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估值法

搜索文档
三环集团-买入_对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市场份额增长的信心增强-CCTC ( CH) Buy_ Increased confidence in MLCC share growth
2025-09-22 01: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2][4] * 公司为中国MLCC制造商CCTC(潮州三环,300408 CH)[2] 核心观点与论据 MLCC行业进入新上升周期 * MLCC行业正进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上升周期 高端MLCC价格因AI服务器和汽车领域的持续强劲需求与有限的供应增长而呈上升趋势[3] * 本轮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高端MLCC 而通用MLCC的整体需求复苏仍然温和[3] * 领先的日韩MLCC制造商将受益最大 其产能利用率超过90% 并将现有产能转向高端应用 从而减少了通用MLCC的供应[3] * 这增强了CCTC在通用MLCC领域市场份额增长的前景[3] CCTC的MLCC业务与市场份额增长 * CCTC一直在扩大其高容量MLCC产品组合 例如47uF、100uF和220uF产品 这些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已进行小规模生产[3] * 估计高容量MLCC在2025年上半年贡献了CCTC超过50%的MLCC销售额[3] SOFC产品需求增长 * CCTC的SOFC产品需求增长 主要受数据中心对清洁稳定能源需求增加的推动[4] * CCTC是SOFC电解质领域的领导者[4] * 其关键客户Bloom Energy宣布到2026年将其燃料电池制造产能翻倍至2GW 预计这将为CCTC的SOFC电解质带来14亿人民币的订单[4] * CCTC还组装SOFC系统 其300kW SOFC系统已于2025年1月投入运行[4] 财务表现与估值调整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45.40人民币上调至54.00人民币 意味着较当前股价有约27%的上涨空间[5][7] * 基于较低的MLCC收入预期和较高的SOFC收入预期 将2025年和2026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3%和上调1% 并引入了2027年的预测[5][26] * 现在预计2025-27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25%[5] * 采用PEG估值法 A股被动元件板块的平均PEG倍数为1.3倍 推导出更高的目标市盈率为32倍[5] * 新的12个月远期每股收益预测为1.69人民币[5] * 2025年下半年高容量MLCC出货量增长被视为股价催化剂[5] 近期业绩与预期调整细节 * CCTC在2025年上半年报告了创纪录的季度收入23.1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和净利润7.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 这得益于光纤陶瓷插芯和SOFC产品的强劲需求[27] * 然而 2025年上半年MLCC收入12.5亿人民币低于此前全年36.36亿人民币的预期[27] * 因此将2025年和2026年的MLCC收入预测分别下调22%和34% 原因包括:1)CCTC将其每月250亿单位的MLCC产能爬坡从2025年中期推迟到2027年中期;2)根据分销商报价分析 MLCC二级市场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环比上涨5-11%后 目前比2025年7月底低3%[27] * 同时 将2025年和2026年的SOFC产品收入预测分别上调4%和57% 以反映在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应用[27] * 总体而言 将2025年和2026年的总收入预测分别下调3%和2%[26][27] * 由于公司优化运营效率 2025年上半年运营费用率降至历史低点14% 因此重新审视了运营费用率假设[27] * 2025-27年的净利润预测比市场共识高出2-3%[27][28] 其他重要内容 财务数据与比率 * 当前股价为42.58人民币(截至2025年9月12日) 市值达816.04亿人民币(114.54亿美元)[7] * 2024年实际收入73.75亿人民币 2025年预期92.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5%) 2026年预期111.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8%) 2027年预期139.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0%)[13] * 2024年实际净利润21.90亿人民币 2025年预期27.80亿人民币 2026年预期34.69亿人民币 2027年预期43.12亿人民币[13] * 2024年实际每股收益1.14人民币 2025年预期1.45人民币 2026年预期1.81人民币 2027年预期2.25人民币[8] * 2025年预期市盈率为29.4倍 2026年为23.5倍 2027年为18.9倍[8] * 2025年预期EBITDA利润率为36.9% 2026年为37.2% 2027年为36.6%[14] * 2025年预期净资产收益率为12.7% 2026年为14.1% 2027年为15.5%[8][14] 业务构成 * 估计2025年上半年CCTC收入构成:MLCC占30% 陶瓷插芯和套筒占15% PKG占15% 基板占10% 浆料占10% SOFC占5% 其他占15%[23] 运营效率 * CCTC的库存周转天数正在下降[24][25] 主要下行风险 * MLCC需求复苏和价格反弹弱于预期[32] * 如果竞争对手降低价格以争夺市场份额 任何高端MLCC市场份额的增长都可能低于预期[32] * 由于公司正在扩大新产能 毛利率可能低于预期[32]
“新消费三姐妹”集体回调!百倍PE估值引基金激辩
券商中国· 2025-06-22 10:07
新消费板块集体回调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组成的"新消费三姐妹"从高点分别回调15%、19%、17% [2] - 泡泡玛特股价从283.4港元高点下跌15%,市值蒸发超500亿港元 [5] - Labubu隐藏款"本我"二手价格暴跌50%,非隐藏款跌幅达60% [6] - 老铺黄金和蜜雪集团更早开启回调,分别从1015港元和618.5港元高点下跌19%和17% [6] 估值争议 - 泡泡玛特动态市盈率95.3倍,老铺黄金89.2倍,蜜雪集团40.7倍,显著高于传统消费龙头 [8] - 泡泡玛特市值超过孩之宝+美泰总和,老铺黄金超过周大福,蜜雪集团超过海底捞+百胜中国总和 [9]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当前新消费整体过热,存在明显泡沫 [9] - 乐观派认为部分企业未来两年仍能保持20%-30%增长,当前估值未明显高估 [10] 投资逻辑分歧 - 谨慎派认为潮玩行业依赖爆款IP,但爆款具有不确定性,存在估值泡沫风险 [8] - 乐观派看好情绪消费、性价比消费和出海三大方向,认为优质公司将持续涌现 [10]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成功IP可运营超50年,长期仍具想象空间 [11] - 传统PEG估值框架面临挑战,情感价值、用户黏性等"软指标"需纳入考量 [12] 研究框架迭代 - 新消费公司运营模式改变,渠道重要性下降,核心转向精准定位目标人群 [13] - 需从"情绪溢价"转向深挖"真实复购",从渠道铺货转向解构人群画像 [3] - 高频数据跟踪(销量、二手价格、补货周期)比概念标签更可靠 [13] - 未来研究重点应转向人群分析,挖掘消费行为背后的共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