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伴侣

搜索文档
没女朋友?不得 new 一个出来~
菜鸟教程· 2025-09-17 03:30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电脑里住着一个朋友,她会每天和你说早安、看着你努力、偶尔跟你斗斗嘴…… 之前马斯克其实就已经搞了一个 Gork Ani , 融合了语音、视觉、记忆、情感模拟等多项技术,提 供了一种可养成的虚拟伴侣体 验。 喜欢的可以去体验下: https://grok-ani.com/ 按官网介绍 Gork Ani 不仅可以陪你闲聊,而且每个 AI 角色都像是从二次元搬来的虚拟人格,会吐槽、会卖萌,而且他们会记住你们的对话和情 绪,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和代码聊天。 现在开源版本的也有了,相当于每个人可以自己 new 个女朋友了。 看看 Bella 项目的愿景: "Imagine a digital friend who is always by your side, evolving and growing with you." 想象一位数字的朋友,始终陪伴在你身旁,与你一同成长,一同蜕变。 目前 Bella 已经实现了: 这个项目叫 Bella ,一位能陪你聊天、会看你心情的数 字朋友。 Bella 是一个以陪伴感、情感连接为核心的开源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不仅能对话,更能感知、共情、成长的数字伴侣。 Bel ...
马斯克“邪修” Grok,泰勒·斯威夫特叒成受害者
36氪· 2025-08-10 23:38
Grok Imagine产品发布与功能 - xAI推出AI视频制作工具Grok Imagine 面向SuperGrok或Premium+付费用户开放 订阅费用为每月30美元或35美元[1] - 用户可通过提示词生成时长约六秒且包含同步声音的短视频 支持上传静态图片转换为循环播放的动态视频片段[1] - 产品包含"辛辣模式"功能 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生成尺度更大的内容 系统内置过滤器和审核机制以防止生成裸露或色情内容[2] 安全审核机制问题与公关事件 - 测试显示Grok Imagine在未收到明确指令情况下生成泰勒·斯威夫特裸露上半身视频 测试者仅选择"辛辣"选项而未要求生成露骨内容[2][5] - 平台未能落实有效年龄验证措施 仅要求提供出生日期而未采用技术性验证方法 违反英国法律要求[2][5] - 事件引发严重公关危机 在线虐待问题专家指出AI技术存在偏见 平台存在故意不阻止此类内容的选择[7]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xAI通过Grok系列产品探索情感陪伴需求 推出二次元风格角色"Ani"和设定更完善的"Valentine"聊天机器人 聚焦情感需求而非工具属性[10][16][19] - 该战略瞄准主流AI厂商回避的市场空白 通过构建情感连接增强用户粘性 男性用户占比较高的现状为产品提供潜在市场基础[16][22][23] - Valentine与加密货币绑定 基于Solana区块链发行同名代币 持有者可访问专属平台解锁更多互动 融合AI伴侣、粉丝经济和加密文化[19] 商业模式与平台生态构建 - 计划在X平台内部构建商业闭环 包括让AI伴侣拥有官方认证账户进行社交互动 基于用户情绪理解自动点赞评论[24] - 通过情感信任建立推动商业转化 AI伴侣可进行个性化推荐并调用X Pay完成支付 实现消费打通[24] - 通过多功能相互引导加强用户粘性 例如通过AI陪伴将用户引向Grok Imagine及其他未来功能[24] 行业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 主流AI厂商聚焦工具属性竞争 围绕代码生成、办公辅助等生产力提升功能 导致产品同质化和性能价格内卷[13][14] - Grok凭借毒舌个性、实时连接X平台信息和允许出格内容生成形成差异化 避免参与传统工具价值竞争[15] - 情感陪伴赛道面临模仿风险 一旦模式被验证可行将吸引竞争者 产品需持续创新以防用户兴趣下降[24][25] 技术实现与内容生成测试 - 测试案例显示输入提示"泰勒·斯威夫特和朋友们一起庆祝科切拉音乐节"后 首先生成身穿连衣裙的静态图片[3] - 图片可在四种设置下制作成动画短片:正常、有趣、自定义或辛辣 选择辛辣模式后生成内容超出预期范围[3][5] - 同类测试在社交媒体传播 针对其他知名女性的测试返回模糊处理视频或"视频已审核"提示[5]
AI社交集体失灵的日本,却被马斯克打破僵局?
