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以消费级AR眼镜变革全球语言服务市场,亮亮视野的出海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05:42
语言服务市场概况 - 全球语言服务市场规模2024年达5391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至6187亿美元 2029年突破9082亿美元 [1] - 中国语言服务市场2024年规模约19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 [1] - 语言服务需求增长源于企业跨国项目增加及个人跨境活动频繁 直接影响跨境电商转化率与用户满意度 [1] 亮亮视野公司战略 - 从B端AR硬件制造商向消费级市场拓展 2022年推出首款AR翻译眼镜Leion Hey 销量超3万台 [4] - 企业级AR设备市场份额约60% 连续多年国内AR硬件出货量榜首 合作方包括上海海关、南方航空等 [4] - 2024年6月发布第二代消费级产品Leion Hey2 韩国首发两小时内预订量破1万台 加速布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2][5] 产品技术突破 - Leion Hey2整机49克 支持100余种语言05秒实时翻译 续航达8小时 配合眼镜盒扩展至96小时 [2][7] - 自主研发光波导模组实现高良率量产 拥有270余项AR专利 覆盖光学设计、AI算法等关键环节 [9] - 突破AR行业"轻量-高性能-长续航"不可能三角 推动产品从小众向规模化普及 [6][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AR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和技术积累 在智能穿戴领域复制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成功路径 [6] - AI技术爆发与资本涌入加速AR眼镜崛起 跨语言沟通场景或催生新千亿美元市场 [9] - 亮亮视野通过企业级场景打磨技术 形成软硬件全栈能力 为消费级产品提供差异化基础 [4][9] 全球化布局 - 以Leion系列为旗舰产品 策略性拓展全球消费级市场 目标取得领先地位 [5] - 通过AR翻译眼镜提供跨国沟通"中国方案" 深度参与全球语言服务市场竞争 [9] - 创始人强调用AR解决真实场景痛点 技术落地案例涵盖医疗、制造、安防等领域 [3][4]
中国智能眼镜望向世界
新华社· 2025-06-23 06:51
吴晗介绍,这副智能眼镜不仅能连接手机进行实时翻译,还可两副眼镜直接匹配,"我和游客各戴一 副,就可以用各自的母语直接对话,沟通压力荡然无存"。 这款来自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的眼镜,利用了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导入了DeepSeek、豆包等国产 大模型,目前已支持40种语言及90种口音。该公司线下市场品牌经理刘宇说:"我们的产品持续迭代升 级,有拍照、游戏、办公等多种功能,已出口至日本、俄罗斯等1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将加速拓展国际 市场。" 新华社成都6月23日电(记者陈子薇、萧永航、余里)在人流涌动的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广场,巡逻民警 吴晗用一副智能眼镜,30秒内就帮满脸困惑的外国游客解决了问路难题。 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CEO杨龙昇表示,在即将到来的成都世界运动会上,影目科技计划探索智能眼镜 的文旅应用,通过翻译等功能帮助国际友人深度体验成都文化与美食,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带动整个产业链 (芯片、光学、传感器、代工等)进入高速增长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智能眼镜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国际数据公司预测,2025年全 球智 ...
价格被打下来,AI眼镜就能上桌了?
