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仪器仪表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探秘沂河新区智造崛起(上):看三大企业如何改写产业未来
齐鲁晚报网· 2025-05-06 13:51
沂河新区制造业发展概况 - 沂河新区作为山东省四大省级新区之一,锚定"工业强区"目标,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92.9亿元,增速达10% [2] - 通过土地盘活、国企重组、审批提效等"十大集成改革"推动产业升级,格力、源顺、金利三家企业成为典型案例 [2] - 2025年新区目标深化"十大牵引性集成改革",剑指"千亿工业"目标 [10] 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基地 - 格力临沂基地是格力全球第15个空调生产基地,北方规模最大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2025年Q1生产空调32.5万套,产值4.79亿元,同比增长164% [3] - 基地集成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和MES系统,全流程自动化率超90%,采用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线 [3] - 空中物流环线连接各车间库房,实现零部件自动传送至总装线,格力自主研发的12种智能机器人应用于不同型号空调生产 [4] 源顺科技智能转型 - 源顺科技从手工作坊转型为智能工厂,2024年投资12亿元建设新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新增就业200余人,税收超1亿元 [5] - 新项目涵盖智能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端产品,填补本地高端数控机床空白,采用5G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互联 [5] - 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发工业智能机器人,获省级"瞪羚企业""专精特新"等称号,成为白沙埠仪表产业园转型升级标杆 [5] 白沙埠镇仪表产业集群 - 仪表产业园年产9000万台水表配件和3300万只整表,占全国市场份额60%,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可容纳200余家上下游企业,提供1.7万个就业岗位 [6] - 产业园内企业引入AI质检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等,32家规上企业形成协同效应,年产值近20亿元,亩均效益达百万元级 [7] - 源顺科技等企业推动传统仪表制造向柔性化、定制化突破,形成从铜配件铸造到智能终端组装的完整产业链 [6] 金利液压土地盘活案例 - 金利液压新项目利用闲置低效用地,亩均产值从零跃升至百万元级,新厂区产能翻番,年增产值30亿元 [8] - 项目引进20余条智能化生产线,主打高端液压元件,填补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空白 [8] - 沂河新区2024年完成121家企业、4700亩集体土地清理,新增供地6621亩(同比增5.1倍),土地出让金32.9亿元(同比增7.7倍) [9] 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 - 产业园集聚32家规上企业,年产值近20亿元,格力、金利等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9] - 通过政府收储"闲地"、司法处置纠纷等模式盘活土地,2024年工业供地面积居临沂全市第一,保障97个项目落地 [9]
汇中股份(300371) - 300371汇中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09:34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1] - 时间是2025年4月30日下午15:00 - 16:30 [1] - 地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云访谈” [1] - 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冯大鹏,独立董事王富强,董事会秘书李俊杰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业绩有所承压,但毛利率相对稳健;2025年一季度业绩复苏明显,各项业务均处于盈利状态 [1] 公司盈利增长点 - 以“打造国际领先的超声测流品牌,为客户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为愿景,专注超声测流领域30年,结合“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实力,形成全球化市场布局和特色产品矩阵与产业生态 [1] - 持续以“超声水表、热表双轮驱动,海外业务深化突破、超声技术输出提升行业渗透率、产业技术多元探索、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智慧化提升”的经营思路,实现业务的固本拓新 [3] 行业发展前景 - 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短期受新增市场预期偏弱、存量市场需求放缓及行业“内卷”式竞争影响阶段性承压 [3] - 随着我国落实节水节能政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及供水、供热领域数字化转型,加之AI等多元技术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行业仍有良好前景和广阔空间 [3]
CT机空间分辨率线对卡
搜狐财经· 2025-04-30 01:05
产品概述 - CT机空间分辨率线对卡是用于量化CT系统空间分辨率的专用测试工具,通过铅制线对阵列的显影清晰度评估设备成像能力 [5] - 产品可按照客户要求非标定制,技术参数与应用说明仅供参考 [5][14][15] - 产品质保期为12个月 [1] 定义与分类 - 线对卡分为高空间频率特性的条卡和圆孔/方孔卡,条卡适用于测试高分辨率CT系统如工业CT,圆孔卡对圆形结构检测更敏感,方孔卡适配方形结构验证 [5] 核心技术 - 采用0.05mmPb或0.10mmPb铅当量栅条设计,贴合屏蔽干扰射线,适配不同能量X射线(20kV-450kV)穿透需求 [5] - 覆盖0.6-5.0LP/MM分辨率范围,每组线对含铅条与透光间隙交替排列,支持CT系统逐级校准 [6] - 亚克力基板结合铅膜结构,耐受高温(≤80℃)及有机溶剂腐蚀,确保长期使用稳定性 [6] 测试方法 - 静态测试通过360°旋转扫描生成三维图像,评估各向同性分辨率(误差≤3%) [6] - 根据薄片厚度(500μm)及排列间隔(0.5mm),量化比较小可识别缺陷尺寸(低至50μm) [7] - 动态验证配合DSA设备实时监控血管支架植入过程,规避运动伪影干扰 [8] 应用场景 - 工业检测用于涡轮叶片、焊接管道等大尺寸工件(直径≤2m)的全景成像,缺陷识别灵敏度达50μm [9] - 放射疗质控验证放射用CT的亚毫米级结节检测能力,确保肺结节体积测量误差<2% [10] 质控标准 - 符合JJG 744-2004《放射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JJG 1078-2012《放射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等要求 [11] - 通过CNAS实验室验证,耐受80%乙醇擦拭及高温灭菌,适配洁净车间与手术室环境 [12] 公司服务 - 廊坊玉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可非标订制符合客户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和设备 [14][15]
