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播下“金种子”,长沙创未来| 麓山快评
长沙晚报· 2025-05-24 22:52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长沙正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每一颗"金种子"都能在此找到破土而 出的阳光雨露。这里既有院士领衔的科研高地,也有街头巷尾的创业活力;既有"十年磨一剑"的培育耐 心,也有"随叫随到"的服务温度。长沙始终向青年大声邀约:青春长沙,大有可为;创新创业,欢迎在 此启航。 付臣欢 播下"金种子",长沙创未来! 昨日,湖南省2025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在中南大学(潇湘校区)开赛。这场立足湖南、辐 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赛事,不仅是青年创新创业的竞技舞台,也是长沙创新生态与城市活力的集中展 现。 长沙的创新环境,首先体现在"政产研用"的深度融合。本次大赛由湖南省政府主办,联合20余家省直单 位及中南大学等高校、企业协办,构建了"遴选—培育—转化—支持"的全周期全流程创业指导服务体 系。四大赛道精准对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基金投资、政策礼包等叠加支持,实现"赛 场"与"市场"的无缝衔接。这种系统性设计,让创业项目既能扎根产业链需求,又能获得从资金到落地 的全方位保障,为"金种子"的生根发芽培植沃土。 长沙的吸引力,在于其独特的城市基因。作为"房价洼地",其房价收入比始终保持低 ...
余杭街道让人才扎根更有底气
杭州日报· 2025-05-23 02:4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余杭街道竹园村举办以"快乐研学'HI'翻天、城乡融合新'视'界"为主题的亲子活动,20组之江实验室家庭参与采茶体验[1] - 活动后续将开设"稻田'小农夫'成长记"和"'对话'机器人"等特色项目,持续拓展青少年视野[1] - 街道针对人才子女开展过趣味科普、成长夏令营等活动,促进社交融入[1] 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 街道以"全周期管家式服务"理念构建覆盖工作、生活、成长的服务网络[1] - 设立之江实验室方中智海"亲子小憩站",提供亲子阅读、手工体验及临时托管功能,与"科学家驿站""能量回廊"形成服务矩阵[1] - 实施"专班化+组团式"机制,网格员定期上门协助人才认定、公寓申请及生活配套介绍[2] 社会融合成效 - 人才家庭通过活动增强归属感,例如山东籍曹先生反馈活动缓解异地陌生感[1] - 服务设施如"亲子小憩站"解决子女放学托管需求,实现"家门口"式便利[1]
“隐形眼镜”助人类识别复杂近红外图形
科技日报· 2025-05-22 23:51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成功制备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 [1] - 该技术通过非侵入性方式实现近红外视觉,解决了此前眼内注射在人体应用中的限制 [1] - 研究人员对上转换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提高其在高分子聚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性,并筛选出折射率匹配的高分子聚合材料 [1] 实验验证 - 佩戴该隐形眼镜的人类志愿者可识别近红外光的时间编码信息,并能感知多种近红外色彩 [2] - 开发了内置近红外光上转换隐形眼镜的可穿戴式框架眼镜系统,使志愿者获得与可见光视觉相同空间分辨率的近红外图像视觉 [2] - 使用三色正交上转换纳米颗粒制备的三色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将三种不同光谱的近红外光转换成红、绿、蓝三基色的可见光 [2] 应用前景 - 该技术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
【新闻随笔】科研越开放 科普越有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03:01
科普活动规模与内容 -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开放135个单位近400处科研场地 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 吸引6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 [1] - 活动特别增设人工智能专场 包括软件研究所展示机器人智能大脑和操作系统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试开放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科普馆 [1] 科普活动社会价值 - 科研院所开放活动打破科学与大众的次元壁 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科学概念具象化 对青少年具有科学启蒙作用 [2] - 公众通过科普活动直观感受国家科技实力提升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 [2] 科普与科技创新关系 - 科普是夯实国家创新根基的关键环节 通过培育创新人才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3] - 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知识 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为科技创新培育群众基础 [3] - 科普活动连接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 通过培育市场基础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 [3] 科普事业发展方向 - 需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普体系 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4] - 高校科研院所、媒体及第三方组织需创新科普形式 丰富科普产品与服务供给 [4]
