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martphones
icon
搜索文档
Omdia 特别报告 : 如何通过渠道激励撬动智能手机销售增长
Canalys· 2025-07-15 06:01
智能手机行业渠道激励策略 - 渠道激励成为智能手机行业关键战略 旨在提升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尤其在增长乏力市场环境中 [2] - 报告聚焦科学渠道激励体系 覆盖策略设计到运营落地的全链路实践 涉及品牌方 经销商 零售商等多方生态参与者 [2][5] 主流激励模式与案例 - 展示三种主流激励模式及应用案例 包含小米 三星 vivo等领先品牌的全球实战经验 [5] - 报告作为实用指南 解析厂商如何建立可靠可扩展的后台体系 确保激励措施准确透明及大规模实施 [5] 报告参与方与资源 - 参与者包括智能手机制造商 渠道经销商 零售网络 运营财务体系建设方及市场策略服务商 [6] - 依托科技市场深刻洞察 行业领导者对话及庞大数据资源 帮助客户识别潜在机遇 [7]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TOP5厂商份额揭晓
Canalys· 2025-07-15 05:57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1%,为连续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 [1] - 三星以19%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苹果(16%)、小米(15%)、传音(9%)和OPPO(9%)分列二至五位 [1][5] - 与2024年同期相比,三星市场份额持平,苹果下降2%,传音下降2%,OPPO下降3%,小米保持稳定 [5] 厂商策略与市场动态 - 厂商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战术性协同应对需求疲软,为避免库存积压下调生产目标 [2] - 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苹果、三星和摩托罗拉维持高库存水平并提前备货 [2] - 华为和苹果在618购物节通过定价策略和促销活动获得积极反响,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成为换机主要驱动力 [4] 产品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新品聚焦轻薄设计、生态系统创新和隐私保护,但消费者更倾向以合理价格更换旧机 [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购物节和促销活动将刺激上半年推迟换机的消费者需求 [4] - 当前渠道库存水平健康,为新机型补货创造有利条件,有望推动行业下半年增长 [4] 数据服务与研究能力 - Canalys智能手机Horizon服务提供国家级出货量预估、市场份额数据及硬件规格深度分析 [6] - 结合一级和二级渠道数据,提供终端用户洞察及市场预测参考 [6] - 公司25年来专注于科技市场分析,覆盖新兴技术、企业技术、移动技术和智能技术领域 [7]
Counterpoint Research:Apple推动2025年一季度日本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1%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08:03
日本智能手机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1% 这是近年来的显著突破 [1] - 增长主要由Apple推动 其出货量同比增长57% 贡献市场同比增长总量的近九成 [1] - iPhone 16e的热销以及iPhone 16系列的持续成功是Apple增长的关键因素 [1] 促销活动的影响 - 运营商、零售商和OEM厂商的联合促销活动推动了市场增长 [3] - 主流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推出多种优惠活动 包括设备直降、积分返还、流量提升等 [3] - 设备回收返现计划在日本消费者中迅速普及 [3] Apple的市场地位 - Apple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远高于亚洲及全球其他主要国家 [4] - Apple的统治地位源于电信政策演进、历史渠道惯性以及独特的文化因素 [4] 市场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预计将持续 主要受益于iPhone 16e和促销活动 [6] - 从第三季度开始市场可能出现回落 iPhone 16e销量自6月起已有下降趋势 [6] - iPhone 17有望在高端市场掀起新一轮竞争 但高定价可能抑制部分销售潜力 [6] - 三星与谷歌等Android品牌正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旗舰产品 争夺市场份额 [6]
Apple 推动2025年Q1日本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1%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7-11 07:48
