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TA召回
icon
搜索文档
从小米OTA召回11万台SU7,我们能看到什么?
36氪· 2025-09-22 11:21
小米SU7标准版召回事件核心 -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生产日期为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 [1] - 召回原因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能力不足 可能增加碰撞风险 [1] - 召回采用OTA远程升级方式完成 无需物理更换零件 [1][4] 召回车型与技术细节 - 召回仅涉及SU7标准版车型 未涵盖Pro和Max版本 覆盖上市以来全部标准版销量 [4] - 标准版搭载Xiaomi Pilot Pro系统 使用单颗英伟达Orin芯片 算力84TOPS [4] - Pro/Max版搭载Xiaomi HAD系统 使用双英伟达Orin X芯片 总算力508TOPS 并配备禾赛128线激光雷达 [4] - 本次升级主要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 新增动态车速功能 提升功能可靠性 [4] OTA召回监管背景 - 2024年中国汽车OTA召回达19次 涉及车辆406.8万辆 同比增长246.8% [5] -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首次将OTA技术纳入召回监管体系 要求企业备案 [5][9] - 2024年2月工信部新规要求涉及自动驾驶功能的OTA升级需取得许可 并严格按召回管理条例实施 [9] - 监管部门明确禁止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要求企业履行备案和告知义务 [7][11] 行业影响与趋势 - OTA召回成为智能汽车时代主流缺陷修复方式 大幅降低升级成本和时间 [11] - 软件安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要素 倒逼车企提升安全验证能力和用户沟通机制 [11] - 监管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创新提供安全边界 同时保障用户知情权和安全性 [9][11]
谁在模糊OTA与召回的边界?
第一财经· 2025-09-20 07:58
召回的核心原则与前提 - 是否召回取决于产品是否存在缺陷 与线上或线下实施方式无关[1][4] - 缺陷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不符合安全标准或存在不合理危险的情形[4] - 小米SU7召回因L2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不足 可能增加碰撞风险[4] OTA技术在召回中的应用与监管 - OTA是对车载应用车机系统或整车底层系统的升级 涉及安全性能的OTA受市场监管总局全程监管[3] - OTA作为召回手段提高召回效率降低召回成本 2024年汽车企业实施OTA召回19次涉及车辆406.8万辆 同比增长246.8%[3] - 国家要求所有OTA技术服务活动需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备案 2020年起加强监管[9] 主动召回与被动召回的区别 - 召回编号中缺陷类别S代表安全缺陷E代表环保缺陷 召回类型V代表主动召回I代表受调查影响召回O代表责令召回[5] - 小米SU7召回编号为S2025M0149I和S2025M0150I 缺陷类别为安全缺陷 召回类型为受调查影响召回 非主动召回[5] - 一汽丰田召回编号S2025M0124V和小鹏汽车S2025M0142V均为主动召回事件[6] OTA与召回的关系及界限 - OTA只是召回的一种技术服务方式 不等同于召回更不能代替召回[9] - 特斯拉曾通过OTA解决触摸屏系统问题 全球召回13.5万辆Model S和ModelX 2023年通过OTA软件升级召回110.4622万辆[7] - 对于纯硬件问题如锁闩对齐或安全带固定部件问题 特斯拉选择线下召回[7] OTA召回的经济影响与行业实践 - OTA技术2019年为整车厂节约165亿美元售后体系支出[8] - 许多厂商对软件问题采用隐性召回方式而非正式宣布召回[8] - 企业实施OTA升级消除缺陷需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产品 若涉及主要技术参数变更需取得许可后方可恢复生产[9]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软件OTA成智能汽车召回常见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4:26
小米汽车召回事件 - 小米汽车宣布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生产时间范围为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2] - 召回原因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特殊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 可能增加碰撞风险[2] - 本次召回通过远程OTA技术实施 车主无需到店即可完成软件升级修复[3] 软件升级具体内容 - 需将车机版本升级至Xiaomi HyperOs 1.10.0以完成召回[5] - 新增动态车速功能 优化高速和快速路通行连贯性及大车避让绕行体验[5] - 升级泊车偏移辅助功能 支持手动选择偏左/居中/偏右停放 但暂不支持水平侧方车位和机械车位[5] 行业召回模式演变 - 汽车召回重点从机械部件转向算法、传感器和软件逻辑等隐形隐患[7] - OTA召回渐成主流 但软硬件协同缺陷仍需线下介入解决[12] - 智能驾驶系统和车机交互已成为影响用车安全的关键因素[7] 历史召回案例 - 小米汽车今年1月24日曾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缺陷召回30,931台SU7标准版[8] - 特斯拉在同日分两批召回超过120万辆汽车 均涉及软件问题并通过OTA解决[10][11] - 特斯拉首批召回涉及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 第二批涉及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故障[10] 企业响应策略 - 小米从发现问题到启动召回仅用7天 快于行业平均的15天[12] - 公司通过《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系列和雷军微博等多渠道积极沟通[3][12] - 车企响应速度与沟通态度对维护用户信任尤为关键[12]
小米汽车召回11.7万辆SU7标准版,未来OTA形式召回或成新常态
新华财经· 2025-09-19 04:14
公司召回事件 - 小米汽车科技公司备案召回计划 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共计116887辆 [2] - 召回原因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特殊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 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增加碰撞风险 [5] - 公司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车主无需到店 [5]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从2024年年中开始明显加大汽车智能领域监管力度 将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一致性和召回管理纳入更严格监管框架 [6]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8月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 要求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 强化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6] - 新规要求企业严格执行软件在线升级(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 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 [6] 行业发展趋势 - OTA召回不应被车企视为临时补救措施 企业必须在实施更新前充分验证软件版本能有效解决问题 [7] - 行业亟需整治快速发展中的不规范现象 从单纯强调功能导向转向以安全与合规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7] - 监管部门加强对辅助驾驶及相关软件质量管理后 软件OTA召回可能成为新常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