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倒计时6天! 40+场报告, 100+新产品和项目...第四届合成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4 14:57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4] - 大会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机构协办[5] - 顾问专家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等[5] 大会议程 8月20日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暨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20+行业领袖参与[7][10] -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发掘创新成果[7] 8月21日 - 开幕式及全体大会: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7] - 专题论坛1: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讨论聚酰胺材料单体生物制造、细胞工厂设计等[8][20][22][23] - 《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8] 8月22日 - 专题论坛2: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包括代谢网络模型、数据驱动蛋白挖掘等[8][31][32] - 专题论坛3:未来食品&农业,涵盖功能糖绿色制造、益生菌创新研究等[8][35][36][38] - 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8] 科技成果展示 - 功能糖及膳食纤维生物法制备技术:包括阿洛酮糖、塔格糖、母乳低聚糖HMO等产品[44] - 微藻基硒蛋白合成:通过莱茵衣藻异源合成人源硒蛋白[45] - 天然萜类化合物制造:实现圆柚酮全生物合成,驱蚊趋避率达100%[46] - 人源化"4D"胶原蛋白:具有自组装性能,形成4D网状结构[46] - L-哌啶甲酸生物合成:构建大肠杆菌细胞工厂[47] 参会机构 - 企业代表:万华化学、华润双鹤、伊利、蓝晶微生物、恒鲁生物等[47][49][50][51][52][53] - 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所[47][49][50][51][52][53] - 投资机构:国投聚力、招银国际、昆仑资本等[32][51][56] 产业地图发布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涵盖500+代表性企业[66] - 已发布浙江(65家)、江苏(80家)、上海(66家)、广东(76家)、京津冀(63家)、两湖(40家)等区域榜单[67]
创新成果发布 | 功能糖及膳食纤维生物法制备技术(江南大学)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2 13:20
SynBioCon 2025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协办,并获多个国家级及地方产业联盟支持[2][14]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覆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领域的产业化进展[14] - 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与初创项目对接,本届将展示100项0~100(早期至成熟阶段)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2] 大会核心活动 - **特色活动**:合成生物制造创新成果展示与对接(8月21-22日),生物制造青年论坛(8月20日)[14][15] - **高层会议**: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闭门研讨会,汇聚20+行业领袖[15] - **专题论坛**: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8月21日)[15] - AI赋能生物制造(8月22日)[15] - 未来食品&农业(8月22日)[15] - **研究成果发布**:《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8月21日)[14][15] 科技成果案例:功能糖及膳食纤维生物法制备技术 - **技术提供方**:江南大学吴敬教授团队,已授权相关专利100余件[6][9] - **产品范围**:覆盖阿洛酮糖、母乳低聚糖HMO系列(如2'-岩藻糖基乳糖)等20余种功能糖及膳食纤维[7] - **技术优势**:通过基因挖掘、酶性能优化和发酵工艺革新,建立高效绿色生产体系,实现降本增效[8] - **合作模式**:项目合作、技术转让、联合实验室[9] 行业聚焦领域 - 合成生物学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功能糖与膳食纤维可调节肠道菌群、血糖血脂,满足健康饮食需求[7] - AI与生物制造融合:大会设立专项论坛探讨技术创新路径[14][15] - 产业化转化:科技成果展示覆盖从实验室阶段(0)到产业化阶段(100)的全周期项目[2]
未来科学城有座“健康糖工厂”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49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微生物菌株 将阿洛酮糖生产从两步反应缩减为一步 转化效率从10%提升至80%以上并解决分离难题 生产成本降低约50% [1] - 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甜味剂 甜味纯正几乎无热量 可帮助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 年产能达万吨级的一期工厂已正式投产 [1] - 国家卫健委近期批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 公告发布后一个月内咨询客户近400家 样品寄送量超过300家 [1] 行业集群与发展 - 昌平区聚焦生物基新材料/胶原蛋白/生物育种/气体发酵等细分领域 通过存量培育和招商引资聚集12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 [2] - 该区域2024年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收入超60亿元 成为北京市主要产业承载区 并持续涌现生物固碳技术/植物基因编辑等新成果 [2] - 昌平区正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 典型企业包括吉态来博(生物固碳)和齐禾生科(植物基因编辑) [2]
北京昌平发展合成生物制造产业 未来科学城有座“健康糖工厂”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14