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大会昨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5-22 02:07
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大会 - 南京大学首次颁发"南京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 共设置5类奖项包括"科学前沿突破奖""重大科技任务奖""重大平台建设奖""产业科技创新奖""国际科技合作奖" [1] - 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团队在量子科技领域实现"从0到1"突破 首次观察到凝聚态物质中的引力子模 自主研发全球首台实验装置 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1] - 杜灵杰团队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 [1]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树忠团队整合多学科数据 建立全球高分辨率海洋生物多样性曲线 揭示25亿到2.5亿年前生物演化过程 [2] - 沈树忠团队202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成果被编入国际地层标准和美国大学教材 [2] 789科技攻关计划 - 南京大学发布"789科技攻关计划" 包含7个世界科学前沿问题 8个重大科技攻坚任务 9个重大创新技术转化集群 [2] - 该计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经济主战场 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 由领军科学家和相关学院提出 [2] - 科研人员可围绕攻坚目标自行组建攻关团队申请承担任务 [2]
超千人打卡!深圳先进院举办2025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04:58
活动概述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办2025年度公众科学日活动 吸引1000多名市民及师生参与 [1] - 活动主题为"以科学之问 启未来新程" 设立科技成果展等9个线下展区 [5] - 展示深圳先进院9个研究所创新成果及"科学+"教育联盟成员校科学教育作品 [5] 前沿技术展示 - 微流控化学发光传感技术:仅需一滴指尖血 40分钟内完成多维度免疫指标定量评估 [6] - 智能画质增强大模型SUPIR:实现老照片一键修复功能 [11] - 新一代超高频双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提升微小病变结构清晰度 [11] - 人工智能系统助力新材料研发 [11] 科普教育成果 - 构建覆盖全年龄层的"中科科普体系" 包含实验室参观等多样化活动形式 [11] - "博士课堂"科普课程已走进中小学 成为人气课堂 [11] - 举办"科学+"教育联盟(深圳)第五届年会 [6] 战略合作与仪式 - 深圳先进院与深圳科学技术馆签署合作备忘录 [6] - 举行科普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聘任仪式 [6] - 完成"科学+"教育联盟(深圳)授旗仪式及博士课堂·同一堂课发布仪式 [6] 行业影响力 - 深圳先进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实施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 [11] - 公众科学日活动持续15年 累计传播科学教育理念 [11] - 火星探测主题报告展示航天技术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5]
世界领先!石油或许要变“白菜价”?中国新技术让国力再次飙升!
搜狐财经· 2025-05-19 10:24
咱今天唠唠中东这块神奇的地儿,还有它和石油、科技的那些 "爱恨情仇",保准给你整出点不一样的乐子! 要说中东啊,那地理位置简直就是老天爷给开了 "外挂"。它蹲在亚洲的心脏地带,南靠着印度洋这个 "大泳池",西边挨着红海,东边和亚洲 其他小伙伴手拉手,北边还被黑海和地中海这俩 "大镜子" 包围着。就这地理位置,想不被人惦记都难! 说到中东,就不得不提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早期,中东国家为了在石油市场上站稳脚跟,联合成立了 OAPEC(后来改名 OPEC)。 这个组织可不简单,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占全球的 43% 以上,妥妥的石油界 "扛把子",对石油定价那是说一不二。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 油 "吃货",但面对 OPEC,也得客客气气的,不敢轻易 "造次"。还有以色列,简直就是中东的 "科技黑马",在科技研发上一路狂奔,在世界 科技竞争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甚至在某些领域把美国都给 "拍在沙滩上" 了,这逆袭剧情,不服不行! 再把目光转到咱们中国。50 年前的中国,那在石油和科技这两块儿,那是妥妥的 "小透明"。石油资源少得可怜,科技发展也像是 "龟速前 进",经济状况更是 "捉襟见肘"。孙**先生那时候就看 ...
