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生态圈

搜索文档
TCL中环(002129):成本与运营持续优化,组件业务亏损收窄
民生证券· 2025-08-26 09:2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业绩承压主要因行业需求波动和供给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行 [1] - 成本控制能力持续优化,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单炉成本下降超过20%,运营效率提升,库存维持健康水平 [2] - 电池组件产能达24GW,25Q2组件出货环比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公司通过BC技术生态圈建设和差异化竞争改善盈利 [3] - 预计25-27年收入296.40/445.85/554.49亿元,归母净利-52.54/12.14/22.51亿元,26-27年PE为28x/15x,盈利能力将边际改善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17.36%,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 [1] - 2025年Q2营业收入72.97亿元,同比+16.18%,环比+19.60%,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96.40亿元(+4.3%),2026年445.85亿元(+50.4%),2027年554.49亿元(+17.6%) [6][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2.54亿元(+46.5%),2026年12.14亿元(+123.1%),2027年22.51亿元(+85.4%) [6][11] - 毛利率从2024年-9.08%改善至2025年-1.89%,2026年14.96%,2027年15.32% [11][12] 成本与运营优化 - 通过用料结构优化、细线化推进、供应链管理及技术革新强化成本控制,单瓦工费同比下降40% [2] - 单炉成本下降超过20%,以销定产加速库存去化,优化存货结构 [2] - 运营效率提升,库存维持健康水平 [2] 电池组件业务 - 电池组件产能达到24GW,组件出货规模持续提升 [3] - 2025年Q2组件出货环比翻倍,单瓦亏损环比收窄 [3] - 完成半片及BC产能建制,强化市场营销和双品牌组件定位,拓展海内外市场渠道 [3] - 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布局,加强BC专利合作,构建BC生态圈,通过差异化竞争改善盈利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1.30/0.30/0.56元 [6][12] - 2026年PE 28倍,2027年PE 15倍 [4][6] - 2026年PB 1.3倍,2027年PB 1.2倍 [6][12] - 2026年ROE 4.53%,2027年ROE 7.85% [11][12]
布局两年后 隆基绿能扩容“BC生态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2:12
隆基绿能BC技术战略 - 公司于2023年9月确定BC技术为未来核心路线,持续投入研发构筑技术壁垒[2] - 2025年8月全球BC生态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加速BC技术产业化进程[2] - 拉普拉斯等3家企业签约加入"众行者计划",成为BC生态重要成员[2] BC技术优势与行业背景 - 行业面临价格战,组件价格暴跌40%以上,全行业利润率压缩至个位数[4] - BC技术具有光线吸收、高功率(HPBC二代量产功率670W)、低衰减等优势,量产效率达24.8%[4] - 公司创始人称BC技术是单结晶硅时代的终极路线,将在光伏行业发挥重要作用[4] 研发投入与技术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50亿元(占营收6.07%),重点投向BC电池及钙钛矿叠层领域[5] - HPBC 2.0组件全球签约量超30GW,HIBC技术产品已在欧洲上市[5] - 专家指出BC技术有10倍以上发展空间,TBC/HBC技术或催生下一轮龙头企业[11] BC生态圈建设 - 公司2023年启动BC生态圈,发布STAR创新平台及"伙伴+隆基"协同体系[7] - 生态圈逻辑为"自主创新+协同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类似三星/LG供应链模式[9] - 2025年6月推出"众行者计划",8月成立全球协同创新中心,聚集长三角供应链资源[8][10] 合作案例与产业化成果 - 石金科技与公司联合开发石墨舟实现降本提效,新增业务收入[11] - 杭州福膜协同开发高反黑背板技术,适配工商业及户用BC组件解决方案[11] - 国内BC技术量产规模从零增长至2024年25GW,预计2025年达45-50GW[11]
布局两年后,隆基绿能扩容“BC生态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1:59
公司战略转型 - 隆基绿能确定大力发展BC电池技术并将其确立为未来核心产品路线 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与产业化推进在BC技术领域构筑深厚壁垒 [1][3] - 面对光伏行业价格战和产能过剩危机 公司选择All in BC技术作为转型方向 推出产品、成本、产能投资的深层转型 [3] - 2024年研发投入50亿元(占营收6.0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资金重点投向BC电池和钙钛矿叠层等前沿领域 [6] BC技术优势 - BC技术在光线吸收、高功率、低衰减、弱光发电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HPBC二代组件最高量产功率达670W较行业TOPCon主流组件高30W以上 [3] - 量产组件效率达24.8% 突破全球组件量产效率最高纪录 [3] - HIBC技术融合HJT和BC技术特点 组件产品已在欧洲上市 [6] 生态圈建设 - 成立全球BC生态协同创新中心 拉普拉斯等3家企业签约加入"众行者计划"成为BC生态重要成员 [1][8] - BC生态圈采用"自主创新+协同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业务保护"模式 类似三星/LG的供应链协同机制 [10] - 通过STAR创新生态协作平台和"伙伴+隆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预计超过300名高学历研发人才落地 [7] 产业化进展 - HPBC 2.0组件全球签约量超30GW(截至2025年4月) [6] - 国内BC技术量产规模从几乎零增长至去年25GW 今年预计达45-50GW 每年保持约2-3倍增长 [13] - 与合作伙伴在石墨舟联合开发实现降本提效 热场协同创新推动耗材模块化和生产标准化 [13] 行业专家观点 - BC技术被认定为晶硅"皇冠上的明珠"和单结晶硅时代终极技术路线 [5]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指出BC技术是光伏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6] - 专家认为TBC或HBC技术有10倍以上发展空间 抓住这些技术的企业有望成为行业洗牌龙头 [13]