公司技术突破 - 微元合成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微生物菌株 将阿洛酮糖生产从两步反应缩减为一步[1] - 技术使阿洛酮糖转化效率从10%提升至80%以上并解决糖分离难题[1] - 新技术使生产成本降低约50%[1] 产品特性与市场反应 - 阿洛酮糖是天然甜味剂 甜味纯正且几乎零热量 有助于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1] - 国家卫健委批准D-阿洛酮糖为新食品原料后 一个月内获近400家客户咨询及超300家样品寄送需求[1] - 公司万吨级年产能阿洛酮糖一期工厂已正式投产[1] 区域产业生态 - 昌平区聚焦生物基新材料/胶原蛋白/生物育种/气体发酵等细分领域 形成合成生物制造企业集群[2] - 区内聚集12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 2024年产业收入超60亿元[2] - 昌平区成为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主要承载区 正打造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2]
创新成果:羟基红景天苷 | 重庆大学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3 02:25
SynBioCon 2025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协办,并获得多个国家级及地方产业联盟支持[2]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领域的产业化进展,设置主论坛、专题论坛及闭门研讨会等活动[13] - 特色活动包括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计划展示100个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与初创项目对接[2][10] 科技成果转化案例:羟基红景天苷 - 重庆大学研发项目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酵母菌细胞工厂,实现羟基红景天苷产量2.5 g/L,摩尔转化率78%,填补微生物合成该物质的空白[7] - 技术优势包括:1)采用安全真核宿主酿酒酵母;2)自主发现原创新酶PcDHPAAS减少催化步骤;3)生物合成法成本低且底物来源广[12] - 已申请3项专利覆盖基因工程菌、突变蛋白合成方法等核心知识产权,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寻求企业投资加速产业化[8][9] 大会日程亮点 - 首日(8月20日)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20+行业领袖参与)及青年创新论坛[14] - 次日(8月21日)开幕式后设生物制造宏观论坛,下午平行开展绿色化工专题论坛及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14] - 第三日(8月22日)聚焦AI赋能生物制造、未来食品与农业专题论坛,全程配套科技成果展示与产业对接活动[14] 产业生态建设 - 大会持续构建产学研对接平台,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墙等形式促进项目落地,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领域创新成果进行现场推介[10] - 配套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建立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强化行业协作[15][17]
最高1000万元!聚焦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北京市征集2026年度区域联合基金指南需求
仪器信息网· 2025-08-01 03:59
项目指南类型与经费 - 项目指南分为集成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种类型,集成项目直接经费1000万元,重点项目直接经费260万元 [1][8] - 指南需求需来源于海淀区或北京经开区企业的重要研究需求 [1][8] 重点领域 - 电子信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和量子信息 [2][3] - 生命健康领域涵盖合成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智慧医疗 [3] - 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涉及机器人、新材料和智能装备 [3] - 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领域包括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空天产业 [3] 指南要求 - 科学性要求聚焦技术难题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体现基础研究特点 [3] - 包容性要求避免明显限制性要素和指向性过于明显的问题 [4] - 导向性需紧密围绕海淀区、北京经开区重点发展产业需求 [5] - 安全性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防范科技安全风险 [5] - 避免重复要求具备创新性,不与已发布指南重复 [6] 填报要求 - 指南需求建议人所在单位需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7] - 建议人需具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及以上项目经历 [8] - 需联合海淀区或北京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不低于1000万元)共同提出指南需求 [8] - 每位建议人限提出1项指南需求,每家企业最多可参与提出2项指南需求 [8] - 填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16:00 [8]
伊利股份+恩和生物,生物制造大动作!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5 09:53
恩和生物 - 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杭州钱塘区,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通过高通量实验平台结合生物计算与机器学习技术,优化生物体工程化编辑,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服务化工、食品、制药和农业等行业 [3] - 截至2025年已完成超1.45亿美元融资,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2020年) [4] - 与珀莱雅合作开发美妆生物基功效活性成分,聚焦化妆品原料研发、生物医美材料创新及绿色生产,推动美妆行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转型 [5][7] 伊利股份 - 通过旗下深圳市健瓴创新种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恩和生物等共同成立合肥伊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基材料制造、研发及销售等 [1] - 全资有限合伙企业联合设立安徽健瓴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认缴出资额2亿元,其中公司出资1.3亿元,投资方向聚焦大健康领域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包括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产业 [8][9][10][11] - 欧洲创新中心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Xampla合作测试新型植物基包装材料,开发可保存乳制品营养成分的天然聚合物胶囊,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12][13][14][15]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产业化进展 [17] - 议程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18]