【经济日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启动 这个周末邀您一起共赴科学盛宴
经济日报· 2025-05-19 03:57
活动概况 -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以"以科学之问 启未来新程"为主题,135个院属单位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开放科研场地近400处 [1] - 主场活动包括院士专家报告如《太阳风暴交响曲——你所不了解的空间天气》《从理解大脑到脑机接口》,以及北京、香港和西部地区校长代表与科学家的圆桌对谈 [1] 科普内容与形式 - 理化所通过"科学游园会场"展示《哪吒来了!解锁电影里的超能力》等实验秀,用科学解读神话中的"超能力",并演示液态金属变形、气凝胶等前沿科技 [2] - 物理所举办"中二所的奇妙冒险"主题活动,金奎娟院士作《探索光与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演讲,介绍低维氧化物在光控材料及类脑计算中的应用 [2] - 物理所中关村园区设置科普图书展、科技体验展及哔哩哔哩主题展区,公众可体验超算原力舱、医键三连诊疗所等互动项目 [3] 实验室与装置开放 - 近代物理所、上海光机所等开放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神光高功率激光物理实验装置等"大国重器" [4] - 过程工程所、长春应化所等开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开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 人工智能专题 - 软件所展示机器人"智能大脑"AGIROS和如意RISC-V操作系统,计算所展出ChipGPT芯片设计大模型 [4]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介绍人工智能在托卡马克装置中的应用,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所试开放AI生物医学工程科普馆,展示医疗大数据、脑机接口等临床场景 [4] 活动组织 - 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组织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提供全面支持 [4]
英国也盯上了美国“流亡”科研人才
观察者网· 2025-05-19 03:24
英国科研人才吸引计划 - 英国科研机构推出10年期官方资金保障 为逃离美国的专家开放专项资助 资金用于量子计算和细菌抗药性等快速发展领域[1] - 英国皇家学会提供3000万英镑资金支持 其中2000万英镑来自政府资助的现有计划 1000万英镑由学会自筹 资助标准为个人或团队最高400万英镑 支持5-10年期研究[1][2] - 英国皇家工程院推出加速计划 作为1.5亿英镑"绿色未来"计划的一部分 10年内为成功申请者提供最高300万英镑资金 用于开发突破性气候解决方案[2] 政府资金配套措施 - 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宣布5400万英镑计划 用于支付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约10个研究团队的搬迁费用和项目经费[2] - 政府将单独公布十年资金保障计划 年度研发总支出204亿英镑中拟划拨20亿英镑 占年度研发总支出的9.8% 旨在增强跨国合作信心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4][5] 国际科研人才流动趋势 - 《自然》杂志调查显示 在1650名受访者中超过75%(约1200人)因特朗普政府政策考虑离开美国 希望迁往欧洲、加拿大等支持科学的地区[5] - 英国改革党在地方选举中赢得数百席位 该党承诺"大量削减政府浪费" 可能对未来政府基金政策造成不确定性[5] 政策可持续性挑战 - 科技投资被定义为"国家事业而非政党工具" 但存在未来政府推翻现有政策的风险 可能导致长期研究资金流被取消[5] - 政策反复无常被认定为破坏性行为 将阻碍科技进步[6]
修复地球“创伤”有新招(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18 22:02
储能混凝土技术 -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全球首创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制成的储能墙板可存储居民住宅约一天的用电量 [1] - 该技术与光伏配套使用可提升光伏利用率30%以上,降低用电成本超过50% [1] 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新型工程菌株,可同时降解高盐废水中的5种有机污染物 [1] - 该菌株通过实际工业废水样本验证,对复合污染物具有高效降解能力 [1] 塑料污染治理技术 - 全球每年产生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仅9%被回收,其余通过焚烧、填埋或进入自然环境 [2]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出可漂浮二氧化钛材料,光照下分解废弃塑料效率比传统材料提高数十倍至上百倍,且成本大幅降低 [2] 光驱动酶技术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团队研制出光驱动酶,在可见光下即可工作,为药物和化学品生产提供更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2] 元素转化技术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成功实现铅离子束对撞转化为金 [3] - 该技术为核废料安全处理提供新思路,未来或可将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降级为稳定元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