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电商

搜索文档
4年增百倍 天门服装电商产业的“财富”现象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4:04
核心观点 - 天门市通过“电商+服装”差异化路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形成全国首个服装全链条体系 带动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吸引10万人返乡创业就业 [1][2][4] - 产业集聚显著提升效率 企业规模实现百倍增长 预计集团产值从10亿元增至15亿元 [1] - 为农村老年人创造轻技能就业岗位 月均收入3500元以上 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 [5][6] 产业转移与政策支持 - 2019-2021年沿海服装企业向内陆迁移 天门籍返乡工人超40万 [2] - 市政府打造服装电商产业集聚区 建设200亩新产业园 已聚集40余家企业 [1][2] - 推出“六贴一惠”政策包 兑现近千万元补贴 年新增贷款4亿元 [3] 产业链建设成效 - 构建覆盖面料、设计、生产、电商、物流的全产业链体系 [2] - 快递成本为湖北最低区域之一 单票补贴0.2元 快递量从600万件猛增至超3亿件 [3] - 跨境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 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创新运营模式 - 采用“总部运营+卫星工厂”模式 爆款量产周期缩短40% [4] - AI数字主播实现24小时带货 上新100款服装出图时间从1周缩短至30分钟 [3] - 在泰国(3000㎡)、美国(1.5万㎡)布局海外仓 拓展TikTok/Temu等平台 [3][4] 就业与社会效益 - 创造16万就业岗位 技术岗月薪过万元 熟练工年薪达15万元 [6] - 47家卫星工厂带动超5000人家门口就业 轻技能岗位容纳陪读妈妈月增收4500元 [5][6] - 企业规模从千万元跃升至十亿级 四年实现百倍增长 [1]
10万天门服装人“群凤还巢”,托起服装电商产值突破500亿|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28 01:22
产业规模与增长 - 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70亿元跃升至2024年513亿元 年均增速达92% 总销量突破6亿件[4] - 2024年上半年网络交易额突破300亿元 同比增长30%以上[4] - 规划2030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年均增速10%以上 跨境电商占比提升至40%以上[4] 产业生态与链条 - 形成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产业体系 纺织服装相关市场主体突破1.3万家[1] - 跨境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 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4] - 建设中国服装电商城 化纤纺织产业园 起点产业园等专业化集聚空间 其中化纤纺织产业园一期总投资50亿元[8] 返乡创业与政策支持 - 实施归雁工程 推出六贴一惠返乡创业政策礼包 吸引10万人返乡创业就业[1] - 出台4项17条专项政策 设立每年2亿元专项基金 提供三年免租两年减半租金减免[5] - 设立天创贷+天服贷定制化融资产品 年新增贷款4亿元[9] 企业案例与产能 - 悦姿服饰从2021年年产50万件增长至2024年突破1000万件 年产值达5亿多元 预计2024年产量达2000万件[8] - 白马服装电商产业园吸引400家商户入驻 一期第一阶段45栋厂房入驻率80% 未来两年计划再建100多栋厂房[7] - 起点供应链管理公司系统性打通服装产业关键环节 业务涵盖全流程[5] 劳动力结构与用工 - 银发工人重操旧业成为产业新力量 全市设10个零工驿站分层开发岗位[11] - 轻技能岗月均增收4500元 技术岗月薪超1万元 熟练工年薪达15万元[11] - 56岁工人月薪达6000元 部分岗位月薪与沿海接近达1万元左右[10] 产业挑战与升级方向 - 多数企业处于低附加值环节 缺乏全国性自主品牌 高端设计和复合型人才短缺[13] - 本地面辅料配套能力薄弱 产业链闭环未完全形成 部分环节依赖外部供给[13] - 需强化本土原创设计 打造文化IP 通过时装周和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13]
服装电商为何在内陆异军突起
