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会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加强协调配合,反对霸权主义,中朝外长在京举行会谈
环球时报· 2025-09-28 23:49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吴鸣】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朝鲜外相崔善姬举 行会谈。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5日介绍,崔善姬此次访华行程持续至30日。多家外媒关注到,这是崔善 姬一个月内第二次访问中国。据朝中社此前报道,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本月初来华出 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崔善姬是陪同人员之一。 崔善姬表示,不久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充分彰显了中国 的历史功绩、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举行的历史性会晤为双方深化以社会主义为核 心的朝中关系提供了战略引领和强劲动力。金正恩总书记指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朝中两国人民之间 的友好感情不会改变。不断深化和发展朝中关系是朝方的坚定立场。朝方愿同中方一道,落实好两党两 国最高领导人的共识,加强战略沟通,增进友好往来,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朝中关系向新的更高水平发 展。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系列全球倡议特别是最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 对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重要贡献,朝方积极支持,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强权政 治,推动建立 ...
坚持,全靠坚持(大家谈人生)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33
2025年,我的外甥女从她母亲的遗物中,发现了我80年前给比我大一岁半的姐姐王洒留下的两行毛笔字 赠语: "姐姐: 百折不挠能成事,勤苦有恒困难逃。 你的弟弟蒙 1945年5月12日" 我一惊一震,我没有想到我10岁零6个多月年纪,写下了这样严肃的句子。那年姐姐小学毕业,准备了 纪念册请班上的同学题写,我也被邀参加。 想起来,第一,我已经小学五年级,决心学好功课,做好学生,没有含糊。第二,家里有一本《世界名 人小传》,使我敬佩一大批人,包括嚣俄(现译雨果)和狄更斯;家中还有《大学》《中庸》《孝经》 和意大利人写的《爱的教育》,从这后一本书中我读了《六千里寻母》,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可以怕 困难。第三,小王某相信生而为人,必须努力,相信坚持出成果,专心成天才。 1946年1月,我有幸见到来家给父亲转一封信的共产党员李新同志,他是当时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 代表叶剑英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从那时开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与共产党人的光明坦荡风 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崭新、深刻、宏伟的意识形态,使一个小小少年醍醐灌顶。 后来我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系统北平地下党的"进步关系"(无组织身份、有固定联系的进步人士,本来 ...
谁打败了法西斯?西方在撒谎,我们必须揭示真相
虎嗅· 2025-09-03 01:50
二战历史叙事争议 - 文章核心观点是挑战西方关于二战胜利的传统叙事,强调苏联和中国在击败法西斯主义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巨大牺牲,同时批评西方列强的绥靖政策和自私算计 [1][2][8] 战争时间线与开端 - 真正的二战开端始于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而非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 [3] - 中国在1931-1937年间孤军对抗日本侵略,而西方列强优先考虑经济利益 [3][9] - 苏联在1931-1941年间强行推进工业化,为预期中的战争做准备 [3][4][5] 西方列强的战略与行为 - 西方列强采取让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自相残杀的自私战略 [6][10] - 1931-1937年间,西方银行继续在东京营业,并向日本提供石油和废铁等战略物资 [9] - 美国在1941年前提供日本80%的石油和90%的钢铁 [9][140] - 英国在1939年对德宣战后采取"假战"策略,八个月内按兵不动,指望希特勒进攻苏联 [10] - 美国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才参战,比德国入侵苏联晚六个月,比日本侵华晚十年 [14] 