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备

搜索文档
振江股份: 振江股份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08:11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之一卜春华女士持有公司股份1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1%,本次质押90万股,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69.23%,占公司总股本的0.49% [1]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震先生、卜春华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朗维投资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156.02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98%,累计质押股份3,539.04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68.64%,占公司总股本的19.20% [1][2] 本次质押具体信息 - 卜春华女士本次质押90万股,质押起始日为2025年5月26日,到期日为2026年5月25日,质押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质押股份未负担重大资产重组等业绩补偿义务 [1] - 质押方为浙商证券,本次质押股份未涉及限售股或补充质押 [1] 股东累计质押情况 - 胡震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120.61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36%,累计质押2,86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69.41%,占公司总股本的15.52% [2]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未质押股份中无冻结或限售股份 [2] 其他说明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股份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产、投资收益及上市公司股票分红收入等,质押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2] - 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如出现平仓风险,控股股东将采取补充质押、支付保证金、提前还款等措施应对 [2]
驻马店市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快讯· 2025-05-27 04:09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驻马店市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涵盖新能源装备升级、固态电池产业化建设、"豫产豫用"示范打造等关键领域 [1] 重点合作方向 - 聚焦"产业绿色转型和零碳城市打造" [1] - 以"零碳园区—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为核心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落地 [1] - 加快零碳学校、医院、园区等多场景示范 [1]
高工云看展②: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新能源装备企业创新“图谱”
高工锂电· 2025-05-24 06:38
行业峰会与展会动态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举办 聚焦钠电技术发展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同期举行 主题覆盖干法电极、固态电池等四大技术方向 [2][3] - 高工锂电"云看展"活动展示11家新能源智能装备企业创新成果 涉及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装备等 [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嘉拓智能 - 推出干法电极工艺解决方案、复合铝集流体、第二代热复合叠片机等产品 固态锂金属负极连续制备达15μm [4][6] - 干法制备技术适配三元及固态电解质材料 极片辊分一体机与注液设备取得突破 [6] - 海外业务覆盖20余国 建立全球销售服务网络 [6] 先导智能 - 发布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覆盖干法混料涂布、湿法制浆等关键工序 [7][9] - 圆柱电池组装线设备占地缩减53% 能耗降低3% 切叠一体机效率达0.075s/pcs [9] - 电池后段方案充电效率87% 放电效率84% 开发AI驱动的质量闭环管理系统 [9][10] 尚水智能 - 首展干法电极制造设备 实验室装备配备AI交互功能 实验参数可直接转化量产 [11][13] - 实现粉料包覆混合、纤维化造粒、多级辊压等干法电极关键技术突破 [13] 海目星激光 - WPM-S激光焊接检测系统实现100%全检 自主研发MOPA激光器覆盖锂电全流程 [14][16] - 构建激光全链智造生态系统 涵盖涂布至模组PACK环节 [16] 德龙激光 - 激光干燥技术较传统烘箱节能50% 空间节约80% 飞秒激光器适配固态电池极片加工 [20][22] - 锂电池Pack拆解方案产能2JPH 激光清洗技术支持150m/min辊压速度 [22] 清研电子 - 粉体成膜技术(PIFSTM)实现无溶剂干法电极制备 负极双面复合成膜速度>80m/min [23][25] - 混合均质一体机排料率99.5% 成膜复合一体机正极速度达50m/min [25] 利元亨 - 攻克干法电极材料均匀性难题 电极辊压与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提升能量密度 [33][35] - EIS充放电测试仪集成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工业CT覆盖多领域检测需求 [35] 能效提升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 时代高科智能烘烤线实现实时水分检测 RGV机器人提升腔体容积 [17][19] - 博路威BGL1500辊分一体机分切速度150m/min 干法电极设备降本30% [37][39] - 雷索新材料低温红外技术节能50% 超声波分散设备能耗降50% [29][31] - 新氧器防爆除尘设备服务200家新能源企业 泄爆片导向板降低爆炸危害 [26][28]
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加强交通运输与能源的融合发展
快讯· 2025-05-20 06:57
