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icon
搜索文档
资产交易上链也能电商化,从钢筋水泥到数字资产,房企涌入RWA背后的挑战与迷雾
华夏时报· 2025-09-27 12:05
郑志刚与ALMAD Group业务动向 - 郑志刚创办香港上合发展控股(ALMAD Group) 目标涵盖文化、娱乐、体育及数字资产、RWA代币化等前沿领域 [2] - 业务转型反映豪门新生代突破传统框架的探索 与家族企业债务危机化解相关 [2] RWA代币化概念与市场发展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资产转化为可分割、可流通数字通证 提升透明度和信任度 [2][3] - 全球RWA市场规模达267亿美元 资产持有者超30万人 发行者超250家 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50% [4] - 主要底层资产类型包括私募信贷、美国国债和大宗商品 [4] 房地产行业RWA应用案例 - 绿地集团完成香港铜锣湾高端写字楼RWA项目 将29亿港元资产拆分为100万份数字权益 每份对应0.0001%所有权与收益权 [3][5] - 投资门槛降至2100港元 项目72小时内完成100万份NFT认购 [5] - 新城发展在香港成立数字资产研究院 推动吾悦广场等资产的收益代币化 [3] 香港RWA监管与平台建设 - 香港上线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合规登记、信息披露和流通支持 [5] - 绿地金创获香港证监会VA4、VA9牌照升级 成为国内首家以房地产背景布局RWA的国资企业 [5] - 佳兆业资本与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合作推进RWA 股价单日涨幅达174.19% [8][9] RWA对房地产行业的价值 - 解决大宗经营性房地产流动性不足痛点 降低交易成本与投资门槛 [3][4] - 使"亿元级"投资门槛降至"千元级" 拓宽投资群体至散户投资者 [4] - 促进存量商业地产二次流动 利好商业办公、产业物流、数据中心等收益稳定板块 [8] 行业参与主体分类 - 科技公司(如蚂蚁、京东、朗新科技)依托区块链技术优势切入领域 [10] - 金融机构(如中银香港、汇丰银行)凭借发钞行地位申请牌照具备先天优势 [10] - 房地产企业因实体资产储备及金控平台经验积累具备显著优势 [10] RWA发展挑战与风险 - 监管体系完善性、信用机制可靠性及资产运营可持续性为核心挑战 [11][13] - 资产所有者兼销售方可能导致定价公允性风险 需建立科学规范体系 [11] - 链上与链下关联机制不清晰 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仍是行业痛点 [13] 市场认知与未来展望 - 需建立严格资产筛选机制与透明信息披露制度以提升市场信任度 [12] - 当前产品体系尚不成熟 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13] - 监管机构建议暂停本地券商RWA业务以防范跨境金融风险 [13]
一纸宣言亮出香港雄心: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中心
第一财经· 2025-06-26 14:33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 《宣言2.0》提出"LEAP"框架,通过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四个维度,构建可信赖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1][4] - 将稳定币纳入监管,RWA代币化被视为重点产业,代币化ETF、数字资产基金享税务豁免 [4] - 计划将贵金属、绿色能源、仓储物流等纳入代币化对象,推动"数字孪生"资产发展 [15] 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股价两日内从1.24港元最高涨至7.02港元 [1] - 多家香港本地券商已完成第1号牌升级,主要开展"分销"性质的交易服务,不涉及自营交易所运营 [5] - 通过持牌交易所内设立综合账户,为客户提供BTC、ETH等主流合规币种买卖渠道 [5] 券商业务机会 - 数字资产市场波动性高、交易频繁,有望带来高频交易佣金收益 [6] - 持牌后可提供虚拟资产托管、冷钱包等服务,形成平台黏性与客户留存 [6] - 未来开放加密货币结构性票据、ETN等理财产品将打开新的增值服务收入 [6] - 有助于吸引年轻投资者与高净值客户 [7] 监管框架 - 香港证监会采取"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 [8] - 主要牌照类型包括第1号牌(虚拟资产交易分销)、第4号牌(虚拟资产投资咨询)、第7号牌(自动化交易服务)、第9号牌(虚拟资产管理) [8] - 虚拟资产业务活动由香港证监会监管,涉及货币支付的领域由香港金管局监管 [7] 稳定币发展 - 《稳定币条例》8月1日实施,香港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 [1]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超2000亿美元,2024年交易额达15.6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Master [11] - 持有1号牌的金融机构及持牌交易所将是合规稳定币的重要分销渠道 [12] 代币化产品 - 豁免代币化ETF二级市场交易的印花税,将有效降低交易门槛,提升产品周转率 [13][14] - 代币化的货币市场ETF具备"类余额宝"特性,成为稳定币的理想替代方案 [13] - 稳定币和RWA的出现打通了数字原生资产与传统系统之间的空白 [15]
稳定币概念又迎利好,再次大涨!四大环节有望受益!阿里、京东等多家巨头下场!
