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宝明科技:第四代复合铜箔送样;永太科技:双氟磺酰亚胺锂相关专利仍有效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23:16
宝明科技第四代复合铜箔产品 - 公司开发出第四代复合铜箔产品,针对锂电池高安全、超快充市场需求,通过微结构创新提高快充性能并减少锂枝晶生成,提升安全性能 [1] - 产品已进行客户送样测试,技术突破有望为锂电池材料领域带来新发展动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1] 奥特佳管理层变动 - 董事兼总经理丁涛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即日生效,但仍担任子公司空调国际公司总经理,并协助董事长开展战略投资与规划工作 [2] - 丁涛持有134万股公司股票,与公司利益关联紧密,公司计划尽快补选新任总经理及董事,管理层变动对业务影响有限 [2] 永太科技专利澄清 - 公司澄清网络传言,确认"双氟磺酰亚胺锂制备方法"专利仍有效,专利申请日期为2017年5月10日,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2月26日 [3] - 专利作为核心技术壁垒,其有效性对公司业务发展至关重要,及时回应市场疑虑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 [3]
2025H1钴酸锂市场盘点:上半年产量5.37万吨,再创新高
鑫椤锂电· 2025-07-08 06:09
产量与增长 - 2025年1-6月国内钴酸锂产量为5.37万吨,同比增长27.8%,环比增长3.7% [2] - 4.5V及以上电压产品占比达到29.8% [2] - 上半年钴酸锂产量增速不快,主要因去年下半年需求好转,今年上半年受美国关税反复和刚果金(钴)事件影响,下游电池厂3-4月出现恐慌性备库 [4] 需求结构 - 上半年高端数码产品需求保持小幅增长,换电(黑皮)需求总体持平,电子烟需求稳中回落 [5]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H1钴酸锂行业CR5市占率高达88.5% [7] - 厦钨新能以52%的市占率稳居第一,主要受益于ATL、冠宇、锂威的需求增长及4.5V及以上高电压型号的大量出货 [7] 市场前景 - IDC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预期从2.3%下调至0.6%,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9] - 下半年随着苹果17及国产新机发布,以及AI与5G技术驱动,智能手表、AI耳机耳麦、AI智能眼镜等细分市场将带来增量 [9] - 预计2025年国内钴酸锂产量将达10.4万吨,市场呈现稳中增长态势 [9]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链”聚新势能 “质”创新未来
中国化工报· 2025-07-07 06:34
产业升级与转型 - 荆门石化年产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首吊到位,标志着"油转特"项目进入新阶段,推动石油化工产业链高端化发展 [1] - 园区聚焦六大产业(石油化工、碳一化工、锂电池材料、生物医药、光固化剂、防水材料),通过链式整合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1] - 采取"一企一策"盘活机制,累计让6家僵尸企业焕发新生,腾挪出数百亩低效用地,为优质项目开辟空间 [2] 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发展 - 以荆门石化为龙头,引进28家下游企业(如玲珑轮胎、巨邦石化),构建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完整生态 [2] - 以盈德气体煤制氢工业气体岛为核心,串联"气头—化工—新材料"碳一产业链,形成资源高效流转的闭环 [3] - 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实现全生命周期循环,涵盖上游锂盐(金泉新材料)、中游三元前驱体(格林美)、电解液(新宙邦)、下游电池生产(亿纬锂能)及回收(美华),预计总产值达200亿元 [3] - 园区内18家上市公司与90%中小企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年产值阶梯式增长 [3] 精准服务与价值链提升 - 构建"分企施策"服务机制,解决企业用工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搭建产业链对接会等资源互通平台 [4] - 支持光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固润科技投资15亿元扩建项目,预计新增35亿元产值,打造国内光固化材料重要生产基地 [4] - 防水材料产业链引进东方雨虹、科顺防水两家龙头,形成高端防水卷材和新型涂料特色产业链,预计年总产值突破20亿元 [5] 人才驱动与创新体系 - 建设化工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和化工产业人才联盟,整合高校(如武汉工程大学)与龙头企业(亨迪药业、润都制药)资源,形成"产学研用"协同体系 [6] - 生物医药产业链覆盖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六大品类324个品种,研发生产全链条体系完善 [6]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终版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4 11:41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开幕式及致辞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将发表致辞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领导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核心议题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 大空间 新格局" [2]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2] - 