创业邦· 2025-06-22 10:21
AI眼镜行业现状 - 618前夕AI眼镜赛道迎来密集产品上新,各大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竞相推出智能眼镜产品,功能涵盖拍照摄影、实时翻译、语音交互等,试图在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 - 618期间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激增超8倍,线上线下销售全线升温,分析师预测2025-2029年智能眼镜年复合增长率将超60%,2025年中国市场预计出货275万台,同比暴涨107% [8]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20]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价格因素是此前制约普及的主要瓶颈,主流产品定价在2000元至5000元区间,618期间的双重补贴使消费者能以几百元价格体验AI眼镜 [9] - 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眼镜市场爆发式增长 [8] - 二级市场对AI眼镜保持高度关注与乐观预期,影石创新上市后较发行价大涨330%,市值突破800亿元,带动市场对AI眼镜概念的炒作热情 [20] 产品技术痛点 - 续航问题是最大痛点,部分产品在播放声音时续航不足2小时,拍摄时续航更短,雷鸟V3新品AI拍摄眼镜拍摄仅可使用约30分钟 [5][13] - 佩戴舒适度问题突出,部分产品眼镜腿太粗导致佩戴不适,今年新品普遍将重量控制在40g以下,较早期上百克产品有显著改进 [5][11] - 功能体验问题包括漏音、提词器字幕外泄、AI交互不流畅等,部分用户反映产品像是"实验室的半成品" [5][14][15] 厂商竞争策略 - 厂商采取"先完成跑马圈地,再来谈品质升级"策略,快速抢占市场比用户体验更重要 [16][24] - 今年以来多家厂商密集发布新品,包括致敬未知科技、联想、谷歌XREAL、李未可、雷鸟等,形成"百镜大战"竞争格局 [18][19][20] - 厂商将AI眼镜视为未来智能设备生态关键一环,积极构建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力 [25][26] 行业未来展望 - 智能眼镜产品正从基础硬件叠加阶段向智能辅助与智能助理方向发展,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协同与计算终端 [21] - 伴随科技巨头持续迭代新产品、AI模型不断升级、波导技术持续创新,AI眼镜起量可能比预期更迅速 [21] - 厂商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进入市场并与用户互动,收集反馈实现快速迭代,功能体验升级需等待后续实现 [26][27]
贴身“助手”变“内鬼”?
齐鲁晚报· 2025-06-20 21:31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1.9亿台,中国市场出货量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成为全球最大腕戴设备市场 [2] - 儿童智能手表在中国市场普及率约30%,每3个孩子中有1个使用 [5] 智能穿戴设备安全隐患 - 设备内置摄像头、麦克风及定位功能可获取用户生物特征(指纹、虹膜)、健康数据(脉搏、血压)、行为轨迹等敏感信息 [2] - 数据通过云端同步存在泄露风险,可能因账号破解、系统漏洞或境外攻击导致 [3] - 蓝牙耳机存在被监听或定位的技术可能,攻击者可拦截通信数据包或暴力破解PIN码 [3][4] - 儿童智能手表易被恶意程序入侵,无需授权即可获取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权限,甚至远程操控 [5] - 智能眼镜结合AI技术可快速匹配公开数据库,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姓名、住址、亲属关系) [6] - 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通过眼动输入推断用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7] 行业技术动态 - 蓝牙耳机需通过加密算法传输PIN码进行身份认证,但加密过程可能被拦截 [4] - 美国哈佛大学开发的I-XRAY系统利用智能眼镜+人脸识别技术,5秒内可获取目标完整个人信息 [6] 行业规范与用户防护 - 涉密场所需禁用智能穿戴设备,设置电磁隔离保管箱集中管理电子设备 [8] - 建议用户从正规渠道购买设备,及时更新系统,关闭非必要权限(定位、麦克风),避免连接公共网络 [8] - 终端厂商需加强通讯校验、信息传输验证及支付限额控制,监护人应对儿童设备特定功能(交友、付费)进行管控 [5][6] 未来应用场景 - 传导纤维技术将应用于智能衣物(上衣、裤子),为其他设备供能并收集生理数据 [10] - 智能鞋子植入GPS芯片,通过LED灯光提供路线导航 [10] - 增强现实眼镜可显示地标信息并实现游戏化健身体验 [10]
