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

搜索文档
纳芯微: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6:3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24亿元,同比增长79.49%,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子需求增长、泛能源领域复苏及麦歌恩并表因素[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1万元,亏损同比收窄,毛利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改善[3][6] - 研发费用达3.61亿元,同比增长13.18%,研发人员增至588人,平均薪酬增长22.13%[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08亿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增长154.95%及员工薪酬增加[3][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传感器领域推出3D线性霍尔芯片、支持PSI5接口的汽车级角度传感器及小尺寸绝压系列产品[6][8] - 信号链产品新增三通道数字隔离器、高速车载视频SerDes接口芯片,传输速率达6.4Gbps[6][9] - 电源管理产品实现汽车主驱栅极驱动量产,推出AI服务器GaN驱动及4通道大功率D类音频功放[6][10] - 累计获得45项知识产权授权,包括18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覆盖五大领域[14][25] 市场应用与行业趋势 - 汽车电子营收占比34.04%,累计出货量超9.8亿颗,覆盖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及智能驾驶场景[6][13] - 泛能源领域营收占比52.57%,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复苏及AI服务器电源需求增长[6][11]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6年达7607亿美元,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3431亿元[6][1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4.3%,单车芯片用量较燃油车翻倍,带动国产替代加速[7][9] 核心竞争力 - 拥有3600余款产品型号,形成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全链路解决方案[13][14] - 通过IATF 16949和ISO 26262 ASIL-D认证,车规芯片达国际标准[14][23] - 自建封测工厂保障供应链安全,与晶圆代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4][28] - 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如数字隔离芯片CMTI>200kV/μs[25][29]
纳芯微(688052.SH)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亏损7801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2:25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15.24亿元 同比增长79.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801万元 同比收窄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06亿元 同比收窄 [1] - 基本每股亏损0.55元 [1] 下游市场表现 - 各下游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 [1] - 汽车电子需求持续稳健增长 [1] - 泛能源领域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1] 业务影响因素 - 麦歌恩并表对营收产生积极影响 [1]
泰凌微: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2:0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72%,主要由于客户需求增长及新产品量产出货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58%,主要受益于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及经营杠杆效应 [3][12] - 毛利率提升至50.61%,净利率达到20.08%,较2024年同期7.38%和2024年全年11.54%均有大幅提高 [12][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11.6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24%,主要系收入增长导致销售收款大幅增长 [3][4]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87% [5] 研发投入与技术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14%,较上年同期28.12%减少4.98个百分点,但研发费用绝对值增长13.33%至1,370.72万元人民币 [3][4] - 完成多款先进工艺芯片的量产流片,涵盖蓝牙6.0、星闪等重要功能,并推出支持边缘AI技术的多个系列芯片和软件开发工具 [10][14] - 新推出的端侧AI芯片进入规模量产阶段,二季度销售额达到人民币千万元规模 [12] - 成为全球非手机芯片公司中首个获得蓝牙6.0认证的产品系列,并第一时间完成蓝牙6.1产品认证 [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境内发明专利73项、境外发明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29项 [15] 市场拓展与客户基础 - 产品被谷歌、亚马逊、小米、罗技、联想、创维、长虹、海尔、JBL、Sony等国内外一线品牌采用 [1][5] - 海外业务快速扩张,境外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12] - 市场推广活动覆盖美国、欧洲和亚太区域,参加CES展、德国嵌入式展、香港春季电子展等重要展会,获取的有效销售线索数量大幅超出规划目标 [14] - 在智能遥控器市场占据全球重要份额,在智能零售电子货架标签(ESL)市场处于国内龙头地位 [9][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在低功耗蓝牙系统级芯片市场位于全球第一梯队,在Zigbee领域是出货量最大的本土芯片供应商并稳居全球前列 [9] - 推出支持星闪技术的多模低功耗物联网芯片,并完成WiFi-6多模芯片的批量出货 [10][12] - 核心技术支持低功耗蓝牙、Zigbee、Thread、Matter、WiFi等多种短距无线通讯协议,并具备边缘AI处理能力 [5][8][21] - 自主研发的多模物联网协议栈及Mesh组网协议栈技术实现双模切换、双模共存、三模通信等多种灵活动态的工作方式 [19][23] - 在超低延时无线音频技术领域实现低于20ms的音频处理延时,并支持AI降噪等先进功能 [35][36] 行业地位与标准参与 - 自2019年起担任国际蓝牙技术联盟(SIG)董事会成员,深度参与蓝牙标准的制定与规范 [11][19] - 积极参与CSA联盟(原Zigbee联盟)的Matter标准开发,并协助将标准从英文版本翻译为中文 [19][32] - 是Thread联盟贡献者级别成员,自研Thread协议栈并于2021年获得中国大陆首个Thread认证 [19] - 作为苹果MFi开发成员及Adjunct Technology Development成员,提前参与HomeKit和FMN等技术的合作与验证 [19] 供应链与生产模式 - 采用Fabless模式,将芯片制造环节外包给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封装测试环节外包给专业厂商 [5][27] - 拥有灵活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有效覆盖全球不同区域客户的需求,保障产业链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 [27][28] - 报告期内完成支持星闪技术的多模低功耗物联网芯片流片,并实现WiFi-6多模芯片的批量出货 [10][12]
