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烘干机

搜索文档
秋收遇上连阴雨 抢收抢烘抢时效
金融时报· 2025-10-15 01:21
今年,我国北方的多雨天气从夏季一直延续到了秋季。寒露刚过,北方多地再次遭遇持续降雨,恰 逢北方粮食主产区秋收秋种的关键期,面对连阴雨天气,今年的秋粮收获如何保障?损失如何降低? "针对不利天气等影响,优化粮食产后烘干等服务,加强储粮技术指导,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程 度。"10月14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 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介绍做好秋粮收购工作时表示。 与此同时,金融也在为连阴雨天气影响地区的秋收秋种提供资金保障。《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 行了解到,为应对连阴雨,全力"抢"秋收,多家银行出台了专门的金融支持举措,从收获到收购,提供 全程保障。 这笔关键资金迅速化为守护粮仓的生产力。在工商银行资金的有力支持下,冀新农机以最短时间恢 复产能,从生产线下来的一辆辆崭新的农机,顶着风雨快速、有序地驶向了泥泞的田野。 "有了这批设备,我们就能帮乡亲们把地里的玉米、谷子抢收回来了。"看着面前整装待发的农机, 冀新农机的负责人语气中充满了信心。截至目前,企业已紧急交付农机设备超50台,驰援受困农田3000 余亩,有效将因降雨导致的粮食损失率降低 ...
时刻绷紧农业防灾减灾这根弦
经济日报· 2025-10-13 22:07
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与现状 - 气象灾害是造成粮食减产的最重要因素,其发生迅速且影响巨大,若无充分准备将对农业造成严重冲击 [1] - 当前行业在粮食烘干、仓储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部分区域专业化防灾减灾力量不足、基础投入不够、应急队伍欠缺 [1] -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多发且降雨带北移,使得现有短板问题更加凸显 [1] 灾中应急与抢收抢烘措施 - 中央财政已迅速下达4.84亿元救灾资金以支持秋粮抢收抢烘工作 [1] - 受灾地区通过改造升级农机具(如小轮改大轮、双驱改四驱、换装三角履带)来解决雨后收获机下地难、作业难的问题 [2] - 行业需抓紧调度履带收割机与移动烘干机支援短缺地区,并调动各类服务组织积极抢时烘干 [2] 灾后补偿与粮食收购机制 - 农业保险是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工具,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已扩大至全国所有地区 [3] - 当前连阴雨灾害理赔存在查勘定损难度大等问题,保险机构需开通绿色通道,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 [3] - 需推动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支持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并稳妥解决不达标粮食的收购问题以防范籽粒发芽霉变 [3] 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 -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需高度重视降雨带北移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4] - 行业应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精细区划,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 [4] - 需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气象监测预警服务 [4] 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投入重点 -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未来投入重点,需按照“平急两用”思路加快补上沟渠连通、烘干仓储等短板,建设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4] - 装备提升至关重要,履带式收割机和烘干塔等设备对潮湿田间作业和快速收储具有关键作用,这些需依靠农业社会化服务来实现 [4]
空中“奇兵”+装备“上新”+金融“帮扶” 多地出实招保障秋粮收获
央视网· 2025-10-12 03:59
央视网消息:最新农情监测显示,持续阴雨导致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壤水分饱和,玉米、水稻、大豆等秋粮抢收正在和"时间赛跑"。记者在 一线蹲点采访时就遇到了一支空中的抢收"奇兵"。 给无人机派单、下达作业任务的是眼前这位年轻人。这样的"新农人",在原阳有上千个。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婧:全县现在有1400多架无人机,今年的机手特别忙,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帮了农民朋友一个 大忙。 记者:这个农用无人机,政府给咱有没有支持?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无人机飞 手张栋:有啊,政府补贴了几万块钱。 在河南新乡的原阳县黄河岸边的一个中原小粮仓。记者赶到的时候,无人机现在带着它的"战利品"已经归仓了。 记者现场掐表测了下,无人机启动、定位、抓取玉米、运回来,全程不到一刻钟,能跑一公里。 记者:这一袋还挺沉的。 村民:七八十斤,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确实是农民的好帮手。 全力保障 连阴雨天气影响地区粮食收购 种粮大户更看重实效。记者在眼前这个8小时流程图上看到,烘干机在利用热风快速脱水后,立即引入冷风分散湿气,6—8小时就能把湿 玉米烘到安全水分,还不会烫伤粮粒。 10月1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通知,出台十项措施,全力保 ...
硬装备+软技术双发力!我国持续夯实农业应急救灾能力 粮食生产韧性更强
央视网· 2025-10-11 08:02
央视网消息: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持续阴雨天气下,如何把这里的秋粮抢收到手,尽快颗粒归仓?让冬小麦能尽早播 种。农业农村部与当地协同联动,上装备,换品种,以科技的加持,给出了系列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上"装备"! ·地面不行就换"履带":普通收割机会陷进泥里,但24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已经调度到位,它们就像农机里的"越野坦克",专治各种泥泞。 ·没太阳晒就用"机器烘":2000多台移动烘干机组成流动烘干队,加上各地公布的烘干中心热线,等于给湿粮建起了"烘干急救网络"。 雨耽误了收成,还可能耽误下一季的冬小麦播种。农技专家已经给出了"晚播指南": ·换品种:用更耐晚播的种子。 ·加密度:通过增加播种量来弥补时间损失。 ·足底肥:保证后期生长营养。 这套"以技补晚"的操作,目标很明确:把这季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给下一季上好"保险"。 面对极端天气,我国农业应对已经是一套系统性的工程,从农机调度到技术保障,核心就是用更专业、更智能的方式,稳住我们的"饭 碗"。 我国持续加强农业领域应急救灾能力 刚才短片中提到的,这些履带式收获机、移动式烘干机,都是应急救灾用的农机装备。"十四五",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农机应 ...
各地集中力量,抢收、抢烘粮食 强化针对性措施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央视网· 2025-10-11 07:17
央视网消息:近期,黄淮地区持续阴雨,影响部分地区秋粮收获。为保障粮食丰收,各地正集中力量,抢收、抢烘粮食。 这几天,江苏北部地区降雨暂停。在连云港岗埠农场,十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抢抓天气条件进行作业,提高大豆玉米的收获进度。 连云港岗埠农场生产管理员马从行介绍,一台机器一天能收100多亩,粮食损失率控制得很低,玉米颗粒饱满,成熟度也好。收割后将进行统 一的晾晒烘干,达到水分标准后,进入仓储中心存储。 另外一边,农场5条烘干线也全部运行。工作人员两班倒,保证机器不停,烘干量由每日1500吨提升到每日2800多吨。 河南省积极调度省内自有8000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并从江苏、湖北、河北等地引进履带机3000多台。在漯河市,跨区农机手宋建国正驾驶农 机作业,自从20天前被紧急调到这里,他几乎从没停歇,昼夜抢收秋粮。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跨省份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烘干机等应急机具。截至目前,按照黄淮地区需求调剂调度履带收割机24.55万台、移动 烘干机2229台。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数据显示,10月9日7时到10日7时,河北省3283个气象站点的平均降水量为27.3毫米,其中,有533个站点超过50毫米,达 到暴雨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