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城市创投活力及城市创新力指数报告》发布: 创投创新联动 头部城市差异化发展各显其能
证券时报· 2025-07-30 22:03
城市创投活力指数排名 - 2024年中国城市创投活力指数前三名为上海、深圳、北京,与第四名及之后城市拉开较大差距,呈现"头部领跑,梯队分化"格局 [1][2] - 募资指数北京位居第一,上海、苏州紧随其后,广深位列前五,苏州超越广深,南京与深圳基本持平 [2] - 投资指数上海全国第一,北京、深圳紧随其后,前10名城市以一线或新一线为主且差距较小 [2] - 退出指数深圳居首,长三角苏州、杭州进入前10,中西部以武汉、合肥与成都为主 [2] 城市创新力指数排名 - 北京、上海、深圳创新力指数位居前三,北京绝对领先,依托国家实验室(占全国60%)、央企研发总部(中关村约76家)及顶尖高校 [2] 热门赛道投融资城市表现 - 半导体集成电路赛道在8个城市(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合肥、南京、成都、武汉)位列首位,北京、广州位居第二,显示资本聚集效应 [3] - 区域特色赛道:北京以AI为首要赛道领先,深圳计算机视觉第四,合肥新材料及航空航天前五 [3] - 生物制药在5个城市(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汉)排名前二,北京、苏州、广州前五 [3] - 医疗器械赛道在深圳、苏州、广州排名第二,上海、北京、杭州、合肥、成都稳居前三 [3]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 - 杭州、苏州凭借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活跃表现,跻身热门赛道投融资城市前五名 [1]
耐心资本重塑创投逻辑 全链条协同成破局关键
证券时报· 2025-07-30 19:09
在证券时报举办的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上,围绕"破局与重 构——创投业全链条协同突围之道"这一话题,多位一线投资人展开深入探讨。当下,创投业正处于募 资筑底回暖、退出渠道多元探索的阶段,耐心资本加速入场,全链条协同成为行业破局关键。嘉宾们结 合实践,就募资环境变化、退出策略调整及行业发展路径分享见解,为创投业突围提供了多元视角。 募资市场筑底回暖 耐心资本成重要力量 从募资市场整体态势来看,行业正处于筑底回升阶段。广州产投资本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杨卓引用数 据指出,2024年募资规模下降20.8%,而2025年一季度降幅收窄至2.9%。"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硬 科技领域的'DeepSeek时刻'接连出现,让从业者对未来更有期待。" 募资结构的变化尤为显著。澳银资本副董事长、主管合伙人胡艳表示,国资引导基金的角色已从"招商 思维"转向"产业构建思维"。"过去政府资金更关注注册地、税收等短期指标,现在会主动匹配中试场 景、临床资源等产业要素,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甚至会协助对接后端临床应用渠道,这种'资金+生 态'的支持模式对早期科技企业至关重要。" 退出策略多元创新 平衡DPI ...
首个全国性创投智库成立 29位专家打造行业“思想引擎”
证券时报· 2025-07-30 19:06
创投行业战略地位提升 - 中央层面高频高度关注创投 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出台[1] - 地方借力创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迫切 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1] - 创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战略地位日益凸显[1]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发展 - 联盟由证券时报携手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牵头倡议[1] - 联合中关村 上海 广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湖北 四川 杭州等省市区创投协会发起成立[1] - 联盟成员增至30个 覆盖主要经济大省和金融强市[1] - 旨在促进信息沟通 业务合作 资源共享 调查研究 经验交流 政策协调和行业自律[1] 创投智库成立与架构 - 证券时报全国创投协会联盟于7月25日正式设立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1] - 依托联盟在资本 产业 政策等领域强大资源整合优势[2] - 首批29名成员来自头部创投机构 第三方数据 法律 财会服务机构及高校专家学者[2] 智库服务规划 - 通过专题研讨 智库报告 新闻策划 行业指数 数据产品 活动论坛等形式提升服务能效[2] - 拟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多项专业服务[2] - 致力于打造行业创新变革的思想引擎与决策参谋[2] 证券时报行业支持举措 - 长期关注创投行业发展并发挥媒体优势[2] - 链接5000多家上市公司 拟以并购库方式打通一二级市场合作信息匹配壁垒[2] - 助力创投行业探索并购退出之道[2] 智库发展目标 - 以智慧驱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2] - 汇聚各方力量提供前瞻性研究和决策建议[2] - 助力行业实现更好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2]
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委员会会长沈志群:创投行业呈现三大积极趋势加速优化重组迫在眉睫
证券时报· 2025-07-30 19:03
