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造

搜索文档
【财闻联播】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部署推进会!中芯国际半年报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8-28 11:19
宏观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会议部署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和防范非理性竞争 强调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并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2][3] - 商务部宣布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和就业支持力度 包括保障生产履约、开拓多元化市场及提供信保支持 [4] -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实施期限为5年 [5] - 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27627亿元 其中一般债务172483亿元 专项债务355144亿元 [6] 金融机构 - 中信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 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 [7] - 中国银河上半年营业收入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 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 拟每10股派1.25元 [8] - 中国人保私募证券基金投资以A股为主 重点关注优质标的并做好风险管控 已获批100亿元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9] 市场数据 - A股主要指数收盘上涨 沪指涨1.14% 深证成指涨2.25% 创业板指涨3.82% 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 [10][11] - 半导体芯片和CPO概念板块走强 天孚通信20%涨停 寒武纪股价突破1500元 两市成交达3万亿元 [10][11] - 截至8月27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22048.81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01.01亿元 [12] -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81% 恒生科技指数跌0.94% 中芯国际涨约11% 华虹半导体涨超8% [13] 公司动态 - 中芯国际上半年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 净利润3.21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预计三季度需求持续 [14] - 中微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 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刻蚀设备销售增长40.12% [15] - 顺丰控股上半年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9.3% 净利润57.4亿元同比增长19.4% 拟每10股派4.6元 [16] - 伊利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3.49% 净利润72亿元同比下降4.39% 多项业务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 [17] - 理想汽车第二季度收入总额302亿元同比减少4.5% 车辆销售收入289亿元同比减少4.7% 净利润11亿元同比减少0.4% [18] - 安踏体育澄清并非加拿大鹅控股公司潜在收购的一方 [19]
华润微(688396.SH):上半年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增长20.85%
格隆汇APP· 2025-08-28 11:16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2% [1]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5% [1] - 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27.06亿元,较期初增长1.79% [1] 资产状况 - 公司总资产为295.40亿元,较期初增长1.49% [1] 股东回报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 [1]
英伟达咽喉上的苏州女人
创业邦· 2025-08-28 10:13
公司背景与成长历程 - 英诺赛科2015年成立于珠海 从无成熟技术、无量产经验、无客户基础的"三无"状态起步[3][8] - 创始人骆薇薇从NASA辞职回国创业 初期仅一名员工跟随[3][8] - 7年内累计融资60亿元 宁德时代曾毓群投资2亿元[3] - 2024年12月港股上市 市值达722.68亿港元[3] 技术路线与战略选择 - 采用IDM模式 整合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流程以掌握定价权[8][9] - 直接攻克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工艺 突破行业主流6英寸技术瓶颈[12] - 2018年苏州工厂动工 2021年实现全球首家8英寸氮化镓晶圆量产 耗时不足6年[20] - 月产能达1.25万片晶圆 芯片累计出货量超10亿颗(2023年单年出货6.6亿颗)[20][24] 市场地位与客户拓展 - 2023年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占率42.4% 居行业第一[20] -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9.9% 领先纳微半导体(16.5%)、英飞凌(10.3%)等国际厂商[22] - 客户覆盖消费电子(OPPO、小米、vivo)、汽车(比亚迪、速腾)、激光雷达(禾赛)、数据中心等140家企业[3][50] - 海外收入从2021年18.1万元增长至2023年5795.3万元[53] 氮化镓技术优势与应用 - 氮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具备宽禁带、高电子迁移率、耐高压高温特性 性能优于硅基芯片[34][36] - 应用于AI数据中心电力系统 解决传统48V架构限流问题 支持英伟达800V直流架构转型[27][29] - 800V架构使输电能力提升85% 铜材需求减少45% 端到端效率提高5%[29] - 在激光雷达、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100余细分领域实现渗透[50] 创始人特质与团队构建 - 骆薇薇为数学博士 曾任职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首席科学家 专注火箭燃料燃烧研究[42][46] - 核心团队包括原LG北美总裁孙在亨、德国工程院院士Eicke Weber及中芯国际"技术五虎"之一吴金刚[16][17] - 通过车规级AEC-Q101认证(-40℃~125℃千小时测试) 打入比亚迪供应链[50] - 在苏州建立氮化镓创新中心 联合小米、联想等下游企业协同开发[50] 行业趋势与未来规划 - 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18亿元(2023年) 渗透率仅0.5%[38] - 数据中心用氮化镓市场从2019年不足1000万元增长至2023年7000万元[39] - 目标2025年实现月产能7万片 定位"中国台积电/英伟达"级技术话语权[53] - 在硅谷、首尔、比利时设立子公司 加速全球化布局[53]
ST深耕中国四十年再出发: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沪上启新篇
半导体芯闻· 2025-08-28 09:55
