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 ETF(562600)收涨0.53%,机构称高值耗材走出集采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8:33
医疗器械 ETF(562600)为投资者提供一键把握医疗器械行业成长机遇的便捷工具。该ETF追踪中证全 指医疗器械指数,精心选取 100 支覆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核心医疗领域的代表性上市 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从行业结构看,该指数医疗器械行业占比高达 89.34%,集中度突出,能精准捕捉 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红利。截至9月17日,医疗器械 ETF(562600)前十大持仓股中,迈瑞医疗、联影 医疗占比22.9%。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持续关注。 9月26日至29日,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本届展会展览面 积近16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预计将迎来超12万名专业观众。 作为全球医疗产业的"风向标",本届CMEF不仅汇聚了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产业集群,也吸引 了德国、美国、日本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团,集中展示医疗器械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针对医疗器械具体板块,华安证券称高值耗材走出集采影响。2020年自冠脉支架集采以来,高值耗材领 域经过了多轮国家集采和省级联盟集采,出厂价端的调整和库存退换货均处理完成。通过集采,各细 ...
港股异动 | 百心安-B(02185)尾盘涨近15% RDN赛道迎来商业化放量新阶段 公司全球商业化有望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23
公司动态 - 百心安-B股价单日上涨12.87%至6.14港元 成交额达1693.58万港元 [1] - 公司Iberis™ RDN系统通过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审核 获准用于临床治疗 [1] - 与蓝帆医疗子公司蓝帆柏盛达成海外合作 已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实现商业化布局 [1] - 德国和法国已将Iberis® RDN系统纳入医保覆盖范围 [1][1] - 国内与远大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海外通过蓝帆柏盛平台拓展多国市场 [1] 产品与技术 - Iberis® RDN系统是全球唯一支持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双入路的肾动脉消融系统 [1] - 系统采用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技术 针对未控及顽固高血压提供器械治疗解决方案 [1] 行业前景 - 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RDN)被定位为高血压器械治疗新方向 [1] - 中国RDN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1] - 百心安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独特性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1]
破发股东星医疗拟现金收购 存5亿商誉2022上市募11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7:23
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拟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90%股权 交易尚处初步筹划阶段 最终股权比例及交易价格需进一步协商 [1] - 交易不涉及股票停牌及股份发行 不构成关联交易 且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2] - 交易完成后武汉医佳宝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公司需履行内外部决策审批程序 并组织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 [2] 标的公司业务属性 - 武汉医佳宝为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高端骨科及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战略动机与预期影响 - 收购基于业务发展战略需求 旨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并延伸外科医疗器械产业链 [3] - 交易符合公司拓展合成生物领域的布局 预计将提升综合实力并对未来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亿元 同比下降14.17%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同比下降36.47% [3] - 扣非净利润0.19亿元 同比下降37.7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21亿元 同比下降69.59% [3] - 2021-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下降 分别为1.03亿元、0.95亿元、0.68亿元、0.66亿元 [6] - 2024年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微增0.40% 但较2021年4.46亿元下降2.47% [7] 商誉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并商誉账面价值5.34亿元 主要来自威克医疗(3.07亿元)和孜航精密(2.24亿元)收购 [4][5] - 商誉减值测试按会计准则执行 若子公司经营不及预期将面临减值风险 [4] 上市与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1月30日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44.09元/股 上市首日最高价59.00元 当前处于破发状态 [7]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0.03亿元 超原计划3.90亿元 主要用于医疗器械零部件扩产及新产品研发项目 [8] - 发行费用1.02亿元 其中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获承销费用0.77亿元 [8]
百心安-B尾盘涨近15% RDN赛道迎来商业化放量新阶段 公司全球商业化有望加速
智通财经· 2025-09-29 07:21
公司股价表现 - 百心安-B股价单日上涨12.87%至6.14港元 成交额达1693.58万港元 [1] 海外合作进展 - 与蓝帆医疗旗下蓝帆柏盛达成RDN系统出海合作 覆盖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 [1] - Iberis RDN系统通过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审核 获准用于临床治疗 [1] - 德国和法国已将Iberis RDN系统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1] 产品技术优势 - Iberis为全球唯一获批兼具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双入路的RDN系统 [1] - 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是针对未控及顽固高血压的器械新疗法 [1] 市场前景 - 中国RDN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超100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通过远大健康布局国内市场 联合蓝帆柏盛拓展海外多国市场 [1] 商业化进程 - 海外多国已完成商业化布局 当前处于商业化加速起点 [1]
2500万人受心脏瓣膜病影响,如何破局诊疗困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6:31
今年的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3.3亿,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持 续攀升。其中,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继冠心病、高血压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 要公共卫生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到瓣膜病影响,平均每10位65岁以上老人中,大约就有1位存在心脏瓣 膜问题,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治疗 多位临床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瓣膜病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其症状隐匿且不典型、常与多种 慢性病共存,这为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带来特殊挑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人口老 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包括主动脉瓣狭窄在内的心脏瓣膜疾病负担将会进一步加重,成为我国突出的健康 挑战。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和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瓣膜疾病的创新治疗方案不断涌 现,人工瓣膜材料也在不断迭代更新,治疗方式日趋微创化和个体化,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随 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全程化、系统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临床应用也越来 越重要。 尽早干预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瓣膜健康挑战。 中国 ...