创业投资行业三大趋势 - 促进创投发展的具体政策举措正在落实落细 政策密集程度高、力度大、创新突破多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1] - 从培育耐心资本入手扩大"投早投小投创新"长期资金规模 国家设立万亿级创投引导基金 推动保险资金进入股权创投 支持发行科创债 募资难题逐步破解 [1] - 多样化创投退出渠道正在畅通 优质企业上市提速 并购市场升温 S基金规模扩大 促进创投资本良性循环 [1] 行业现存问题 - 募资和退出难题缓解后 行业项目投资能力和投后管理问题凸显 呈现"大而不强 多而不优"现状 [2] - 管理人才专业水平与科技创新需求不匹配 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能力不足 [2] - 需加快市场化优胜劣汰和优化重组步伐 [2] "十五五"规划方向 -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3] - 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有望成为规划重点 需培育耐心资本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3] - 需完善创投税收政策 深化国资创投改革 提振民资外资信心 打造国际竞争力股权投资品牌 [3] 行业发展建议 - 创投协会和机构应深入研究未来五年发展课题 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3] - 需全面提升创投主体质量效益 优化差异化监管制度 [3]
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持续发挥创投科技创新“引擎”作用
证券时报· 2025-07-30 19:02
7月25日,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在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 进光明科学城活动上发表致辞,深入剖析当前创投行业的发展态势与未来方向。 程国慧回顾,去年第十二届创业投资大会在上海张江举办时,创投行业正经历全流程堵点带来的阵痛。 而如今,市场已逐步走出低谷,呈现显著回暖迹象。募资端,今年上半年机构LP认缴出资额同比大幅 提升50%,终结了2020年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投资端,整体投融资规模降幅从去年同期的50%收窄至 5%,显现探底信号;退出端,2025年上半年131家中企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其中56%获VC/PE支 持,港股IPO表现亮眼,并购、回购等多元化退出方式日益成熟。 在数据背后,行业生态正发生深刻变革。一方面,优质项目在创投机构的长期培育下持续涌现, DeepSeek、宇树科技、影石创新等企业的崛起,彰显了中国科技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创投 十七条""国办一号文"等政策密集出台,推动银行、险资、社保等长线资金入场,为行业注入源头活 水。 当前创投行业局部回暖、理性修复的良好态势正在巩固。程国慧认为,创投作为一个发现和创造价值的 行业,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 ...
创投观察: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优化返投条件 迈向科学规范发展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7-30 11:54
长期以来,返投要求始终是创投机构与地方政府投资基金合作中的核心矛盾点,既制约了基金的市场化 运作效率,也导致实际效果与政策初衷出现偏差。业内一线投资人普遍认为,"基金注册本地化+硬性 返投任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配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节奏。 具体来看,记者与业内人士交流了解到,传统返投模式的弊端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投资机构 为满足地域限制,被迫将目光局限于特定区域的固定赛道,可能错失全国范围内更优质的科创项目,制 约了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部分机构为完成指标,通过设立空壳公司等"假返投"手段规避监管,不 仅背离了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初心,更造成地方产业重复建设、财政资源浪费等问题。这种现象在 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由于本地缺乏符合要求的项目,部分管理人不得不"为返投而投资",陷入"乱 投资""重复投资"的困境。 追根溯源,"返投难"的核心症结在于产业定位与区域禀赋的错配。当前,多数地方政府投资基金扎堆聚 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类产业与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 未必匹配,导致基金管理人难以找到真正优质的返投标的。 政府投资基金正逐步迈入科学规范、提质增效的新阶 ...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中国发展网· 2025-07-30 06:23
政策动态 - 山东省滨州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市国资委 市科技局及有关市属国有企业参会[1] - 会议解读山东省创业投资发展奖补资金申报相关政策 并围绕"3+3+N"基金矩阵 国有企业市县联动及奖补资金申报审核等议题进行交流[1] 资本布局 - 滨州市通过市属国企联合省发展投资集团 鲁信集团等头部机构及各县区 聚焦"5210N"产业集群发起设立多只创投基金[1] - 已形成总规模超20亿元的创投基金组合 建立"国有资本引导 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1] 战略规划 -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将加强与其他部门对接联动 搭建政-投-企对接平台并争取省级奖补资金等政策支持[1] - 持续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服务于品质滨州建设目标[1]
浙江:用好QFLP试点政策 引导境外创业投资机构合规开展跨境投资
