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适航审定
icon
搜索文档
C919飞机证后30米窄跑道运行能力扩展合格审定试飞顺利完成
中国民航网· 2025-09-27 09:30
本次现场审定试飞中,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试飞相关工作人员分工明确、配合密切、高质高效地完成 了审查任务。在试飞后召开的航后讲评会上,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试飞团队确认,本次窄跑道审定的 4个试验点全部顺利完成,试飞过程中飞机特性符合预期,初步验证了C919飞机在30米窄跑道的滑行和 转弯、起飞和着陆、驾驶员诱发振荡-纠偏着陆等关键能力,将有效地提升飞机对不同跑道的适应性。 团队在总结还中表示,应充分利用本次试飞所获取的宝贵数据,深入开展分析研究,为后续适航审定工 作提供有力支撑。(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 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团队顺利完成此次试飞工作(上海审定中心供图) 为确保本次审定试飞任务顺利推进、全面提升飞行安全,9月22日,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试飞团队与 持证单位共同组织召开了飞行前技术交底会及试飞机组技术协同会。会议围绕飞机总体状态、试飞科目 准备情况、试飞程序安排及潜在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深入研讨,试飞团队与持证方开展了 细致的技术交流,为后续试飞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23日,审定任务正式开展前,双方就严格遵循试飞程序、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快推进审定试飞任 务及努力提升国际 ...
百余低空飞行新品亮相 起飞风力尚无标准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23:11
FWH-1500重载无人机。 "无安全不低空",自低空经济写入中央文件,国内掀起了发展热潮后,中央层面先后多次提出安全发展 的要求。今年以来,业内也在不断呼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既不能过于偏重发展而忽视安全,也不能 过于注重安全而制约行业发展。 今年长春航空展专门设置了低空经济馆。低空经济馆以"智驭空天·融合共生"为主题,全面展示低空经 济产业链生态,汇集航天时代飞鹏、联合飞机、浙江圣翔、维新宇航等全国82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这 些企业代表携16项新技术、百余件新产品参展,涵盖了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飞行保障等 四大类型,充分展示了国内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家企业都瞄准了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低空领域的新型飞行器)这 条赛道,并带来正在研发或已成型的产品。据悉,在低空飞行这一全新赛道,eVTOL起飞的风力条件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据了解,包括eVTOL在内的飞行器,对气象环境都有着严格的起飞要求,其中风力就是条件之一。在 低空飞行这一全新赛道,eVTOL起飞的风力条件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据公开资料,国内有两份针对eVTOL的团体标准可查,即《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通用 ...
低空飞行新品扎推,eVTOL起飞风力条件尚无统一标准?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09:58
"无安全不低空",自低空经济写入中央文件,国内掀起了发展热潮后,中央层面先后多次提出安全发展 的要求。今年以来,业内也在不断呼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既不能过于偏重发展而忽视安全,也不能 过于注重安全而制约行业发展。 长春航空展上设有低空经济馆。 今年长春航空展专门设置了低空经济馆。低空经济馆以"智驭空天·融合共生"为主题,全面展示低空经 济产业链生态,汇集航天时代飞鹏、联合飞机、浙江圣翔、维新宇航等全国82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这 些企业代表携16项新技术、百余件新产品参展,涵盖了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飞行保障等 四大类型,充分展示国内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 据公开资料,国内有两份针对eVTOL的团体标准可查,即《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通用技术要求》和 《电动垂直起降(eVTOL)无人机通用技术要求》,但这两份标准的具体内容暂未公开。 那么,eVTOL起飞对风力有何要求?某研制厂商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型号的 eVTOL大小不一,参数不一,最好是能对抗7级风。 此外,eVTOL对抗风力还要看应用场景。比如:福建平潭风能资源丰富,年均风速在每秒8.4米以上, 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气有300多天, ...
这个展会多款“空中出租车”集结,它们正在忙“大考”
新京报· 2025-05-28 02:30
空中出租车商业化进展 - 多家展商展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品,巡航速度达200公里/小时,可实现全自主飞行,外观小巧且部分无需驾驶员 [2] - eVTOL可将北京鸟巢至大兴机场的2小时自驾缩短至30分钟,票价接近打车价格 [2] - 上海御风已提交载物eVTOL适航申请,后续将提交载人申请;广汽高域启动飞行汽车适航认证;亿航智能EH216-S已获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等三证 [3] 适航审定体系与流程 - 适航审定覆盖航空器全生命周期,涉及数百个子系统,从仪表到发动机均需审查,是保障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1][4] - C919审查历时12年,50余人团队完成6000余份符合性验证报告;C909审定耗时11年,60人团队处理3400余份报告 [4] - 发动机材料试验审查涉及300余种材料标准验证、700余个特种工艺工序审定,累积试验时长超160万小时 [5] 新技术对适航审定的影响 - 无人机和eVTOL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适航取证需求攀升,传统航空器安全标准仍适用但需结合新设计特征调整 [6] - 远程制造符合性检查系统投入应用,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实现审查代表远程监督,集成激光跟踪仪、应变片等工具检测装配间隙等关键属性 [7] - 新技术可降低审查人力时间成本,提升效率,例如座舱音频记录器审定周期为23个月 [4][7]
深化国际合作 让适航审定听见中国声音
中国民航网· 2025-05-27 02:34
电动飞机适航认证突破 - 中国自主研制的4座电动飞机RX4E成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成为全球首款取得型号合格证的23部电动飞机 [1] - 中国民航在国际民航业内率先完成电动飞机适航认证工作,编制发布电动飞机适航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民航组织核心机制建设 [1] - 2015年全球首款电动飞机RX1E取得型号合格证,随后系列衍生产品RX1E-A、RX1E-S相继取证,支持中国民航修订《正常类飞机适航规定》新增电动飞机专用条款 [3] 国际标准制定参与 - 中国民航从"规则跟随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通过参与国际民航适航审定规则制定、推动双多边机制创新、输出中国民航适航审定方案 [1] - 2022年中国民航在ICAO第41届大会上提交的《研究制定电驱动航空器适航要求》提案获全票通过,ICAO适航工作组专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电动飞机适航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3] - 中国民航技术顾问在ICAO适航工作组中积极发挥作用,分享电动飞机适航审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3] 国际合作与影响力提升 - 自2021年起中国民航开始派员以专家顾问身份参加ICAO适航工作组和双多边适航工作组 [2] - 中国民航专家在六国局方更改产品政策工作组中提出建设性方案,推动规则相关内容修订 [6]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与10个国家或地区建立全面双边适航关系,与21个国家签署适航谅解备忘录,现行有效双边文件达195份 [7] 技术积累与专业发展 - 随着国内民用航空产品增多,适航审定实践经验不断积累,能力不断增强,适航审定中心成立后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成长起来 [2] - 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专家结合我国适航审定实践,在实质性更改判定、累积效应评估等关键议题上提出建设性方案 [6] - ICAO技术标准小组已启动电动飞机适航标准国际化路线图制定工作,中国民航将持续深度参与其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