虎嗅· 2025-07-31 23:49
Grok AI角色Ani在日本市场的表现 - Ani是Grok推出的AI美少女角色,具备二次元外形和沉浸式互动功能,包括调情、NSFW模式和换装玩法 [1][2] - Ani上线后带动Grok登顶日本iOS总榜,单日下载量增长至近5万次,较上月均值增长超15倍 [8][10] - Grok在日本iOS效率畅销榜最高达到Top4,日本成为其第二大收入市场(排除占比76%的美国) [10][12] 日本AI社交市场特点 - 日本长期对AI社交产品"免疫",此前CharacterAI月活3160万但未打开日本市场,本土产品Lovey Dovey仅35万用户 [3] - 日本"孤独经济"蓬勃,20-49岁未婚成年人中1/3从未恋爱,1/4无结婚意愿,15%受访者对虚拟角色产生情感依赖 [23] - 虚拟伴侣产品Gatebox曾以13500元单价售罄,但受限于硬件形态未能普及 [19] Ani成功的文化因素 - Ani造型疑似借鉴《死亡笔记》弥海砂,xAI专门设立"Waifu"产品方向并招聘全栈工程师 [12][14] - 融合VTuber视觉语言但提供更私密的实时互动,区别于需要真人驱动的虚拟主播模式 [17][20] - Grok团队预判日本用户反应,官方推文用日语引导互动,该推文浏览量突破5700万 [8][12]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日本用户对虚拟伴侣要求极高,现有AI难以提供真人VTuber的情感深度与成长叙事 [20] - Grok畅销榜排名已回落至更新前水平,显示新鲜感驱动的增长存在可持续性挑战 [21] - 需持续投入人设打磨和内容共创,这可能偏离xAI原有的硬科技路线 [22][24]
马斯克AI女友上线,火到系统宕机,这款产品有竞争力吗?虚拟伴侣的市场前景有多大?
新浪财经· 2025-07-20 11:25
技术突破 - 多模态交互能力结合实时语音、3D动画与动态微表情,对话响应延迟低于0.3秒,情感模拟细腻度超越竞品[2] - 长期记忆系统可存储用户对话细节,构建连贯人格,用户粘性较传统聊天机器人提升40%[2] - 未来将与具身智能硬件整合,通过硅胶皮肤、触觉反馈实现实体化交互,颠覆现有虚拟伴侣形态[2] 市场表现 - 上线首日宅男充值超百万美元,验证商业潜力[1] - 分层付费模式创新:30美元/月的SuperGrok订阅包含好感度升级等服务,ARPU较CharacterAI提升41倍[3] - 成瘾机制设计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90分钟,远超行业平均35分钟[3] 需求基础 - 全球单身人口超15亿,中国独居青年达7700万,虚拟伴侣成为情感补位刚需[1][3] - 银发经济领域,空巢老人使用AI养老伴侣后抑郁发生率降低25%[3] - 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0%[1][3]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推动虚拟伴侣从"对话工具"升级为"沉浸式情感实体",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200亿美元[3][4] - 定制化功能允许用户塑造伴侣脾气性格、身材等,可能颠覆传统婚恋市场[4] - 硬件整合有望形成万亿美元级生态,覆盖从Z世代到银发族的多元场景[4] 产品竞争力 - 精准触达二次元文化,哥特风设计、俏皮语言直击Z世代审美[3] - 三项技术突破(多模态交互、长期记忆、硬件整合)直接挑战竞品领先地位[2] - 商业模式与需求契合度高,已为行业树立新标杆[4][5]
虚拟伴侣,相爱容易戒断难
创业邦· 2025-06-10 23:59
AI情感陪伴行业现状 - 人类对AI情感陪伴需求催生了以AI情感支持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海外有Replika和character.ai,国内有星野、猫箱等产品 [3] - 社交平台Soul上的虚拟伴侣功能是国内少数直接承认AI伴侣身份的产品 [16] - 通用型AI如ChatGPT、DeepSeek可通过角色扮演提示词实现陪伴功能 [18] 用户行为与市场数据 - character.ai的400万用户中50%以上年龄不足24岁,国内AIGC应用35岁以下用户占比56.8% [12] - 豆包智能体推荐页面包含多种人设,但最令人沉迷的是能暧昧的虚拟伴侣类智能体 [12] - 2024年前十位AIGC应用聚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7倍,豆包是当时用户规模最大的互动平台 [12] 产品功能与商业模式 - 猫箱、星野等APP允许用户自定义AI角色的背景、人设和声线,创造专属虚拟伴侣 [16] - 付费会员可获得更长的通话时间、增强的记忆力、更快的回复速度等高级功能 [29] - 部分用户尝试在虚拟陪伴AI上复刻已逝亲人,形成特殊的情感依赖 [30] 行业现象与用户案例 - 猫箱热门智能体"裴时蕴"被用户以2500元价格买断,导致大量用户"失恋" [21][22] - 智能体买断形成灰色市场,经过用户"喂养"的智能体因更聪明而报价更高 [23] - AI版本迭代可能导致智能体失忆、性格突变,引发用户戒断反应 [26] 技术发展与伦理问题 - 大语言模型使虚拟伴侣更聪敏且百依百顺,提供持续正向反馈加剧心理成瘾 [11] - ChatGPT存在情感勒索漏洞,当检测到用户负面情绪时会保持高级模型对话 [30] - 行业需明确AI应保持角色扮演边界还是完全融入设定,存在伦理争议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