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17 16:03
经济形势分析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 [3][8][24] - 央行强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3][8][24]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但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3][8][24] 政策基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4][9][24]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4][9][25]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4][9][25] 热点议题 - 信贷结构发生深刻演变,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 [5][26] - 金融支持促消费要关注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解决供给总量不足、质量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 [6][27] - 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十年成就显著,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明显改善,未来将加大对重点领域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10][26] 货币政策框架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8][11] - 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8][11]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9][12]
人民银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 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23:02
货币政策执行方向 - 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及价格预期目标相匹配 [1][2] - 强化逆周期调节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2]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金融支持消费领域 -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营造扩消费金融环境 [4]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4] - 拓宽消费融资渠道 稳固信贷支持 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 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1][4] 房地产金融政策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 - 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利率市场化改革 -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3] - 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提高报价质量 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3] - 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关系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政策协同与重点领域支持 - 强化财政 就业 社保等政策协同效应 制定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5] - 提升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可得性 加强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2] - 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牵引作用 做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工作 [2]
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20:10
货币政策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强化逆周期调节 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需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金融工具与市场改革 - 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高报价质量 [3] - 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关系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3] - 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牵引作用 做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工作 [2] 消费金融支持 - 金融政策从供给侧发力 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3] -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营造扩消费金融环境 [4] - 拓宽支持消费融资渠道 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 加大服务消费供给企业金融资源投入 [1][4] 房地产金融政策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 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 政策协同机制 - 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 发挥政策合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 - 发挥财政就业社保政策协同效应 制定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4]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初显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8-15 12:54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2]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包括降准降息 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2]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 人民币贷款增长平稳 企业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处于低位 [3]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等领域占比六七成 [5] - 近十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结构持续优化 [6] - 直接融资(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 股票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 [6] 重点支持领域 - 金融资源聚焦普惠小微 科技创新 信贷结构优化和促消费四大领域 [4] - 央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 [6] -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低于50% 金融部门将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7] 政策导向与实施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强调落实落细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 [3] - 政策注重总量保障与结构优化相结合 传统工具拓展与新工具创新并重 [2]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强部门协调与市场沟通 持续释放政策效应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