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活方式

搜索文档
昂跑和lululemon打响中国激战
虎嗅· 2025-06-15 07:28
中国市场表现 - 昂跑亚太地区2025财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01% 占比提升至166% 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达35亿瑞士法郎(约417亿美元) [4] - lululemon国际业务2025财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 中国大陆市场增速21% 但相比上年同期46%增速明显放缓 [4] - lululemon美洲地区2025财年一季度营收仅增长3% 2024财年四季度增速7% 中国市场成为增长主力 [4] - 昂跑在中国直营门店30家 总数近70家 计划2026年达100家 年开店速度约20家 [6] - lululemon中国大陆直营门店154家 占全球20% 计划2026年增至220家 重点拓展二三线城市 [6][8] 全球业务对比 - lululemon2025财年一季度全球净营收24亿美元 门店总数770家 但仅净新增3家直营门店 [9] - 昂跑2025财年一季度净销售额727亿瑞士法郎(约894亿美元) 计划全年销售额增长至少28% 毛利率目标提升至60%-605% [10] - lululemon下调全年业绩指引 昂跑则上调全年指引 [9][10] 产品战略差异 - 昂跑侧重专业跑鞋技术 拥有CloudTec®和LightSpray™等专利技术 产品覆盖跑步/户外/健身/网球等多场景 [12] - lululemon跑鞋技术积累不足 主打日常通勤训练 首款男鞋Cityverse定价1380元被诟病价格偏高 [12] - lululemon更懂女性需求 2022年首推女士跑鞋Blissfeel 2024年才开始发力男性跑鞋 [13] - 昂跑服饰配件2025财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931%和992% 远超鞋类405%增速 目标使服饰成为第二大支柱 [15] - lululemon男装业务占比25% 增速缓慢 主要依赖女性用户代购 近期签约高尔夫球手拓展高端男性市场 [17] 渠道与营销策略 - 昂跑采用直营门店为主策略 成都旗舰店面积逾500平方米 服饰产品70%本土生产降低成本18% [5][15] - lululemon75%门店位于一线商圈核心位置 上海国金中心店坪效达8万元/㎡ 为行业3倍 [8] - 二者都通过健身房渗透首批用户 线下门店作为社群运营枢纽 昂跑侧重专业跑者 lululemon偏爱瑜伽活动 [11] - lululemon计划2025年新增30家三线城市门店 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强县 [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2021-2025年预期年化增速1162% 但2024年后增速小幅放缓 [21] - lululemon2025财年一季度库存增长23%至17亿美元 面临库存压力 [21] - 昂跑和lululemon需平衡品类扩张与品牌调性 避免定位模糊风险 [22][23]
HOKA和On昂跑们,正在撕掉「中产」标签
36氪· 2025-05-19 08:30
核心观点 - 新兴运动品牌通过重新定义运动内核、赋予产品多重价值及颠覆大众审美,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并实现营收和品牌影响力跃升 [1] - 以HOKA和On昂跑为代表的品牌通过差异化门店策略和服务体系深耕中国市场,展现强劲增长潜力 [3][20][22] 品牌财务表现 - HOKA 2025财年Q3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3.7%至5.309亿美元 [3] - On昂跑2025财年Q1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3%至7.266亿瑞士法郎 [3] - On昂跑亚太市场收入占比16.6%,增速达130%领跑全球 [22] - lululemon 2024年中国大陆营收13.61亿美元,占全球总营收13% [20] 中国市场门店布局 - On昂跑中国首家旗舰店落户成都太古里,面积超500平米,展示五大核心产品线及LightSpray™科技 [6] - HOKA全球首家品牌体验中心落户上海新天地,面积达1600平米,为迄今最大门店 [7][9] - On昂跑在中国门店达66家,预计2026年突破100家 [22] - HOKA 2022年已在成都太古里开设品牌概念店 [7] 门店战略定位 - 旗舰店承担品牌升级与社群运营双重功能,通过黄金地段强化高端形象并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 [4] - On昂跑通过旗舰店将服饰销售目标从当前4.5%提升至总营收10% [6] - HOKA将体验中心定位为"平台"而非门店,2024年借助上海480万国际游客量最大化品牌辐射 [9] 本土化服务创新 - HOKA设立国内首个集成6项国际顶尖设备的"飞跑研究所",提供全链路体能测试服务 [14] - 测试服务面向公众开放,涵盖身体成分、足踝功能、跑步模式等多维评估 [14][15] - On昂跑在上海西岸打造跑步基地,提供跑鞋租赁、宠物充电站等差异化服务 [17] - 两大品牌均通过自建社群、合作在地跑团等方式构建以跑者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12][17] 市场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与本土企业共同加码高端运动市场,安踏推行多品牌战略,滔搏获得Norrøna等三大品牌中国运营权 [24] - On昂跑通过全球联名策略融合国际跑步文化与中国本土特色 [22] - HOKA签约汪顺、高亭宇等本土运动员强化专业定位 [22] - 行业竞争从产品力转向品牌服务体验,新兴品牌通过精细化门店策略与传统巨头形成差异化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