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贴息政策聚焦餐饮住宿等8类领域 支持发展服务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8-13 04:42
政策支持领域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八大类服务消费领域 [1] - 政策首次在中央层面实施 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提振消费 [1] 服务消费趋势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1] - 2024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1] - 服务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消费结构正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1] 政策影响 - 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增强发展信心和活力 [2] - 通过更优质多元供给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 [2] - 政策支持行业具有强就业带动作用 将更好发挥就业促进作用 [2]
消费贷款领域“国补”来了!谁能申请?怎么申请?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4:24
这两项政策到期后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调整贷款经办机构的 范围。 Q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8月12日发 布。8月13日,国新办就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 会,财政部等多部门在会上逐一回应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将如何为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带来利好?具体的贴息标准怎样?申请流程又 该如何操作? Q 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 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 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 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 点,可以贴息1 ...
飙上热搜!个人消费贷贴息细节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4:05
政策概述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政策期限为1年 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4][6]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被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1][8] 贴息对象与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对象为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利率水平的1/3) [6]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对象为8类消费服务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等)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 贴息上限1万元 [6][7] 政策实施细节 - 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仅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测算 贴息资金申请由经办机构负责 [8][9] - 服务业经营主体无需主动申请贴息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资金后对已付利息一次性返还 未付利息直接扣除 [9] 资金用途监管 - 个人消费贷款仅支持真实消费行为 用于非消费领域或套利行为将无法取得贴息 [10]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须用于经营活动(如硬件升级、产品研发等) 禁止用于投资理财或套利 [10] - 金融监管部门将动态跟踪贷款流向 加强资金用途管控 并将政策执行纳入日常监管 [10] 政策效果预期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63% 政策有望进一步扩大内需 [7] - 服务业就业占比48.8% 政策支持行业就业带动作用强 预计将增强经营主体信心并稳定就业 [7]
飙上热搜!个人消费贷贴息细节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03:58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 [6] - 贴息对象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6] - 政策实施期为1年 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5][6] - 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 也包括服务消费 [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6]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6]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 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7] - 2024年服务业就业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较上年增长明显 [7] 政策执行与监管 - 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相关贷款账户的交易信息 用于贴息资金的测算 无需额外操作 [9]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借款主体无需进行贴息申请 按照正常信贷流程办理贷款即可 [9] - 个人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1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经营活动 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12] - 金融监管总局将引导经办银行动态跟踪贷款流向 加强资金用途管控 确保资金合规和有效使用 [12] 市场反应与影响 - 个人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可享贴息 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三位 热度持续提升 [3] - 政策被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体现了政府对扩大消费的重视程度 [8] - 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促进全方位扩大内需和稳定扩大就业 [7]
财政部:贴息范围包括个人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汽车、生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8-13 03:49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 - 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 [1] - 重点消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 [1]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1] - 政策实施期为1年 支持范围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1]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3] - 聚焦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包括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贴息期限为1年 [3]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3] 政策特点与后续安排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3] - 政策不设繁琐门槛 不搞复杂操作 力求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 [3] - 贴息测算和申请主要由贷款经办机构完成 最大程度便利借款人 [3] - 支持范围广泛覆盖居民衣食住行的主要消费场景和消费种类 [3] - 贴息额度综合考虑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 支持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开支 [3]
财政部金融司答极目新闻: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核心条件是要有真实消费行为
搜狐财经· 2025-08-13 03:4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核心是广覆盖、低门槛,未设置复杂申请程序 [1][3] - 居民享受贴息需有真实消费行为,涵盖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大额商品消费(如买车、装修、家具家电、手机电脑)及服务消费(如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 [4]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单笔5万元以下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4] - 政策不支持非消费领域或违规套利行为 [4]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核心是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领域 [5] - 经营主体需在2023年3月16日至年底期间签订贷款合同并收到资金,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不足1年按实际期限计算) [5] - 贷款资金需用于经营活动(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禁止用于投资理财或套利 [5] 政策实施特点 - 两项政策均强调简化流程,确保精准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1][3] - 个人消费贴息实施时间为2023年9月起1年,服务业贴息实施时间为2023年3月16日至年底 [4][5]
促消费、惠民生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将可享财政贴息
央视网· 2025-08-13 03:37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为期一年 [3]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3]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3]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上限1000元) [3]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及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3] - 地方财政部门可对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以扩大覆盖面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 [4] - 贷款资金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4] -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4]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4] - 贷款主要由21家全国性银行发放 [4] 政策影响分析 -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民生支出 [4] - 支持服务业经营者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能力 [4] - 首次将财政贴息应用于个人消费贷款,体现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 [4] - 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有助于提振消费和内循环 [4]
资金不能用于投资理财 财政部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央视网· 2025-08-13 03:10
央视网消息: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副部长廖 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 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介绍,总体来看,这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也没有设 置复杂的申请程序,尽量让大家做到"省钱又省心",只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条件,就可享受政 策的支持,确保精准发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 首先,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 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 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 消费可以叠加享受。 具体规则: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 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 ...
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金融时报· 2025-08-13 01:03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明确对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提供财政贴息支持 [1]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1]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政策适用范围 - 贴息政策适用于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1] -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1] 政策实施规则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1] - 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 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1] - 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和扩大支持范围 [1]
服务业贷款贴息方案发布,苏州公积金可支付物业费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8-13 00:29
中美关税暂停 - 中美同意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 同时保留剩余10%关税 [2] - 中国同步暂停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释放更多善意 [2] - 美国已对部分国家实施"惩罚关税" 全球贸易摩擦尚未平息 [2] 经营主体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3]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外资企业3.3万户 增长4.1% [3] - 第三产业新设1171.2万户 占主导地位 "四新"经济企业占比达40.2% [3] 增值税法修订 - 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 细化纳税人、征税范围等税制要素 [4] - 2024年增值税收入6.57万亿元 占税收总收入38% [4] - 明确贷款服务相关费用不得抵扣增值税 [4] 服务业贷款贴息 - 对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1%年贴息 [6] - 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100万元 中央财政承担90% [6] - 严控资金用途 防止贷款挪用 [7] 具身智能机器人 - 杭州拟出台条例探索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生态 [8] - 杭州已集聚200余家机器人企业 关键技术国内领先 [8]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迫近 各地政府积极布局 [8] 公积金政策调整 - 苏州下调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至15% 优化使用次数认定标准 [10] -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 一年可提取一次 [10] - 政策旨在巩固楼市修复趋势 但提振效果可能有限 [10] 芯片出口限制 - 英伟达需上缴H20芯片在华销售收入的15%以获取出口许可 [11] - AMD同样需上缴MI308芯片15%收入 [11] - 国产芯片已形成部分替代 H20非必要硬件 [11] 股市行情 - 沪指涨0.5%至3665.92点 成交额7782亿元 深成指涨0.53% [12] - 芯片股午后爆发 AI硬件股走强 军工等板块调整 [12] - 两市成交额1.88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545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