金卡智能(300349):工商业燃气需求有序修复 积极推动AI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6亿,同比下降3.4%,归母净利润3.6亿,同比下降11.9%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0.44亿,同比下降55.8% [1]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9.7%,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2%,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加权ROE8.3%,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 - 2025Q1销售毛利率35.2%,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2%,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加权ROE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2024年智能民用燃气终端及系统占比56.5%,智能工商业燃气终端及系统占比22.9%,后者同比增速较高 [2] - 民用燃气业务受益于旧改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政策,工商业燃气客户需求有序修复 [2] - 数字水务业务在全国落地多个样板工程 [2] 研发与费用 - 2024&2025Q1公司研发费用率保持在7%以上,研发方向包括质量流量计、T3RM型气体腰轮流量计、数字管理驾驶舱等 [2] - 期间费用率尤其是销售费用率稳中有降 [2] 战略合作与技术 - 公司与杭州燃气、申吴科技设立杭燃数智,开展智慧燃气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硬件终端业务 [2] - 与华为海思签署备忘录,基于星闪技术在数字燃气、数字水务、新能源等领域深度协同 [2] - 与亿纬锂能合作探究智能表领域创新,收购控股子公司佰鹿科技剩余股权优化业务结构 [2] - 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与阿里云打造垂直行业大模型,推出AI计量诊断分析、AI安巡检等数智化手段 [2] 政策与市场 - 2024年11月《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要求对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与智能化管理 [2] - 2023年公司智能燃气表全球市占率居首,业务边界拓展至数字水务、数字能源、数字过程等新兴领域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4.36亿、5.04亿,EPS为0.92元、1.04元、1.20元 [3]
真兰仪表20250428
2025-04-28 15: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真兰仪表旗下的上海震兰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5.01亿元,同比增长超10%,净利润3.25亿元略高于2023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3.293亿元,净利润约7000万元,在行业逆境中保持增长[2][3] - 扣非净利润下滑,原因一是购买理财产品使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二是新开拓的水表和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低制约主业业绩[2][4] 2. **燃气表业务** - 销量维持在800万台水平,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依赖存量替换难以爆发式增长,市占率略有增长但提升不明显[2][6] - 智能燃气表领域产品种类齐全,采用全产业链业务模式,策略是扩大市场渗透率,向二三线及中西部地区扩展;超声波燃气表通过自主研发核心计量模组降低成本、提升技术稳定性来竞争[7][8][9] 3. **新业务布局** - 水表业务2024年营收接近9000万,预计2025年翻倍增长;汽车零部件业务2024年营收约5900万,计划未来三至五年逐步培养,已签订1.5亿投资项目[2][10] 4. **研发情况** - 研发费用占比约8%,略低于行业均值,2025年将加大研发力度,重点在燃气表和气体计量、水表、汽车零部件领域[12][13] 5. **海外市场** - 2024年海外业务增长近六成,销售额2.17亿人民币,得益于与阿尔及利亚客户合作,但面临国内同行竞争加剧、数据安全挑战,关税目前影响不明显[2][16] 6. **供应链与成本** - 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精益生产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但短期借款增加致负债率高于行业均值,计划对汽车零部件业务进行财务资助缓解资金压力[2][20] 7. **客户与市场** - 大客户粘性稳定,除现有大型燃气运营商外,还开拓省会及直辖市级别的燃气运营商客户[20][21] - 下游客户对产品要求提高,关注服务、质量和价格,招投标报价趋向低价,尚未看到2025年资本开支投入或增长情况[22] 8. **业绩指引** - 燃气表业务海外市场增长最低20%,国内维持现状并微量增长;水表业务预计翻倍或更高增长;汽车零部件业务维持正常增长[24][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技术中心,拥有600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产能可达1000万台,国内客户超2000家,出口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两个生产制造基地和三个研发中心[3] 2. 新增专利技术提升燃气表效率和流量计计量精度,申请年份各异[11] 3.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配套新能源车,产品也适用于燃油车,目前生产初步阶段零部件[15] 4. 公司具备成本优势,产品报价比同行业低10% - 20%,但优势逐渐削弱,品牌影响力与海外龙头企业相比存在劣势[17][18] 5. 公司通过压缩生产成本保持利润空间,提升产品技术和数据传输稳定性,拥有软件开发团队,在智能模块开发有优势[23] 6. 公司一直在寻找收并购标的,正在与多个项目沟通但未落地[26]
