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及相关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股份提前归还1.613亿元募集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34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 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 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 系biz@staff.sina.com.cn。 2025年4月18日、2025年6月27日,公司分别将5130万元、3000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提 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2025年9月29日,公司再次将8000万元非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提前归还 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截至公告日,公司已累计归还1.613亿元(含本次),剩余7.087亿元募集资金将 在到期日之前归还,届时公司将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此次使用部分非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在使 用期间,公司资金安排合理,提高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未损害股东利益。 国联股份(维权)于2025年9月29日发布公告,对提前归还 ...
智度股份:将继续加强现金流管控及风险控制等相关工作并择机优化业务结构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5: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8.8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2.08% [1] 经营策略 - 公司将继续加强现金流管控及风险控制相关工作 [1] - 择机优化业务结构并优化资源配置 [1] - 努力提升经营效率 [1]
焦点科技(002315):主站+AI麦可会员数量快速增长,即将推出买家侧AI工具
华西证券· 2025-09-02 05:13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26% [2] - 单Q2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6% [2] - 中国制造网收入占比83%,AI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2% [3] - 平台收费会员数达28,699位,同比增加2,966位,AI麦可付费会员超13,000位 [3] - 整站流量同比增长35%,重点新兴市场流量增长显著 [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买家侧Sourcing AI工具 [5] - 因Q2毛利率承压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570/671百万元 [6][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收入1,954百万元,同比增长17.1% [9] - 2025E归母净利润487百万元,同比增长8.0% [9] - 2025E毛利率79.2%,较2024A的80.3%下降1.1个百分点 [9] - 2025E每股收益1.54元,对应PE 34倍 [7][9] 业务分析 - 中国制造网25H1收入同比增长17%,新一站保险收入同比下降12% [3] - B2B业务毛利率80.75%,其中中国制造网毛利率79.49%,同比微降0.41个百分点 [3] - Q2毛利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主要因流量建设投入增加 [3] - 中东地区流量增长45%,南美洲43%,欧洲41%,南亚39%,非洲35% [4] - 机械制造、计算机产品、医药卫生等行业流量增长显著 [4] 产品发展 - AI麦可实现多维度升级:与平台场景融合、强化多语言接待、支持企业知识库搭建、整合数据提升营销效能 [3] - 正开发买家侧AI Agent产品,将Sourcing AI与中国制造网深度融合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全新升级的Sourcing AI工具 [5] 估值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54/2,271/2,558百万元 [6][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570/671百万元 [6][9]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4/29/25倍 [7][9] - 当前总市值167.06亿元,自由流通市值106.54亿元 [1]
国联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8亿元,同比下降4.62%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0.49亿元 同比下降6.52% [1] - 净利润6.8亿元 同比下降4.62% [1]
恒信东方:控股股东孟宪民持有的4298万股已质押股份被司法再冻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3:14
公司股权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孟宪民持有的部分已质押股份被司法再冻结 冻结数量为4298万股 [2] - 被冻结股份均为控股股东已质押的股份 截至公告披露日累计被冻结股份为4298万股 [2]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 - 互联网视频应用产品及服务占比82.86% [2] - 面向文化和体育和娱乐领域的专业技术服务占比12.6% [2] - 算力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占比4.28% [2] - 其他业务占比0.25% [2]
小米取得一种波束切换相关专利
金融界· 2025-08-12 02:37
公司专利动态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种波束切换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5720703B 申请日期为2021年06月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1] - 公司注册资本148800万人民币 [1] - 公司对外投资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38次 拥有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123个 [1]
小米取得信道状态信息 CSI 报告获取相关专利
金融界· 2025-08-05 08:03
公司专利动态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5日取得"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4846828B 申请日期为2022年3月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14.88亿元人民币 专注于互联网及相关服务领域 [1] - 公司对外投资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38次 累计拥有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123项 [1] 公司技术布局 - 新专利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技术 属于5G/6G通信基础技术范畴 [1] - 专利技术涵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三个维度 体现系统性技术布局 [1] 企业运营规模 - 公司注册资本达14.88亿元人民币 显示较强资本实力 [1] - 通过138次招投标参与和123项行政许可 表明公司业务合规性及市场活跃度 [1] - 5000条专利信息反映公司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1]
小米申请电池保护方法相关专利,提高电池的寿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金融界· 2025-08-05 03:02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电池保护方法专利 公开号CN120414760A 申请日期2024年1月 通过确定充放电循环次数为第一循环次数的待测电池在不同频率范围下的实际阻抗值及当前第一电量 基于预设关系确定参考阻抗值 通过比对实际与参考阻抗值判断电池异常状态并执行对应保护策略 提高电池寿命和用户体验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148800万人民币 从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位于北京市 [2] - 公司对外投资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38次 拥有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123个 [2]
国联股份:集合采购与拼单团购结合优势,新疆算力资源计划今年部署
快讯· 2025-06-25 10:16
采购模式 - 集合采购由平台统一归集下游订单后向上游集中议价采购 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 适合稳定的大宗需求 [1] - 拼单团购是多个买家组团以量换价 依赖即时成团 更适合灵活的小批量交易 [1] - 多多平台结合集合采购与拼单团购优势 通过订单反推实现低库存 高周转 [1] 算力布局 - 公司在新疆已备案部分算力资源 计划于今年完成部分算力部署 [1] - 算力未来将部分供给用于各类大模型和垂直模型适用 部分用于公司自身发展 [1]
国联股份: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问询函回复之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0 12:07
募投项目进展 - 3个在建项目进度分别为34.29%、50.22%和68.88%,已延期至2025年12月完成[1] - 本年度存在使用募集资金支付与募投关联度较低的钠离子电池产线建设支出[1] - 数字经济总部建设项目已完成装修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 - AI大数据生产分析系统预计2025年Q3测试、Q4上线,已完成生成式AI技术架构升级[4] - 网络货运物联网系统预计2025年Q3测试、Q4上线,已建成智慧货运供应链体系[5] - 云计算企业平台预计2025年Q3测试、Q4上线,已完成多云管理平台建设[5][6] 资金投入与用途 - 2024年累计投入14,703.31万元,其中研发占比50.7%(7,454.61万元)[3][4] - 主要投向:硬件设备购置1,633.01万元、装修工程1,957.12万元、仓储租赁2,905.82万元[3] - AI大数据项目细分投入:研发2,230.31万元、硬件202.56万元、软件263.39万元[3] - 网络货运项目细分投入:研发2,314.48万元、仓储租赁2,905.82万元[3] 行业环境分析 - 2024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5.72万亿元,同比增长5.39%[5] - 2019-2023年行业复合增速7.8%,2023年增速7.92%[5] - B2B电商已渗透钢铁、化工、医药等15个垂直领域,产业数字化进入战略机遇期[6] - 公司2024年营收535.85亿元(+5.72%)、净利润14.55亿元(+1.86%)[6] 项目延期原因 - 技术层面:生成式AI多模态演进需重构算法框架,数据脱敏合规改造耗时[6] - 资源层面:海外算力设备采购受限,国产替代方案适配周期延长[6][8] - 实施层面:仓储选址需平衡交通/环保/成本因素,三方平台接口标准差异[7][8] - 需求层面:数据资产化等新增功能开发增加系统复杂性[6] 内控整改措施 - 已归还违规使用的募集资金至专户,完善审批流程中的项目细分控制[9] - 新增募投项目细分小项和应用场景描述,强化专款专用机制[9] - 组织法规培训,加强财务负责人与总经理的联合审批管理[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