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觉语言行动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大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3:51
组织架构调整 - 自动驾驶部门原三个二级部门被拆分为更细化的结构:模型算法团队拆分为基础模型、VLA模型、模型工程三个部门;量产研发团队拆分为量产交付、软件研发、主动安全三个部门;数据闭环团队拆分为数据平台、数据标注两个部门 [1] - 规划管理和AI评测运营两个二级部门继续保留 [1] - 新增创新业务部,负责对外技术合作与预研、海外发展等,由原数据闭环负责人佘党恩管理 [4] - 调整后自动驾驶部门共拆分为11个二级部门 [4] - 调整目的是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落地,使自动驾驶组织向AI组织持续演进 [1] 技术发展路径 - 公司辅助驾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1年起自研依赖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类比"昆虫动物智能";第二阶段为2023年开始研究、2024年正式推送的端到端+VLM辅助驾驶,接近"哺乳动物智能";第三阶段为VLA模型,正式开启"人类智能"阶段 [2] - VLA模型通过3D和2D视觉组合完整感知物理世界,区别于仅能解析2D图像的VLM技术 [2] - 2024年9月10日OTA8.0版本系统正式推送,自研VLA司机大模型向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AD Max车型全量推送 [2] 技术特性与战略意义 - VLA司机大模型被定义为第三代辅助驾驶技术,具备"看得懂道路状况,听得懂人类指挥,记得住车主习惯"的真人版私人司机特性 [4] - 技术路线清晰化促使市场窗口期收窄,组织架构调整旨在适配新的研发节奏 [4] - VLA模型部门被单列为自动驾驶事业部下的独立二级部门,凸显其战略重要性 [4]
拆分为11个二级部门!理想汽车调整自动驾驶部门组织架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8:20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对自动驾驶部门进行组织架构重组 将原三个二级部门拆分为十个二级部门 包括模型算法团队拆分为基础模型 VLA模型 模型工程三个部门 量产研发团队拆分为量产交付 软件研发 主动安全三个部门 数据闭环团队拆分为数据平台 数据标注两个部门 同时保留规划管理和AI评测运营两个原有部门 [1] - 调整后自动驾驶部门共形成十一个二级部门 新增创新业务部负责对外技术合作与预研及海外发展 由原数据闭环负责人佘党恩管理 [3] 技术发展路径 - 公司将辅助驾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21年起自研依赖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 称为"昆虫动物智能" 第二阶段为2023年开始研究并于2024年推送的端到端+VLM辅助驾驶 称为"哺乳动物智能" 第三阶段为VLA模型 将开启"人类智能"阶段 通过3D和2D视觉组合完整感知物理世界 [2] - 公司于今年9月10日向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AD Max车型全量推送自研的VLA司机大模型 该技术被定义为第三代辅助驾驶系统 具备道路状况识别 人类指令理解及车主习惯记忆能力 [2] 战略目标 - 组织架构调整旨在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落地 推动自动驾驶组织向AI组织持续演进 [1] - 技术路线明确后市场窗口期迅速收窄 组织架构需同步适配新研发节奏 [3]
“智驾”是否该叫停?理想汽车CEO李想回应!小米、理想、问界改口,“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5:14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公司CEO将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比作"黎明前的黑暗",认为当前是从规则算法向视觉语言行动模型(VLA)转型的关键阶段[2] - 公司认为行业问题正是其价值所在,如通过增程式产品解决电池成本高、充电难问题,通过5C电池解决充电慢问题[3] - 公司开发操作系统是为了解决传统车控系统性能差、开发周期长、芯片匹配慢等行业痛点[3] 智能驾驶定位与更名 - 公司CEO将智能驾驶定位为"替代专业司机"的生产力工具[3] - 行业出现"智驾"更名现象:小米将"小米智驾Pro/Max"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端到端辅助驾驶"[3] - 问界汽车4月官方宣传中"智驾"出现频次从3月的5次降至4月的3次,改用"智能辅助驾驶"表述[6] 行业技术路线演进 - 公司技术路线已从规则算法演进至端到端+VLM,目前进入视觉语言行动模型(VLA)阶段[2] - 行业当前处于技术转型期,面临"十字路口"争议,部分声音呼吁叫停智能驾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