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行社
icon
搜索文档
地震传言发酵,日本旅游业遭受冲击?
环球时报· 2025-05-22 22:51
旅游业影响 - 香港大湾区航空自5月12日起削减飞往仙台和德岛的直飞航班,调整计划持续至10月25日,主要因"7月日本大灾传言导致赴日需求骤减" [3] - 航空公司客户问卷显示"相信传言的游客比例较高",香港风水文化盛行可能加剧传言影响力,减班是为避免航班空置率上升 [4] - 仙台华人旅行社反映日本国内旅游市场火爆,机票预订困难,酒店和车辆资源接近饱和,少数游客可能受传言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 [4] - 大阪华人旅行社称中国国内旅游平台民宿订单量下降,可能与暑期未至有关,日本街头各国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4] 传言传播 -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1999年出版漫画书《我所看见的未来》因封面印有"大灾害在2011年3月"字样被部分读者认为"预言"了东日本大地震 [3] - 龙树谅2021年新作提及"2025年7月将发生真正的大灾难",称日本与菲律宾之间海底可能出现火山喷发引发巨型海啸 [3] - NHK调查发现网络创作者以此话题制作视频,相关视频数量激增,目前平台相关视频已超1000条,传言扩散至中国、泰国、越南、印度等多国 [3] 行业应对 - 龙树谅建议公众客观看待预言,强调日常防灾准备至关重要,若能借此提高防灾意识是好事 [4] - 信州大学教授菊池聪呼吁核查信息真实性保持冷静思考 [4] - 《读卖新闻》称无法从科学层面证实或预测"某时某地发生大海啸",但建议民众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并制定具体预案 [4]
西安旅游(000610) - 000610西安旅游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9:32
会议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0610,证券简称为西安旅游 [1]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20 日 15:00 - 17:00,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陆飞、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刘文忠、财务管理部经理张华、证券事务代表孙蕙及公司其他相关人员 [2] 投资者问题及公司回复 盈利相关 - 投资者询问今年公司能否止亏为盈,公司表示高度重视亏损现状,聚焦减亏灭亏目标,通过深耕酒店主业(加速“直营 + 加盟”扩张,依托品牌谱系及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规模效应)、加速旅行社主业转型升级(加大目的地资源嫁接力度,加强业务拓展)、推进新文旅融合发展来提质增效 [2] - 投资者询问公司连年亏损原因及应对措施,公司称受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消费市场需求升级、酒店板块尚处爬坡期等因素影响业绩亏损,应对措施与上述止亏为盈措施相同 [3] 重组相关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有重组打算,公司表示如有相关计划将按法规及时披露信息 [3] - 投资者询问西安旅游和西安饮食是否计划重组、能否重组,公司均表示无相关计划 [3]
山西大同直飞香港航线开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04:30
航线开通 - 山西大同直飞香港航线正式开通,首航游客均来自香港 [1] - 航线由大湾区航空执飞,每周执飞两班,班期为每周二、六 [3] - 去程HB933航班于17:15从大同起飞,20:40抵达香港,返程HB932航班于12:50从香港起飞,16:20返回大同 [3] - 直飞航线开通后,两地旅客3.5小时即可直达 [3] 航线影响 - 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全球十大繁忙客运机场之一,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搭乘直飞航班赴晋旅游 [3] - 航线为山西与香港、大湾区往来新增通道,促进港澳地区引客入晋 [1] - 旅客无需中转即可跨越2000余公里直达两地,为出行、求学、商务等提供便利 [5] 旅游产品 - 山西宝华国旅推出"香港一地4日游""圆梦港澳双城5日游""魅力港珠澳三城4/5日游"等旅游产品 [5] - 同时推出"探秘晋北4日游""清凉山西5日游""全景山西8日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5] - 旅游产品充分挖掘香港繁华都市元素,释放大同古都魅力 [5] 区域合作 - 航线完善了晋港交通网络,促进双方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旅游互通等领域深化对接 [5] - 为山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探索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新模式提供支撑 [5]
GITF2025闭幕,有旅行社旅展三天销售额同比超45%
南方都市报· 2025-05-18 05:35
