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

搜索文档
公共纳凉点 乘凉好去处
人民日报· 2025-08-02 11:08
城市纳凉服务创新举措 - 湖北宜昌公交集团推出"纳凉公交"服务,每天安排7辆新能源公交车赴6处工地提供空调休息区,并免费提供饮用水、防暑药品等物资 [8][9] - 宜昌纳凉公交运营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下午3点,部分驾驶员还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服务将持续至8月底并根据需求动态调整 [8][9] - 宜昌同时开通沿江纳凉专线,双向对发且票价与普通公交一致,去年三季累计投放800台次公交车,服务时长近3000小时,服务2.2万人次 [9] 地铁纳凉空间运营 - 郑州地铁与人防部门合作在地铁站设置35处纳凉点,面积从15至60平方米不等,配备休息座椅、书籍、棋牌等设施 [10][11] - 郑州地铁纳凉点提供便民服务卡允许免费使用站内洗手间,部分点位升级为便民驿站,增设雨衣、老花镜、AED设备等 [11][12] - 郑州地铁纳凉服务自2023年从10个点位扩展至35个,站内恒温28℃与户外40℃形成鲜明对比 [10][11] 人防工程避暑利用 - 重庆巴南区开放两处防空洞纳凉点,其中江龙干道人防工程面积约300平方米,配备座椅、饮水机、无线网络等设施 [13][14] - 重庆全市10个区共开放40处人防工程纳凉点,巴南纳凉点日均接待量超1000人次,开放时间为每日10点至21点 [14] - 防空洞利用自然凉风特性深受老年人欢迎,部分点位还提供报刊阅览、棋牌活动等休闲服务 [13][14]
曾是群众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首选 营运11年后,1360辆公共自行车“退役”
镇江日报· 2025-08-01 23:58
公共自行车市场现状 - 镇江经开区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11年,累计投放1360辆自行车,建设80个站点,安装1640套锁车器 [1] - 运营初期日均最高骑行量超1000辆次,目前日均骑行量不足200辆次,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 [1][2] - 共享单车无桩化模式更便捷灵活,导致公共自行车使用率急剧下降 [1] 项目退出原因及后续安排 - 公共自行车及配套设施老化损坏,维护成本增加,影响用户体验 [2] - 项目将于8月逐步退出市场,共享助力车站点将优化覆盖原服务区域 [2] - 押金和预充值款将退还用户,退卡流程通过官网公告 [2] 行业趋势 - 共享出行工具(如共享单车、助力车)逐步替代传统公共自行车 [1][2] - 公共交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新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推动模式创新 [1][2]
深圳巴士集团与新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6:55
人民财讯8月1日电,深圳巴士集团与新译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新译科技")近日签署战略合作 协议,宣布在全市"小黄帽"出租车上全面部署智能翻译设备Mosstalk。 ...
