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管理式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对美股、港股、黄金有何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9-26 07:57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迎来重磅事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是2025年全球宽松 周期的起点。 这一决策迅速引发市场热议,美股、港股、黄金等资产价格波动加剧,那么到底对这三大资产有什么影响呢? 降息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短暂冲高后回落,呈现"买预期、卖事实"的典型特征。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以纳斯达克为例,收盘微跌0.5%,标普500 指数跌幅0.5%,道琼斯指数收跌0.38%。 科技股分化明显,英伟达、苹果等龙头受益于流动性宽松预期上涨,但部分高估值成长股因获利了结承压。 此次美联储降息对美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短期扰动:市场对降息已提前定价,标普500指数在议息会议前10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部分资金选择兑现收益。 长期支撑:美联储此次降息被定义为"风险管理式调整",旨在应对就业市场疲软和经济潜在下行风险。历史经验表明,预防式降息周期中,美股估值中枢往 往上移,科技、消费等成长板块更受益。 风险点: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如新任理事米兰主张激进降息),叠加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可能引发市场对政策可持续性的担忧。 港股在降 ...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Phil Mackintosh:美联储或降息至3.5%左右 企业盈利增长支撑美股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3:11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与降息决策 - 美联储保持谨慎货币政策立场 因面临就业疲软与通胀反弹挑战[1]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4.25% 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1] - 预计未来可能继续降息 利率或逐步回落至3.5%左右 若进一步走低则预示经济衰退风险[1][3][4] 美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鲍威尔认为美股估值"相当高" 讲话后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道指跌0.19% 标普500跌0.55% 纳指跌0.95%[1] - 近期股市上涨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提升 人工智能相关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2][6] - 利率下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提振估值 与企业盈利增长共同形成市场支撑[2][9] 美国经济现状与前景 - 劳动力市场呈现走弱趋势 数据修订显示减少约100万就业人数 失业率开始上升[3] - 通胀长期维持在3%以下 接近2%目标水平 远低于过去7%-8%的水平[3] - 经济处于"不冷不热"中性状态 通胀2%-3.5%加上人口结构缓慢扩张 利率不需大幅高于3.5%水平[4] - 未出现大规模裁员 消费者支出保持稳定 财政刺激政策与监管放松措施支撑经济维持增长[5] 人工智能投资与盈利关系 - AI相关企业获得可观收入 芯片制造商/晶圆厂建设者/大模型训练公司股价走高[7] - AI企业市盈率回落 因盈利增长速度超过股价上涨幅度 显示股价有真实盈利支撑[7] - AI需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提升产业链盈利能力[7] 散户与机构投资者行为差异 - 散户在个股操作上变得谨慎 但对指数型ETF保持乐观并持续买入 整体仍净流入股市[8] - 就业市场走弱/工资增速放缓/储蓄耗尽导致信用卡违约和汽车贷款逾期率上升[8] -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盈利/利率/估值等基本面因素 着眼于长期投资[9] 科技板块与热门交易分析 - 市场预期标普500指数可能涨至7000点 因利率下降提升估值与企业盈利增长形成支撑[9] - AI交易概念从"科技七巨头"向外延伸 涵盖更广泛芯片制造商和大语言模型企业[9] - 若盈利跟不上估值 资产类别可能遇到消费者和交易者抵触并触发调整[9]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美利率或降至3.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6:45
美联储货币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至4.25% 为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保持谨慎的货币政策立场 认为美股估值"相当高" 讲话后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道指跌0.19% 标普500指数跌0.55% 纳指跌0.95%[1] -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未来可能继续降息 利率或逐步回落至3.5%左右 若利率进一步走低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风险[2][5] 美国经济状况与展望 - 劳动力市场呈现走弱趋势 数据修订减少100万就业人数 失业率开始上升 新增就业越来越少表明经济正在走弱[4] - 通胀长期维持在3%以下 接近2%的目标水平 远低于过去7%-8%的水平 通胀并非美联储最担心的问题[4] - 美国经济有望维持增长 尚未出现大规模裁员 消费者支出保持稳定 利率下行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叠加财政刺激和监管放松措施支持经济增长[6] 美股市场驱动因素 - 近期股市上涨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提升 人工智能相关投资成为盈利增长核心驱动力[2][8] - 利率下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提振估值 与企业盈利增长共同为市场提供支撑[2][12] - AI企业市盈率正在回落 因盈利增长速度超过股价上涨幅度 显示股价有真实盈利支撑[8] 人工智能投资与影响 - AI投资推动芯片制造商、晶圆厂建设者和大模型训练公司获得可观收入 股价随之走高[8] - 