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现状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 [1] - 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约5.1万个 [1]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7.6% [1] - 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船舶超过430艘 [1] - 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 [1] 推动交能融合发展的五大重点方向 规划协同 - 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衔接互动 [1] - 开展公路水路充(换)电站设施网络规划 [1] - 加强与电网规划的协同布局,提升清洁能源就地保障水平 [1] - 指导地方开展交能融合规划研究,明确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建设时序和网络布局 [1] 政策协同 - 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启曜"行动和"乘风"行动 [1] - 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发展 [1] - 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成网行动 [1] - 提速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 [1] -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 -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路域范围内绿电直连政策 [1] 应用场景拓展 - 利用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监控中心等周边土地推进清洁能源就近开发 [2] 新能源装备推广 - 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 [3] - 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 [3] - 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 [3] - 推进高耗能、高排放机车车辆节能改造和低碳化升级 [3]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机场常态化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3] 科技研发 - 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装备研发平台 [3] - 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 [3] - 研究交通能源系统与能源网柔性互联、大容量固态电池、兆瓦级超级快充等关键技术 [3] -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电动船舶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 [3] - 完善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 [3] 具体实施措施 - 加快建设一批(近)零碳枢纽、港口等 [3] - 加强充(换)电等补能设施建设 [3] - 加快公路沿线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3] - 打造一批双向充放电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 [3]
山东城市观察 | 工业强市“济南战法”再升级,从万亿规模迈向全链革新
新浪财经· 2025-05-17 02:23
工业强市战略升级 - 济南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工作推进会议,系统谋划未来工业进阶路径,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型[1] - 工业强市战略始于2019年,连续三年发布重磅政策文件,2020年动员大会后规上工业营收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2024年突破10189.4亿元[5][6] - 2023年底召开新型工业化大会,2024年5月再启"工业强市再出发"动员令,明确产业链全链条提质目标[6] 产业链体系重构 - 从四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精品钢材料、生物医药)升级为"13+34"产业链体系,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软件等关键领域[8][9] - 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动态优化,通过"一链一图谱"实现区县错位发展,例如历下区科创金融、槐荫区医养健康等特色集群[9][11] - 产业链革新推动生产力布局重构,解决区县产业趋同问题,要素资源向重点项目集中[9] 新质生产力培育 - 聚焦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四大未来产业,成立专项办公室快速落地项目,如天兵科技火箭总装基地填补领域空白[13][15] - 人工智能产业实施算力筑基等四大路径,形成全链条布局,全市人工智能企业达430家,重点大模型企业58家[15][16] - 省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338家,实施技术创新项目973项(占全省30.2%),专精特新等企业总量超8500家全省第一[15] 数字化转型与要素保障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80家次,产业大脑10个,均居全省首位[16] - 强化用地、金融等要素保障,构建适合产业链发展的整体生态[16]
城市24小时 | 迈过万亿台阶,北方“弱省会”放大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6:54
济南工业强市战略 - 济南召开工业强市工作推进会,市委书记刘强提出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要素保障等五大主攻方向 [1] - 济南确定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软件、现代医药等关键领域,计划动态优化产业链体系 [1][3] - 济南GDP首位度从2018年11.8%提升至2024年13.72%,但在27个省会城市中仍处于下位圈 [1] - 2024年济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189.4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5% [2] - 济南将空天信息产业作为突破口,计划到2027年建成国内领先的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空天信息应用示范区 [5] 区域经济发展 - 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成立,是我国首个跨产业跨区域集群联盟,旨在推动三地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产业生态 [8] - 北京提出到2030年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国前三,数字服务出口占比达70%,将推进人才资金技术跨境流动便利化 [7] - 上海临港发布创客新政"十二条",提供1000套免费公寓、10万平方米创业空间3年免租、人才公寓7折等支持 [9] 产业数据 - 安徽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2924.7亿元同比增长14.1%,规模居中部第一,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7成 [12] - 2025Q1重庆通勤高峰拥堵指数1.974同比上升2.83%,实际速度24.2km/h,位居全国首位 [14] - 广州周末拥堵指数1.696同比上升1.21%,大理、杭州、咸阳周末拥堵指数涨幅超3% [15] 城市规划 - 自然资源部发布2025版城市规划体检评估规程,新增110项指标重点关注城市安全韧性 [6] - 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区域规划已获批实施 [10] - 自然资源部推进详细规划改革,确保各行业项目选址和用地规划不冲突 [11]
