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附加值
icon
搜索文档
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
新华社· 2025-09-24 12:35
00:55【解说】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 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 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这份方案聚焦建材行业发展关键痛点,划定清晰路径:科技创新层面,重 点扶持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产业壮大,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生产改造方 面,加快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智能工厂,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强化了环保能 力。(完)中国证券报出品 ...
爱建证券:首次覆盖金田股份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3 10:59
公司行业地位与产能规模 - 公司是全球铜及铜合金材料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 拥有"冶炼-初级加工-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 [1] - 2024年八大生产基地铜加工产能达到220万吨 铜产品产量191.6万吨居行业第一 [1] - 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体系完善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之一 [1] 行业发展机遇与竞争格局 - 高端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驱动因素包括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智能化电动化趋势 [1] - 铜加工行业低价内卷式竞争结束 行业向头部集中 基于规模技术产品优势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 [1] - 铜产品结构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1] 公司竞争优势与客户合作 - 依托"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三大优势抢占下游需求增量空间 [2] - 公司是苹果、汇川技术、吉利汽车、三星等知名品牌供应商 高端铜基产品在新兴产业领域加速渗透 [2] - 公司是全球铜业内少数实现"一站式全闭环低碳再生材料"解决方案商 可提供100%再生铜原料铜材 与多家国际一线品牌建立低碳材料合作 [2] 盈利模式与财务表现 - 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定价模式 铜加工费率2024年提升至7.7% [2] - 高附加值产品的高议价能力推动毛利水平结构性提升 [2] - 套期保值体系优势降低铜价波动风险 铜价对成本及毛利影响趋弱 [2]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8亿元/1434.6亿元/1535.9亿元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亿元/9.99亿元/11.86亿元 同比增长53.92%/40.52%/18.65% [3] - 对应EPS分别为0.48元/0.67元/0.80元 PE分别为17.9倍/12.7倍/10.7倍 [3]
张玉卓密集调研八大央企释放新信号:央企改革转向附加值提升、资源整合与科技创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19:18
调研行业覆盖 - 调研覆盖能源行业(国家管网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钢铁行业(鞍钢集团)、金属矿产行业(中国五矿集团)、节能环保行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汽车技术服务行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制造与医药医疗行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1] 核心发展方向 - 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资源整合协同、推动产业高端化是调研中多次提及的重点方向[1] - 聚焦主责主业,将资源和精力向核心主业集中,推动业务结构向更均衡、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续方向发展[2] - 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依靠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坚持差异化布局,向高价值创造发力[2] -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强化科技创新,调结构补短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 资源整合与协同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责主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形成主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布局[3] -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整合内部同质化业务,深化与区域各类企业协同发展[3] - 持续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切实整合好、协同好、发展好主业,统筹好培育新发展动能与传统业务提质增效[3]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关注车规级芯片、机床核心技术、智能管道技术等央企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情况[4] - 做强做优机床产业,抓住机床更换升级的上升周期,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利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智改数转,加快突破核心技术[4] -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突出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增效,加快低效落后产线改造升级,构建"专精特新"新材料产业集群[4] - 紧跟汽车产业发展前沿动向,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夯实产业技术底座[4]
刚刚!世界500强突然集体转向,这一行业正重塑全球经济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5-26 02:22
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分析 1 产业重心转向"轻资产、高附加值" - 2018-2024年世界500强总营收从30万亿美元增长至4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5.3%,净利润总额从1.88万亿美元增长至2.9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7.9% [2] - 金融行业利润总额9342亿美元占整体31.5%,高科技企业平均利润89亿美元/家,工业获利能力仅为高科技企业的1/3 [3] - 全球产业价值重心向"轻资产、高附加值"领域迁移,反映技术革命与产业链重构趋势 [5] 2 中美主导的全球竞争格局 - 2024年世界500强中中美企业占比54.4%,美国主导基础创新+标准制定,中国侧重应用创新+供应链整合 [7] - 沃尔玛连续11年蝉联榜首(2024年营收6481亿美元),亚马逊通过AWS云服务稳居第二,反映数字经济对传统零售的颠覆 [8][11] - 能源行业结构性调整:壳牌2021年跌出前十,被沙特阿美和中国石化取代,体现"数字资本+消费规模"对传统资源的替代 [12] 3 芯片半导体与AI成为投资核心 - 2021年世界500强投资达2339件峰值(同比+71%),2024年收缩至941件,投资逻辑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博弈" [13][14] - 2024年投资热点前三位:AI(137件)、芯片半导体(82件)、新能源(67件),新能源投资增速最快 [19][21] - 预计2029年全球AI市场规模超15000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8.9% [23] 4 区域投资偏好与战略差异 - 2018-2024年世界500强对美投资1322件(占全球60%),聚焦AI、企业服务、医疗和芯片半导体 [31][36] - 东亚地区印度最热门(占43%),受益人口红利与产业链重构,AI投资占比24%(单笔超1.3亿美元) [38][39] - 软银、腾讯为最活跃投资机构:软银侧重美国科技领域,腾讯以"国际化+AI"驱动覆盖游戏、云计算等 [16][18][43] 5 未来投资趋势 - 投资策略转向技术壁垒构建:AI、半导体、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获"确定性溢价" [22][27] - 安全逻辑压倒效率逻辑:芯片、新材料等"卡脖子"环节成投资刚需,传统行业资本流入下降 [27][28] - 跨国投资风险加剧下,企业将增强本土投资粘性,同时加码熟悉市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