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收支矛盾
icon
搜索文档
地方审计这笔国资闲置、违规处置等问题,央地已“出招解决”
第一财经· 2025-08-20 07:29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3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4.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 负债总额12.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 净资产5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 [3] 资产配置环节问题 - 5家单位超标准配置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2248台 [6] - 8个单位笔记本电脑等通用资产配备数量超过配置标准上限仍继续购置同类资产226台 [7] - 3个部门及所属4个单位无预算超预算配置资产2105.98万元 [7] - 市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资产调剂使用政策未有效落实部分部门租用办公用房与其他单位同类资产闲置或出租并存 [7] - 省直单位配置资产预算安排与公物仓资产调配使用机制衔接不畅新增资产未优先从公物仓调配 [7] 资产管理环节问题 - 3个部门和13家单位部分资产未按规定登记入账涉及设备等资产价值1.52亿元房产面积1878.27平方米 [9] - 18个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涉及资产金额3031.49万元 [9] - 32所高校已完工投入使用的资产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核算涉及教学楼学生宿舍等资产37.37亿元 [9] - 省卫生健康委等4个部门的17家所属单位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办公系统等资产长期闲置或低效运转涉及资产原值1.33亿元 [7] - 省文化和旅游厅等4个部门的4家所属单位长期闲置房产办公场所6134.35平方米涉及资产原值1041.27万元 [7] - 10个单位办公用房土地专用设备等闲置涉及设备原值1177.38万元房产面积3.31万平方米 [8] 资产处置环节问题 - 6个单位无偿提供国有资产对外使用或应收未收出租处置收益1133.03万元 [9] - 4家单位的5189.12平方米房屋出租管理不善涉及法律诉讼欠收的2643.82万元租金存在损失风险 [9] 制度完善与监管措施 - 2021年国务院发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对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13] - 财政部出台系列法规构筑覆盖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链条管理制度体系 [13] - 广东省2024年出台《广东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及《广东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优先通过调剂方式配置资产 [14] - 财政部建立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打通中央和地方资产调剂共享信息通道打破部门级次和区域限制 [17] - 要求落实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确保账实账卡账账相符 [17] - 严禁违规超标准配置资产优先通过调剂方式配置资产不能调剂的采用租用购置建设等方式 [17]
28省上半年财政数据出炉 下半年收支矛盾仍突出
搜狐财经· 2025-08-07 02:59
地方财政收入状况 - 28个省份中有27个实现收入增长 但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仅增长1.6% [2] - 吉林以16.4%增速领跑 主要受益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09.2%及长春市补缴税金 [3][4] - 陕西(-7.2%)、山西(-6.3%)、青海(-2.3%)和内蒙古(-1.1%)出现负增长 煤炭价格下行导致资源税下降 [4][6] - 福建省82个县区中75.6%实现正增长 但长汀县、福鼎市增速超50%与部分市县财政困难形成反差 [7] 区域收入分化特征 - 东北地区收入增长5.7%领先 东部和中部地区均增长1.3% 西部地区增长2% [3] - 煤炭大省税收显著下滑 陕西省资源税同比下降10.3% 榆林市收入降幅达19.8% [6] - 房地产相关税收普遍走弱 土地增值税同比下降17.6% 契税下降14.8% [7] 财政支出结构 - 24个省份保持支出增长 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速2.6%高于收入增速 [2] - 民生支出占比维持高位 北京市民生支出占比超八成 河南福建超七成 [8] - 县级"三保"支出力度加大 河南省县级三保支出1738.7亿元 同比增长16.2% [13] 收支平衡措施 - 多地开展国有资产资源起底式清查盘活 云南省启动三级政府资产清查 [11] - 恢复国债及地方债利息增值税征收 扩大超豪华汽车消费税范围 [11] - 严控非必要支出 北京市2025年压减支出18.2亿元 2021-2024年累计压减超百亿元 [12] 行业影响表现 - 房地产业税收持续低迷 福建省房地产业税收233.39亿元同比下降13.9% [8] - 土地出让收入大幅收缩 福建省土地出让收入383.42亿元同比下降30.4% [8] - 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6.5% 对地方财力形成持续压力 [7]
28省份上半年财政数据出炉 下半年收支矛盾仍突出︱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08-06 15:30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概况 - 上半年28个省份披露财政数据 其中27个实现收入增长 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 [1] - 24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 全国平均增速2.6% 高于收入增速 [1] -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1.3%、1.3%、2%、5.7% [2] 区域收入分化特征 - 吉林以16.4%增速领跑 主要受益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09.2%及长春市补缴税金 [3] - 陕西(-7.2%)、山西(-6.3%)、青海(-2.3%)、内蒙古(-1.1%)出现负增长 煤炭价格下行导致资源税下滑 [3][5] - 江苏(5837亿元)、浙江(5522亿元)、上海(4684亿元)等经济大省收入规模领先但增速仅0.2%-1.1% [4] 土地财政持续承压 - 全国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同比分别下降17.6%和14.8%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6.5% [7] - 福建房地产业税收下降13.9% 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滑30.4% [8] 民生支出保障措施 - 北京民生支出占比超80% 河南、福建民生支出占比超70% [8] - 河南省县级"三保"支出达1738.7亿元 同比增长16.2% [11] - 国家将实施育儿补贴(3600元/年)及学前教育费用减免政策 [11] 财政收支管理举措 - 地方政府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如云南全省清查)、扩大消费税范围等方式增收 [10] - 北京2025年压减非刚性支出18.2亿元 累计压减超百亿元 [10] - 地方强化预算执行监控 建立"三保"支出标识管理和月度调度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