开放报名!医疗器械企业定制化培训课程合作
思宇MedTech· 2025-09-29 06:2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x 思宇MedTech , 面向 医疗器械及健康科技企业 ,提供 定制化培训课程合作服务 ,我们协助策划内容,提供场地,帮 助器械公司更好服务于 临床专家资源。 近年,医院普遍对科技成果转化都非常感兴趣,医工交叉、成果转化成为了热门讨论话题;转化效果,也被纳入了医院的年度考核指标。 因此,我们向企业提供活动策划和执行服务,也已执行了部分案例, 感兴趣可直接咨询思宇MedTech负责人赵清(请加 微信号qingzhao2017 联系) 。 ▍ 服务内容 ▍ 优势条件 面向医生的示例 课程( 仅供参考,具体请联系我们 ) 主题: 医工交叉工作坊 第一天上午: 分组破冰:学员间初步认识,搭建跨学科沟通桥梁,营造协作氛围。 校内上课场地 : 学院提供多类型、多规模的教室与会议厅,可承办30人小班 、100人 到 500 人会议的多样化 活动规模 。 位置地处上海市核心区 域,交通方便。 嘉宾邀约支持: 依托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体系,可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临床专家和行业导师。 课程策划执行: 可承接单次或全年系列培训,涵盖主题策划、专家组合、课程实施与配套服务。 午餐 & 交流时间: 学员自由 ...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29)-20250929
渤海证券· 2025-09-29 05:15
宏观及策略研究 - 美联储9月降息25bp 但点阵图显示2025年再降息50bp存在不确定性 2026年降息幅度远小于市场预期 反映联储对"预防式降息"提振经济效果较市场更乐观[2] - 欧元区经济在欧央行多轮降息后显现积极势头 较低政策利率和稳定通胀通过内需路径提供支撑 本轮降息周期趋于结束[3] - 国内7-8月内需受政策效果递减/极端天气/高基数影响回落 外需因对非美国家出口超预期保持韧性 生产端回升依赖涨价预期缺乏持续性[3] - 四季度基建投资带动内需具确定性 CPI同比短期偏弱震荡年底小幅回升 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回稳基础不牢固[3] - 货币政策强调"落实落细" 银行净息差制约降息空间 重点方向为防范资金空转和配合财政结构性信贷支持[3] - 财政政策通过提前下达2026年化债额度实现资源前置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快速发力 重点关注二十届四中全会政策部署[4] 固定收益研究 - 统计期内(9月19-25日)央行净投放6000亿元 开展3000亿元14天逆回购 DR007/R007分别上行至1.6%/1.8%[6] - 利率债发行119只总额7086亿元 净融资772亿元 3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收益率2.17%高于二级市场 地方专项债月末季节性放量[6] - 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 主因公募债基赎回费率调整预期引发机构主动赎回 叠加股债跷跷板效应压制债市情绪[6] - 债市对基本面敏感度降低 增量政策聚焦稳增长(促消费/扩基建/地产局部放松)/赎回费率调整/央行买债(以短债为主) 曲线走陡概率高[7] - 跨季资金面仍有压力 四季度交易主线或切换为机构行为变化和降息预期 曲线可能呈现先陡后平特征[7]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 - 第十一批集采采用锚点价格作为拟中选标准 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体现医药行业反内卷趋势[9] - 行业周度(9月19-25日)表现:SW医药生物下跌1.68% 子板块全线下跌(医疗器械-0.55%至医药商业-3.83%) 市盈率31.13倍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146%[9] - 重点公司动态:恒瑞医药签署瑞康曲妥珠单抗授权协议/获临床试验批件/药品上市申请受理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 甘李药业发布重大合同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过会[9] - 创新进展:泽璟制药CD3/DLL3三抗启动Ⅲ期临床 帕博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型获批 劲方医药港交所募资超14亿港元[8][9] - 投资策略关注降息带来的出海加速机遇 创新药械及产业链(ESMO/EASD会议进展)/集采优化受益板块/AI+/内需复苏(中药/医疗服务)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9]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9 04:03