振江股份: 振江股份关于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10:22
振江股份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自查报告 核查范围与程序 - 公司对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进行登记,并采取保密措施 [1] - 自查期为2024年10月29日至2025年4月29日,覆盖激励计划首次公开披露前六个月 [2] - 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查询持股及变更记录 [2] 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情况 - 自查期内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2] - 查询结果基于《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及股份变更查询证明》和《股东股份变更明细清单》 [2] 结论 - 内幕信息知情人未利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或泄露信息 [2] - 公司合规性得到验证,未发现违规操作 [2] 备查文件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查询证明文件 [2]
振江股份: 振江股份监事会关于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人员名单的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5-12 09:33
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示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至2025年5月11日通过官网(www.zjavim.com)公示激励对象名单及职务,公示期内未收到员工异议 [1][2] - 公示渠道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公司官网,同步披露《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配套文件 [1] - 监事会核查材料包括激励对象身份证件、劳动合同、任职文件等 [2] 激励对象资格核查结果 - 激励对象范围涵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均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章程》要求 [2][3] - 激励对象不存在最近12个月内被监管机构处罚、市场禁入或违反《公司法》等负面情形 [2] - 激励对象不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直系亲属 [3] 监事会核查结论 - 监事会确认所有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 [3] - 核查依据包括公示反馈结果及文件审查,未发现不符合条件的情形 [2][3]
常见故障100%识别,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投用;全球首次十万吨级海上浮式油气生产装置浮托组装作业完成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12 03:13
智能巡检机器人投用 - 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河北沧州投用 实现"机器人巡检+人工复核+云端诊断"多运维模式 [1] - 该机器人组大幅减少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和人为误差 检修故障识别准确率大于98% 常见故障识别率100% [1] 英伟达中国定制芯片 - 英伟达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推出H20人工智能芯片的降级版本 以应对美国出口限制 [2] - 该芯片制造商已通知中国主要客户包括云计算服务商 计划7月推出修改版H20芯片 [2] 海上浮式生产装置 - 全球首次10万吨级超大型海上浮式生产装置浮托安装作业在辽宁大连海域完成 [3] - 该项目为全球重量最大、难度最高的海上工程作业 使用亚洲最大无动力甲板驳船"海洋石油229"等大型工程船舶 [3] 高原风电机组下线 - 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下线 [4] - 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4]
致远新能: 回购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5-09 09:48
回购股份方案核心内容 - 公司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150万至300万股A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8042%至1.6085%,回购价格上限为22元/股,预计回购资金总额为3,300万至6,600万元 [1][5]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若未在三年内授出则予以注销 [3][5] - 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已获得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最高5,000万元专项贷款支持,贷款期限不超过18个月 [6][12] 回购实施细节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若触及回购数量上限或下限、董事会终止决议等条件可提前届满 [6] - 回购期间公司需披露首次回购、每增持1%股份、月度进展等关键节点信息 [14]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开立,仅用于本次股份回购 [13] 财务及股权结构影响 - 按回购上限测算,回购资金占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9633%、6.7924%、5.3965%,不会对财务状况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9] - 回购后公司总股本维持186,512,480股不变,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控制权无变化 [7][8][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22.27亿元,净资产9.72亿元,资产负债率56.02% [8] 合规性及人员交易情况 - 回购方案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第十条规定 [4] - 独立董事李君在决议前6个月卖出7,000股,其他董事、监事及控股股东无交易记录,未发现内幕交易行为 [10] - 目前未收到控股股东、董监高未来3-6个月的减持计划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