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合规化

搜索文档
餐厅须明示 不加防腐剂!预制菜国标将公开
南方都市报· 2025-09-14 01:38
预制菜国家标准进展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7] - 国标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 原料 加工工艺 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 [2][8] - 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与现行141项团体及地方标准相比更聚焦安全底线 [2][8] 预制菜定义与范围 - 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 经工业化预加工 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不得添加防腐剂 [3][9] - 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仅经简单加工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 [3][10] - 速冻面米食品 方便食品 盒饭 盖浇饭 主食类产品及即食食品均不属于预制菜 [10] 行业监管要求 -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1][3][9] - 要求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 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3] - 标准实施将成为预制菜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时代的关键节点 [1][7] 市场争议事件 - 罗永浩质疑西贝部分餐品为预制菜 西贝否认并称将起诉罗永浩损害商誉 [4][5] - 西贝高管曝光消费单据显示5人消费785元 公司宣布开放中央厨房参观 [5] - 罗永浩表态不反对预制菜 但强调消费者应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预制菜 [2][4]
预制菜争论升级,2025年规模将突破6000亿!
Wind万得· 2025-09-13 22:28
预制菜行业争议 - 网红罗永浩指责餐饮品牌西贝几乎全部使用预制菜且价格偏高 呼吁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推动消费者对便捷食品需求增长 快餐、外卖及便利店即食食品成为主流选择 [6] - 预制凉菜因口味独特、绿色健康及存储便捷特点成为便捷食品重要组成部分 [6] - 2025年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61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3% [6] 产品价格与品类 - 电商平台预制菜价格普遍处于几元至几十元区间 涵盖京菜、川菜、鲁菜等多元菜系 [7] - 部分高端预制菜如年夜饭套餐价格可达上千元 [7] - 具体产品案例:高金食品台式卤肉饭170g售价5.89元(限时3.71折) 巢三珍烤鱼蒜香味600g试用价16元 [12]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预制菜板块涵盖30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 [13] - 板块年内累计涨幅仅5.66% 大幅跑输上证指数15.48%的涨幅 [13][14] - Wind预制菜指数最新报988.84点 年内涨幅5.66% 市盈率30.4倍 市净率2.31倍 [14] 行业标准进展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国家卫健委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7] - 标准首次将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并规定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17] - 标准对预制菜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 为监管提供依据 [17]
餐厅预制菜需要明示!国标草案已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 独家
第一财经· 2025-09-13 07:21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首次将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2] - 该标准对预制菜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 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聚焦安全底线为监管提供依据[4] - 标准出台标志着预制菜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时代 将倒逼餐饮业告别模糊营销 加速进入品质与品牌竞争新阶段[3][10] 地方标准实践 - 广东作为全国预制菜产值第一大省已出台8项省级地方标准 包括全国首个预制菜包装标识地方标准[5][6] - 广东省标准《预制菜术语及分类》采用原料组成类型、主要原料品种等多维分类方式 涵盖肉制品、水产制品等全品类 并纳入粤菜特色烹饪工艺[5] - 《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强制要求产品名称标示"预制菜"或"预制菜肴" 标注原料投料量及食用方法[6] 企业成本与竞争影响 - 新国标预计推高生产成本15%-30% 主要源于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要求[10] - 中小工厂若无法承担改造费用 可能在国标生效后两年内被并购或退出[10] -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行业将迎来洗牌[10] 餐饮监管推进 -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将把"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写入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要求餐饮门店在菜单或点餐页面显著标注[9] - 目前推广存在较大难度 餐饮商家明示意愿低 需国家层面法律法规支持[9][10] - 主动公示预制菜使用信息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促进行业良性发展[9]
餐厅预制菜需要明示!国标草案已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 独家
第一财经· 2025-09-13 07:11
预制菜国家标准进展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首次将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3] - 标准对预制菜分类 原料 加工工艺 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 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聚焦安全底线 为监管执法提供依据 [5] - 与现行141项团体 地方标准相比 国标条款更严格 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时代的关键节点 [3][5] 地方标准与监管实践 - 广东作为全国预制菜产值第一大省 已出台8项省级地方标准 上线全国首个预制菜相关标准 [6] - 广东省发布《预制菜术语及分类》标准 涵盖原料组成类型 主要原料品种 产品食用方式等多种分类方式 包括肉制品 水产制品 蛋制品 果蔬制品等 并纳入粤菜特色烹饪工艺如煲 浸 啫 [7] - 《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是全国首个预制菜包装标识地方标准 要求产品名称标示预制菜或预制菜肴 标注原料投料量或含量 标注食用烹饪方法 [7] -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将把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写入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公示指南》 要求餐饮门店在菜单 点餐页面或店内显著位置标注使用预制菜 [9] 行业影响与成本变化 - 预制菜国标预计加强对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的要求 这两项要求可能推高成本15%至30% [11] - 中小工厂若无法承担改造费用 可能在国标生效后两年内被并购或退出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 [11] - 标准出台将倒逼餐饮业告别模糊营销 明示成为法定义务 行业加速进入品质与品牌竞争新阶段 [11] 实施挑战与立法需求 - 餐饮商家参与使用预制菜明示意愿低 推广明示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10] - 省级层面推动相关立法难度大 仍需国家层面法律法规支持 目前尚无法规政策强制性规定要求明示 [10] - 主动公示预制菜使用信息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 提高餐饮商家抗风险能力 推动生产企业研发改良产品 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10]
餐厅预制菜需要明示!国标草案已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9-13 07:10
行业监管动态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首次对预制菜定义 分类 原料 加工工艺 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 [1][4] - 国标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聚焦安全底线 为监管执法提供直接依据 [4] - 与现行141项团体 地方标准相比 国标条款更严格 将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时代 [3][4] 地方标准进展 - 广东作为全国预制菜产值第一大省 已出台8项省级地方标准 包括全国首个预制菜相关标准 [5] - 2025年1月广东省发布《预制菜术语及分类》标准 采用原料组成类型 主要原料品种 产品食用方式等多种分类方式 全面涵盖不同类型预制菜 [5] - 《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是全国首个预制菜包装标识地方标准 要求产品名称必须标示预制菜或预制菜肴 并标注原料投料量及食用方法 [6] 餐饮信息披露要求 -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需在菜单 点餐页面或店内显著位置进行标注 [2][9] -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明确将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写入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违者将面临处罚 [9] - 目前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存在较大难度 商家参与意愿低 需国家层面法律法规支持 [9][10] 行业成本与竞争影响 - 预制菜国标预计将加强对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的要求 这两项要求预计推高成本15%-30% [10] - 中小工厂若无法承担改造费用 可能在国标生效后两年内被并购或退出 [10] -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行业将加速进入品质与品牌竞争新阶段 [10][11] 标准体系协同发展 - 需推进预制菜术语 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的推广 加强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 [10] - 需依法制定包括产品质量 检验方法与规程等内容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10] - 广东标准特别将煲 浸 啫等粤菜特色烹饪工艺纳入 助力粤菜通过预制菜更好传承发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