经济日报· 2025-08-22 02:04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服装电商交易额达513亿元 总销量6.2亿件 同比增长25% [1] - 2021年交易额70亿元 三年间增长超7倍 2025年目标700亿元 [10] - 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达7000家 电商平台注册店铺超1.3万家 [7] 产业链建设 - 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产业体系 [1] - 化纤纺织产业园一期总投资50亿元 10个月建成投产解决无布之困 [2] - 永昌新材料年产10万吨锦纶长丝项目总投资10亿元 满产年销售额20亿元 [2] 数字化转型 - 永佳服饰智能车间通过物联网与数字孪生系统将生产周期从3天压缩至4小时 [3] - 天门指数成为全国首个电商行业景气指数 [3] - 供应链信息平台吸纳用户2.5万名 认证主体4000家 撮合交易额超4000万元 [6] 跨境出海布局 - 日均发件量超300万件 其中跨境电商超60万件 [10] - 东盟(曼谷)和北美(洛杉矶)海外仓投入运营 累计出口20万件至多国 [9][10] - 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 在SHEIN、TEMU平台份额居湖北省首位 [10] 直播电商生态 - 通天传媒公司2024年下半年销售额1.16亿元 月产能15万套服装 [8] - 采用理论+实战模式孵化主播超千人 形成家家触网户户带货生态 [3][8] - 头部企业莱依窕服饰2023年日均出货10万单 销售额13亿元 [6] 人才与就业 - 累计回流从业者约10万人 带动16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7][11] - 实施服装电商千人培训计划 年培训近3000名专业人才 [11] - 返乡人员月工资达0.6-1.3万元 与沿海地区收入持平 [11] 品牌战略升级 - 发布天门衣尚区域公用品牌 涵盖童装、男女装及跨境业务 [13][14] - 品牌馆采用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双轨模式 面积600平方米 [13] - 目标推动授权企业增至100家 原创设计占比提升至30% [14]
服装电商为何在内陆异军突起——来自湖北天门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19 22:07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服装电商交易额达513亿元,总销量6.2亿件,同比增长25% [1][10] - 2021年交易额70亿元,2024年增长至513亿元,目标2025年达700亿元 [10] - 日均发件量超300万件,其中跨境电商平台发出超60万件 [10] 产业链布局 - 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产业体系 [1] - 上游以化纤纺织产业园为核心,中游聚集服装电商城等园区,下游依托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实现"卖全球" [1][2] - 永昌新材料年产10万吨锦纶长丝项目总投资10亿元,满产后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 [2] 政策与生态支持 - 实施"归雁工程"吸引10万从业者返乡,配套职工宿舍、智能云仓等基础设施 [2][3][7] - 创新"天服贷"金融产品,设立专项资金降低物流成本,采用"理论+实战"模式孵化主播超千人 [3] - 发布全国首个电商行业景气指数"天门指数"及区域公用品牌"天门衣尚" [3][6] 数字化转型与效率提升 - 永佳服饰智能车间通过物联网芯片传输200余项生产参数,生产周期从3天压缩至4小时 [3] - "天门衣尚"供应链平台运行4个月吸纳用户超2.5万名,认证经营主体4000家,撮合交易金额超4000万元 [6] - 莱依窕服饰日均出货量达10万单,2023年销售额13亿元,2024年目标20亿元 [6] 跨境电商与海外扩张 - 东盟(曼谷)和北美(洛杉矶)海外仓投入运营,累计出口20万件服装至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9][10] - 服装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希音、TEMU等平台份额稳居湖北省第一 [10] - 筹划在日本、匈牙利等地建设5个海外仓,助力中小微企业降低出海门槛 [10] 人才培育与就业带动 - 服装电商从业者达16万人,通过"服装电商千人培训计划"年均培训近3000名专业人才 [11][12] - 校企合作对接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专班服务 [3][12] - 返乡人员月工资可达1.3万元,本地就业成为新潮流 [11] 品牌建设与升级 - "天门衣尚"品牌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结合线上直播与线下实体销售 [13] - 计划推动授权企业增至100家,原创设计占比提升至30%,培育10家年销售额超30亿元的自主品牌 [14] - 2023年发布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全流程品控体系,覆盖童装、跨境电商业态 [6][13][14]
2025中国(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大会将聚焦AI赋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6-18 08:16
