管理 - 互联网助贷新规10月1日实施 要求商业银行审慎核定合作费用上限 禁止为追求规模放松管理 [6][7][9] 公司登记制度更新 - 《强制注销公司登记制度实施办法》10月10日施行 明确强制注销程序及适用范围 不包括需预先批准的公司 [10] 证券交易所代码调整 - 北交所将于10月9日起为存量上市公司全面启用"920"新证券代码 [11]
快递“反内卷”价格上涨,民航的“票价内卷”怎样了
第一财经· 2025-09-27 04:53
在上周末上海地区的电商商家收到来自多家快递公司的涨价通知后,这一轮快递业"反内卷"下的涨价 潮,已经席卷全国。 四家上市快递企业披露的8月经营数据显示,涨价已经在单票收入的提高上有所体现。 其中,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顺丰控股8月的快递单票收入分别为2.15元、1.92元、2.06元和 13.27元,前三家加盟制快递企业的单票收入普遍比7月有所上涨。 这与快递业7月以来的"反内卷"呼声不无关系。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中通、圆 通、韵达、申通、极兔等加盟制快递企业悉数参加,会议的其中一个议题就是依法依规治理行业"内卷 式"竞争,随后多地快递协会也发出倡议,提出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8月初开始,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电商商家陆续接到来自网点的涨价通知,之后开始迅速向上海、 华中、华北、东北蔓延。一位快递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从网点层面发起的涨价已经形成了共识,不过这 一轮涨价不影响单个消费者寄快递的费用。 与快递业相似,民航业的"票价内卷",也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注意。 早在7月初,民航局也曾召开电视电话会,专题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这次会议上 提到,部 ...
快递“反内卷”价格上涨,民航的“票价内卷”怎样了|姗言两语
第一财经· 2025-09-27 04:40
规范国内航司的退出机制,改变单纯依靠价格的同质化竞争,才是缓解"票价内卷"之道 在上周末上海地区的电商商家收到来自多家快递公司的涨价通知后,这一轮快递业"反内卷"下的涨价 潮,已经席卷全国。 四家上市快递企业披露的8月经营数据显示,涨价已经在单票收入的提高上有所体现。 其中,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顺丰控股8月的快递单票收入分别为2.15元、1.92元、2.06元和 13.27元,前三家加盟制快递企业的单票收入普遍比7月有所上涨。 这与快递业7月以来的"反内卷"呼声不无关系。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中通、圆 通、韵达、申通、极兔等加盟制快递企业悉数参加,会议的其中一个议题就是依法依规治理行业"内卷 式"竞争,随后多地快递协会也发出倡议,提出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8月初开始,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电商商家陆续接到来自网点的涨价通知,之后开始迅速向上海、 华中、华北、东北蔓延。一位快递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从网点层面发起的涨价已经形成了共识,不过这 一轮涨价不影响单个消费者寄快递的费用。 与快递业相似,民航业的"票价内卷",也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注意。 早在7月初,民航局也曾 ...
大消息!超级赛道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0:09
【导读】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事关"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重磅文件发布!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 用。 | 索引号: | 000019713O11/2025-00042 | 机构分类: | 科技司 | | --- | --- | --- | --- | | 文号: | 交科技发〔2025〕92号 | 主题分类: | 政策性文件 | | 公开日期: | 2025年09月26日 | 行业分类: | 真他 | | 主题词: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 公文类型: | 部文件 | 《意见》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人工智能 +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 推进。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形成 ...
中国提出全经济减排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4:42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020年6倍以上 力争36亿千瓦 [1]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1]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覆盖电力行业22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碳市场 [3] -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 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亿元创历史新高 日均成交量较上一履约周期上涨44% [4][6] 碳市场扩容与行业覆盖 - 2025年新增钢铁 水泥 铝冶炼三大行业 新增13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10] - 新增管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0亿吨 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提高至远超60% [10] - 民航 石化 化工 造纸等行业将按"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有序扩围 [10] 碳市场制度完善方向 - 中央发布首份碳市场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2027年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6] - 需建立"碳市场+地区分解+国家灵活储备"总量控制制度 制定行业总量目标 [7] - 建议完善配额分配方案 增加有偿拍卖等调节工具 适应"减存量"需求 [7]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力 - 中国碳市场技术标准将推动国际互认 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 [14] - 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中国被欧盟认可为绿色转型领军者 [14][15] - 中国碳市场创新模式被土耳其 巴西 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借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