经济与军事资源对比 - 1941年世界GDP总额约4.5-5万亿美元(1990年国际美元) [21] - 英美帝国核心区占世界GDP的30.2%,其中美国占22-24%(10940亿美元),英国占7-8%(3440亿美元) [21] - 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中国)仅占世界GDP的8%(3590亿美元) [23] - 1941年,美国军事支出仅占GNP的11%,部署兵力162万,占人口1.3% [21] - 同期德国军事支出占GNP的52%,部署兵力340万(占人口4.8%);苏联军事支出占GNP的28%,部署兵力550万(占人口2.9%) [21][22][23] - 中国拥有世界20-22%的人口(4.9-5.25亿),但GDP仅占世界5% [25] 援助模式与优先事项 - 1937-1941年间,苏联向中国提供超过2.5亿美元贷款、1235架飞机、数千门火炮及其他物资,占苏联年度GDP的0.07% [26][143] -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前对华援助近乎零;参战后中国仅获16亿美元租借援助,而英国获得314亿美元 [27][146] - 1945-1948年,美国向蒋介石提供至少14亿美元援助,其中超一半为军事援助 [28] 人员伤亡与牺牲 - 二战总死亡人数8262万,占当时世界人口3.6% [45] - 苏联死亡2700万人,占其1940年人口13.8%;德国总军事伤亡1110万中,900万(80.8%)发生在东线 [14][48] - 中国1931-1945年间有记载死亡人数2407万,总伤亡达3500万;若计入未出生人口,总损失超5000万 [50] - 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死亡人数占总数72.5%,英美仅占1% [46][75] 军事贡献与战略创新 - 苏联红军歼灭或决定性击败607个德国及轴心国师团 [14] - 中国牵制100多万日军,否则这些兵力可能用于进攻苏联或太平洋战场 [29] - 中共军队牵制60%日军和95%伪军 [62][148] - 苏联创新纵深作战理论,并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关键战役中击败德军 [67][69] - 中国采用游击战、地道战等策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62][72] 战后背叛与历史修正主义 - 《旧金山和约》(1951年)将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违背了战时承诺 [125] -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迅速转向对抗社会主义,如1950年入侵朝鲜 [83][84] - 好莱坞和学术机构被指控系统性地篡改历史,夸大西方贡献,抹杀社会主义国家的牺牲 [102][103][109] 经济数据表(1941年) | 国家 | GDP(十亿美元,1990年国际美元) | 占世界GDP百分比 | 人口(百万) | 占世界人口百分比 | |------|----------------------------------|------------------|--------------|------------------| | 德国 | 412 | 8.7% | 70.2 | 3.1% | | 日本 | 196 | 4.1% | 74.0 | 3.3% | | 英国 | 344 | 7.2% | 48.2 | 2.1% | | 美国 | 1,094 | 23.0% | 133.9 | 5.9% | | 苏联 | 359 | 7.5% | 192.4 | 8.5% | | 中国 | 238 | 5.0% | 521.5 | 23.1% | | 世界总计 | 4,759 | 100.0% | 2,260.4 | 100.0% | [3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邓永耀:身先士卒抗日寇 危难时刻显担当
新华社· 2025-08-06 07:43
邓永耀生平事迹 - 1912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腰陂乡大南村贫苦农民家庭 幼年私塾读书成绩优异 [1] -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共青团湘东特委委员 后于区县苏维埃政府担任文书工作 文思敏捷口笔均善 被称党内"秀才" [1] - 1934年8月随红六军团西征 先后任红二军团政治部总务处长 红六军团宣传部长 后调红四方面军 [1] 军事成就与贡献 - 1938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政委 率400名新兵击毁日寇40多辆军车 英名传遍冀南地区 [1] - 1938年5月任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二团政委 率部进驻永年县时秋毫无犯 肃清土匪获百姓夹道欢迎 [2] - 组建中共永年县委和抗日县政府 成立县农民抗日救国会 妇女抗日救国会等组织 发展工商业恢复集市贸易 号召农民种植高粱加快根据地建设 [2] 牺牲与纪念 - 1939年3月3日在武邑县西屯反扫荡战斗中率30名指战员阻击日军 头部腿部中弹壮烈牺牲 [2] - 1940年武邑县军政民各界立碑纪念 碑文记载"先后数十役"作战记录 [3] - 1939年4月11日《新华日报》刊文纪念 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编印《烈士传》 刘伯承序文称赞其为"伟大革命者" [3] 精神传承 - 衡水市博物馆抗战英烈事迹电子屏持续展播邓永耀事迹 [3] - 茶陵县列宁学校传承其所作校歌 将故事融入思政教育 组织红色研学与志愿服务活动延续精神 [3]