产业规模与增长 - 天门市纺织服装市场主体达6800家 电商店铺1.2万家 [2] - 2024年电商交易额513亿元 同比增长25% 总销量6.2亿件 [2] - 跨境电商业务量居湖北省首位 产品销往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2] 产业发展模式 - "返乡创业+本地孵化"模式形成良性生态 数万"服二代"带动产业升级 [2] - "天门衣商"成为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 构建完整产业链 [2] - 实现从"服装加工基地"到"电商产业高地"的转型 [2] AI技术应用 - AI设计系统将设计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 实现数据驱动设计 [3] - 智能生产系统提升效率30% 支持柔性化定制生产 [3] - 仓储物流环节周转效率提升50% 成本降低20% [3] - 智能营销系统使转化率提升40% 实现个性化服务 [3] 产业协同发展 - 智能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中小企业资源动态匹配 [3] - 形成"龙头企业建生态 中小企业精细分"的协同格局 [3] - 推动产业向智能化 网络化 协同化发展 [3] 产业大会亮点 - 将发布"天门衣尚"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体系 启动品牌馆首发 [4] - 发布《服装电商景气指数半年报告》等权威研究报告 [4] - 举办"AI+纺织服装"主题演讲及跨境电商高端对话 [4] - 组织实地考察产业地标 展示天门服装电商活力 [4]
官宣!2025中国(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大会来了,有三大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6-16 08:08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大会将于6月27日至29日举行,主题为"天门衣尚 智绘全球",聚焦人工智能[1][4] - 大会包含惠民晚会、开幕式、产业大会等7项子活动[4] - 三大突破性特点:文化解码激活产业基因、标准筑基重塑竞争规则、数智融合重构产业生态[1] 文化解码与品牌建设 - 发布"天门衣尚"全新图标设计及国潮系列服装,高定系列"天门衣尚 凤舞霓裳"以凤凰意象演绎千年演进[3] - 发布《"天门衣尚"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标准体系》和团体标准,推动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3][5] - 惠民晚会将结合T台秀展示天门文化魅力[5] 产业生态与数智融合 - 展现天门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服务"三方面的产业生态[3] - 产业大会发布《服装电商景气指数半年报告》《2025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发展报告》[5] - 举办"AI+纺织服装"主题演讲及跨境电商圆桌对话[5]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天门市纺织服装类市场主体超68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1.2万家[6] - 2024年服装电商交易额513亿元,总销量6.2亿件,同比增长25%[6] - 跨境电商业务量全省第一,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6] 产业协同与就业带动 - 近三年吸引人口回流8.4万人,带动本地就业约16万人[6] - "天门衣商"入选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形成"返乡创业+本地孵化"生态[6] - 举办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及实地考察活动促进投资合作[5]
天门服装电商城物流升级 日均处理10万件快递 月省近10万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5-30 04:02
物流效率提升 - 天门韵达分拣中心实现日均处理包裹10万件,较以往物流效率显著提升[1] - 该中心配备先进自动分拣设备,每小时可处理包裹4万件[1] - 物流环节实现"家门口"升级,每月为220家入驻企业节省快递费用9.75万元[1] 物流网络建设 - 已开通广州、柯桥至天门等重点地区专线物流[2] - 其利物流每天发出11趟专线运输,12小时内可抵达广州[2] - 卓华物流开通两条专线并设立转运中心,面料运输时效提升30个小时[2] 产业经济效益 - 物流成本降低使电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1] - 物流体系升级为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2] - 天门正打造中部地区服装电商物流枢纽,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2] 基础设施投资 - 天门韵达分拣中心占地5800平方米,总投资近1500万元[1] - 该中心于2023年8月20日正式投产[1] - 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引入该物流项目[1]
退款率超300%,又一类目TOP商家崩溃了
商业洞察· 2025-05-25 10:00
