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内险股午后涨幅扩大 机构称短期资负两端预计稳中向好 长期看好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7:10
股价表现 - 中国人寿股价上涨4.83%至15.62港元 新华保险上涨4.63%至31.65港元 中国平安上涨3.55%至48.15港元 中国太保上涨3.82%至23.1港元 [1] 政策利好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明确稳定资本市场和巩固房地产市场态势的战略定位 对上市险企资产端构成直接利好 [1] - 分级分类监管导向下 头部优质公司在探索多元化资产配置等方面有望获得进一步政策支持 [1] 行业基本面 - 一季度长端利率上行导致公允价值波动阶段性影响利润表现 预计相应影响将在二季度得到缓解 [1] - 预定利率调整预期下 新单增速呈现边际改善趋势 [1] - 强监管下头部险企优势凸显 市场集中度提升 [2] - 财险领域马太效应延续 头部险企盈利稳健 [2] 渠道发展 - 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价值贡献提升 成为未来价值增长引擎 [2] - 代理人渠道推进"报行合一"和改革 短期有压力但长期利于打造高质量队伍和优化产品结构 [2] 估值与配置 - 行业当前估值仍处低位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属性配置价值突出 [2]
科威尔(688551):业绩符合预期 竞争加剧业绩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4.78亿元,同比下降9.6%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下降58.1% [1] - 1Q25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3.6%,环比增长6.0% [1] - 1Q25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11.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1] 行业趋势 - 下游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测试电源需求增速放缓,2024年公司测试电源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仅1% [2] - 新能源车、光储厂商盈利承压,行业价格竞争激烈,营收增速慢于需求增速 [2] - 预期下游新能源行业逐步触底出清,龙头企业对测试电源需求或逐步提升,行业竞争格局或优化 [2] - 2024年氢能测试设备营收0.95亿元,同比下降15%,燃料电池行业需求暂未放量 [2] - 电解槽测试电源需求高增,燃料电池车免除高速费政策或促进销售,25年氢能业务或实现增长 [2] 财务表现 - 1Q25毛利率37.6%,同比下降13.6ppt,受行业价格竞争影响 [3] - 1Q25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9%/10.8%/16.4%/-1.1%,同比分别-2.6ppt/-0.4ppt/-1.9ppt/+2.3ppt [3] - 1Q25净利润率19.0%,同比上升2.6ppt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净利润4%至1.09亿元,引入2026年净利润1.7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倍2025市盈率和13.0倍2026市盈率 [4] - 目标价30元,对应23.0倍2025市盈率和14.8倍2026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3.9%上行空间 [4]
建材|如何看待反内卷形势下建材行业的投资机会和配置节奏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2 00:02
行业现状与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自2021年起面临收入利润下行压力 但行业出清和竞争格局优化已显现 [1] - 需求下行幅度收窄 二阶导转正 配合"反内卷"政策导向 部分细分行业迎来涨价及利润提升 [1] - 行业配置价值显现 配置节奏取决于需求压力和竞争格局 推荐次序为玻纤 水泥 消费建材 [1] - 消费建材行业利润底部确立 下半年或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和更好市值弹性 [1] 2025年建材需求判断 - 基建端:城投有息负债增速降至2.8% 新发城投债利率下降0.6pct 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同比增加1.4pcts [2] - 地产端:2024年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3.0%/27.7% 但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9.6% [3] - 综合判断:2025年建材需求下滑幅度收窄 二阶导转正 水泥需求量降幅从9.5%收窄至5.7% [4] 反内卷政策影响 - 2024年7月起中央多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6] - 建材行业利润位于历史底部 2024Q1-3玻纤/水泥/装饰材料净利率降至6%/1%/8% [6] - 政策对行业趋势变化为助力而非颠覆 盈利反弹取决于需求恢复和竞争格局 [6] - 北新建材案例:2022年销量下滑12%但单位盈利未下滑 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2% [7] 细分行业比较 - 玻纤行业:全球CR6超75% 中国巨石全球市占率近30% 2024年3月起率先提价 [8] - 水泥行业:主要区域CR3在42%-52% 2024年10月提价100元/吨 2025年3月重启涨价 [9] - 消费建材:行业出清程度高 若需求企稳将具备更高市值弹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