私募排排网· 2025-06-23 11:10
稳定币市场概况 - 6月23日A股稳定币概念板块领涨,四方精创、拉卡拉、恒宝股份成交额居前4名 [2] - 人民银行与中国香港金管局联合启动"跨境支付通",为稳定币合规应用打开新空间 [2] - 稳定币巨头Circle在纽交所上市后股价涨幅超675%,市值超500亿美元 [2] - 稳定币交易额已超越比特币和以太币,2025年6月1日美元稳定币交易额达1007亿美元 [10] - 2024年稳定币转账额达27.6万亿美元,比Visa和万事达卡总和高出10% [10] - 2025年6月稳定币总市值首次突破2500亿美元 [10] 稳定币发展历程 - 2014年首个主要稳定币Tether(USDT)推出 [3][4] - 2015-2018年市场扩张,USDC、TUSD等推出 [3][4] - 2017年MakerDAO推出去中心化稳定币DAI [3][4] - 2019-2020年算法稳定币AMPL、FRAX出现 [3][4] - 2020-2023年商品支持稳定币XAUT、PAXG推出 [3][4] - 2024年欧盟MiCA法案落地支持市场增长 [3][4] - 2025年美国GENIUS法案通过促进市场发展 [4] 稳定币分类与特点 - 法币抵押型:USDT、USDC等,占比97.14%市场份额 [5][6][12] - 加密资产抵押型:DAI等,超额抵押机制 [5][6] - 算法稳定币:AMPL等,无实物抵押 [5][6] - 商品抵押型:PAXG等,挂钩黄金等实物资产 [5][6] - USDT流通市值1515.85亿美元,占比69.39% [12][13] - USDC流通市值606.11亿美元,占比27.75% [12][13] 稳定币应用场景 - 跨境支付:2023年跨境交易规模达45万亿美元 [9] - 价值存储:用户倾向美元稳定性资产 [7] - 交易工具:对宏观经济事件高度敏感 [7] - RWA代币化:房地产、艺术品等资产上链交易 [9] - 拉美地区71%用户采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 [9] 全球监管动态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建立全球首个全面监管框架 [16][18]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要求100%美元资产储备 [16][18] - 英国发布监管提案,要求稳定币维持价值稳定 [18] - 欧盟实施MiCA法案,禁止算法稳定币 [18] - 新加坡2024年初实施稳定币监管框架 [18] 企业布局情况 - 沃尔玛、亚马逊探索发行自有稳定币 [20] - 京东计划在香港发行港元挂钩稳定币 [20] - 蚂蚁集团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 [20] A股受益公司 - 四方精创:香港金管局虚拟资产项目主力服务商,月涨幅91.17% [24] - 恒富股份:数字货币安全模块支持稳定币钱包,月涨幅81.48% [24] - 安妮股份:技术方案纳入稳定币资产登记框架,月涨幅81.20% [24] - 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492亿元,月涨幅29.89% [24] - 新大陆:外币受理网络覆盖331座城市,月涨幅-2.9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