日本智能手机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1%,为近年显著突破 [2] - 增长主要由Apple推动,其出货量同比增长57%,贡献市场增长总量的近九成 [2] - iPhone 16e新品热销及iPhone 16系列持续成功是Apple增长核心驱动力 [2] 促销活动影响 - 运营商与零售商联合推出设备直降、积分返还、流量提升等促销活动,显著刺激新购与换机需求 [3] - 设备回收返现计划在日本消费者中快速普及 [3] - 主流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通过携号转网奖励等策略加剧用户争夺战 [3] Apple市场主导地位 - Apple在日本市场份额远超亚洲及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呈现绝对统治地位 [4] - 主导地位源于电信政策演进、历史渠道惯性及独特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 [4] 未来市场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预计持续,但iPhone 16e销量自6月起已现下降趋势 [6] - iPhone 17发布或推动高端市场竞争,但高定价可能抑制部分销售潜力 [6] - 三星与谷歌等Android品牌正推出高性价比旗舰产品,试图在通胀及日元贬值压力下争夺份额 [6]
Apple's Foldable iPhone Could Land In 2026, And Leave Samsung Playing Catch-Up
Benzinga· 2025-07-10 20:38
苹果可折叠iPhone计划 - 公司预计在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iPhone Fold)[1] - 生产线已接近完成 产能将达预期销量的两倍[2] - 采用"最佳而非首发"策略 确保产品成熟度[2] 产品研发细节 - 重点解决屏幕折痕和防尘问题 要求供应商改进初始样品[3] - 显示屏技术可能超越三星现有可折叠机型[5] - 定价约2000美元 可能抑制初期需求[5] 生产与销售规划 - 计划首年销售600-800万部可折叠iPhone[6] - 与三星合作生产显示屏 备货量为需求的两倍[6] 公司近期表现 - 2025年股价累计下跌13% 当前报212.81美元[6] -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各业务装机量创历史新高[4]
手机卖不动了?或许不全是坏事
新浪财经· 2025-07-10 19:07
全球手机换机周期延长趋势 - 全球平均换机周期已放缓至约3.5年 在中国则延长到约3.7年 [1] - 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手机的耐用性 电池寿命 软件更新维护年限 二手市场保值率等因素 [5] - 在GSMA的调查中 电池寿命 耐用性 数据安全 操作系统质量和价格构成推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前五大智能手机功能 [5] 维修与翻新市场的发展 - 7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曾维修过旧手机 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0% [3] - 90%的受访者将耐用性列为下次购机的重要因素 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更重视产品的可持续性 [3] - 37%的受访者会在下次购机时考虑购买翻新手机 中国翻新手机销量2024年增幅达6% 二手和翻新手机占比已达20% [3] - 香港是全球翻新手机市场的重要中转枢纽 [3] 维修服务的升级与扩展 - 国内手机维修市场提供改装与功能升级服务 如扩充存储空间与电池空间 甚至扩充RAM [5] - 对于存储空间溢价不菲的苹果产品 用户花几百元就能获得顶配的存储空间 [5] - 笔记本和平板类产品的升级服务更能激发用户"简单升级 再战三年"的意愿 [5] 手机厂商的产品策略调整 - 苹果向外界开放展示其对产品的耐久性测试 包括跌落测试和振动测试 [7] - 苹果专门开发了一款机器人进行不同角度的跌落测试 [7] - Google承诺Pixel 8软件支持年限长达7年 并为Pixel 7系列延长两年支持至5年 [9] - 三星Galaxy S25系列享有长达7年的软件更新支持 包括系统版本更新和安全更新 最长可更新至2032年 [9] 芯片厂商的软件支持延长 - 高通骁龙8至尊版将支持8年安卓版本更新 [9] - 高通与Google合作 为安卓设备提供最长8年的软件和安全更新支持 涵盖未来五代芯片 [9]
华为内部资料曝光,一英寸技术泄密,友商也要用,专利防不住
新浪财经· 2025-07-10 14:06
华为Pura80 Ultra影像技术突破 - 华为Pura80 Ultra配备行业最强一英寸主摄 支持F1 6~F4 0多档可变光圈和多轴防抖 采用独家RYYB像素排列 [5] - 通过软硬件升级实现行业最高16EV动态范围 暗光场景表现突出 该技术目前仅华为能够实现 [5] - 首发"一目双镜"长焦镜头技术 通过单传感器移动实现双镜头调整潜望式长焦倍率 [13] 华为研发模式分析 - 公司每年投入上千亿研发费用 其中大量用于技术"试错" 方向正确则坚持 错误则放弃 [7] - 友商研发投入远低于华为 通常选择在华为验证技术方向正确后再跟进研发 [7][9] - 从折叠屏到可变光圈等技术 华为多次证明其技术方向的正确性 带动行业跟进 [11] 行业技术发展模式 - 友商并非直接抄袭华为技术 而是在华为验证技术可行性后选择相同研发路径 [9] - 这种跟随研发模式对国产手机行业具有积极意义 帮助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11] - "一目双镜"技术可能成为华为展示实力的短期方案 若持续投入或引发行业跟进 [13] 华为技术保密策略 - 公司未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Pura80 Ultra影像系统突破 被外界认为过于低调 [1] - 内部技术视频资料首次被曝光 显示公司对部分核心技术采取保密策略 [3]
Better "Magnificent Seven" Stock: Apple or Amazon?