出货量翻倍,中国AI眼镜超级繁荣的“三重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1:33
智能眼镜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第一季度出货量达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中国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 [2] - 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在中国市场出货量35.9万台,同比增长197.4%,雷鸟新品V3带动增长显著 [3] - AR&ER市场出货8.6万台,占比63.8%,同比增长64.0%,主要由Xreal、雷鸟、星纪魅族推动 [4] 产品趋势与技术创新 - 轻量化成为主流趋势,Rokid Glasses全球订单突破25万台,重量仅49g [4] - 高通发布骁龙AR1+ Gen 1芯片,内置神经处理单元支持端侧运行小型语言模型 [1] - 大模型(如通义千问、DeepSeek)提升智能眼镜多模态交互能力,预计2025年更多厂商入局 [6]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市场呈现"百镜大战",雷鸟、Xreal、李未可等厂商密集发布新品 [1][3] - 国内产品多对标Ray-Ban Meta,供应链无显著技术壁垒,但需验证Meta玩法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 [4] - 博士眼镜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等6个品牌合作,线下渠道竞争加剧 [10] 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 - 轻量化和美观度成为关键需求,甚至优先于智能化 [2] - 需平衡"不可能三角"(轻量化、高性能、长续航),智能化占比不宜超过40% [7][8] - 传统眼镜厂商强调功能性、外观时尚与舒适度三者结合,芯片选择影响产品体验 [8] 渠道与商业化路径 - 线下渠道出货量同比增长75.3%,传统眼镜渠道合作成为增长点 [9][10] - 智能眼镜从手机补充场景转向独立完成打车、导航等任务,价格区间数百至数千元 [9] - 消费级轻量级眼镜商业化路径更清晰,增速将显著领先其他形态产品 [5]
下一个25年,AI可以为人类做什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9 04:02
AI助理的演进与形态 - 未来AI助理将遵循从专业到通用的演进路径,先出现单一功能工具再发展为多功能瑞士军刀式助理[6] - 实用型AI助理将在5年内出现,初期可能由电商平台提供免费零售推荐服务[6] - 终极形态将是能处理邮件、旅行规划等事务的私人秘书式管家,深化对智能设备的依赖[6] - 交互形态可能包括虚拟人、语音助理或AR提示,智能眼镜将成为主要载体[6][7] 智能眼镜取代智能手机 - 2049年智能眼镜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主流设备,改变人机交互方式[8] - 交互模式从触摸屏升级为手势、眼神和语言等自然方式,苹果称其为"空间计算"[8] - 技术关键在于开发兼具透明度和图像显示能力的镜片,需整合AR/VR功能[8][9] - Vision Pro已开始探索手势交互,可能引领下一代人机界面创新[8] AIOS与bot生态系统 - 将形成类似手机操作系统的AIOS,由2-3家公司主导市场形成自然垄断[11][12] - bot生态将涵盖医疗、教育、电商等领域,类似当前APP商店的繁荣景象[11] - AI助理可自动评估和更换bot,在预算内管理服务升级[12] - B2B交易需智能合约保障,加密技术对AIOS至关重要[13] 镜像世界的构建 - 智能眼镜将实现现实世界与数字孪生的叠加,形成"镜像世界"[15] - 应用场景包括显示物品信息、远程虚拟会面、3D教学等[15][16] - 需要海量数据和算力支持,AI将成为镜像世界的核心驱动力[17] - 将催生沉浸式3D内容爆发,改变现有平面媒体的内容形态[18][19] 行业变革方向 - 游戏产业因镜像世界技术获得广阔发展空间[18] - 企业服务领域将出现基于智能合约的B2B自动化交易系统[13] - 硬件行业围绕智能眼镜展开技术竞赛,特别是AR/VR融合设备[8][9] - 内容产业向沉浸式3D体验转型,UGC模式将发生根本变革[19]
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快讯· 2025-06-18 03:57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 [1] - 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35.9万台,同比增长197.4% [1]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预测 -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1] - 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216.5万台,同比增长178.4% [1] - AR/VR设备出货量预计74.2万台,同比增长38.1% [1]