支付出行双升级,畅享便捷之旅 | “老外”游上海(三)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8:33
入境旅游热潮 - 中国持续放宽和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China Travel"成为全球热门话题,上海作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迎来入境游热潮 [1] - 上海发布2025年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口号"这里是上海",旨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2] 支付服务优化 - 上海移动支付普及率超过95%,位居全国前列,为提升外籍游客支付便利性,上海出台《上海市完善支付服务体系优化入境人士消费环境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动方案》 [4] - 支付宝开展"外卡内绑"产品身份分层验证并提升交易限额,银联国际拓展"外包内用"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在沪交易近2000万笔、金额达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60% [5] - 上海构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服务体系,浦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设有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 [6][7] 出行服务升级 - 上海地铁全线网支持银联卡闪付过闸,境内外主流银行卡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均可使用 [9] - 上海推出"入境通"(Easy Go)一站式入境游聚合服务平台,整合"食、行、游、购"四大场景的30个小程序,覆盖外卖、交通、旅游咨询等服务 [9] - "随申行SH MaaS"服务全面接入,提供公共交通"一码通行"、实时查询等功能,出租车支付便利化改造完成2000台,支持多支付方式POS机和外卡支付 [9][10] 城市服务体验 - 上海公共场所双语标识完善,外籍游客评价英文标识和翻译规范,显著提升出行便利度 [10] - 滴滴出行APP英文版支持外卡支付和中英双语实时翻译,进一步优化外籍乘客出行体验 [10]
远近结合、内畅外联,聊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2:23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 雄商高铁进入无砟轨道铺设与接触网架设阶段 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 [4] - 济郑高铁开通运营 实现从聊城西站直达17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3] - 累计实施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55项 新改建农村公路超2800公里 [3] - 东阳高速和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将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 [4] - 相继建成东阿至东平黄河大桥和聊泰黄河公铁大桥两座黄河通道 [3] 重大交通项目规划 - 谋划推进临濮高速、高台高速、聊邯长高铁、东聊高速及济聊高速改扩建等项目 [2] - 聊城机场项目已获批立项 临清至濮阳高速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 [4] - 通过纵向北融京津冀、南接长三角与粤港澳 横向东引西拓完善沿黄达海大通道 [2] 公共交通服务升级 - 开通环湖旅游公交、"夜享水城"公交及6条高铁公交专线 实行"高铁不到站 公交不收车"机制 [5] - 连续5年实施秋冬季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 主城区投放共享电单车2万辆 [5] - 搭建95128出租汽车约车平台 实现一键叫车直达服务 [5] 客货邮融合发展 - 茌平区获评全省第三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实现消费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 [5] - 通过客货兼顾、运邮结合模式解决物流配送和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5] 政务服务优化 - 道路运输证等8类证件纳入免提交范围 15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 [7] - 经营性普通货运资格证实现直接申领 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业务可通过"道路运政一网通办"线上办理 [7]
聊城市全面推广“绿色公交”助力城市低碳化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1:31
全面推广"绿色公交",助力城市低碳化发展。全市城市公共交通车1723辆,其中新能源车辆,占比已有达90%以上。借助国家大规模设 备更新政策,组织开展了全市城市公交企业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共更新新能源公交车50辆,动力电池936套圆满 完成更新任务,今年将持续推进这一工作,助力公交绿色出行水平不断提升。 持续优化"便民公交"布局,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随着2023年底聊城高铁西站的启用,我们依据客流大数据,不断优化综合客运枢纽公 交换乘线路,积极推进"零距离换乘",以"常规公交线路""快速公交线路""高铁公交专线"三种方式为主,开通高1至高6六条高铁公交专 线,延伸K23、K249两条常规公交线路,串联城区内大中院校、企事业单位、大型商超、旅游景点、汽车站、火车站等客流集中地,切 实做好高铁公交接驳转运工作。在春运及重大节假日,加强与聊城高铁西站的信息常态化沟通,建立信息联络机制,坚持"高铁不到站, 公交不收车"理念,增加应急运输车辆,保障乘客安全便捷出行。"十四五"期间,还新增红色之旅、快"6路"公交专线、开通运营"夜享水 城"特色公交以及多种形式的定制公交服务线路,通过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和新 ...