快讯· 2025-07-29 01:59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 浙江省计划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引导境外创业投资机构合规开展跨境投资 [1] - 目标到2027年,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基金规模突破400亿元 [1] - 支持开展"科汇通"试点,允许境外科研资金直接汇入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 [1] 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 - 推进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支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 [1]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1]
勇做创新培养者 善当价值发现者 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成功举行
证券时报· 2025-07-25 18:16
行业活动概况 - 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行 主题为"新潮涌动、质胜未来" 由深圳市光明区 证券时报及全国创投协会联盟共同主办 [1] - 活动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创投协会代表 超300家创投机构及上市公司 产业资本等共计超500人参会 [1] -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成立 为国内首个创投智库 成员涵盖头部机构 第三方服务机构及高校专家 [3]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投行业呈现局部回暖 理性修复态势 需以专业眼光发现价值 以开放心态做大价值 发挥科技创新引擎作用 [1] - 珠三角创投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引导 重点布局半导体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2] - 深交所与创投机构深度联动 支持完善"募投管退"闭环生态 打造"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2] 区域发展动态 - 光明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创新生态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2] - 深圳光明科学城作为科创"新地标" 吸引创投机构将之作为事业发展新舞台 [2]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创投行业募资端和退出端压力缓解 但项目投资能力和投后管理水平不足问题凸显 [3] - 需加快建立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 推动行业优化重组 同时落实国家鼓励政策 [3] 专题研究与发布 - 大会发布《中国城市创投活力及城市创新力指数报告》 由证券时报与执中联合编制 [3] - 嘉宾探讨"中国新科创模式""风投新趋势"及"AI发展前景"等议题 [3]
科技资本融汇,新质动能奔涌!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成功举行
证券时报· 2025-07-25 14:38
大会概况 - 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行,主题为"新潮涌动、质胜未来",吸引全国20多个经济大省/市的创投协会、300余家创投机构及产业链相关人士参与[3] -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成立,证券时报与深圳光明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央地合作"新范本[3][30] - 大会设置两场圆桌论坛探讨AI投资机遇及创投全链条协同,并发布《中国城市创投活力及城市创新力指数报告》[20][2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3年"创投十七条"和"国办一号文"等政策推动创投行业规范发展,行业呈现局部回暖、理性修复态势[5] - 创投行业募资端和退出端压力缓解,但项目投资能力不足、投后管理薄弱等问题凸显,需建立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10] - 投资方向从互联网模式创新转向AI、机器人、商业航天、医疗健康、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16] 区域与城市发展 - 珠三角创投通过资源整合定向布局半导体、AI、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升级[9] - 2024年中国城市创投活力指数前三为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创新力指数同样领先,形成创新与创投良性循环[20] - 深圳光明区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生态[32] 人工智能投资 - AI赛道成为创投焦点,投资趋势从大模型转向垂直应用,更关注产品商业化可行性,资金集中度提升("二八定律")[24] - 未来超级独角兽可能诞生于"AI+数据"或"AI for Science"领域,后者可覆盖医药、材料、能源等万亿级市场[25] - 实体企业代表指出AI将开启新计算纪元、加速机器人时代、重构制造业模式,呼吁企业积极拥抱变革[18] 创投生态与策略 - 深交所与创投机构联动完善"募投管退"闭环,打造"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7] - 行业从追求IRR转向DPI,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标准优化提升退出预期,但需坚持价值投资而非"广种薄收"[28] - 国资引导基金周期延长、关注产业链构建,银行/保险等长期资本增加,不同LP需求分化(招商属性、政策导向、产业布局等)[27] 资源整合与成果展示 - 光明科学城集中展示消费级格斗机器人、通用机器人套件、工业级3D打印机等"高精尖"产品[33] -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成员增至30家,智库中心将联合第三方机构通过研讨、报告、指数等形式服务行业[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