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

搜索文档
新疆夏粮单产增量全国第一
快讯· 2025-07-12 04:36
新疆夏粮产量 - 新疆夏粮单产达到每亩411 5公斤 较上年增加11 1公斤/亩 连续三年增加超10公斤/亩 [1] - 新疆夏粮单产较全国平均单产高35 9公斤/亩 增量全国第一 [1] - 新疆部分地区春小麦成熟较晚 预测产量达684万吨 [1]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央广网· 2025-07-11 08:23
粮食生产与政策支持 - 2025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播种面积3.99亿亩保持基本稳定,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 [1][2][3] - 25个夏粮生产省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安徽、河北、山西、四川分别增加17.5万、15.1万、11.2万和10.8万亩 [2] - 国家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2] 地方粮食收储与农户收益 - 安徽利辛县省级粮库占地262亩,累计收购小麦近3万吨惠及千余农户,政策收购价高于市场价 [1] - 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有效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 [1] - 各地建立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体系作为助农增收新引擎 [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河南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78%,郏县恒压喷灌工程使小麦千粒重增加5%-8%,灌溉水利用率提升30% [2][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抗旱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河南通过维修机井、整治沟渠等措施抗旱保粮 [2][3] - 全国第一座恒压喷灌工程服役40年后采用智能化管理平台,精准调度水源保障4万亩农田灌溉 [2] 种植结构调整 - 夏收春小麦、薯类、豆类等低产作物面积调减,高产作物冬小麦面积略增 [3] -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稳定夏粮单产 [3]
山东今年夏粮单产水平、总产增量均为全国第一
齐鲁晚报网· 2025-07-10 23:54
山东夏粮生产数据 - 山东夏粮播种面积6044.4万亩、居全国第二、占全国15.2%,同比增加8.1万亩 [1] - 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1.2倍,同比增加2.7公斤 [1] - 总产达547.4亿斤、居全国第二、占全国18.3%,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全国第一 [1] - 连续三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1] "五良"集成发力措施 - 良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耕地质量等级稳定在4.43等,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等 [3] - 良种:全国推广面积前10位的小麦品种,山东占4个,新增良种推广面积200万亩以上 [3] - 良机:新增复式精量条播机2345台、同比增加453%,夏收上阵的纵轴流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占比达到2/3,平均机收损失率降低至0.7%左右 [3] - 良法:宽幅精播、复式精量条播等高产栽培模式占比达到73.1%,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增加31%,"一喷三防"技术全覆盖实施 [3] - 良制:6个省级单产提升引领区、210个市级万亩引领片、984个县级千亩引领方示范带动 [3] 单产提升具体方案 - 按照不同作物和地区量身定制单产提升集成增产方案 [5] - 实施"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1.8万名农技人员常态化开展巡回指导 [5] - 落实"五步走"超常规增粮举措(大培训、大调研、大帮包、大拉练、大竞赛) [5] 多部门协同政策 - 建立农业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对粮食生产实施全周期精准监测预警 [6] - 累计春灌引水39.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6%,开展增雨防雹作业576轮次、增加降水约2.27亿吨 [6] - 成立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526家、粮食烘干中心1850个,组建"三夏"应急作业服务队1018支 [6] - 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8.2亿元、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6.6亿元、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奖补资金3.71亿元 [6] - 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参保率超过90% [6]
(三夏进行时)播种面积和单产基本稳定 2994.8亿斤 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7-10 22:23
夏粮生产总体情况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同比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1][3]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0万亩,下降0.1%,主要受西部部分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影响 [3] - 夏粮单产每亩375.6公斤,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 [3] 生产韧性及应对措施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受较重旱情影响,但通过抗旱浇灌(河南累计浇麦1.14亿亩次)、人工增雨(湖北4次)等措施有效缓解 [3][4] - 中央财政下拨"一喷三防"资金16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小麦生产 [4] - 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跨区作业超20万台),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麦收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 [5] 农业现代化转型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显著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如河南西平县远程灌溉系统) [6] -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如河南滑县"滑育麦1号"亩产达1400斤 [6]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9至10公斤/秒大喂入量收割机效率比5年前提高30% [7] 农民收益与政策支持 - 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程,如安徽蒙城县托管服务使每亩净增收186元 [9] - 政策托底保障优粮优价,如山东强筋麦"农大753"收购价每斤比普通麦高0.15元 [11]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扩大完全成本保险投保面积,河南、安徽、河北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 [11]
从四组最新数据感知经济活力潜力
人民日报· 2025-07-10 22:18
夏粮生产 - 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763.2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6.0万吨(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2]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与上年基本稳定,单产375.6公斤/亩,与上年持平 [2] 快递行业 - 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连续5年突破千亿件 [3] - 第1000亿件快递为"以旧换新"家用空调,反映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和电商渗透率提升 [3] 矿产勘查 - 上半年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铀、铷、钴等矿种取得重大突破 [4] - 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社会资金占比48.0%,同比增长28.2% [4] 汽车产业 -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5]
总产量近3000亿斤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20:48