蓝盾光电:2025一季报净利润-0.02亿 同比下降122.2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07:3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0100元,较2024年一季报0.0700元下降114.29% [1] - 每股净资产2025年一季报为0元,较2024年一季报15.31元下降100% [1] - 每股公积金2025年一季报为5.87元,较2024年一季报8.63元下降31.98%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5年一季报为3.50元,较2024年一季报5.01元下降30.14% [1] - 营业收入2025年一季报为1.02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1.18亿元下降13.56% [1] - 净利润2025年一季报为-0.02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0.09亿元下降122.22%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5年一季报为-0.12%,较2024年一季报0.45%下降126.67%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5430.09万股,占流通股比35.85%,较上期减少477.84万股 [2] - 袁永刚持有1104.90万股,占总股本7.29%,持股数量不变 [3] - 安徽高新金通安益二期创业投资基金持有1005.75万股,占总股本6.64%,较上期减少369.23万股 [3] - 刘璞持有805.85万股,占总股本5.32%,较上期减少117.25万股 [3] - 宁波庐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700.35万股,占总股本4.62%,较上期减少73.21万股 [3] - 浙江柏盛燃料有限公司持有473.62万股,占总股本3.13%,较上期增加111.61万股 [3] - 冯美娟新进持有370.00万股,占总股本2.44% [3] - 林志强持有261.36万股,占总股本1.73%,较上期减少179.15万股 [3] - 金柏林持有258.81万股,占总股本1.71%,较上期增加16.50万股 [3] - 海南百意科技中心持有251.05万股,占总股本1.66%,较上期减少36.89万股 [3] - 曹桐珍新进持有198.40万股,占总股本1.31% [3] - 宁波九格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秋建霞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3]
川仪股份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证券日报网· 2025-04-26 03: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92亿元,同比增长2.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8亿元,同比增长4.60% [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5元(含税) [1]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5.35亿元,同比增长2.06%,占营业收入7.05% [1] - 实施科技项目31项,完成4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验收 [1] - 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1项,新获授权专利180件(发明专利59件),软件著作权73件 [1]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083件(发明专利367件),软件著作权343件 [1] 市场拓展 - 深化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头部客户的战略协同,与32家重大客户新签或续签战略协议 [2] - 2025年计划积极拓展石油化工市场,挖掘装备制造、冶金、市政环保、核工业等市场机会 [2] - 延伸拓展化工新材料、储能、水务水利等市场应用,推进与大型EPC工程总包公司合作 [2] - 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重点,深化与大型工程总包公司合作带动产品技术出口 [2] - 参加国际展会提升知名度,加快中东等地区准入资质取证,拓展海外合作伙伴 [2] 战略规划 -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坚持市场为先,强化客户管理和项目管理,提升市场业绩 [2][3] - 加强海外市场人力资源配置,做好订单履约管理,防范应收风险 [2]
南华仪器:2024年度净利润约1477万元
仪器信息网· 2025-04-23 07:40
南华仪器4月2 2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 0 2 4年营业收入约1 . 2 4亿元,同比增加1 0 . 7 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 4 7 7万元;基本 每股收益0 . 1 0 9 7元。2 0 2 3年同期营业收入约1 . 1 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 1 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 . 0 3 0 5元。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截至发稿,南华仪器市值为1 4亿元。 AI大潮袭来,唯有学习方能不被 淘汰。 全新升级版 的 AI学习资料包 免费下载:《 AI资料包升级版新增厦大湖南大学等》 领取方式:关注本号,后台回复" 3 2 4 "无门槛免费领取 (如下图)。 | 版 权 : 本 文 部 分 素 材 源 自 网 络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所 有 , 观 点 代 表 作 者 本 人 , 不 代 表 本 号 立 场 | 转 载 : 须 本 号 授 权 , 请 联 系 主 编 | 责 编 : 安 安 | 视 觉 : 长 艳 柱 子 微 信 阅 读顺序 改 版 了 ~ ...