全球文旅共融 - 第33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GITF)吸引了55个国家和地区1006家旅游机构参展,36,986名专业观众与游客进馆 [1] - 展会以"智慧中枢"之力为全球文旅复苏注入动能,深度呼应"锦绣山河,美好旅程"的旅游日主题 [3] - 国际文旅盛宴以广州为圆心,绘就世界文明交融的壮美图景,实现从"流量聚合"到"价值创造"的质变突破 [3] 湾区全运共振 -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旅行社行业协会将"十五运会"作为"盛事经济"重要载体,深度融合文旅产业 [5] - 广州率先发布"全运之年的50条旅游线路",串联起广州市各区的特色景点和文化地标 [5] - 湾区文体旅创意体验专区成为全民迎全运的活力场域,观众遇见了"全运会"、遇见大湾区等一系列惊叹计划 [5] 惠民消费共享 - 广州康辉现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45%,相较于去年秋季展销会增长约28%,出境游、国内游以及省内游产品全线热卖 [7] - 出境游市场表现突出,日本、埃及、俄罗斯、老挝以及德法瑞意等产品凭借高达5000元的现场立减优惠受到追捧 [8] - 国内游市场持续强劲增长,高铁3小时生活圈的恩施、贵州路线因性价比高成为长者游客的首选 [8] - 省内游推出的"每日百元抢购"活动效果显著,带动省内游销量环比增长,"生态温泉+美食"主题路线最受欢迎 [8] 旅游消费趋势 - 5月底至7月初成为三大出行高峰期,占总销量的70%以上,时间灵活的退休银龄群体贡献了超过八成的交易额 [9] - 广之旅于旅游展三天现场销售额同比上涨超30% [9] - 业界分析20%的销售额是"价格差"吸引进来的,旅行社在旅游展三天现场加码优惠 [10] 未来展望 - 组委会透露,"文旅+体育""文化IP活化""潜力赛道开拓"等创新创意将持续实践 [10] - 明年的GITF将于2026年5月21日-23日举办 [10]
广州岭南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十一届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核心观点 - 岭南控股联合中免集团、广百股份、白云机场共同投资设立中免市内免税品(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0万元,公司出资877.5万元占比19.5% [2][7][23] - 该投资旨在开拓广州市内免税店业务,响应国家政策引导消费回流,整合供应链资源打造"旅游+零售"新业态 [20][28] - 合资公司将由中免集团控股51%,并作为唯一免税品供应商,各方协同发挥旅游、零售、机场场景优势 [21][22][24] 交易结构 - 合资方股权比例:中免集团51%、广百股份19.5%、岭南控股19.5%、白云机场10% [23] - 公司治理:董事会7席(中免4席、广百1席、岭南1席、白云机场1席),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由中免提名 [24] - 出资方式:四方均以货币出资,公司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20][22] 战略意义 - 政策背景:财政部等五部委2024年8月明确在广州等8城市设立市内免税店,促进消费回流 [20] - 业务协同:公司可整合旗下旅行社、酒店资源为免税店导流,形成"前游后购""住购一体"消费闭环 [28][29] - 生态升级:通过"旅游+免税"模式突破传统业务边界,强化文商旅产业链融合 [28] 关联方信息 - 中免集团:中国旅游集团中免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52.6亿元,国资委实际控制 [9][11] - 广百股份:岭南集团控股47.17%的百货龙头,2024年营收55.28亿元,净利润4760.8万元 [12][13] - 白云机场:广东省机场集团控股57.2%,国内三大国际枢纽机场运营商 [17][18] 审批程序 - 董事会7名董事中3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剩余4票全票通过 [8]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3票同意,认为交易公平且符合主业协同需求 [31] - 交易未达股东大会审议标准,无需有关部门批准 [8]
单批接待超1200名海外游客 上海入境会奖旅游加速恢复
解放日报· 2025-05-17 01:27
为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上海市文旅局为他们准备了外语地图、上海文旅指南宣传册和上海特色美食冰箱贴纪念品, 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对接。 记者 李宝花 昨天,首次到访上海的俄罗斯游客桑皮尔、达莉娅夫妇走进豫园,这里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街区风貌瞬间令达莉娅惊叹不 已:"像是走进卡通世界,美得太不真实了!" 与桑皮尔夫妇一起抵沪的,还有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9个国家的1200余名会奖游客,他们均来自安利中亚大 区公司。这也是今年以来上海单批次接待规模最大的入境会奖团,直接带动了酒店、宴会餐饮、交通等相关消费链的拓展。 在中国不断优化免签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下,上海口岸国际客流持续攀升。据上海市文旅局统计 数据,今年一季度上海入境游人数累计达174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7万余人次,同比增幅37.08%。其中,过夜人数超155 万人次,同比增长53.02%。 步入第二季度,大型会奖团队、旅游团正纷至沓来,自由行游客也络绎不绝,将为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一站"进一步筑 牢根基,彰显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昨天,南京路步行街随处可见海外游客。记者 李茂君 摄 该大型会奖团接待 ...
欧洲旅行商来中国“踩线”考察,如何将见闻带回欧洲?