The Motley Fool· 2025-07-08 17:15
公司概况 - Apple和Amazon是全球最大的两家公司 均属于"Magnificent Seven"股票组合 长期为股东带来优异回报 [1] - 两家公司近期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最近季度增长率均低于10% [3][5] Apple增长瓶颈 - 多年未推出创新产品或功能 主要依赖过往成功模式维持运营 [6] - 在AI领域明显落后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 [6] - 智能手机更换周期延长 新款iPhone与2-3年前机型差异不大 导致消费者换机频率下降 [7] Amazon业务结构 - 电子商务平台(在线商店+第三方卖家服务)第一季度贡献940亿美元收入 占总收入1430亿美元的绝大部分 但增长最缓慢 [8] - AWS和广告服务表现亮眼 Q1分别增长17%和18% [9] - AWS仅占19%总收入 但贡献63%营业利润 [10] 盈利能力对比 - Amazon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0% 显著优于Apple的6%增速 [11] - Amazon高利润率业务(AWS+广告)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推动整体利润快速提升 [11] - Apple缺乏类似Amazon的利润增长催化剂 利润率与收入增长率高度绑定 [12] 投资价值判断 - Amazon凭借AWS和广告业务的高增长 盈利增速远超Apple [11][12] - Amazon当前更具投资价值 因其拥有Apple所缺乏的盈利增长驱动力 [12]
刚买半年就过气,你手里的安卓旗舰被偷偷“OTA阉割”了
36氪· 2025-07-08 12:22
行业现象:OTA阉割策略 - 安卓厂商通过软件限制旧机型功能,即使硬件支持也不提供完整更新,形成"残血版"体验[2][5][23] - 功能独占期通常持续2-6个月,如vivo负片滤镜在X200s/X200 Ultra独占两个月后下放[6][7] - 该现象涉及三大动因:维持新品卖点(70%案例)、系统稳定性考量(20%)、机海战术导致的适配滞后(10%)[2][5][40] 公司案例:vivo - 旗舰X200 Pro mini的负片滤镜缺少ISO调节/手动对焦功能,饱和度等参数不可调,仅支持2个拍摄预设(X200 Ultra支持多预设)[9][11] - 中端机S30 Pro mini(3499元起)首发全屏AOD功能,但未下放至更高端的X200系列(4199元起)[13] - X100 Ultra发布仅一年即失去功能更新优先级,缺失胶片Live人像/运动抓拍等12项功能[17][20][22] 公司案例:OPPO - Find X8s+新增大师模式2.0(含16种哈苏影调)和全焦段人像拍摄,但半年前的Find X8/X8 Pro未获更新[24][26] - 上代旗舰X7 Ultra缺失舞台模式/曝光补偿预设等基础功能,影像能力落后于现款中端机[27][29] - 算法下放存在严格等级:Reno系列>Find系列>一加>Realme,人像算法存在1-2代代差[29] 公司案例:小米 - 红米K80 Ultra首发功能(手动焕新存储/多人注视隐藏)未同步至旗舰小米15 Ultra[30][35][37] - 小米13硬件支持5G-A但未获软件更新,落后于红米机型[37][39] - 高端机型更新滞后现象反常,如小米15 Ultra滤镜功能最初仅支持相册编辑[30][35] 行业影响 - 用户换机周期(3-5年)与厂商1年更新节奏严重错配,导致80%用户在设备生命周期内遭遇功能阉割[40] - 硬件参数与实际体验差距扩大,如X200 Pro mini与X200 Ultra采用同款处理器但功能差异达40%[11][23] - 机海战术导致30%功能更新延迟超6个月,中端机型反获更多玩法(如vivo S30系列独占15种滤镜)[13][15][40]
三星“暴雷”,预计Q2净利润暴跌56%!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06:23
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同比下降56%至4.6万亿韩元(约合33亿美元),创六个季度新低 [1] - 销售额预计基本持平为74万亿韩元 [1] - 实际利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下降39%至6.3万亿韩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仅上涨15%,远逊于SK海力士约65%的涨幅 [1] 芯片业务困境 - 芯片业务成为主要拖累因素,库存价值调整和贸易局势削弱盈利 [1] - HBM芯片供应受阻是业绩下滑核心原因,美国贸易政策导致销售受阻 [3] - 非存储芯片业务因利用率低和贸易政策出现亏损 [3] - 上半年代工业务亏损超过4万亿韩元,因未能吸引大客户且与台积电技术差距扩大 [4] AI芯片竞争劣势 - 未能获得英伟达对HBM3E芯片的性能认证,错失AI热潮红利 [1] - 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在HBM芯片领域表现强劲 [1] - SK海力士作为英伟达主要HBM供应商预计公布创纪录季度收益 [4] - 美光基于HBM芯片需求发布超预期营收预测 [4] - 三星第二季度HBM收入可能基本持平,年内对英伟达新芯片出货量预计有限 [4] 智能手机业务 - 计划通过推出更薄折叠屏手机重振市场表现 [6] -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去年增长12%至1720万台,但三星市场份额从54%降至45% [6] - 特朗普建议对海外生产智能手机征收25%关税的政策带来不确定性 [6] - 分析师预计经销商提前备货或能支撑短期销售 [6] 未来展望 - 公司对下半年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代工业务经营亏损将收窄 [6] - 分析师预计盈利可能在第三季度触底后反弹,取决于HBM供应进展和芯片需求回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