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
中国化工报· 2025-09-21 04:55
项目概况 -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新疆库车开工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重大庆典活动的一部分[1] - 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6套炼化生产装置[3] - 项目初步计划于2029年全部建成[3] 产能建设 - 将150万吨/年1号常压装置扩能改造至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 - 新建2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3] - 新建15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3] - 新建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3] - 新建8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3] - 对现有350万吨/年2号常减压等4套装置进行改造[3] - 项目建成后塔河炼化公司原油加工能力将达850万吨/年 较现有500万吨/年产能提升70%[5] 经济效益 - 每年可新增产值约202亿元(按照原油价格60美元/桶测算)[5] - 每年可新增税收约35亿元[5] - 带动就业约1万人[5] 战略意义 - 项目是中国石化推动在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项目[3] - 实现新疆资源就地转化利用[5] - 助力油气生产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发展[5] - 塔河炼化公司是中国石化在西北地区唯一的炼化企业[5] 现有业务 - 塔河炼化公司目前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沥青、石油焦、硫黄、二甲苯、液化气等产品[5] - 拥有铁路专用线、公路运输、成品油输送管道等配套系统[5] - 近20年向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区供应产品7000多万吨[5]
日科化学(300214) - 300214日科化学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1)
2025-05-12 08:1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7日和8日,地点为线上会议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华泰证券、上海敦颐资产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田志龙、副经理兼董秘曹鸣、财务总监姜霖、哈金贝斯总经理杨浩和副总经理戴越 [2] 公司业务介绍 - 董秘介绍公司基本情况、业绩情况及化工业务板块战略 [2] - 哈金贝斯总经理介绍人工智能板块业务情况及发展战略 [2][3] 投资者问答要点 人工智能布局相关 - 选择在新疆布局智算中心,是因当地气候使绿电资源丰富、运营成本低,且有成熟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下游应用场景多,现有客户对时延要求不高 [4] - 碳和科技目前布局近4000P推理类型高端算力,未来规模根据客户订单、算力卡迭代和用户需求扩张 [10] 算力业务相关 - 算力租赁赛道增长快、竞争激烈,但公司运营成本低且以销定产,下游客户租赁价格未大幅变化,还积极拓展增值服务 [5] - 公司会根据算力业务发展情况综合判断是否调整股权激励计划目标 [6] - 碳和科技90%以上采用板式水冷散热系统,通过“余热回收—热量循环利用”技术节约能耗、降低碳排放,正研发布局新一代浸没式液冷系统及核心材料 [6] - 公司有信心完成并争取突破股权激励计划中算力业务的收入规模要求 [11] - 公司将基于市场需求与客户协同,审慎评估现有卡型产能扩充与国产算力卡投入策略,关注下游订单动态,灵活调整产能配置 [12] - 算力业务折旧摊销在财务模型里占比大,但推理侧业务租金水平稳定,为经营业绩提供支撑 [13] 化工业务相关 - 短期内,公司在成本端围绕原材料等环节降本增效,销售端改善产品结构、开拓海外市场,以改善经营状况 [7] - 中长期,ACR打造“ACR/ MMA聚合物→复合料→板材/高端材料”产业链,ACM构建“氯碱→ACM→胶片→橡胶制品”产业链 [7] - AI对化工产业赋能包括运营端降本增效、研发加持、安全监测及信息化升级等方面,公司正进行相关研判和布局 [8][9] 公司管理与战略相关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鲁民投,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7.57%股份,公司依托原团队深耕化工主业,主动谋求“化工+AI”并行发展战略转型 [14][15] - 为保障战略落地,公司实施系统性组织架构调整,化工板块延续原团队,财务领域优化人员配置,董事会吸纳专业人才 [15] 其他 - 公司去年已对存在减值风险的资产充分计提减值损失,今年预计不会有大额资产减值 [15]
卫星化学2024年业绩逆势增长创新高 创新业务提质增效促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25 11:5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6.8% 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 - 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创新技术研发、绿色低碳转型及AI技术应用构建新质生产力 形成持续增长动能 [1][2][3][8][10]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6.8% [1] - 研发投入17.5亿元同比增长7.7% 占营收比重达3.8% [1][3] - 全球专利总数超500件 其中催化剂和新材料专利超100件 [1][3] 产业链一体化进展 - 年产80万吨多碳醇装置投产 实现核心原料自供并构建C3产业链闭环生态 [2] - 丙烯酸项目建设中 为高吸收性树脂等下游产品提供原料保障 [2] - 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抗周期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2]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研发人员总数1275人 硕博人数同比翻番 [3] - 乙烯高选择性二聚制备1-丁烯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催化体系设计国际领先 [3] - 高活性催化制聚乙烯弹性体绿色工艺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国内空白 [3] - 启动卫星未来研发中心 规划五年研发投入超百亿 集聚超2000人研发团队 [4] - 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构建"基础研究-产业发展"创新闭环 [4][5] 管理机制与产品突破 - 开发环氧乙烷绿色低能耗工艺 环氧乙烷转化率超99.995% 年提效超亿元 [6] - 聚乙烯产品性能成为行业标杆 聚苯乙烯进入家电核心供应链 [6] - 创新价值共享机制 对技术产业化团队给予利润分享 对降本团队给予降本成果分享 [7] 绿色低碳转型 - 获工信部乙烯、乙二醇"能效领跑者"称号 单吨乙烯综合能耗为行业标杆水平的60% [8] - 构建规模化氢气外售体系 主导制定12项行业标准包括《丙烷脱氢副产氢气》 [8] - 建成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 完成5个丙烯酸及酯产品碳足迹认证 [8]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B Wind ESG评级连续三年为A 位列行业前5% [9] AI技术应用 - 危化品车辆装卸AI视觉监测系统及高端新材料柔性智造模型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名单 [10] - AI技术用于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计划制定和产销协同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