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

搜索文档
8月荐书 | 币象新生 信任重塑
第一财经· 2025-08-25 08:33
书籍《出乎意料的经济学》核心观点 - 经济学通过微观透镜透视宏观秩序 让经济学褪去高冷 成为优化人生的生活黑客指南 [3] - 经济学不是关于金钱的隐喻 而是关于可能性的语法 帮助避开拥堵 看穿价格 优化人生 [3] - 理性意味着人们会尽最大努力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并根据成本和收益变化调整行为 [4] - 理性不要求全知全能或相同偏好 而是目的性选择 人类不会以同样方式反复被愚弄 [5] - 经济学框架适用于以价格表示的成本收益比较 也适用于时间 个人精力或声誉等其他类型比较 [4] 书籍《货币的社会生命》核心观点 - 货币不仅是交易尺子 更是社会关系的隐形骨架 从贝壳 铸币到数字货币的形态更替重写信用 权力与价值算法 [8] - 货币必须被视作开放空间 抵抗将特定货币形式视为理论本质钥匙的认识诱惑 [8] - 货币格局发生变迁 国家对货币生产与管理的垄断在衰落 新的货币形式出现爆炸式增长 新技术为货币创造新联结提供可能性 [8] - 需要克服对金钱的鄙夷态度 货币可重新组织 想象和改造 是共同人性的体现 [8][9] 书籍《稳定币:数字金融的未来》核心观点 - 稳定币市场经历从边缘支付工具到全球数字资产核心基础设施的历史性跃升 在避险 结算 套利 跨境支付等场景作用日益强化 [12] - USDC构建独特的合规-透明-安全三重信任体系 是其区别于其他稳定币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全球稳定币迈向制度化的样板路径 [13] - USDC每月提供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储备报告 披露各类资产构成比例 集中度 到期期限 流动性水平 收益率等 达到银行或基金财务披露标准 [13] - USDC储备中绝大多数为美国财政部90日以内到期的国库券 以及活期现金与隔夜回购协议 确保赎回需求随时满足 [13] - USDC法律结构清晰 是美国监管框架下的监管原生稳定币 通过破产隔离保障用户权利 [13]
钱为何越来越不值钱
虎嗅· 2025-08-01 10:16
全球利率与货币价值变动 - 全球利率持续走低 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降息举措 中国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逆回购利率以平衡经济增长与债务风险[1] - 物价持续攀升 蔬菜水果等价格明显上涨 银行存款利息低于物价涨幅 投资理财收益难以覆盖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1] - 货币购买力缩水现象引发公众焦虑 该现象源于货币供应量增加与流通速度变化 而非单纯商品供给问题[1][10] 费雪货币理论框架 - 费雪方程式MV=PT揭示货币量M 流通速度V 物价水平P与交易量T的动态关系 货币供应量增加直接推高物价水平[5][10] - 费雪效应指出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预期通货膨胀率 该理论至今仍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核心依据[5] - 货币本质是信用媒介而非价值锚定物 其价值取决于社会共识与经济体系认可 而非物理属性或内在价值[6][7] 货币与财富的辩证关系 - 财富定义为土地房屋原材料等实物资产 具有直接使用价值 货币仅是交换媒介与价值尺度[6][8] - 货币形式包括实物货币(黄金白银)法定货币(纸币硬币)和信用货币(银行存款)[7] - 常见误区是将货币等同于财富 实际上货币数量与财富多寡无直接关联 一国可能资源丰富但货币不稳定 或资源匮乏但货币政策有效[8] 影响物价的多维因素 - 货币流通速度V显著影响物价 消费投资意愿增强加速货币周转 推高购买力与物价水平[11] - 银行信用创造活动通过发放贷款扩大货币供应 增加借款人购买力 间接推高生产要素与最终产品价格[12] - 间接因素包括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供给降低物价)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推高物价)及货币制度差异(如金本位制波动)[13][14] 经济现象的错误归因 - 生活成本高昂被错误归咎于商家贪婪 但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会自然约束价格过度上涨[15] - 进口商品增加被误认为推高物价 实则丰富市场供给并通过比较优势降低长期生产成本[15] - 错误观念可能导致政府制定不合理政策(如限制进口或价格管制)破坏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16]
古典经济学之前,近代早期的货币理论 | 金融人文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2 10:30
货币理论的历史演变 - 货币是理解经济世界的重要工具,其理论经历了从朴素观察到系统分析的演变过程 [1] -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认为黄金过多会导致贬值,白银价格相对上涨 [3] - 16世纪欧洲经历"价格革命",物价飞涨现象引发学者关注,如法国人记载一磅羊肉价格相当于过去一整头羊 [5] 货币数量论的发展 - 西班牙学者哥白尼发现货币贬值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认为货币价值会因数量过多而下降 [5] - 阿兹皮库塔系统提出货币数量与物价关系理论,指出货币充足的国家物价更高 [7] - 16世纪学者争论货币价值决定因素,博丹和纳瓦鲁斯证明美洲金银流入导致货币数量激增推高物价 [7] 早期货币思想的贡献 - 色诺芬的观察虽简单但揭示了货币数量与价值之间的微妙关系 [3] - 阿兹皮库塔将货币视为影响经济活动的商品,这种思想极具前瞻性 [7] - 早期思想家的探索为现代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
2025年6月荐书 | 经济破晓 货币新思
第一财经· 2025-06-23 08:19
货币本质与经济增长 - 货币被视为特殊资本形式,在经济繁荣与危机中起关键作用,需结合历史案例和理论分析构建货币理论体系[4] - 国家需根据潜在投资机会决定货币供应量,当市场融资不足时应增发货币以支持经济繁荣,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印证此观点[5] - 国家层面货币增发对应对金融危机至关重要,例如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中通过增发货币增强经济实力,缺乏此类措施可能导致长期通缩(如日本"失去的30年")[6] 全球经济重塑路径 - 解决全球性问题需国际合作,三大方案包括:推动包容性技术进步、构建新宏观经济理论、改革全球治理体系[8] - 经济增长需重新定义价值测算方式,传统财务报表应加入社会效应权重,立法强制要求或成为趋势[9] - "去增长运动"主张收缩经济规模不可行,应转向可持续增长模式,保留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与减贫成果[10] 财政与货币协同机制 - 财政政策是货币源头和金融风险防线,需与货币政策协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13] - 政府债务认知从"债务是恶"转向认可长期合理性,欧盟设60%负债率上限,但实践否定90%临界点理论[14] -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财政可持续性取决于实际资源限制(如通胀),政府债务兼具融资功能和金融属性(提供无风险资产和定价基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