全球首个AI眼镜支付技术落地,Rokid称明年量产目标100万台
钛媒体APP· 2025-06-18 03:48
全球首个AI眼镜支付技术落地 - Rokid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全球首个可支付的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功能,用户通过语音指令结合扫码识别算法即可快速完成付款 [2] - 该款智能眼镜全球订单量已突破25万台,将于6月底开启交付 [2] - Rokid预估到今年底国内AI眼镜整体出货量有望超过50万台,公司产能约20万台,主要受限于芯片 [2] - Rokid明年出货量目标是100万台 [2] 产品技术特点 - "看一下支付"功能简化传统手机支付流程,用户只需识别商家收钱码并说出确认支付口令即可完成支付 [4] - 在特定场景如早高峰购买早餐、菜场购物等场景下优势明显,解放双手实现便捷支付 [5] - 系统采用基于声纹的多因子可信身份验证方案,并辅以实时安全风控核验 [5] - 支付宝承诺"被盗即赔",构建多层级防控机制保障支付安全 [5] 公司背景与行业现状 - Rokid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人机交互技术,产品已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等多个场景 [3] - 公司代工合作伙伴为蓝思科技,但产品代工仍面临较大挑战 [3] - 国内AI眼镜市场受到广泛关注,小米、华为等巨头陆续进入 [5] - 行业更多玩家进入有助于加快市场规模扩大,Rokid强调产品体验而非价格战 [6] 未来应用场景拓展 - "看一下支付"将拓展到停车场收费、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等场景 [7] - 未来可通过语音呼叫网约车、下单外卖,支付记录可同步生成日程提醒 [7] - 支付宝表示将全面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7]
加入AI眼镜疯狂大潮,跨过AI眼镜炽热战场
36氪· 2025-06-18 03:27
苹果AR眼镜缺席WWDC 2025 - 苹果在WWDC 2025上未发布AR眼镜 也未展示"one more thing"环节 打破市场预期 [2] - 此前Vision Pro市场反响不及预期 但AR专利频繁曝光 引发行业猜测 [2] - Meta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已率先进入AR赛道 中国厂商也在快速崛起 [4] 谷歌AR战略布局 - 谷歌I/O 2025重点展示XR战略 推出Android XR系统 与三星/高通合作开发硬件 [5] - Project Moohan XR设备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 定位开发者群体 [7] - 展示AR眼镜原型机 具备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 与Gentle Monster等时尚品牌合作 [9][11] - 联合中国厂商Xreal推出Project Aura 原生支持Android XR [11] - 谷歌创始人布林高调宣布将重新重视Google Glass项目 [11][13] 中国AR厂商动态 Rokid - 发布Rokid Glasses AR眼镜 仅重49g 主打翻译和字幕功能 [14][15] - 获央视多次报道 主持人鲁健在节目中实际佩戴使用 [18] - 采用限量发售模式 上半年一"镜"难求 6月下旬开始发货 [20] - CEO Misa预言"AR眼镜将取代智能手机" [22] 雷鸟创新 - 2025年Q1国内AR市场占有率高达45% [24] - 线上监测显示2025年Q1国内XR设备出货量8.5万台 同比增长66.3% AR设备增长157% [23] - 发布多款产品线 包括V3 Slim拍照眼镜/Air 3s Pro观影眼镜/X3 Pro AR眼镜 [31] - X3 Pro采用全彩刻蚀光波导方案 支持Apple Watch控制 [31] 全球AR行业格局 Meta - Ray-Ban Meta AI眼镜销量达200万 计划2026年产能提升至1000万台 [26] - 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152万台 其中94%为拍照AI眼镜 [28] - 发布Project Aria Gen 2原型机 重量75g 续航6-8小时 支持眼动/手势追踪 [32] 苹果 - 据传计划2026年底发布对标Ray-Ban Meta的AI眼镜 [36] - 已申请多项AR专利 但产品进度不明 [36] 行业预测 - Rokid CEO预测AR眼镜3-5年内普及 悲观估计5-10年 [36]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需要20年时间 [36] - AI眼镜被视为AR发展必经之路 2025年618期间销量表现突出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