济南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开通满月,近500人尝鲜体验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03:57
智能网联公交2号线运营情况 - 济南市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于6月28日正式开通 市民可通过预约试乘 [1] - 开通一个月内已有近500名乘客参与体验 [1] - 线路目前仅在周末运行 市民需通过"369出行"APP预约 [7]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 L4级自动驾驶公交"智小蓝"具备全无人驾驶能力 包括信号识别 自主超车 自动避障 精确进站等功能 [5] - 车辆在起步区道路运行 成为城市科技景观 [3] 用户反馈与市场反响 - 公交车迷是首批体验主力军 本地及外地车迷专程打卡并在社交平台分享 [3] - 家长带孩子体验成为另一主要群体 通过实践感受科技进步 [6] - 自动驾驶公交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被视作智慧交通的代表性应用 [3]
无锡上线全国首条智驾就医公交线
新华日报· 2025-07-30 21:01
全国首条医院智驾公交线 - 全国首条开进医院的智驾公交线在无锡正式上线 线路为公交微巴43号线(江南大学附院智驾线) 全长1.8公里 精准对接地铁出站口至医院门诊楼 [1] - 该线路配备全套硬件智能设备及后台高阶算法 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 从地铁长广溪站出发 途经震泽路、蠡湖大道等 进入江大附属医院内部 全程约5分钟 [1] - 试运行期间无需预约且暂不收费 市民可直接在站台上车 实现"一站就医" [1] 创新"公交+医疗"服务模式 - 无锡在江大附属医院南院区上线全市首个医院版"巴士邻居" 市民就诊后可在门诊大楼前由公交车改造的休憩驿站预约"动态公交"回家 [1] - 通过"无锡云公交"小程序可花3元预约"动态公交" 目前"巴士邻居"订单每天约40个 "动态公交"日均接送就医市民约50人次 [1] - 采用"驿站+叫车"组合模式 打通从"家门"到"院门"公共出行"最后100米" [1]
成都上线银行卡刷卡乘车功能 坐地铁公交可刷境外银行卡
四川日报· 2025-07-30 06:42
"近3个月来,我们对全线网1万多台设备、30多个系统进行全面升级,确保银行卡刷卡支付功能如 期落地。"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国际旅客在蓉出行体验,成都地铁全线网配 备中英文导向标识指引,所有列车及车站实现双语广播,423座车站配置多语种翻译机,部分重点车站 设有双语志愿服务岗。 ●乘客持银联卡及境外发行的维萨卡、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卡,可在成都地铁全线网、全闸口,成 都公交集团运营的常规公交线路刷卡机、BRT闸机以及机场、旅游等专线候车点POS机刷卡乘车 不用兑换现金买票,也不用下载应用程序,直接刷银行卡就可在成都乘坐地铁、公交——7月28 日,成都地铁、公交正式上线银行卡刷卡乘车功能。 乘客持银联卡及境外发行的维萨卡(Visa)、万事达卡(Mastercard)、美国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可在成都地铁全线网、全闸口,成都公交集团运营的常规公交线路刷卡机、BRT闸机以及 机场、旅游等专线候车点POS机刷卡乘车。这是成都交通领域针对境内外乘客支付便利性的又一次服务 升级,成都也成为中西部首个直刷银行卡乘坐地铁、公交的城市。 支持直接刷卡乘地铁公交的银行卡需满足三大条件:一 ...
怎么看这三个“1亿”(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27 22:22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 中国城市交通日均客运量达3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1亿人次、公交1亿人次、出租车/网约车1亿人次,体现系统韧性与活力 [1] - 多元化交通网络显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跨城"一日千里"与城内高效通勤,工作生活半径大幅扩展 [1] - 公交系统规模庞大,全国城市公交线路近8万条、总长度超170万公里,成为普惠性出行基础设施 [1] 交通网络优化方向 - 公交运营需科学论证站点设置、车辆调配等细节,动态调整线路(如夜班公交因网约车普及需重新定位)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1] - 北京地铁网络已形成29条线路的"地下大动脉",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公共交通串联热门景点形成"交通+文旅"消费闭环 [2] - 出行需求升级推动服务精细化,需开发直达地铁、就医送学等精准服务,以及景区通游专线、换乘接驳等旅游配套 [2] 交通与城市发展协同效应 - 高效交通网络直接赋能城市经济,北京案例显示地铁系统与经济活动"同频共振",文旅消费获新动能 [2] - 城市交通规划合理性影响整体形象,需从"满足基础出行"向"提升体验品质"转型,通过"小处方"式微创新优化服务颗粒度 [2] - 交通网络密度与城市活力正相关,"幸福出行网"的完善将增强城市运行效率与人文温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