第一财经· 2025-05-15 11:35
中国旅游业复苏与转型 - 中国旅游业在疫情后逐步重启 24位英国和爱尔兰旅行商搭乘中国国航航班前往贵州和广西进行为期十天的文旅考察[1] - 本次"踩线"活动由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联合多个机构组织 覆盖英国、爱尔兰、芬兰、挪威四国的32位旅行商 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国家覆盖面最广的一次[1] - 贵州和广西正借助文化与生态旅游重新定义"China Travel"品牌[1] 欧洲市场战略布局 - 欧洲被视为具有战略价值的"突破口" 因其民众具备更高的出境旅游需求和文化好奇心[2] - 中国推出240小时过境免签、部分国家互免签证、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以降低入境门槛[2] - 2024年英国游客赴华人数复苏情况良好 位列中国入境客源国第八位 在欧洲国家中排名领先[2] 航空运力提升 - 中国国航和深圳航空的中英直航每周航班达到36班 暑期将增至39班 超过疫情前水平[3] - 中英民众相互交往需求强烈 航司积极加码运力[3] 旅游产品创新 - 特色旅行目的地成为新卖点 如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广西长寿村和山水画卷[4] - 新旅游产品融合现代发展故事、生态转型成就和乡村振兴案例[4] - 中国旅游业向欧洲展示"可持续"理念 包括绿色出行、社区参与、文化保护等要素[4] 行业挑战 - 在尚未免签的欧洲国家 签证处理时间和流程复杂性是旅行商反映最频繁的问题[5] - 语言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短板"[5]
海南设立29家境外旅游推广办事处
海南日报· 2025-05-14 02:21
海南设立境外旅游推广办事处 -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为全球29家海南旅游境外推广办事处授牌 覆盖东亚 东南亚 东北亚 欧洲和北美等地 [1] - 办事处依托航空公司 旅行社及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代表处设立 主要职能包括旅游宣传推广 建立旅行商联络机制 举办推介活动 反馈市场信息 联络国际旅游组织和航空公司 [1] - 29家办事处将成为海南旅游的推广中心和宣传窗口 在当地开展常态化旅游推广工作 [2] 入境游市场发展情况 - 2024年海南接待入境游客110万人次 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3] - 办事处肩负提升海南全球知名度 旅游美誉度和游客吸引力的使命 将获得业务开展和经费支持 [3] 具体实施案例 - 海南豪阳国际旅行社被授予香港 台北两个办事处牌匾 将利用平台推广海南旅游产品和线路 并邀请旅行商客户来海南考察 [3] - 该旅行社在港澳台入境游市场有30多年运营经验 [3]
欧洲四国旅行商赴黔桂考察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01:56
行业动态 - 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联合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及多家航空公司组织英国、爱尔兰、芬兰、挪威四国旅行商赴中国考察文旅资源[1] - 此次考察活动是驻伦敦旅游办历年来组织的规模最大、涉及国家及旅行商数量最多的踩线活动[1] - 考察团将深入贵州和广西体验黄果树景区、荔波小七孔景区、巴马等知名景点[3] - 活动有望为欧洲游客带来更多优质的中国旅游产品进一步推动中欧旅游交流与合作[3] 市场表现 - 尽管英国尚未被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名单但赴华游客数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1] - 2024年英国位列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第八位在欧洲国家中名列前茅[1] 企业参与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吉祥航空、海南航空等航空公司参与组织此次考察活动[1]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伦敦营业部总经理表示将全力以赴投身于中国入境游的快速复苏与发展[2] 参与者反馈 - 英国Par Excellence旅行社客户经理对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和人民的幸福程度赞不绝口[2] - 旅游专栏作家期待通过自己的双眼去发现中国的魅力并为更多欧洲民众讲述关于中国的故事[2]
第一批外贸小老板开始涌向旅游业
虎嗅· 2025-05-14 00:09
外贸行业现状 - 外贸公司利用美国800美元以下包裹"小额免税"政策快速发展,成为美国市场玩具等商品的主要供应商 [2][6] - 近期美国订单急剧下滑,出口关税压力显著增加,部分公司单月订单下滑明显 [7][8] -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风险加剧,若破7将导致出口利润进一步缩水 [14] - 出口转内销面临巨大价差挑战,例如婴儿车出口价300美元对应国内仅售300元人民币,利润差距近10倍 [23] 行业转型动态 - 义乌部分外贸公司转向游学团业务,组织学生团参观工厂及采购培训,成为新兴商业模式 [9][10] - 抖音主播从服装日用品直播转向旅游产品(机票、酒店、旅行团)销售,反映行业跨界趋势 [17][18] - 外贸行业普遍认为旅游业门槛较低,无需重资产投入或复杂供应链,吸引转型尝试 [28][29] 旅游业数据表现 -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26] - 酒店行业供需逐步恢复,旅行社与民宿行业竞争加剧,节假日景区数据表现亮眼 [27] - 美国3.3亿人口贡献7.4万亿美元零售额,人均消费力远超中国,凸显外贸依赖美国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23] 转型风险与挑战 - 旅游业表面低门槛实际竞争激烈,涉及酒店抽佣、OTA定价、客户投诉等多重运营风险 [37][38] - 旅游行业依赖消费能力,当前国内居民消费力尚未完全恢复,盲目扩张存在现金流断裂风险 [39][42] - 历史经验显示中美贸易政策反复性高,例如此前暂停加税10天后即恢复,行业稳定性存疑 [14][34] 宏观趋势分析 - 中美经济互补但政治博弈加剧,贸易空间进入动荡期,外贸行业长期面临不确定性 [32][34] - 旅游业可能成为外贸从业者的就业蓄水池,但需警惕行业内部价格战与运营专业化要求 [35][40] - 跨行业转型需重构认知体系,单纯切换赛道无法解决根本性经营能力问题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