大禹科技(874361):购买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2 13:45
交易概述 - 大禹科技拟收购Kayz Consortium Limited公司35%的股权 标的公司为尼日利亚专业从事电表制造销售的企业 成立于2002年4月22日 [1]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表业务 水表业务 天然气业务和养殖业务 控股股东为尼日利亚自然人Prince Kalu Ikpemini [1] - 交易前 标的公司原股东拟剥离电表业务以外的固定资产及所有流动资产 负债 仅保留电表业务所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估值600万美元 [1] 交易结构 - 35%股权作价210万美元转让给大禹电气科技子公司香港大禹投资有限公司 [1] - 15%股权作价90万美元转让给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 - 10%股权作价60万美元转让给Rid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te Ltd [1] - 20%股权转让给Interste Pty Ltd [1] 交易进展 - 2025年3月20日 股权转让各方代表于迪拜召开会议并初步达成意向 尚未签署正式合同或协议 [1] - 2025年4月18日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交易金额占比 - 本次购买资产金额为人民币1524.6万元 [1] - 占最近一个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的3.64% [1] - 占最近一个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1.89% [1]
三德科技:4月2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4-22 10:36
业绩表现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236万元 同比增长16655% [10] - 2024年净利率248% 基本每股收益07110元/股 同比增长1723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03% 同比提升1153个百分点 [10]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08亿元 同比增长1835% 归母净利润280708万元 同比增长4538% 扣非净利润273545万元 同比增长5123% 毛利率5936% [17] 订单与产能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3% [3] - 长兴园区制造基地产能尚有余量 暂无扩产计划 [16]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装备板块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 主因第四季度交付节奏加快且部分项目毛利率较低 [2] - 分析仪器收入下降原因包括:部分需求转换为无人化验系统 外购配套仪器减少 控股子公司三德环保营收同比下降 [4] - 无人化智能装备2024年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在产品结构中权重将继续扩大 [11] - 运维等衍生技术服务2024年营收占比1411% 预计随存量设备基数扩大持续增长 [16]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将全面提升燃料管理智能化水平列为要求 有望助推煤电企业燃料数智化检测需求释放 [3]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至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有望带来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等产品新增需求 [9] - 煤炭检测与管理数智化升级是行业发展趋势 大部分新建项目客户选择"一步到位"选购无人化智能装备 [4] - 2024年全球煤炭产量9068亿吨创历史新高 中国产量4759亿吨全球占比525% [13] 产品与技术特点 - 智能装备质保期通常12个月 设计使用寿命至少10年以上 [5][6] - 分析仪器质保期通常12个月 更新周期6-8年 [5][6] - 智能装备现阶段出海条件尚未完全成熟 主因国际市场煤炭商品化程度、结算模式、产品标准存在差异 [7][8] 市场竞争地位 - 公司是煤炭检测用仪器设备和无人化智能装备细分市场头部企业 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 [14] - 煤质分析仪器上世纪已完成国产替代 并出口至印尼、南非、俄罗斯等国家 [15] - 无人化智能装备系全球首创应用 无先例 [15]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占比310% 受贸易战影响极小 [16] 客户行业拓展 - 智能装备需求主要来自火电企业(煤炭成本占比超70%) 目前已渗透至煤炭、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 [9] - 钢铁企业投资总体趋谨慎 但宝钢、日照钢铁等代表性企业持续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