瑞芯微: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1:1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2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8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61% [2] - 基本每股收益1.27元/股,同比增长188.64% [2] - 总资产50.1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7.44%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9%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3] - 国内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 [3] - 集成电路出口金额90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3] - 端侧AI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新阶段,AIoT 2.0时代开启 [10][11] - 中国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多样化应用场景和完备产业链优势 [1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推出首颗端侧算力协处理器RK182X系列,支持3B/7B参数级别LLM和VLM模型 [10][12] - 自研NPU算力覆盖0.2TOPs至6TOPs,满足多层次算力需求 [8][17] - 新增43项发明专利申请,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36项 [18] - 研发费用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 [22] - 研发人员760人,占总员工比例77% [20] 应用市场拓展 - 汽车电子覆盖智能座舱、车载视觉等六大产品线,量产于上百款车型 [15] - 机器视觉领域推出4K通用视觉处理器RV1126B [13][16] - 机器人应用覆盖具身机器人、工业物流机器人等多类产品 [16] - 工业应用形成多性能层次AIoT产品布局,服务智慧工业等场景 [17] - 教育办公、智能家居等消费领域持续探索AI端侧落地应用 [17] 客户与生态建设 - 与安克创新、比亚迪、百度、小米等数千家终端客户合作 [19] - 第九届开发者大会吸引超4000人参会,创历史新高 [20] - 通过开源社区、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强化产业链合作 [20] - 产品兼容Android、Linux及多种国产操作系统 [18] 经营模式与供应链 - 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芯片设计与销售 [6] - 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6] - 货币资金23.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88% [22] - 存货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 [22] - 预付供应商货款导致预付款项增长22.96% [22]
纳芯微: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78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8 10: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4亿元 同比增长79.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801万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2.65亿元 [1]
广立微: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7 08:0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43.1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5.74万元,上年同期为-352.56万元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4.32万元,同比改善82.67% [5] - 基本每股收益0.0796元/股,同比增长526.77% [5] 主要产品与服务 - EDA软件:包括测试芯片设计工具SmtCell、TCMagic、ATCompiler等,用于提升集成电路良率 [15][16] - 半导体大数据分析系统:DATAEXP系列覆盖芯片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2025年获多家头部企业数千万订单 [17][18] - 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T4000系列和T4100S系列测试设备,支持LOGIC、CIS、DRAM等多种芯片测试 [21] - 技术服务:提供成品率提升和DFT设计服务,帮助客户优化工艺和产品性能 [22][23]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推动半导体需求增长,同时赋能芯片研发与制造环节 [7][8] - 国际局势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国内成熟制程产能占比预计从2023年29%提升至2027年33% [9] - 先进封装技术(如2.5D/3D封装)成为超越摩尔定律的重要路径 [10] - 汽车电动化带动芯片需求,电动车芯片数量达1,600-2,000颗,远超传统燃油车 [1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EDA市场由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主导,2021年合计市占率77.7% [12] - 国内EDA市场规模近12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约15% [12]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023年23%提升至2024年30%,预计2025年达35%以上 [13] - 公司在测试芯片设计EDA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14] 技术研发优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已授权专利228项(含美国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89件 [31] - 研发人员541名,占员工总数76.09%,其中65.25%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31] - 形成测试芯片设计、电性测试、大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技术体系 [32] - 研发费用持续高投入,具体金额未披露 [32]
华大九天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6 22: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02亿元,同比上升13.01%,归母净利润306.79万元,同比下降91.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67亿元,同比上升16.01%,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64.6万元,同比下降122.0% [1] - 毛利率89.12%,同比减2.48%,净利率0.61%,同比减92.83%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55亿元,三费占营收比30.95%,同比增18.82% [1] - 每股净资产9.27元,同比增4.0%,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5元,同比增4475.6%,每股收益0.01元,同比减91.83% [1] - 应收账款4.56亿元,同比增幅达31.57% [1] - 货币资金7.44亿元,同比下降70.72% [1] - 扣非净利润-1862.1万元,同比改善63.66% [1] 业务评价 - 去年ROIC为0.94%,资本回报率不强,净利率为8.96% [3] - 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2.4%,2024年ROIC为0.94% [3] - 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3]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2.24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41元 [3] 基金持仓 - 诺安成长混合持有1174.72万股,规模184.47亿元,近一年上涨46.98% [4] - 银河创新成长混合A持有1170.00万股,减仓 [4] - 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持有243.74万股,减仓 [4] - 诺安优化配置混合A持有144.26万股,减仓 [4] - 诺安和整混合A持有54.51万股,新进十大 [4] - 