在 Medtec China 2025展会的核心区域,一个独具匠心的展台吸引了过往人群的目光与脚步。这里正是水 木东方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的展示窗口——一个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域悄然成为关键节点的独特存 在。 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 "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特别是 在手术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等前沿领域,中国创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 然而,行业的繁荣背后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 从实验室突破到商业化产品之间,存在一个被称为 "死亡之 谷"的产业化断层。 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域,约有 70%的原创技术卡在从原理样机到商业 化产品的转化阶段。这一现象在水木东方董事总经理王彬彬看来尤为深刻:"我们见过很多令人惊艳的创新理 念,但能够成功跨越产业化鸿沟的却寥寥无几。问题的核心在于, 医学创新需要的是跨学科的系统解决方 案,而不仅仅是单一技术的突破。 " 水木东方的诞生与演进,正是为了填补这一关键空白。 从 2017年成立至今,这个平台已完成从产业孵化器 到专业CDMO的战略转型, 累计服务客 ...
1.00亿元!中国医学科学院采购大批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09-29 04:02
摘要 :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18项仪器设备采购意 向,预算总额达1.00亿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 18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 1.00 亿 元,涉及 高通量光学蛋白分子互作检测 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系统、高通量光学蛋白分子互作检测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 联用系统 、全自动动物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高通量 全智能细胞制烤染稳定数据操作仪等,预计采购 时间为202 5 年 5~10 月。 部分采购仪器: 高通量光学蛋白分子互作检测系统 高通量光学蛋白分子互作检测系统是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基于生物层干涉(BLI)或表面等离子 体共振(SPR)等光学技术,实现实时、无标记、高精度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被誉为分子互作检测的"金标准"。 全自动动物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动物生化分析仪是专为动物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设计的高精度生化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动物血液、尿液等 ...
澳华内镜(688212):上半年业务持续承压,预计下半年修复
华安证券· 2025-09-29 03: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承压但下半年预计修复 2025H1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下滑26.36% 归母净利润-4077万元同比下滑820.03% [4] - 公司主动去库存导致短期业绩压力 但产品高端化布局和海外拓展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5][6] - 新产品管线取得多项进展 包括AQ-400旗舰机型获证、双钳道内镜、复合电子支气管镜及60系列消化内镜等创新产品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将稳步增长 分别达8.22亿元、10.24亿元、12.77亿元 对应增长率9.7%、24.6%、24.7% [7][8] 财务表现 - 2025H1分产品线表现:内窥镜设备收入2.40亿元(同比-29.63%)毛利率63.75%(同比-8.34pp) 内窥镜诊疗耗材收入966万元(同比+40.10%)毛利率22.74%(同比-23.18pp) 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933万元(同比+122.29%)毛利率70.76%(同比+3.02pp) [5] - 盈利预测显示利润改善趋势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0.39亿元、0.93亿元、1.38亿元 同比增长85.7%、137.5%、48.7% [8] - 估值指标:2025-2027年PE分别为165倍、70倍、47倍 每股收益0.29元、0.69元、1.02元 [8][10] 战略与产品进展 - 高端产品AQ-300进军三级医院 同时深耕县域市场提升诊疗率 [5] - 在研项目包括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已完成型检及部分临床试验)和3D消化内镜(已完成型检及动物试验) [6] - 产品布局覆盖多场景应用 60系列消化内镜涵盖胃镜、肠镜、超细内镜等镜种 满足检查、筛查及介入治疗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