璞泰来膜事业部极片中心研究院院长张磊博士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 [2]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总结2025H1中国锂电池材料市场并展望未来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博士将介绍新一代量产石墨化技术的进展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5]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5] - 兰溪致德市场营销与技术支持总监贺劲鑫将分享气相硅碳的量产进展 [5] 固态电池产业化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介绍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4] -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冯道言博士将探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 [6] - 锋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唐光盛博士将分析高比能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和工程问题 [6] - 厦钨新能源技术总监曾雷英将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6] 新材料创新路径 - 天目先导研发总监诸赓博士将介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开发进展 [5] - 金汇能集团研究院院长吴云胜将讨论硅基负极材料制备及产业化 [5] - 合肥恒力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勇将分享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5] 圆桌对话 - 多场景需求分化对新材料技术创新影响 [4] - 新材料规模化降本路径 [4] - 材料、电池、设备厂商生态协同关键点 [4] - 固态电池降本双引擎: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 [5] - AI驱动技术破壁缩短开发周期并优化性能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路线选择 [5] - 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 [6] - 电池回收技术与零碳生产赋能全生命周期降本 [6] 参会企业 - 主要参会企业包括英联复合集流体、璞泰来、卫蓝新能源、杉杉科技、安徽中基、东阳光氟树脂、兰溪致德、容百科技、锋锂新能源、厦钨新能源、天目先导、金汇能集团等 [2][4][5][6]
碳酸锂日评:国内碳酸锂7月供给预期偏松,国内碳酸锂社会库存量环比增加-20250704
宏源期货· 2025-07-04 07: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碳酸锂7月供给预期偏松,社会库存量环比增加,建议投资者轻仓逢低试多主力合约,关注58000 - 62000附近支撑位及66000 - 70000附近压力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情况 - 2025年7月3日,碳酸锂近月、连一、连二、连三合约收盘价分别为64300元/吨、64160元/吨、63800元/吨、63800元/吨,较昨日分别变化320元/吨、100元/吨、100元/吨、100元/吨 [1] - 活跃合约成交量420967手,较昨日减少119468手;持仓量334057手,较昨日增加8483手;库存22880吨,较昨日减少300吨 [1] - 近月 - 连一价差为140元/吨,较昨日变化220元/吨;连一 - 连二价差为36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连二 - 连三价差为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 [1] - 基差(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 - 碳酸锂活跃合约收盘价)为 - 1980元/吨,较昨日增加330元/吨 [1] 锂矿及锂现货价格情况 -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652美元/吨,较昨日增加20美元/吨;锂云母(Li2O:1.5% - 2.0%)平均价765元/吨,较昨日增加25元/吨等多种锂矿价格有不同变化 [1] - 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62100元/吨,较昨日增加450元/吨;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平均价57620元/吨,较昨日减少50元/吨等多种锂现货价格有不同变化 [1] - 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为 - 4480元/吨,较昨日减少5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为160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等多种价差有不同变化 [1] 其他锂相关产品价格情况 - 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5155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三元前驱体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5005元/吨,较昨日增加350元/吨等多种产品价格有不同变化 [1] SMM碳酸锂库存情况 - 2025年7月3日,冶炼厂库存58890吨,较上周减少142吨;下游库存40497吨,较上周减少138吨;其他库存38960吨,较上周增加1790吨;合计库存138347吨,较上周增加1510吨 [1] 行业重要资讯 - 阿根廷四个锂矿新项目未来几周至几个月陆续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增加72%,达到0.2万公吨当量,巩固其全球锂生产大国地位 [1] - 7月2日,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以3.407亿美元收购股权,马里锂矿项目一期年产能50.6万吨锂精矿已投产,运输线开通 [1] - 7月1日,智利国有矿业巨头获得开展锂生产批准,合资企业2017 - 2060年可开采相当于200万吨锂金属量当量的锂资源,最多年产33万吨碳酸锂当量 [1] - 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合作,将新建项目布局产能 [2] 供给端情况 - 天齐锂业潼南工厂3万吨湿矿项目或于25年1月投产后总产销约达201万吨/年,国产进口锂矿价格虽升高但处低位,国内锂盐7月生产进口量或环比减少 [3] - 广东浩海、紫金矿业等企业产能将投产,中国碳酸锂工业与电池级7月生产量或环比增加 [3] - 中矿锂业、藏格矿业等企业有项目建设或升级计划,中国碳酸锂日度生产利润为负,库存量较上周增加 [3] - 随化集团计划25年底前建成万吨氢氧化锂产线,中国氢氧化锂7月生产量或环比减少,库存量或环比增加,出口量或环比减少 [3] 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情况 - 中国不同生产工艺的磷酸铁月均成本为1.0% - 1.8万元/吨,7月生产量或环比增加;不同工艺磷酸铁锂月均成本为2.9 - 3.5万元/吨,产量较上月增加 [4] - 湖北亿派、天宸锂电等项目有投产或产能增加计划,中国磷酸铁锂产量或环比增加 [4][5] 其他产品情况 - 中国电钴中间品加工费上周下降,电钴销售量月度生产成本为20000元/吨,利润为负;电解钴、硫酸钴等产品7月生产量或环比增加 [5] - 中国进口硫矿价格升高,电钴二氧化硫周度生产成本为1.3 - 1.1万元/吨,生产利润为正,出口量环比增加 [5] - 中国三元材料厂库存量较上周增加,1月生产量或环比增加;中国储能电芯7月产出货与库存量或环比减少,动力电芯、智能电池、新能源汽车7月生产(销售)量或环比增加 [5] 交易策略 国内碳酸锂生产与消费量均处低位,供需预期偏松,国产与进口锂矿价格初现抬头,国家政策引导碳酸锂产销出清预期,国内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较少,建议投资者轻仓逢低试多主力合约,关注58000 - 62000附近支撑位及66000 - 70000附近压力位 [5]
翔丰转债盘中下跌2.04%报132.179元/张,成交额3352.45万元,转股溢价率16.21%
金融界· 2025-07-04 02:31
翔丰转债市场表现 - 7月4日盘中下跌2.04%报132.179元/张,成交额3352.45万元,转股溢价率16.21%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0%至3.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4年4月16日,转股价27.44元,对应正股为翔丰华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2020年9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890) [2]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用高端石墨类、硅碳类负极材料及核石墨、石墨烯等新型碳素材料 [2] - 客户包括比亚迪(弗迪电池)、LG新能源、国轩高科、三星SDI、宁德时代等全球知名锂电池企业 [2] 最新财务数据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下跌8.08% [2] - 归属净利润-815.09万元,同比下跌163.61% [2] - 扣非净利润-0.103亿元,同比下跌188.57%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股东人数2.167万户,人均流通股5012股 [2] - 人均持股金额13.13万元,筹码集中度较集中 [2]
中伟股份推进回购已耗资6.62亿 加码全球产业链境外营收占44.5%
长江商报· 2025-07-02 23:44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1895.19万股占总股本2.02% 累计成交金额6.62亿元 最高成交价41.21元/股 最低成交价30元/股 [1][4] - 回购计划自2024年11月启动 拟投入5亿至10亿元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 [4]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16.82亿元 2024年每10股派现3.6元 现金分红3.3亿元 2024年度整体分红率超40% [4] 市场表现 - 2021年11月股价最高151.9元/股 2024年2月最低25.76元/股 2025年7月2日收盘32.95元/股 较最高点下跌近八成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为第六大股东 截至3月底机构持股合计5.87亿元占流通股64.57% [5] 行业地位 - 2024年三元前驱体市占率20.3%连续5年行业第一 四氧化三钴市占率28%连续5年行业第一 [1] - 2025年一季度磷酸铁出货量外销排名第一 [6]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3.44亿元/342.73亿元/402.2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5.43亿元/19.47亿元/14.67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07.87亿元同比增长16.09% 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18.88% [7]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境外收入178.8亿元占比44.5%同比增长27.1% [2][8] - 已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聘请安永香港作为审计机构 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3][9] - 客户包括特斯拉/三星SDI/LG化学/宁德时代等全球锂电池产业链头部企业 [6]
15万吨!一磷酸铁锂材料项目落地!