人工智能需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帮助使用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提升产业链盈利能力[9] - AI概念已从最初七家科技巨头向外延伸 涵盖更广泛芯片制造商和大语言模型企业[13] 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影响 - 全球生育率不足导致劳动人口相对减少 经济自然扩张速度远低于上世纪50-70年代[10] - 劳动力规模缩小使失业率不需要大幅上升 因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远不如当年[10] 散户投资行为变化 - 散户在个股操作上变得谨慎 但对指数型ETF保持乐观并持续买入 整体仍净流入股市[11] - 就业市场走弱、工资增速放缓、疫情储蓄耗尽及信用卡违约率上升影响中低收入群体投资行为[11] 市场预期与风险 - 机构投资者关注盈利、利率和估值等基本面因素 预期标普500指数年底可能达7000点[12] - 热门交易包括科技七巨头、加密货币、黄金和做空美元 需观察盈利是否能支撑估值[13]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9:53
记者丨郭聪聪 编辑丨周炎炎 美联储时隔9个月后重启降息。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 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合计降息100个基点之后,对货币政策的 又一次调整。 多名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次降息符合市场此前预期。在这一政策落地背后,市场仍关 注三大核心问题:美联储为何选择此时降息?本次降息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包括中国在 内的经济体又该如何应对新的货币政策空间与挑战? "风险管理式"调整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在不断上升的通胀和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困境。"据央视新 闻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当前美国经济形势"非常特殊"——通常情况下,劳动 力市场疲软时通胀会同步走低,劳动力市场强劲时则需警惕通胀升温,但如今美国面临的是"双向风 险"——一方面通胀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表现疲弱。 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就业市场的放缓迹象成为推动降息的重要因素。本月初,美国劳工统计局 (BL ...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4:11
美联储降息决策背景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继2024年三次合计降息100基点后再次调整货币政策 [1] - 降息主要考虑就业市场疲软:2025年3月年度非农就业人数下调91.1万(月均少增7.6万) 8月非农仅增2.2万(远低于预期7.5万) 失业率从7月4.2%升至4.3% [2] - 通胀压力仍存:截至2025年8月PCE同比涨2.7% 核心PCE涨2.9% 均高于美联储2%目标 但通胀被判断为"一次性冲击" 主要来自商品价格阶段性回升和关税影响 [4] 货币政策立场与分歧 - 美联储定义此次降息为"风险管理式"调整 强调非持续性降息周期 FOMC投票结果11:1 唯一反对票主张降息50基点以更强应对就业压力 [4][5] - 外部政策压力: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上任后持续施压降息 "对等关税"政策增加美国经济"滞胀"风险 使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困境 [4][8] 国际金融市场影响 - 美元指数震荡回落:降息叠加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形成下行压力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欧元区降息周期结束/英国降息有限/日本温和加息)促使美元走弱 [6] - 人民币走强资本流入:银行结售汇连续四月顺差 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450亿美元(近一年最高) 其中中国净流入约390亿美元 [8][9] - 中美利差收窄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 但需警惕降息增加商业银行息差压力和存款搬家风险 [9][11]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美联储降息或压低美元现金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持有美元现金机会成本上升 建议布局优质债券锁定当前高收益率并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12] - 强调跨资产类别、跨行业和跨地区的多元化配置 加入黄金、基础建设等低相关性另类资产提升投资组合韧性 [12]
美联储降息后国际资本流动“再平衡”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0:06
美联储时隔9个月后重启降息。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 "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 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合计降息100个基点之后,对货币政策的 又一次调整。 多名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次降息符合市场此前预期。在这一政策落地背后,市场仍关 注三大核心问题:美联储为何选择此时降息?本次降息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包括中国在 内的经济体又该如何应对新的货币政策空间与挑战? "风险管理式"调整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在不断上升的通胀和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困境。" 据央视 新闻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当前美国经济形势"非常特殊"——通常情况下,劳 动力市场疲软时通胀会同步走低,劳动力市场强劲时则需警惕通胀升温,但如今美国面临的是"双向风 险"——一方面通胀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表现疲弱。 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就业市场的放缓迹象成为推动降息的重要因素。本月初,美国劳工统计局 (BLS)发布非农年度基准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