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持有50.42万股,新进十大 [4] 战略发展 - 终止收购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5] - 已收购芯達芯片科技,投资上海阿卡思微电子、无锡亚科鸿禹电子等多家企业 [5] - 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两只产业基金 [5] - 承诺自终止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5] - 采取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和并购整合相结合的模式加速全流程布局 [5][6] - 在模拟电路设计、存储电路设计等领域实现国外产品全面替代,数字设计和晶圆制造领域尚未全面覆盖 [6]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将持续努力做好经营管理,提升内在价值 [6] - 高度重视战略合作与产业资源整合,积极布局并购整合及产业投资 [6] - 以全面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主要目标,致力于构建全领域全流程ED工具链 [6] - 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沟通 [6]
华大九天(301269.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306.79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91.90%
新浪财经· 2025-08-16 02: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02亿元,同比增加5774.89万元,连续4年上涨,同比增长13.01% [1] - 归母净利润306.79万元,同比减少3480.34万元,同比下降91.90%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43亿元,同比增加2.49亿元 [1] - 摊薄每股收益0.01元,同比减少0.06元,同比下降91.83% [4] 资产负债与盈利能力 - 最新资产负债率8.11%,环比增加0.39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67个百分点 [3] - 最新毛利率89.12%,环比减少2.29个百分点,同比减少2.27个百分点 [3] - 最新ROE 0.06%,同比减少0.72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09次,同比增加0.01次,连续2年上涨,同比增长10.93% [4] - 存货周转率0.91次,同比增加0.13次,连续2年上涨,同比增长16.44% [4]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78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4.36亿股,占总股本80.34% [4] - 主要股东包括中国电子有限公司(21.22%)、北京九创汇新资产管理合伙企业(17.63%)、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12.84%)等 [4]
华大九天: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36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为301269 证券简称为华大九天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董事会秘书为宋矗林 证券事务代表为吴雪丽 联系电话010-84776988 电子信箱ir@empyrean.com.cn [1] - 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中二路2号A座二层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1,536,95862元 同比增长130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67,91385元 同比大幅下降919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621,01563元 同比改善6366%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213,93575元 同比大幅增长4,47560%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57元/股 同比下降9183% [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056元/股 同比下降919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06% 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 [1] 资产与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5,475,878,91774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2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31,821,44149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055% [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7,750户 [2] - 前十大股东中 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股2122%为第一大股东 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284%为第二大股东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88%为第三大股东 [2][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2%为第十大股东 [3]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5] -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5]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 [5]
必易微: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36
总则 - 制度适用于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涵盖其名下及利用他人账户持有的所有本公司股份 [2] - 制定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及上交所相关监管指引等法律法规 [2] - 禁止开展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的融资融券交易 [3] 股票买卖禁止行为 - 禁止减持情形包括:上市首年内、离职后6个月内、涉嫌证券违法被调查/处罚期间等8类场景 [3]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股总数的25%(持有≤1,000股可一次性转让) [4] - 计算基数以上年末持股为基准,新增无限售股份当年可转让25%,权益分派导致增持可同比例增加转让额度 [4][5] - 禁止交易窗口期包括:年报/半年报公告前15日、季报/业绩预告前5日及重大事件敏感期等 [5] - 禁止6个月内反向操作(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违规收益归公司所有 [6] - 限制范围延伸至配偶、父母、子女等关联方账户及控制实体 [6][7] 信息披露 - 董事会秘书需季度核查持股数据及交易披露情况,发现违规需及时上报监管机构 [6] - 减持前需提前15个交易日提交计划公告,内容包含数量、时间区间、价格及合规说明 [7] - 股份变动需在2个交易日内披露变动前后数量、价格等细节 [8] - 司法强制执行需在收到通知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处置计划 [8] 股份变动管理 - 董事及高管需在上市时、任职变更或信息变动时2个交易日内申报身份及账户信息 [8] - 离任后6个月内禁止转让股份,离婚分割股份后双方仍需遵守每年25%转让限制 [9] - 离婚等股份分配需提前披露并制定减持额度分配方案 [9] 责任追究 - 违规交易导致损失需承担监管处罚及公司处分,并赔偿投资者损失 [9] - 所有违规记录需完整保存并视情况向监管报告或公开披露 [10] 附则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11] - 术语定义与《公司章程》一致,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执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