鑫椤锂电· 2025-07-02 08:19
丰元股份磷酸铁锂产能布局 - 公司云南玉溪基地目前投资建设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线 [2] - 根据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扩建至60万吨总产能 其中20万吨为配套项目 40万吨为扩建计划 [2] - 2025年3月已建成产能达22.5万吨 [3] 2022年产能建设进展 - 在建项目包括黏土提锂中试线及5万吨磷酸铁锂产线 均位于玉溪市红塔区 [3] - 11月时5万吨产线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1000吨黏土提锂中试线仍在建设 [3] 2023年产能爬坡情况 - 原有磷酸铁锂产能1万吨 新增6.5万吨产线产能利用率达70% [3] - 云南基地5万吨新产线处于爬坡阶段 预计二季度末达到较好利用率水平 [3] - 玉溪二期10万吨和安庆二期2.5万吨产线正在加紧建设 [3] 行业动态 - 2025年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4]
2025H1磷酸铁锂市场盘点:上半年产量163.2万吨,同比增长66.6%
鑫椤锂电· 2025-07-01 07:11
磷酸铁锂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产量163 2万吨 同比增长66 6% [3] 企业市场份额 - 湖南裕能市场份额约30% 龙头地位显著 第一梯队 [5] - 万润新能 德方纳米 友山科技 富临升华 常州锂源市场份额5%-10% 第二梯队 [5] - 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均在5%以下 [5] 企业产量表现 - 湖南裕能上半年产量超过40万吨 遥遥领先 [7] - TOP5其他企业产量10-15万吨 [7] - TOP5之外企业产量均在10万吨以下 [7] 企业产量增速 - 安达科技 当升科技增速最高 均超过200% [9] - 友山科技 富临升华 国轩高科增速均超过100% [9] - 万润新能 泰丰先行增速均超过80% [9] - 湖南裕能基数大但仍实现超40%增幅 [9] 潜力企业分析 - 万华化学 当升科技 协鑫锂电 邦普循环 瑞翔新材在资金 客户 产品 工艺等方面表现突出 [9] - 五家企业均有大力拓展磷酸铁锂市场的决心 未来有望占据重要地位 [9]
可川科技: 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25
发行概况 - 本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000万元,具体发行规模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确定[3] - 募集资金将用于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投资总额74,838.18万元[17] - 本次发行不设担保,债券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16][20]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可转债信用等级为稳定[1]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48.27万元、9,533.08万元和6,640.93万元,呈下降趋势[31]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25%、21.75%和18.61%,持续下滑[32] 行业背景 - 复合铝箔作为新型锂电池集流体,在安全性、轻薄化和高能量密度方面较传统铝箔更具优势[9][10]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780GWh,同比增长23%[12]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复合铝箔产业链发展,将其列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14][15] 募投项目 - 项目产品为复合集流体相关锂电池材料,是现有业务的延伸但属新产品[6] - 已获得某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电池生产商首笔小额订单,其他客户验证仍在推进中[38] - 存在产能消化风险和技术路线更替风险[6][37] 财务政策 - 2022-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440万元、4,816万元和3,315.58万元[5]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11,571.58万元,占年均归母净利润的108.41%[5] - 实行剩余股利政策,在满足条件下优先考虑现金分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