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面临"白嫖党"滥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规则的严重问题,导致商家退货率飙升、运营成本增加,甚至被迫闭店 [4][15][28] - 商家通过拒收退货、法律诉讼、区域拉黑等方式反击,但需平台和政策层面协同完善规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3][25][26][30][31] 01 退货率飙到300%,商家被薅"秃" - 五一期间服饰类商家日均退货率超100%,5月3日达300%(即每卖出3件有9件退回,含历史订单)[15] - 典型案例包括:60多名学生集体退货演出服致店铺被封损失10多万元,消费者穿18件女装拍照后退货,乐队"五条人"演出后退回卫视节目露出的服装 [11][14][15] - 平台规则漏洞导致商家被动:吊牌未剪时平台常支持退货,污损商品二次销售难,销毁需额外人力成本 [9][10][19] 02 消费者钻漏洞,商家抱团维权 - 社交平台出现"不剪吊牌"穿搭攻略,主播在直播间穿未剪吊牌服装表演加剧现象 [17] - 滥用退货权可能构成违法:曾有消费者借此敛财227万元被判11年 [19] - 商家反击手段包括:拒收退货并剪牌销毁、线下上门维权、法律诉讼(如11元衣服纠纷获赔800元维权成本)、拉黑高退货率地区买家 [8][25][26] 03 多方协同,脱离恶性循环 - 行业影响:2024年下半年近20个知名女装店闭店,包括张大奕、周扬青等网红店铺及500万粉丝的"罗拉密码" [28] - 政策层面:2024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电商平台要求整改"仅退款"规则 [29] - 平台调整:淘宝上线"退货宝"、拼多多限制优质商家仅退款、1688全面取消"仅退款" [30][31] - 未来建议:细化商品完好标准(气味/污渍等)、建立恶意退货黑名单、要求滥用者承担折旧费 [32]
取消“仅退款”的背后:卖家退货越来越多,买家衣服越来越难买
搜狐财经· 2025-05-19 20:55
电商平台政策调整 - 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集体取消"仅退款"政策,替换为"与商家协商处理"[1][2] - 政策调整源于服装电商行业长期积怨,涉及平台、卖家和买家三方矛盾[4] 商家经营困境 - 淘宝女装店退货率从2021年30%飙升至2024年70%-80%,部分直播间退货率高达90%[7][11] - 单件售价200元连衣裙退货成本达50元,"仅退款"订单导致货品无法收回[7][8] - 网红店"大C来也"月推广费数十万,销售额仅增20%但利润下降50%[12] - 2025年3月部分商家关店转行跨境电商[9] 行业恶性循环 - 商家为应对低价竞争使用廉价面料和简化工艺,导致产品质量下降[14] - 运费险和退货便利催生"多买多退"现象,退货成本被摊入定价致价格虚高[22] - 中等价位品质服装消失,200-500元区间产品面临流量困境[2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遭遇货不对板问题,如直播间连衣裙实物质量差如"抹布"[19] - 部分消费者转向实体店品牌或熟人推荐店铺,关注"一衣多穿""面料解析"等关键词[27] - 社交平台出现对"一次性衣服"和千篇一律设计的集中吐槽[19][20] 平台规则影响 - 拼多多2021年推出"仅退款"政策后,出现职业"羊毛党"批量退款牟利现象[15] - 2023年中小商家发起"炸店"行动冲击平台自营店[15] - 平台尝试用"高体验分店铺优先展示"算法筛选优质商家[27] 行业趋势观察 - 电商流量规则导致服装行业急功近利,爆款模仿现象严重[20] - 消费者需求从"便宜"转向"对的商品",商家需回归产品本质[28] - 平台、卖家和买家三方陷入信任危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5][29]
广州东部时尚新地标首次亮相,2025新塘电商发展大会在广州东大门时尚中心成功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5-16 00:57
新塘电商发展大会暨马克华菲品牌发布会 - 广州东大门服饰时尚中心首次公开亮相,定位为"广州东部时尚新地标" [1] - 新塘镇常务副镇长曹志轶表示,新塘锚定时尚产业集群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抢抓数字经济风口,以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切入点 [1] 品牌入驻与战略布局 - 马克华菲正式进驻东大门,计划线下拓展超过500家加盟门店,并官宣明星代言人以提升品牌传播力 [2] - 风雅思作为首批入驻女装品牌之一,看中新塘电商基因及低成本优势,计划在新塘寻找供应链厂家以增强竞争力 [2] - 风雅思近一个月推出SKU超过1000个,此前以线下传统贸易为主 [2] 新塘时尚产业发展瓶颈与突破 - 新塘牛仔产业全国知名,但女装品类稀缺,电商商家需跨区域拿货,全品类发展迫在眉睫 [3] - 东大门引入多个女装品牌,助力打破新塘时尚产业发展瓶颈 [3] - 广州东大门服饰时尚中心占地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具备上千个停车位及活动承接能力 [3] 行业建议与供应链优化 - 增城区服饰电商协会会长陈声喜建议:优化产品视觉、供应链向柔性小单快返转型、多渠道布局及品牌化运营 [2] - 电商行业面临低价竞争、高退货率、高库存、成本走高等困境 [2] 物流与招商支持 - 广州东大门与顺丰速运达成战略合作,顺丰布局新塘服装专仓,提供"一件代发"、返修、重新包装等服务 [4] - 东大门推出招商优惠:前200名入驻商家可申请免费车位一年,提供租金下浮、设施使用权等政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