产业年收入超60亿元,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在昌平打磨“手术刀”
新京报· 2025-06-30 09:57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与应用 -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酵母细胞,可在百升级发酵罐中生产青蒿素,5天产量相当于5万亩青蒿种植的提取量,自2013年起已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贡献[1] - 基因编辑技术被称为"上帝的手术刀",是合成生物学核心工具,北京昌平区聚集12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推动产业发展[1] - 齐禾生物通过基因编辑将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升至80%,已获得5张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并开发抗病小麦、高产大豆等新品种[2] - 传统小麦育种需10-20年改变6个基因位点,基因编辑技术仅需3个月即可完成,大幅缩短育种周期[2] 企业技术与产业协同 - 齐禾生物不仅专注育种技术,还为医药健康、合成生物等多领域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区内产业协同开发生物性状新产品[3] - 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由昌平区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建,已有5个研发团队入驻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攻关[4] - 创新中心包含4个研究中心和3个平台,重点突破合成生物核心技术,解决产业化成本问题[5][6] 产业化进展与经济效益 - 生物法生产己二酸可替代传统石化工艺,每吨减少3吨NO₂排放,目前技术从中试30ml发酵瓶扩展至1吨发酵罐[4] - 全球70%产品未来可用生物法生产,预计创造30万亿美元经济价值,2030年合成生物全球规模达2-4万亿美元[7] - 昌平区2024年合成生物产业收入超6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3亿元,形成17个项目投资的产业集群[8]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昌平区出台《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支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10方面32条政策[7] - 合成生物学已应用于生物医药、能源、农业、新材料等领域,成为多学科融合的未来产业[7]
我国首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地方性法规表决通过!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7 10:42
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政策 - 常德市通过《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成为国内首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地方性法规 [1][2] - 该法规共19条,核心条款(第4-15条)聚焦解决招商力度不足、研发能力弱、成果转化慢、审批效率低、人才短缺、要素成本高等产业痛点 [6] - 法规创新设立"两不罚、四禁止"营商环境优化制度,并建立容错机制 [6] 湖南省产业支持方向 - 湖南省政府重点支持酶制剂、医药中间体、动植保药物、未来食品、医美原料、生物基材料、天然产物等7大领域发展 [4] - 政策目标是将常德打造为全国一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新高地 [4] 产业基础与布局 - 常德已形成津市市、安乡县、常德经开区等多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 - 立法进程显示:2024年9月启动立法项目,12月完成初审,2025年4月二审,6月终审通过 [5] 行业活动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7] - 大会设置"AI+生物智造"主赛道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4大分论坛 [7][9] - 配套活动包括闭门研讨会、项目路演、青年论坛及科技成果展示 [9][10] 产业服务平台 - 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行业支持 [11]
味道好、没热量的糖存在吗?北京这家生物制造企业已研发
新京报· 2025-06-20 12:54
合成生物技术行业概况 - 合成生物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未来70%的产品可通过生物法获得 [1] - 北京合成生物制造已在生物医药、美丽经济、化工能源、农业等领域实现应用 [1] - 行业解决化工生产高能耗、高污染及农业种植效率低等痛点 [2] 微元合成公司技术突破 - 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叶黄素,替代传统250亩万寿菊/吨的种植模式 [2] - 研发流程包括基因片段筛选、微生物改造及发酵生产高附加值材料(如胶原蛋白、玻尿酸) [2] - 保存超10万种微生物菌种,类比"IT行业芯片",结合AI工具实现"生物造万物" [3] - 开发"一步发酵法"生产阿洛酮糖,转化率超80%,成本降低50% [4] - 已完成阿洛酮糖两期人体安全实验,预计将快速推向饮料市场 [4] 产业化进展 - 河北秦皇岛工程放大中心及柔性生产基地已投产 [5] - 北京市昌平区2024年合成生物产业收入超6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3亿元 [7] - 昌平区聚集120余家企业,形成17个项目集群 [7]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北京市计划2026年培育百家硬科技企业,形成1-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 [7] - 昌平区搭建菌株筛选、质谱检测、中试验证等共性技术平台 [7] - 北京拥有菌种保藏中心等科技资源,支撑微生物改造技术突破 [8] 前沿技术成果 - 突破一碳转化、大片段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升至80% [8] - 生物法制备己二酸中试产量达110g/L(国际最高纪录) [8] - 应用案例包括农业废弃物制吸管、钢铁尾气制饲料蛋白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