一光伏企业一省52家代理商!爱旭股份董事长揭露价格内卷乱像,呼吁共建BC生态圈
第一财经· 2025-06-16 13:0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反低价内卷",强调不亏本销售、不参与恶性竞争,保持价格相对稳定 [1] - 在N型BC产业生态中,目前没有供应商或渠道商处于亏本状态 [1] - 目标是通过经营改善率先代表光伏产业穿越行业周期 [1] 产品竞争力 - ABC组件较TOPCon存在溢价:国内集中式BC组件均价0.78元/W(高0.1元/W以上),欧洲工商业BC组件均价0.125美元/W(高0.04美元/W以上) [1] - 当前ABC组件成本略高于TOPCon,预计2023年下半年新组件量产后成本可持平,2026年成本优势将显现 [2] - 计划2023年三季度量产交付光电转换效率25%以上的光伏组件 [2] 产能与销售情况 - ABC组件自2022年三季度起持续满产 [2] - 当前销售区域占比为国内50%/海外50%,目标调整为海外65%/国内35% [2] - SNEC展会期间签署2.2GW合作协议(集中式600MW+分布式1.6GW),其中海外1.068GW [2] 技术壁垒与研发进展 - BC技术量产门槛高:10GW产线良率从70%提升至97%耗时1.5年 [3] - ABC技术生产周期达2-3天(TOPCon仅8-10小时),多工序连续加工对良率控制构成挑战 [3] - 联合隆基绿能等企业发布《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推动建立行业技术标准体系 [3] 产业链生态建设 - 2022年下半年起与高景太阳能、创维光伏等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1][4] - 呼吁行业在尊重知识产权基础上共建BC产业生态 [4] - 隆基绿能CTO表态需联合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企业共同发展BC生态圈 [4]
隆基绿能李振国:找各个环节有本事的人一起,构建健康的BC生态圈
第一财经· 2025-06-14 11:57
公司高层变动与技术聚焦 - 李振国辞任隆基绿能CEO职务,继续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及首席技术官,专注科研突破[1] - 职务转变原因系个人精力有限,选择聚焦技术研发,认为对公司和行业是正确选择[1] - 李振国在SNEC展会上首次以新身份亮相,强调技术研发背景及行业创新成就[1] BC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隆基绿能发布HIBC技术及量产组件,融合HJT和BC技术优势,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量产,组件效率接近26%[1] - HPBC 2.0量产线已贯通,电池良率达97%,BC与TOPCon成本差距缩小至0.05元/W,预计2025年成本持平[3] - 计划2025年底将HPBC2.0电池、组件产能提升至50GW[3] 行业生态与战略合作 -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技术扩散在过剩阶段会伤害创新者,需保护技术创新成果[2] - 批评垂直一体化布局战略,认为"术业有专攻",需构建BC生态圈合作[2] - 与英发睿能签署16GW HPBC电池片战略合作协议,认可其在电池线管理及生产效率的优势[2][3] - 联合爱旭股份等发布《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推动建立技术标准体系[3] 产能与出货目标 - 2024年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3] - 2025年目标硅片出货120GW,组件出货80GW-90GW,其中BC组件占比超25%[3]
推动协同创新 隆基绿能携手产业链各方构建BC生态圈
证券日报网· 2025-06-13 14:01
行业动态 - 第十八届SNEC光伏展于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主题聚焦"深度调整"、"产能出清"、"创新突围" [1] - 光伏行业正处于成为能源主力转折期的关键年份,肩负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 [2] -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业态发生变化,供需错配下技术创新不足对创新企业造成伤害 [3] - BC技术作为单结电池的终极技术,预计还有十年左右的市场空间 [5] 隆基绿能战略 - 公司锚定BC技术路线,携手产业链多方推动协同创新,构建BC生态圈 [1] - 公司创始人李振国提出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业务保护"探索新的行业发展模式 [6] - 公司战略是打造类似苹果、三星的产业链条,推动生态链合作促进产业技术整体提升 [3][4] - BC生态圈秉持开放态度,欢迎有共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加入 [4][6] 合作伙伴 - 帝尔激光作为光伏激光技术龙头企业,已与隆基绿能形成协同创新案例 [2][6] - 小牛自动化深耕串焊机领域,强调合作中需尊重知识产权和商业规则 [2][4] - 英发睿能作为电池生产企业,于2024年加入隆基绿能BC技术阵营 [2] -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参与生态圈建设 [2][5] 技术创新 - 行业需要专注创新解决光伏成为主力能源面临的各类社会问题 [2] - 过去因产能短缺导致企业垂直一体化发展,现在更强调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3] - 半导体领域的成熟供应链体系(如三星、苹果)为光伏行业提供参考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