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谁在模糊OTA与召回的边界?

召回的核心原则与前提 - 是否召回取决于产品是否存在缺陷 与线上或线下实施方式无关[1][4] - 缺陷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不符合安全标准或存在不合理危险的情形[4] - 小米SU7召回因L2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不足 可能增加碰撞风险[4] OTA技术在召回中的应用与监管 - OTA是对车载应用车机系统或整车底层系统的升级 涉及安全性能的OTA受市场监管总局全程监管[3] - OTA作为召回手段提高召回效率降低召回成本 2024年汽车企业实施OTA召回19次涉及车辆406.8万辆 同比增长246.8%[3] - 国家要求所有OTA技术服务活动需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备案 2020年起加强监管[9] 主动召回与被动召回的区别 - 召回编号中缺陷类别S代表安全缺陷E代表环保缺陷 召回类型V代表主动召回I代表受调查影响召回O代表责令召回[5] - 小米SU7召回编号为S2025M0149I和S2025M0150I 缺陷类别为安全缺陷 召回类型为受调查影响召回 非主动召回[5] - 一汽丰田召回编号S2025M0124V和小鹏汽车S2025M0142V均为主动召回事件[6] OTA与召回的关系及界限 - OTA只是召回的一种技术服务方式 不等同于召回更不能代替召回[9] - 特斯拉曾通过OTA解决触摸屏系统问题 全球召回13.5万辆Model S和ModelX 2023年通过OTA软件升级召回110.4622万辆[7] - 对于纯硬件问题如锁闩对齐或安全带固定部件问题 特斯拉选择线下召回[7] OTA召回的经济影响与行业实践 - OTA技术2019年为整车厂节约165亿美元售后体系支出[8] - 许多厂商对软件问题采用隐性召回方式而非正式宣布召回[8] - 企业实施OTA升级消除缺陷需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产品 若涉及主要技术参数变更需取得许可后方可恢复生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