公司本地化战略 - 公司推进"在中国 为中国"本地化战略 围绕中国设计 中国创新 中国制造三条主线展开[7] - 中国设计指组建本地研发团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 中国创新指建立7个技术创新中心和1个封测创新中心 中国制造指实现碳化硅和STM32微控制器等关键产品完全本地化供应链[7] - 公司已构建近5000名员工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与本土合作伙伴共建联合实验室 形成技术-产品-制造-服务完整闭环[9] 汽车半导体行业趋势 - 汽车半导体含量从十几年前300-400美元跃升至目前超1000美元[14] - 汽车市场围绕更安全 更环保 更智联三大方向演进 ADAS辅助驾驶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车联网和智能座舱成为竞争焦点[18] - 汽车厂商成为生态圈核心 半导体企业与整车厂 一级供应商深度协同定义产品创新方向[18] 技术布局与产品优势 - 公司提供电动化解决方案包括电池管理 功率转换器 车辆控制单元 热管理 电驱逆变器和多合一动力总成域控制器 具备可扩展 创新功能 降低成本 优化体积等优势[22] - Stellar系列MCU基于28纳米ARM架构开发 采用PCM工艺使存储密度比上一代高一倍 支持环网架构并集成网络Switch 具备先进边缘AI能力[29] - STi2Fuse电子保险丝替代传统熔断保险丝 配电箱比机械保险丝减重25% 具备先进诊断功能 在故障时能在小于100微秒内快速切断[28][33] 本地化制造进展 - 与三安光电在重庆成立8英寸碳化硅晶圆合资制造工厂 成为率先实现完整本地化部署的国际半导体公司[12] - 委托华虹宏力代工40纳米节点STM32微控制器 实现STM32供应链完全本地化 成为唯一提供双供应链模式的MCU大厂[12] - 投资扩建深圳后端封测厂 该工厂贡献公司超过50%的后端产能[12] 创新中心建设成果 - 上海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配备全套设备和实验能力 覆盖系统方案开发与芯片验证[35] - 自2019年以来已推出34套电动化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包括OBC VCU 充电机 智能钥匙等[37] - 为中国市场定制化开发芯片 包括电动化领域BMS的AFE芯片(已开发四代) 自动驾驶电源系列芯片和汽车MCU芯片[37]
海力士,独家首发新型DRAM
半导体芯闻· 2025-08-28 09:55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出业内首款采用高介电常数(High-K)EMC材料的高散热移动DRAM产品 并开始向客户供应[2] - High-K EMC通过在材料中混合氧化铝提升导热性能 其导热系数相比传统EMC提升约3.5倍[3] - 新材料的垂直热传导路径热阻改善47% 有效解决旗舰智能手机因AP与DRAM叠层封装导致的发热问题[2][3] 技术应用价值 - 该产品主要应对端侧AI高速数据处理产生的热量 这些热量是导致智能手机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2] - 增强的散热性能可提升智能手机整体性能 同时降低功耗并延长电池续航与产品寿命[3] - 产品采用PoP(Package on Package)封装结构 能高效利用有限空间并提升数据处理速度[2] 行业战略定位 - 公司通过材料技术创新巩固其在下一代移动DRAM市场的技术领导地位[3] - EMC作为半导体后工序关键材料 主要作用包括密封保护半导体免受水分/热量/冲击影响 同时作为热量释放通道[2]
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7:20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审议通过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39][4] - 董事会会议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监事会会议应到监事3人实到3人,所有议案均获得全票通过 [39][5][7][40]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2日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及独立董事将出席回答投资者提问 [33][3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4.59亿元,发行4000万股,发行价格12.74元/股 [9][10] - 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34.77亿元,发行1060.61万股,发行价格330元/股 [11] - 两次募集资金均设立专项账户存储,并签署三方监管协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专户已完成销户 [13][16] 募集资金使用管理 - 公司建立完善的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最高达30亿元 [23][24][25] - 曾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部分最高使用1亿元,2021年非公开发行部分未使用 [22][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 [26] 经营与投资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网络互动业绩说明会 [33][35] - 投资者可在2025年8月26日至9月1日期间通过线上渠道预先提问 [33][36] - 本次说明会旨在就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与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 [34]
湖南三安半导体推出首代Trench MOSFET技术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14
公司技术发布 - 三安光电旗下湖南三安半导体正式发布首代高性能Trench MOSFET技术平台成果 [1] 技术发展规划 - 公司下一代Trench MOSFET技术规划中导通电阻(Ron,sp)目标将进一步下降超过20% [1]
立昂微: 立昂微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2:13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上午十时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五楼行政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通知提前10日通过电话及电子邮件形式送达全体董事 [1] - 应出席董事7人 实际出席董事7人 召集及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 同意7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1][2] - 董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 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议案 同意7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 两项议案均经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2] 信息披露安排 - 审议通过的具体内容将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2]
斯达半导(603290.SH):上半年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上升0.26%
格隆汇APP· 2025-08-27 11: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93,561.04万元,同比增长26.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44.96万元,同比微增0.2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6,065.53万元,同比下降2.7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