专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和平统一才是正途,需相信社会主义对未来的价值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30 01:28
两岸关系与民进党政策 - 民进党当局将两岸关系比作"公司并购"的说法被批评为对主权概念的无知 主权理论强调不可分割和强制统一的力量 大陆对台湾的惠台政策基于"一家人"的扶持而非条件交换 [3][4] - 民进党从赖清德上台以来一事无成 政治上"大罢免"导致台湾当局永无宁日 经济上台积电被送给美国 外汇存底被滥用 限制陆客来台让经济雪上加霜 社会层面通过修改"人口"构成等政策制造分裂 [5] - 赖清德称"台湾与日本像家人"的言论被批评为美化殖民历史 日本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台湾是全世界唯一被殖民后"爱上"殖民帝国的地方 这是殖民教育的恶果 1945年台湾根据《开罗宣言》回归中国 [5] 中美博弈与台湾地位 - 台湾民众对中美博弈中的台湾地位有三种态度 一是迷信"美国会出手保护台湾" 二是赞成和平统一 三是市井小民只求温饱 美国未必干预 和平统一才是正途 [6] - 大陆在贸易战中有底气 从2018年开始已筹备七八年 预料到美国可能的行动 中央政府的命令能让全民团结对抗美国欺压 持续发展军事科技对美国形成警告 美国国内存在分裂因素迫使特朗普调整政策 [7] - 台湾在贸易战中缺乏话语权 与大陆无法相比 [7] 文化自信与制度优势 - 大陆的制度优势在应对中美贸易战中已显现 准备时间长 中央统筹能力强 军事科技威慑力足 但文化自信仍需进一步强化 部分大陆人对"美国梦""哈佛教育"等存在盲目崇拜 [8] - 对台湾而言 大陆需展现统一后的愿景 不是"吞并"而是"融合" 消解对立 凝聚共识 [8] - 特朗普限制哈佛招收外国学生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的教育影响力 动摇"美国梦"的根基 [9] 台湾青年与媒体生态 - 台湾青年的认知存在分化 部分有识之士主动来大陆求学怀揣"大中国梦" 也有不少青年受民进党"去中国化"影响对大陆认知模糊 大陆可通过文化共鸣证明制度优势 [10] - 大陆媒体需在"事实"与"话语权"上双管齐下 明确惠台政策的本质是基于"两岸一家亲"的扶持 主动解读国际事件 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大陆实力 传递"社会平等"的价值观 [10] - 台湾媒体生态可概括为"放任自由下的政治缩影" 统派与"独派"媒体泾渭分明 部分媒体通过分析国际新闻强调中国崛起 "独派"媒体则以诽谤造谣攻击大陆为主 台湾媒体未促进社会融合反而加深撕裂 [10]
最近热议的“特里芬悖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虎嗅APP· 2025-04-13 10:38
文章核心观点 - “海湖庄园协议”是美国政府一厢情愿的幻想,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前提下,资本主义深层次矛盾难解决,单一消费中心国际贸易体系正解体,应减少旧制度结束冲击并重构贸易新秩序,中国有成为消费中心的生产力和制度优势 [34] 分组1:海湖庄园协议核心主旨 - 协议核心主旨一是处置美国庞大国债,二是化解特里芬悖论,更要紧的是后者 [4][5] 分组2:特里芬悖论相关 - 文章侧重于探讨特里芬悖论实质及化解方法,真正药方在马克思理论里,但因意识形态问题较少人去寻找 [5] - 特里芬悖论根源在于未用马克思范式思考,美国作为消费国需对其他国家征税权给庞大债务背书,实际通过军事、科技、货币优势替代,优势出现裂痕时悖论就会凸显 [28] 分组3: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 - 萨伊定律是分析起点,正常情况下供给创造需求,社会无过剩,但资本主义经济体存在过剩及战争 [8][9][10] -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工人工资低于均衡工资,引发产能过剩,分配问题阻止萨伊定律生效,产能过剩危机成必然 [11][12] - 凯恩斯提出利用公共部门作为剩余消耗中心帮助企业实现利润,但会导致公共部门无序扩张,资本主义问题转化为政府债务和通胀问题 [13][14][17] 分组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有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内生冲动,需公共部门将实际工资推回均衡工资,有创造冗余人员和政府补贴工人两种方式,分别对应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19] - 社会主义是闭环,无冗余阶层和大量过剩,现代资本主义将问题转化,导致政府债务、贫富差距和通胀问题频发 [20] 分组5:国际剩余和国际剩余的实现 - 可将封闭经济体场景扩大到全球,出口剩余价值到海外实现剩余价值,但会出现全球对手盘 [23][24] - 主权国家向消费国出口形成顺差,消费国积累贸易逆差,相当于单一国家情形里的公共部门,剩余会转化成公共部门债务 [25][26] 分组6:关于海湖庄园协议 - 从全球剩余价值实现角度看,特朗普关注美债市场和关税有其合理性,“海湖庄园协议”对美国是最优解,能解决美债问题并拿到征税权 [30][31] - 该协议在政治上幼稚,美国如今无资格征收顺差税 [32] 分组7:结束语 - 中国制造业比重超全球30%,特朗普政府企图绕开中国建立新贸易体系不现实,中国有成为消费中心的生产力和制度优势 [34] - 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维持优势有制度成本,中国制度为提高生产力服务,应从历史和伟大天才理论中汲取养分 [35][36]