夏粮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 8万吨(2994 8亿斤) 其中小麦产量13816 0万吨(2763 2亿斤) 实现稳产丰收 [1] - 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并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1] 播种面积 - 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 99亿亩 比上年减少52 0万亩 下降0 1% 保持基本稳定 [1] - 播种面积稳定得益于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 耕地保护 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撂荒地复垦 [2] - 政策支持包括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稳定耕地补贴 扩大保险投保面积及实施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2] 单产水平 -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 6公斤/亩 比上年增加0 1公斤 基本持平 [3] - 单产持平因多措抗旱保粮 灾害偏轻及推进良田 良种 良机 良法深度融合 [3] - 结构调整如调减低产作物面积 增加高产冬小麦面积也有利于稳定单产 [3] 气候与政策因素 - 上年秋冬播期间冬小麦主产区光温水匹配良好 土壤墒情适宜 实现适期播种 [2] - 国家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包括价格 补贴 保险及省际补偿机制 [2]
2994.8亿斤!2025年夏粮“成绩单”出炉
新华社· 2025-07-10 11:30
夏粮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1] - 2025年夏粮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很小,总体保持稳定 [3] - 2024年夏粮产量在2023年2923亿斤基础上增产72.5亿斤,2025年成绩单是在高基数基础上取得 [4] 政策支持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5] - 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有效保证种粮农民积极性 [5]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达3.99亿亩,保持基本稳定 [5] 耕地质量提升 - 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 [6] - 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 [6] - 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粮食连续多年丰产增产提供重要支撑 [6] 科技创新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如"普冰03""中麦578"等 [7] - 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7]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7] 行业意义 -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四分之一左右,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7] - 小麦是城乡居民主要口粮品种,重要性不言而喻 [7] - 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7]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新华社· 2025-07-10 03:56
夏粮产量数据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6.0万吨(2763.2亿斤)[1] - 全国夏粮总产量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1]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0万亩,下降0.1%[1] - 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亩[1] 地区产量变化 - 主产区中山东、河北、四川分别增产4.1亿斤、3.6亿斤和2.2亿斤[1] - 河南、陕西受旱情影响分别减产7.1亿斤和2.9亿斤[1] - 新疆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减产4.0亿斤[1] 影响因素分析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较重旱情,但通过引水调水和抗旱浇麦措施减轻了影响[2] -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 其他灾害偏轻发生和深入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是单产持平的主要原因[2] 行业意义 - 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2] - 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2]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解读夏粮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7-10 01:38
2025年全国夏粮生产情况 核心观点 - 2025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产量2994 8亿斤 比上年减少3 1亿斤 下降0 1% 总体保持稳定 [2] - 夏粮播种面积3 99亿亩 比上年减少52 0万亩 下降0 1% 单产375 6公斤/亩 比上年增加0 1公斤 基本持平 [3][5] - 夏粮生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8] 播种面积分析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 99亿亩 减少52 0万亩 降幅0 1%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 46亿亩 减少26 1万亩 冬小麦面积3 39亿亩 增加5 7万亩 [3] - 20个省份播种面积增加 安徽 河北 山西 四川分别增加17 5万亩 15 1万亩 11 2万亩和10 8万亩 西部部分地区调减夏杂粮改种秋粮导致面积减少 [3] - 面积稳定原因包括压实生产责任 强化政策支持(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扩大保险面积) 播期气候适宜 [4] 单产表现 - 全国夏粮单产375 6公斤/亩 同比增加0 1公斤 小麦单产399 2公斤/亩 减少0 2公斤 冬小麦单产399 8公斤/亩 下降0 1% [5] - 四川 河北 山东 湖北亩产分别增加4 8公斤 3 3公斤 2 7公斤和2 1公斤 陕西 河南 江苏受旱情影响亩产分别减少9 6公斤 4 7公斤和3 3公斤 [5] - 单产持平原因包括抗旱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其他灾害偏轻 单产提升行动(良种良法应用) 作物结构调整 [6] 产量结构 - 全国夏粮产量2994 8亿斤 同比减少3 1亿斤 小麦产量2763 2亿斤 减少3 3亿斤 冬小麦产量2708 9亿斤 基本持平 [7] - 山东 河北 四川分别增产4 1亿斤 3 6亿斤和2 2亿斤 河南 陕西受旱减产7 1亿斤和2 9亿斤 新疆因种植结构调整减产4 0亿斤 [7]
科技下田“三夏”新
经济日报· 2025-07-09 00:57
夏粮收获进展 - 全国夏粮收获进度达九成半,冬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夏播粮食进度过八成 [1] - 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其中跨区作业超20万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3] - 麦收总体进度比常年快2天至3天,预计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3] 农机装备升级 - 国产9公斤/秒至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主力机型 [3] - 潍柴雷沃推出的雷沃谷神GM5125收割机实现每秒12公斤喂入量,每小时收获15亩至20亩,机收损失率控制在0.8%以内 [3] - 联合收割机配备助力转向、北斗辅助驾驶设备,驾驶舱内装有空调、人体工程学座椅等 [4] 农机作业智能化 - 农机手通过专业APP与农户精准对接,结合小麦种植区域、长势、成熟度预测最佳收获时间 [4][5] - APP利用算法为机手推荐最优作业路线,叠加农机跨区作业历史轨迹数据 [5] 优质小麦推广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小麦种植面积47.9万亩,优质强筋麦品种占80%以上 [6] - 藁优5766品种在冀豫鲁陕皖等地累计推广1000万亩,是国内大型面粉企业重要原料品种 [6] - 强筋麦收购价每斤比普通小麦高出1角以上,面粉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订单 [7] 小麦产量与品质 - 山东省临清市小麦种植面积85.2万亩,高产田最高实收产量达857公斤 [7] - 高品质专用小麦面积逐渐增大,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 [7] 秋粮生产准备 - 临清市秋粮作物播种面积84.95万亩,其中纯作玉米82.5万亩,纯作大豆0.7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7万亩 [8] - 全国进入主汛期,水利部强化水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做好科学灌溉和农田排涝减淹工作 [9] 农业现代化趋势 - 农机装备将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 [9] - 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将更优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